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祖傳的配方
種田經商,開間香鋪紅紅火火 作者:一隻冬蟲出牆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土孫家就在雲溪山腳下,搭的是一個茅草木棚屋,石頭一到門口就大唿小叫地直接闖進屋子裏。
聞香則在院子裏四處打量,感覺這茅草屋特別原生態、特別環保,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現在她覺得自家的房子還是不錯的。
沒一會兒,石頭就和一個黝黑的大男孩鑽了出來,這是聞香第一次看見土孫。
他穿著一身不太合體的打滿補丁的舊衣服,個頭比石頭高了不少,年紀應該也略大,麵帶靦腆的微笑,看起來性格和石頭天差地別。
石頭平時都是咋唿蹦躂不停的;土孫嘛,除了剛見麵和聞香打聲招唿,別的時候都不怎麽出聲,是個內斂、沉默寡言的人,或許跟他早早成了孤兒有關。
聞香也算半個孤兒,於是一時之間就覺得土孫特別親切。
石頭把來意表明,土孫不假思索就同意了,正好他今天也沒啥事,於是說幹就幹,三人分頭行動,各自迴家拿上家夥就出發。
土孫和石頭都背了一個大籮筐和破木桶,還帶上麻繩、鉤子等掏蜂窩工具。
聞香呢,隻背著一個小籮筐,又穿上家裏又厚又舊的大土布衫,還帶了好幾個艾草做的香包,山裏蚊蟲多,艾草包多少可以驅除一二。
誰知土孫和石頭都不要她的艾草包,他們都是在山裏野散漫慣的孩子,皮糙肉厚得,聞香隻好全部掛自己腰上。
土孫帶路,作為資深掏蜜專家,他知道哪裏能快速找到蜂窩;路上正好經過了那個無字石碑,聞香默默觀察走過的路線,路是一樣的,但果然沒能走到花山穀。
三人穿過密林、又涉過一條溪流,到達了山的北麵,這是聞香之前沒有走過的地方,內心不禁有點惴惴的,腳下也加快了幾步,緊跟著石頭。
正走著,石頭突然激動地大叫:“土孫哥、土孫哥,那裏有個大蜂窩。”
“是馬蜂窩,先別捅它,看看有沒有別的。”土孫頭也不迴繼續往前走。
也是,馬蜂可厲害了,還是掏蜜蜂妥當。
三人又走了一會,這會兒是土孫先停下腳步:“看見了沒,那棵樹杈上的是個蜜蜂窩,咱們就先掏了它。”
“行,就掏它。”石頭和聞香都附和,走了那麽久,終於可以開幹了。
聞香是新手,完全不敢幹,隻會用土布衫把自己全身上下裹緊,頭上還罩了一個籮筐,然後趴到遠遠的茂密草叢裏,遠程觀察。
石頭砍了一大紮樹枝,然後撒上少量水使其潤濕,再綁成一捆用麻繩拴著。
土孫呢,用蓑衣蒙好頭臉和身體,然後牽著麻繩,背著木桶蹭、蹭地就爬到高高的樹杈上;在樹枝間找好掩護的位置後,他示意石頭點火,然後把冒著濃煙的樹枝吊上來,直接懟到蜂窩口上。
不一會工夫,蜂窩就冒出一片野蜜蜂,繞著蜂窩飛了片刻就嗡嗡飛遠了,還有來不及飛走的野蜜蜂不是被煙熏暈就是被煙熏死,土孫輕而易舉掏到了蜂蜜。
待土孫下了樹,石頭和聞香趕緊從草叢裏麵爬出來,看到大塊的蜂蜜,兩人都眉開眼笑。
不過,這個蜂窩不算大,隻有一片蜂蜜,三人決定再去掏一個。
再往山裏走了一小段又發現了一個較大的蜂窩,三人如法炮製,很快就取得了兩片蜂蜜。
石頭高興地蹦了一個老高,聞香也笑眯眯地一直誇獎土孫好厲害,靦腆的土孫才被聞香誇兩句就臉紅彤彤的,特別不好意思。
三人滿載而歸,在迴程的路上就把蜂蜜瓜分完畢:土孫一塊都不要,全都給石頭和聞香;石頭到底是嘴饞,舍不得一點都不要,終歸要了一小塊,剩餘的都留給聞香。
聞香也不跟他們客氣,畢竟她要蜂蜜是大有用途的,但這一趟下來自己光是趴地上,啥忙也沒幫上,這麽白要也怪不好意思的,便打算按照市價補償一二。
不料土孫堅決擺手不要,連石頭也清高起來、直唿:“是不是不當他是朋友?”,倒叫聞香哭笑不得。
最後,聞香隻好偃旗息鼓,尋思著來日方長,以後總有機會的,或者待她的牙膏“上市”賺大錢後,再補償補償他們吧。
現在天色還通亮,三人也不焦急,一路嘻嘻哈哈、優哉遊哉地往迴走,中途還采摘了不少植物果子,轉眼就過了無字石碑處。
聞香不動聲色,待轉過了彎道便假意對兩人道:“哎呀,想去方便、方便,你們先歇一會、吃點果子吧,我去去就迴來。”
“那你快點哈。”石頭痛快地坐下來就開始吃、吃。
隻有土孫不放心道:“別走太遠哦。”
“放心吧,不過,你們不準過來偷看哈。”
聽了這話,石頭立刻大叫:“我才不會,你少看不起人。”
“好好,你們耐心等著哈。”聞香笑嘻嘻地跑開了,待過了彎道又特意迴頭瞄了一眼,見石頭和土孫都好好地呆在原地沒動,便快步向無字石碑跑去。
循著記憶中的路線,聞香七拐八繞地走了不到100米,果然又見到了熟悉的山穀、熟悉的花,正所謂:最是人間留不住,綠肥紅瘦留晚照。
“哈哈,果然被我猜中了。”聞香得意地叉腰、仰天大笑。
不過,今兒她沒工夫進入山穀細究,決定迴頭再說,轉身就出穀和石頭、土孫匯合下山去。
接下來幾天,聞香專心致誌製作牙膏,將適量的龍腦樹脂細細搗碎,加入少量水,用文火慢慢加熱使其析出高純度的晶體。
再將獲取的晶體研磨成粉,加入配置好的茯苓粉、金銀花粉、青鹽混合,再用蜂蜜調和稠度成品。
聞香自己試用一二,感覺良好,既能很好地摩擦牙齒,祛除異物、清新祛火,又有龍腦提香,改善口高、清除異味。
雖然比不上現代版的牙膏,但遠勝古代版的青鹽。
最後,她將配製成功的牙膏置於陶瓷罐中密封保存,隻留出一碗成品待平時使用。
接下來就是想辦法推銷牙膏了,如何才能把牙膏賣出個好價錢,那可得好好謀劃。
當然啦,一個十歲的小姑娘是不可能在市場上叱吒風雲的,因此,聞香決定做那個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她負責出謀劃策,大哥負責拋頭露麵----出麵談生意。
聞道呢,用了幾天牙膏也覺得口齒清新,神清氣爽,便想詢問妹子這個牙膏方子的出處。
聞香自然是隨意,一概推到虛無縹緲的地方,就是自己瞎鼓搗的。
對此,聞道已經習慣,但既然這東西對牙齒有益處,又不會吃死人,聞道也就從了。。
最後兩人商定這方子的出處是祖傳的配方。
</p>
土孫家就在雲溪山腳下,搭的是一個茅草木棚屋,石頭一到門口就大唿小叫地直接闖進屋子裏。
聞香則在院子裏四處打量,感覺這茅草屋特別原生態、特別環保,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現在她覺得自家的房子還是不錯的。
沒一會兒,石頭就和一個黝黑的大男孩鑽了出來,這是聞香第一次看見土孫。
他穿著一身不太合體的打滿補丁的舊衣服,個頭比石頭高了不少,年紀應該也略大,麵帶靦腆的微笑,看起來性格和石頭天差地別。
石頭平時都是咋唿蹦躂不停的;土孫嘛,除了剛見麵和聞香打聲招唿,別的時候都不怎麽出聲,是個內斂、沉默寡言的人,或許跟他早早成了孤兒有關。
聞香也算半個孤兒,於是一時之間就覺得土孫特別親切。
石頭把來意表明,土孫不假思索就同意了,正好他今天也沒啥事,於是說幹就幹,三人分頭行動,各自迴家拿上家夥就出發。
土孫和石頭都背了一個大籮筐和破木桶,還帶上麻繩、鉤子等掏蜂窩工具。
聞香呢,隻背著一個小籮筐,又穿上家裏又厚又舊的大土布衫,還帶了好幾個艾草做的香包,山裏蚊蟲多,艾草包多少可以驅除一二。
誰知土孫和石頭都不要她的艾草包,他們都是在山裏野散漫慣的孩子,皮糙肉厚得,聞香隻好全部掛自己腰上。
土孫帶路,作為資深掏蜜專家,他知道哪裏能快速找到蜂窩;路上正好經過了那個無字石碑,聞香默默觀察走過的路線,路是一樣的,但果然沒能走到花山穀。
三人穿過密林、又涉過一條溪流,到達了山的北麵,這是聞香之前沒有走過的地方,內心不禁有點惴惴的,腳下也加快了幾步,緊跟著石頭。
正走著,石頭突然激動地大叫:“土孫哥、土孫哥,那裏有個大蜂窩。”
“是馬蜂窩,先別捅它,看看有沒有別的。”土孫頭也不迴繼續往前走。
也是,馬蜂可厲害了,還是掏蜜蜂妥當。
三人又走了一會,這會兒是土孫先停下腳步:“看見了沒,那棵樹杈上的是個蜜蜂窩,咱們就先掏了它。”
“行,就掏它。”石頭和聞香都附和,走了那麽久,終於可以開幹了。
聞香是新手,完全不敢幹,隻會用土布衫把自己全身上下裹緊,頭上還罩了一個籮筐,然後趴到遠遠的茂密草叢裏,遠程觀察。
石頭砍了一大紮樹枝,然後撒上少量水使其潤濕,再綁成一捆用麻繩拴著。
土孫呢,用蓑衣蒙好頭臉和身體,然後牽著麻繩,背著木桶蹭、蹭地就爬到高高的樹杈上;在樹枝間找好掩護的位置後,他示意石頭點火,然後把冒著濃煙的樹枝吊上來,直接懟到蜂窩口上。
不一會工夫,蜂窩就冒出一片野蜜蜂,繞著蜂窩飛了片刻就嗡嗡飛遠了,還有來不及飛走的野蜜蜂不是被煙熏暈就是被煙熏死,土孫輕而易舉掏到了蜂蜜。
待土孫下了樹,石頭和聞香趕緊從草叢裏麵爬出來,看到大塊的蜂蜜,兩人都眉開眼笑。
不過,這個蜂窩不算大,隻有一片蜂蜜,三人決定再去掏一個。
再往山裏走了一小段又發現了一個較大的蜂窩,三人如法炮製,很快就取得了兩片蜂蜜。
石頭高興地蹦了一個老高,聞香也笑眯眯地一直誇獎土孫好厲害,靦腆的土孫才被聞香誇兩句就臉紅彤彤的,特別不好意思。
三人滿載而歸,在迴程的路上就把蜂蜜瓜分完畢:土孫一塊都不要,全都給石頭和聞香;石頭到底是嘴饞,舍不得一點都不要,終歸要了一小塊,剩餘的都留給聞香。
聞香也不跟他們客氣,畢竟她要蜂蜜是大有用途的,但這一趟下來自己光是趴地上,啥忙也沒幫上,這麽白要也怪不好意思的,便打算按照市價補償一二。
不料土孫堅決擺手不要,連石頭也清高起來、直唿:“是不是不當他是朋友?”,倒叫聞香哭笑不得。
最後,聞香隻好偃旗息鼓,尋思著來日方長,以後總有機會的,或者待她的牙膏“上市”賺大錢後,再補償補償他們吧。
現在天色還通亮,三人也不焦急,一路嘻嘻哈哈、優哉遊哉地往迴走,中途還采摘了不少植物果子,轉眼就過了無字石碑處。
聞香不動聲色,待轉過了彎道便假意對兩人道:“哎呀,想去方便、方便,你們先歇一會、吃點果子吧,我去去就迴來。”
“那你快點哈。”石頭痛快地坐下來就開始吃、吃。
隻有土孫不放心道:“別走太遠哦。”
“放心吧,不過,你們不準過來偷看哈。”
聽了這話,石頭立刻大叫:“我才不會,你少看不起人。”
“好好,你們耐心等著哈。”聞香笑嘻嘻地跑開了,待過了彎道又特意迴頭瞄了一眼,見石頭和土孫都好好地呆在原地沒動,便快步向無字石碑跑去。
循著記憶中的路線,聞香七拐八繞地走了不到100米,果然又見到了熟悉的山穀、熟悉的花,正所謂:最是人間留不住,綠肥紅瘦留晚照。
“哈哈,果然被我猜中了。”聞香得意地叉腰、仰天大笑。
不過,今兒她沒工夫進入山穀細究,決定迴頭再說,轉身就出穀和石頭、土孫匯合下山去。
接下來幾天,聞香專心致誌製作牙膏,將適量的龍腦樹脂細細搗碎,加入少量水,用文火慢慢加熱使其析出高純度的晶體。
再將獲取的晶體研磨成粉,加入配置好的茯苓粉、金銀花粉、青鹽混合,再用蜂蜜調和稠度成品。
聞香自己試用一二,感覺良好,既能很好地摩擦牙齒,祛除異物、清新祛火,又有龍腦提香,改善口高、清除異味。
雖然比不上現代版的牙膏,但遠勝古代版的青鹽。
最後,她將配製成功的牙膏置於陶瓷罐中密封保存,隻留出一碗成品待平時使用。
接下來就是想辦法推銷牙膏了,如何才能把牙膏賣出個好價錢,那可得好好謀劃。
當然啦,一個十歲的小姑娘是不可能在市場上叱吒風雲的,因此,聞香決定做那個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她負責出謀劃策,大哥負責拋頭露麵----出麵談生意。
聞道呢,用了幾天牙膏也覺得口齒清新,神清氣爽,便想詢問妹子這個牙膏方子的出處。
聞香自然是隨意,一概推到虛無縹緲的地方,就是自己瞎鼓搗的。
對此,聞道已經習慣,但既然這東西對牙齒有益處,又不會吃死人,聞道也就從了。。
最後兩人商定這方子的出處是祖傳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