---


    第一次治療:1月29日,星期二,陰


    今天的上海有些陰冷,空氣中彌漫著潮濕的氣息。我坐在診所的鋼琴旁,指尖輕輕滑過琴鍵,彈奏著肖邦的《夜曲》。教堂的鍾聲從窗外傳來,悠遠而寧靜。正當我沉浸在音樂中時,診所的門被輕輕推開,一個瘦弱的女孩走了進來。


    她穿著略顯寬大的校服,臉色蒼白,眼神中透著一絲不安和戒備。她的身體瘦得幾乎可以用“脆弱”來形容,手腕細得像一根枯枝,仿佛輕輕一碰就會折斷。我停下彈奏,微笑著示意她坐下。


    “你好,我是李醫生。”我溫和地說道,“你是小麗吧?”


    她點點頭,聲音輕得像蚊子:“是的,李醫生。”


    “請坐,不用緊張。”我指了指沙發,“今天是我們第一次見麵,你可以隨意聊聊,不用有壓力。”


    她緩緩坐下,雙手緊緊攥著校服的衣角,目光遊離不定。


    “小麗,你能告訴我,最近有什麽讓你感到困擾的事情嗎?”我問道。


    她沉默了一會兒,低聲說道:“我……我吃不下東西。”


    “吃不下東西?”我重複了一遍,“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


    “大概半年前。”她的聲音有些顫抖,“我每次吃東西都會覺得惡心,甚至有時候看到食物就想吐。”


    我點點頭,繼續問道:“除了吃不下東西,你還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覺嗎?”


    “我……我總是覺得自己很胖。”她的聲音越來越小,“即使別人說我瘦,我還是覺得自己不夠瘦。”


    聽到這裏,我意識到小麗的問題不僅僅是生理上的厭食,更可能是心理上的自我認知失調。她的外貌特征和言行舉止都顯示出典型的厭食症症狀:極度消瘦、對體重的過度關注、以及對食物的強烈排斥。


    “小麗,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麽你會覺得自己胖?”我試圖引導她思考更深層次的原因。


    她低下頭,沉默了很久,才緩緩說道:“我不知道……我隻是覺得,如果我不夠瘦,別人就不會喜歡我。”


    “別人?”我追問道,“你指的是誰?”


    “我的同學……還有我媽媽。”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我媽媽總是說我應該更瘦一點,穿衣服才好看。”


    聽到這裏,我意識到小麗的厭食症可能與她母親的影響有關。她的母親可能無意中傳遞了一種“瘦即是美”的觀念,導致小麗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極端的認知偏差。


    “小麗,你有沒有想過,你媽媽的話可能並不是完全正確的?”我輕聲說道,“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獨一無二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她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疑惑:“可是……如果我變胖了,別人會不會不喜歡我?”


    “小麗,你喜歡自己嗎?”我反問道。


    她愣住了,似乎從未思考過這個問題。過了一會兒,她低聲說道:“我不知道……我從來沒有喜歡過自己。”


    “那麽,我們接下來的治療目標,就是幫助你學會喜歡自己,好嗎?”我微笑著說道。


    她點了點頭,眼中第一次有了一絲希望的光芒。


    ---


    第二次治療:2月5日,星期二,晴


    今天的天氣晴朗,陽光透過窗戶灑在診所的地板上,顯得格外溫暖。小麗準時來到診所,她的臉色依然蒼白,但眼神中多了一絲平靜。


    “小麗,今天感覺怎麽樣?”我問道。


    “還好。”她輕聲迴答,“我……我試著吃了一點東西,但還是覺得很難受。”


    “沒關係,慢慢來。”我安慰道,“今天我們可以聊聊你的家庭,你願意嗎?”


    她點點頭,似乎對這個話題並不排斥。


    “你媽媽平時對你怎麽樣?”我問道。


    “她……她很關心我,但總是要求我做得更好。”小麗低聲說道,“她希望我成績好,希望我瘦,希望我穿得漂亮……我覺得我永遠達不到她的要求。”


    “你覺得你媽媽的要求讓你感到壓力很大,是嗎?”我問道。


    “是的。”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我總覺得,如果我不夠好,她就會失望。”


    “小麗,你有沒有想過,你媽媽的要求可能並不是為了你,而是為了她自己?”我試探性地問道。


    她愣住了,似乎從未思考過這個問題。


    “有時候,父母會把他們的期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夠實現他們未能實現的夢想。”我解釋道,“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滿足他們的所有要求。你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


    小麗沉默了一會兒,低聲說道:“可是……如果我做不到,她會很失望。”


    “小麗,你媽媽的情緒是她自己的責任,而不是你的。”我溫和地說道,“你需要學會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


    她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淚光:“可是……我不知道該怎麽做到。”


    “沒關係,我們可以慢慢來。”我微笑著說道,“今天,我們先從一個小小的目標開始:每天試著對自己說一句‘我喜歡自己’,好嗎?”


    她點了點頭,眼中第一次有了一絲堅定。


    ---


    第三次治療:2月12日,星期二,陰


    今天的天氣有些陰沉,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潮濕的氣息。小麗走進診所時,臉色依然蒼白,但眼神中多了一絲平靜。


    “小麗,今天感覺怎麽樣?”我問道。


    “我……我試著對自己說了‘我喜歡自己’。”她輕聲說道,“但有時候還是覺得很難。”


    “沒關係,慢慢來。”我安慰道,“今天我們可以聊聊你的學校生活,你願意嗎?”


    她點點頭,似乎對這個話題並不排斥。


    “你在學校有朋友嗎?”我問道。


    “有……但不多。”她低聲說道,“我總覺得他們不喜歡我。”


    “為什麽你會這麽覺得?”我追問道。


    “因為我……我不夠好。”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自卑,“我不夠瘦,不夠聰明,不夠漂亮。”


    “小麗,你有沒有想過,你的這些想法可能並不是真實的?”我問道。


    她愣住了,似乎從未思考過這個問題。


    “有時候,我們的思維會被一些負麵的想法所控製,這些想法會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我解釋道,“但事實上,這些想法可能並不符合現實。”


    “可是……我怎麽知道哪些想法是真實的,哪些不是?”她疑惑地問道。


    “我們可以通過認知行為療法來幫助你識別這些負麵的想法。”我解釋道,“比如,當你覺得自己不夠瘦時,你可以問自己:‘這個想法有證據嗎?’‘別人真的這麽認為嗎?’”


    小麗沉默了一會兒,低聲說道:“我……我從來沒有這樣想過。”


    “沒關係,我們可以慢慢練習。”我微笑著說道,“今天,我們先從一個小小的練習開始:當你覺得自己不夠好時,試著問自己:‘這個想法有證據嗎?’”


    她點了點頭,眼中第一次有了一絲希望的光芒。


    ---


    第四次治療:2月19日,星期二,晴


    今天的天氣晴朗,陽光透過窗戶灑在診所的地板上,顯得格外溫暖。小麗準時來到診所,她的臉色依然蒼白,但眼神中多了一絲平靜。


    “小麗,今天感覺怎麽樣?”我問道。


    “我……我試著問自己‘這個想法有證據嗎’。”她輕聲說道,“有時候,我發現這些想法真的沒有證據。”


    “很好。”我微笑著說道,“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可是……有時候我還是會覺得自己不夠好。”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


    “沒關係,改變是一個過程。”我安慰道,“今天我們可以聊聊你的未來,你願意嗎?”


    她點點頭,似乎對這個話題並不排斥。


    “小麗,你有沒有想過,你未來想成為什麽樣的人?”我問道。


    “我……我不知道。”她低聲說道,“我從來沒有想過。”


    “沒關係,我們可以慢慢想。”我微笑著說道,“你可以試著想象一下,五年後的自己會是什麽樣子。”


    小麗沉默了一會兒,低聲說道:“我……我希望自己能健康,能快樂。”


    “這是一個很好的目標。”我微笑著說道,“健康不僅僅是身體的健康,還包括心理的健康。你願意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嗎?”


    她點了點頭,眼中第一次有了一絲堅定。


    “小麗,你已經走在了改變的路上。”我溫和地說道,“我相信,隻要你堅持下去,一定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她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淚光:“謝謝你,李醫生。”


    “不用謝,這是你自己的努力。”我微笑著說道,“記住,你值得被愛,值得擁有幸福。”


    ---


    治療結束後,我坐在鋼琴旁,輕輕彈奏著肖邦的《夜曲》。教堂的鍾聲從窗外傳來,悠遠而寧靜。我知道,小麗的重生之旅才剛剛開始,但我相信,隻要她堅持下去,一定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光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心理醫生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曉彤578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曉彤5788並收藏心理醫生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