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局勢驟變
建安二十四年冬,許昌城內,一片肅殺之氣。林小羽站在自家府邸的庭院中,望著那陰沉的天空,心中隱隱不安。自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後,整個天下局勢便如狂風驟起,波譎雲詭。
“主公,荀彧大人求見。”管家匆匆走來,低聲說道。
林小羽微微一怔,旋即說道:“快請!”
不多時,荀彧那略顯憔悴的身影出現在庭院之中。林小羽急忙迎上前去,拱手道:“文若先生,許久不見,先生可好?”
荀彧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尚可。隻是這局勢愈發緊張,彧心中憂慮,特來與主公商議。”
兩人在亭中坐下,林小羽屏退左右,問道:“文若先生,如今關羽勢大,曹操想必焦頭爛額,不知先生有何高見?”
荀彧目光深邃,緩緩說道:“曹操雖遭重創,但根基仍在。如今他一麵派人聯合孫權,欲夾擊關羽;一麵調遣徐晃等將領,準備與關羽正麵交鋒。而孫權那邊,周瑜新喪,魯肅主政,此人主張聯劉抗曹,但孫權心思難測,恐已被曹操說動。”
林小羽微微皺眉,道:“若孫權與曹操聯手,關羽危矣。荊州之地,恐也將陷入戰火。”
荀彧點頭道:“正是如此。主公,我們需早做打算。如今我們在許昌雖有一定勢力,但曹操對我們也多有防備。一旦局勢有變,我們該如何應對,還望主公深思。”
林小羽沉思片刻,道:“我本欲在許昌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一舉推翻曹操。但如今看來,這局勢變化太快,已容不得我們按部就班。文若先生,依你之見,我們能否在許昌城內發動一場政變,先控製曹操,再圖大業?”
荀彧聞言,臉色微變,說道:“主公,此事萬萬不可。許昌城內,曹操親信眾多,且防備森嚴。我們若貿然發動政變,勝算極小。一旦失敗,我們將萬劫不複。”
林小羽長歎一聲,道:“那依先生之見,我們該如何是好?”
荀彧沉思良久,說道:“彧以為,我們可先派人前往荊州,與關羽取得聯係,告知他曹操與孫權的陰謀,讓他早做防備。同時,我們在許昌城內繼續隱忍,等待時機。若關羽能成功抵禦曹操與孫權的夾擊,那我們便可趁曹操元氣大傷之際,再做打算;若關羽失利,我們也可提前做好撤退的準備,保存實力,另尋他處發展。”
林小羽思索片刻,覺得荀彧所言有理,便點頭道:“好,就依先生之計。我這就派人前往荊州。至於許昌這邊,還需先生多多費心,密切關注曹操與孫權的動向。”
荀彧拱手道:“主公放心,彧必竭盡全力。”
送走荀彧後,林小羽迴到書房,開始思索下一步的計劃。他深知,此次局勢的變化,對他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若能把握好時機,他或許能在這亂世之中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但若稍有不慎,便可能粉身碎骨。
就在林小羽沉思之際,一名侍衛匆匆走進書房,呈上一封密信。林小羽打開密信,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信中寫道,曹操已決定親自率軍前往樊城,與關羽決戰,而許昌城內的防守力量將有所減弱。
林小羽心中一動,一個大膽的想法湧上心頭。他想,既然曹操要親自出征,許昌城內防守空虛,那這豈不是一個發動政變的好時機?雖然荀彧之前勸他不要貿然行動,但此時機會難得,若錯過,不知何時才能再有這樣的機會。
林小羽在書房中來迴踱步,心中天人交戰。他一方麵擔心政變失敗,導致自己和手下的兄弟們性命不保;另一方麵又不甘心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林小羽最終還是決定冒險一試。
他立即召集手下的核心將領,包括趙雲、典韋、許褚等人,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他們。眾人聽後,皆是一臉震驚。趙雲首先說道:“主公,此計太過冒險。許昌城內曹操的勢力根深蒂固,我們貿然發動政變,恐怕難以成功。”
典韋也點頭道:“子龍所言極是。主公,我們不能拿兄弟們的性命去冒險。”
林小羽看著眾人,目光堅定地說道:“我知道此計風險極大,但如今機會難得。曹操親征樊城,許昌城內防守空虛,這是我們推翻曹操的最佳時機。若錯過這次機會,我們不知還要等多久。我意已決,此次行動,我將親自帶隊,與曹操決一死戰!”
眾人見林小羽心意已決,也不再多言,紛紛表示願意跟隨林小羽一同行動。於是,林小羽開始著手製定詳細的政變計劃。他將手下的兵力分成幾部分,分別負責攻打許昌城的各個城門、皇宮以及曹操的府邸。同時,他還安排了一些人在城內製造混亂,分散曹操軍隊的注意力。
一切準備就緒後,林小羽選擇在曹操出征的前一天夜裏發動政變。深夜,許昌城內一片寂靜。林小羽率領著趙雲、典韋、許褚等將領,帶著手下的士兵,悄悄地向許昌城的各個目標進發。
負責攻打城門的士兵們很快便與城門守衛發生了激烈的戰鬥。由於事發突然,城門守衛毫無防備,很快便被林小羽的士兵們擊敗。城門被打開後,林小羽的大部隊迅速湧入城內,向皇宮和曹操的府邸衝去。
與此同時,城內的其他地方也燃起了大火,喊殺聲四起。曹操的軍隊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弄得措手不及,一時間亂作一團。林小羽率領著眾人,如猛虎下山一般,一路勢如破竹,很快便殺到了皇宮前。
皇宮前,曹操的親信將領曹洪正率領著一隊士兵,嚴陣以待。曹洪見林小羽等人殺來,怒目而視,喝道:“林小羽,你這逆賊,竟敢造反!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林小羽毫不畏懼,冷笑道:“曹洪,曹操篡漢自立,倒行逆施,天下人皆欲除之而後快。今日,便是我為漢室除害之時!”
說罷,林小羽一馬當先,衝向曹洪。趙雲、典韋、許褚等人也緊隨其後,與曹洪的軍隊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
戰場上,刀光劍影,血肉橫飛。林小羽等人奮勇殺敵,曹洪的軍隊漸漸抵擋不住。就在林小羽等人即將突破曹洪的防線,攻入皇宮之時,一支騎兵突然從側翼殺出,直衝向林小羽等人。
林小羽大驚失色,定睛一看,隻見為首的將領正是曹操的五子曹彰。曹彰手持長槍,威風凜凜,大聲喝道:“林小羽,你這逆賊,受死吧!”
林小羽心中暗叫不好,他沒想到曹操竟然會在許昌城內留下如此精銳的部隊。但此時已無路可退,他隻能硬著頭皮,與曹彰展開戰鬥。
曹彰武藝高強,林小羽與他戰了數十迴合,漸漸感到吃力。趙雲、典韋、許褚等人見狀,紛紛前來支援。眾人合力圍攻曹彰,曹彰雖勇,但畢竟寡不敵眾,漸漸落入下風。
就在雙方激戰正酣之時,許昌城的北門突然傳來一陣喊殺聲。林小羽心中一動,以為是自己的援軍到了。然而,當他看到城門口出現的旗幟時,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原來,前來支援的並不是他的援軍,而是曹操的大軍。
原來,曹操早就料到林小羽可能會在他出征之際發動政變,於是故意放出假消息,說自己要親自出征樊城,實則在城外埋伏了一支大軍。當他得知林小羽發動政變後,便立即率領大軍殺迴許昌。
林小羽見曹操大軍殺到,知道大勢已去。他心中充滿了懊悔,後悔自己當初沒有聽從荀彧的勸告,貿然發動政變。但此時後悔已無濟於事,他隻能率領著手下的士兵,拚死突圍。
在曹操大軍的圍攻下,林小羽的軍隊傷亡慘重。趙雲、典韋、許褚等人雖奮力拚殺,但也漸漸體力不支。林小羽看著身邊的兄弟們一個個倒下,心中悲痛萬分。
最終,林小羽在眾人的掩護下,殺出了一條血路,逃出了許昌城。但他的手下卻幾乎全軍覆沒,趙雲、典韋、許褚等人也生死不明。
林小羽獨自一人,騎著馬,在夜色中狂奔。他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心中充滿了迷茫和絕望。此次政變的失敗,讓他失去了一切,他不僅沒能推翻曹操,還讓自己的兄弟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不知跑了多久,林小羽來到了一條小河邊。他停下馬,望著那平靜的河水,心中五味雜陳。他想,自己或許應該就此結束自己的生命,以謝天下。但就在他準備投河自盡之時,一個聲音在他腦海中響起:“小羽,你不能死!你還有未完成的使命!”
林小羽猛地一驚,他聽出了這是他師父的聲音。他想起了自己師父臨終前對他說的話,想起了自己來到這個時代的初衷。他不能就這樣放棄,他還有機會,他要為自己的兄弟們報仇,要為漢室複興而努力。
林小羽抬起頭,望著那東方漸漸泛起的魚肚白,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他知道,自己的路還很長,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在等著他。但他毫不畏懼,他將帶著兄弟們的期望,繼續前行,直至實現自己的夢想。
於是,林小羽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翻身上馬,向著遠方疾馳而去。他的身影,漸漸消失在那黎明的曙光之中,而他的傳奇故事,才剛剛開始……
建安二十四年冬,許昌城內,一片肅殺之氣。林小羽站在自家府邸的庭院中,望著那陰沉的天空,心中隱隱不安。自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後,整個天下局勢便如狂風驟起,波譎雲詭。
“主公,荀彧大人求見。”管家匆匆走來,低聲說道。
林小羽微微一怔,旋即說道:“快請!”
不多時,荀彧那略顯憔悴的身影出現在庭院之中。林小羽急忙迎上前去,拱手道:“文若先生,許久不見,先生可好?”
荀彧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尚可。隻是這局勢愈發緊張,彧心中憂慮,特來與主公商議。”
兩人在亭中坐下,林小羽屏退左右,問道:“文若先生,如今關羽勢大,曹操想必焦頭爛額,不知先生有何高見?”
荀彧目光深邃,緩緩說道:“曹操雖遭重創,但根基仍在。如今他一麵派人聯合孫權,欲夾擊關羽;一麵調遣徐晃等將領,準備與關羽正麵交鋒。而孫權那邊,周瑜新喪,魯肅主政,此人主張聯劉抗曹,但孫權心思難測,恐已被曹操說動。”
林小羽微微皺眉,道:“若孫權與曹操聯手,關羽危矣。荊州之地,恐也將陷入戰火。”
荀彧點頭道:“正是如此。主公,我們需早做打算。如今我們在許昌雖有一定勢力,但曹操對我們也多有防備。一旦局勢有變,我們該如何應對,還望主公深思。”
林小羽沉思片刻,道:“我本欲在許昌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一舉推翻曹操。但如今看來,這局勢變化太快,已容不得我們按部就班。文若先生,依你之見,我們能否在許昌城內發動一場政變,先控製曹操,再圖大業?”
荀彧聞言,臉色微變,說道:“主公,此事萬萬不可。許昌城內,曹操親信眾多,且防備森嚴。我們若貿然發動政變,勝算極小。一旦失敗,我們將萬劫不複。”
林小羽長歎一聲,道:“那依先生之見,我們該如何是好?”
荀彧沉思良久,說道:“彧以為,我們可先派人前往荊州,與關羽取得聯係,告知他曹操與孫權的陰謀,讓他早做防備。同時,我們在許昌城內繼續隱忍,等待時機。若關羽能成功抵禦曹操與孫權的夾擊,那我們便可趁曹操元氣大傷之際,再做打算;若關羽失利,我們也可提前做好撤退的準備,保存實力,另尋他處發展。”
林小羽思索片刻,覺得荀彧所言有理,便點頭道:“好,就依先生之計。我這就派人前往荊州。至於許昌這邊,還需先生多多費心,密切關注曹操與孫權的動向。”
荀彧拱手道:“主公放心,彧必竭盡全力。”
送走荀彧後,林小羽迴到書房,開始思索下一步的計劃。他深知,此次局勢的變化,對他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若能把握好時機,他或許能在這亂世之中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但若稍有不慎,便可能粉身碎骨。
就在林小羽沉思之際,一名侍衛匆匆走進書房,呈上一封密信。林小羽打開密信,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信中寫道,曹操已決定親自率軍前往樊城,與關羽決戰,而許昌城內的防守力量將有所減弱。
林小羽心中一動,一個大膽的想法湧上心頭。他想,既然曹操要親自出征,許昌城內防守空虛,那這豈不是一個發動政變的好時機?雖然荀彧之前勸他不要貿然行動,但此時機會難得,若錯過,不知何時才能再有這樣的機會。
林小羽在書房中來迴踱步,心中天人交戰。他一方麵擔心政變失敗,導致自己和手下的兄弟們性命不保;另一方麵又不甘心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林小羽最終還是決定冒險一試。
他立即召集手下的核心將領,包括趙雲、典韋、許褚等人,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他們。眾人聽後,皆是一臉震驚。趙雲首先說道:“主公,此計太過冒險。許昌城內曹操的勢力根深蒂固,我們貿然發動政變,恐怕難以成功。”
典韋也點頭道:“子龍所言極是。主公,我們不能拿兄弟們的性命去冒險。”
林小羽看著眾人,目光堅定地說道:“我知道此計風險極大,但如今機會難得。曹操親征樊城,許昌城內防守空虛,這是我們推翻曹操的最佳時機。若錯過這次機會,我們不知還要等多久。我意已決,此次行動,我將親自帶隊,與曹操決一死戰!”
眾人見林小羽心意已決,也不再多言,紛紛表示願意跟隨林小羽一同行動。於是,林小羽開始著手製定詳細的政變計劃。他將手下的兵力分成幾部分,分別負責攻打許昌城的各個城門、皇宮以及曹操的府邸。同時,他還安排了一些人在城內製造混亂,分散曹操軍隊的注意力。
一切準備就緒後,林小羽選擇在曹操出征的前一天夜裏發動政變。深夜,許昌城內一片寂靜。林小羽率領著趙雲、典韋、許褚等將領,帶著手下的士兵,悄悄地向許昌城的各個目標進發。
負責攻打城門的士兵們很快便與城門守衛發生了激烈的戰鬥。由於事發突然,城門守衛毫無防備,很快便被林小羽的士兵們擊敗。城門被打開後,林小羽的大部隊迅速湧入城內,向皇宮和曹操的府邸衝去。
與此同時,城內的其他地方也燃起了大火,喊殺聲四起。曹操的軍隊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弄得措手不及,一時間亂作一團。林小羽率領著眾人,如猛虎下山一般,一路勢如破竹,很快便殺到了皇宮前。
皇宮前,曹操的親信將領曹洪正率領著一隊士兵,嚴陣以待。曹洪見林小羽等人殺來,怒目而視,喝道:“林小羽,你這逆賊,竟敢造反!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林小羽毫不畏懼,冷笑道:“曹洪,曹操篡漢自立,倒行逆施,天下人皆欲除之而後快。今日,便是我為漢室除害之時!”
說罷,林小羽一馬當先,衝向曹洪。趙雲、典韋、許褚等人也緊隨其後,與曹洪的軍隊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
戰場上,刀光劍影,血肉橫飛。林小羽等人奮勇殺敵,曹洪的軍隊漸漸抵擋不住。就在林小羽等人即將突破曹洪的防線,攻入皇宮之時,一支騎兵突然從側翼殺出,直衝向林小羽等人。
林小羽大驚失色,定睛一看,隻見為首的將領正是曹操的五子曹彰。曹彰手持長槍,威風凜凜,大聲喝道:“林小羽,你這逆賊,受死吧!”
林小羽心中暗叫不好,他沒想到曹操竟然會在許昌城內留下如此精銳的部隊。但此時已無路可退,他隻能硬著頭皮,與曹彰展開戰鬥。
曹彰武藝高強,林小羽與他戰了數十迴合,漸漸感到吃力。趙雲、典韋、許褚等人見狀,紛紛前來支援。眾人合力圍攻曹彰,曹彰雖勇,但畢竟寡不敵眾,漸漸落入下風。
就在雙方激戰正酣之時,許昌城的北門突然傳來一陣喊殺聲。林小羽心中一動,以為是自己的援軍到了。然而,當他看到城門口出現的旗幟時,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原來,前來支援的並不是他的援軍,而是曹操的大軍。
原來,曹操早就料到林小羽可能會在他出征之際發動政變,於是故意放出假消息,說自己要親自出征樊城,實則在城外埋伏了一支大軍。當他得知林小羽發動政變後,便立即率領大軍殺迴許昌。
林小羽見曹操大軍殺到,知道大勢已去。他心中充滿了懊悔,後悔自己當初沒有聽從荀彧的勸告,貿然發動政變。但此時後悔已無濟於事,他隻能率領著手下的士兵,拚死突圍。
在曹操大軍的圍攻下,林小羽的軍隊傷亡慘重。趙雲、典韋、許褚等人雖奮力拚殺,但也漸漸體力不支。林小羽看著身邊的兄弟們一個個倒下,心中悲痛萬分。
最終,林小羽在眾人的掩護下,殺出了一條血路,逃出了許昌城。但他的手下卻幾乎全軍覆沒,趙雲、典韋、許褚等人也生死不明。
林小羽獨自一人,騎著馬,在夜色中狂奔。他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心中充滿了迷茫和絕望。此次政變的失敗,讓他失去了一切,他不僅沒能推翻曹操,還讓自己的兄弟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不知跑了多久,林小羽來到了一條小河邊。他停下馬,望著那平靜的河水,心中五味雜陳。他想,自己或許應該就此結束自己的生命,以謝天下。但就在他準備投河自盡之時,一個聲音在他腦海中響起:“小羽,你不能死!你還有未完成的使命!”
林小羽猛地一驚,他聽出了這是他師父的聲音。他想起了自己師父臨終前對他說的話,想起了自己來到這個時代的初衷。他不能就這樣放棄,他還有機會,他要為自己的兄弟們報仇,要為漢室複興而努力。
林小羽抬起頭,望著那東方漸漸泛起的魚肚白,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他知道,自己的路還很長,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在等著他。但他毫不畏懼,他將帶著兄弟們的期望,繼續前行,直至實現自己的夢想。
於是,林小羽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翻身上馬,向著遠方疾馳而去。他的身影,漸漸消失在那黎明的曙光之中,而他的傳奇故事,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