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走進我的診所時,步伐急促,眉頭緊鎖。他的西裝筆挺,領帶卻有些歪斜,仿佛匆忙中無暇顧及細節。他的眼神遊離不定,手指不停地敲打著褲縫,整個人像一根緊繃的弦,隨時可能斷裂。


    “林醫生,我……我不知道還能撐多久。”他坐下後,第一句話便帶著沉重的喘息聲。


    我點點頭,示意他繼續。


    “公司最近壓力很大,市場競爭激烈,我每天都在擔心公司會倒閉。晚上睡不著,腦子裏全是各種糟糕的結局。我妻子說我變了,變得冷漠,甚至對孩子也失去了耐心。我……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他的聲音有些顫抖,眼神中透出無助和疲憊。我輕輕合上筆記本,直視他的眼睛。


    “李浩,你願意和我一起,找到一種新的方式來看待這些壓力嗎?”


    他愣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


    ---


    第一次治療:識別災難化思維


    “李浩,你能描述一下,當你想到公司可能倒閉時,腦海中具體會出現什麽畫麵嗎?”我問道。


    他深吸一口氣,手指不自覺地握緊。


    “我會看到員工失業,家庭破碎,媒體鋪天蓋地的批評,甚至……甚至我自己一無所有,成為笑柄。”


    “這些畫麵讓你感到什麽?”


    “恐懼,絕望,甚至……憤怒。我恨自己為什麽不能做得更好。”


    我點點頭,拿起筆在白板上寫下“災難化思維”四個字。


    “李浩,你現在的思維模式是一種典型的‘災難化思維’。你把一個可能的負麵結果無限放大,甚至推演到最極端的後果。這種思維會讓你陷入無盡的焦慮中。”


    他盯著白板,眉頭緊鎖。


    “可是,這些後果難道不可能發生嗎?”


    “可能,但並不一定。我們需要學會區分‘可能性’和‘必然性’。接下來,我會教你一些方法,幫助你挑戰這些思維。”


    ---


    第二次治療:挑戰災難化思維


    一周後,李浩再次來到診所。他的神情比上次稍微放鬆了一些,但眼神中依然帶著焦慮。


    “林醫生,我試著按照你教的方法,記錄下每次焦慮時的想法。但我發現,每次我想挑戰這些想法時,它們反而變得更強烈。”


    “這是正常的。”我微笑道,“改變思維模式需要時間和練習。今天,我們來做一個練習:假設你最好的朋友遇到了和你一樣的情況,你會怎麽勸他?”


    他愣了一下,隨即苦笑。


    “我會告訴他,事情沒那麽糟,公司還有機會,他可以慢慢調整策略。”


    “那為什麽你不能對自己說同樣的話呢?”


    他沉默了片刻,眼神逐漸變得柔和。


    “我……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李浩,你對自己太苛刻了。試著用對待朋友的方式對待自己,你會發現,那些災難化的想法並沒有那麽可怕。”


    ---


    第三次治療:學會放鬆


    第三次治療時,李浩的狀態明顯好轉。他的領帶整齊了,步伐也從容了許多。


    “林醫生,我試著用你教的方法,發現焦慮確實減輕了一些。但我還是很難放鬆,總覺得一放鬆就會出問題。”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放鬆技巧:漸進性肌肉放鬆法。”


    我引導他閉上眼睛,從腳趾開始,逐步放鬆身體的每一部分。他的唿吸逐漸平穩,臉上的肌肉也鬆弛下來。


    “感覺如何?”我輕聲問道。


    “很奇妙……我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了。”他睜開眼睛,露出一絲微笑。


    “放鬆並不是懈怠,而是為了更好地應對挑戰。你可以每天花十分鍾做這個練習,幫助自己從焦慮中抽離出來。”


    ---


    第四次治療:接受不確定性


    最後一次治療時,李浩的狀態已經煥然一新。他的眼神變得堅定,語氣中也多了幾分自信。


    “林醫生,我最近開始接受一個事實:未來是不可控的。我不再試圖預測所有可能的壞結果,而是專注於當下能做的事情。”


    “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我讚許地點頭。


    “我還和妻子談了一次,她告訴我,她更在乎的是我這個人,而不是公司的成敗。這讓我意識到,我一直忽略了最重要的東西。”


    “李浩,你已經找到了平衡點。焦慮並不會完全消失,但你已經學會了如何與它共處。”


    他站起身,向我伸出手。


    “謝謝你,林醫生。你不僅幫我找迴了自己,還幫我找迴了家人。”


    我握住他的手,微笑道:“這是你自己的努力。記住,心靈的窗戶不止一扇,隻要你願意打開,光總會照進來。”


    ---


    治愈後的表現


    幾周後,我收到了李浩的一封郵件。他告訴我,公司的情況雖然沒有完全好轉,但他已經學會了如何應對壓力。他還附上了一張全家福,照片中的他笑容燦爛,妻子和孩子依偎在他身旁,畫麵溫馨而美好。


    我關上電腦,望向窗外的陽光,心中湧起一絲暖意。每一次治愈病人,都像打開了一扇心靈的窗戶,而我自己,也在這些過程中,逐漸看清了自己的內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心理醫生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曉彤578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曉彤5788並收藏心理醫生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