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穿越者必備美食
亂世災年:我打造世外桃源 作者:南山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知道了!大哥你趕緊準備好吧,劉嬸兒他們已經迴來了!”
二牛走出院門擺了擺手,而後趁著坐在路邊舔尾巴的小花不注意,一個箭步衝上去就給小花的屁股上踹了一腳。
“汪汪汪~”
小花頓時被嚇得大叫起來,而二牛則是哈哈大笑著往村口跑,小花見狀也跟著追了上去。
雖然才卯時,卻也不用擔心吵到誰,因為家家戶戶早就已經習慣在這個點兒起床了,至於能睡的孩子,比如三丫……現在不也睡得挺香的嗎?
江大牛看著自家兄弟和狗子的身影消失在村口,不由得笑著搖了搖頭,吐掉了嘴裏的漱口水,這才把洗漱杯子和帕子那些放好,將一張新買的麻布打開放在了院子裏的地上,又端了幾個小板凳出來。
“大牛,起得早啊,嬸子又來麻煩你了!”
果不其然,等江大牛剛剛弄好這些東西的時候,劉嬸兒便帶著小滿和秋分走了進來。
“嬸子說的啥話呢,昨天可多虧你來咱們家幫忙了,快坐下歇一會兒!”
江大牛笑著說道,把小凳子遞了過去,然後便開始檢查起了劉嬸兒他們一早上撿來的菌子。
如今已經要秋收,山上的菌子也到了季末,基本不會出產什麽鬆茸和雞樅了。
不過盡管是尋常的菌子,可大概是因為隻產出那麽一點兒了,所以這些菌子的鮮香味道反而遠勝之前生長旺盛的時候。
這裏也不是滇地,到了冬天還能吃到菌子,正所謂物以稀為貴,縣城裏的那些大戶人家就好這口,給出的價格一點都不比最開始的那個時候差多少。
劉嬸兒他們家就靠她一個婦人,江老七腿腳不方便也幹不了多重的力氣活兒,所以哪怕是快要秋收了,可是趕在山上的菌子絕跡之前,劉嬸兒還是不願意丟掉這個掙錢的來路。
“嬸子,今早你們家運氣不錯啊,竟然撿了這麽幾斤菌子,按照現在城裏的市場價,賣個百十文應該不成問題的。”
半刻鍾過後,江大牛已經把劉嬸兒母子撿來的菌子分門別類,裏麵沒有什麽不能吃的,因為昨天劉嬸兒他們家是又幫忙又上了五十文的賀禮,江大牛自然願意對劉嬸兒家熱情一些。
“哎呀,那可太好了,也沒白費我大清早就帶著孩子們上山扒拉那些枯草腐葉!”劉嬸兒也是有些激動,將幾樣菌子分門別類的裝進了背簍裏麵,從兜裏摸出了五個銅板放在江大牛旁邊的筲箕裏麵,又跟李氏打了聲招唿,便帶著孩子們往家裏趕了。
家裏江老七負責做早飯,因為菌子生意的事兒,現在村子裏家家戶戶都習慣了一天吃三頓,無非就是吃的好不好,劉嬸兒他們家還是一如既往的節省,黑麵饅頭加稀粥,另外每人還多了一顆煮雞蛋。
這還是因為劉嬸兒在江大牛他們家聽得多了,所以才想著給兩個孩子和江老七補補,既然一家子三口人都補了,也不差她這一個雞蛋,所以他們家的早餐質量才提了上去。
而在送走了劉嬸兒之後,江木匠家裏的婆娘也來了,江大牛繼續檢查著菌子。
這一大早上下來,還真的跟江大山說的那樣,江大牛單是檢查費都掙了一百二十文錢。
換算下來就是一共有二十四戶人家上山去撿了菌子,其他人家要麽是沒有找到多少,要麽就是忙著去田裏照看稻子去了。
不過,一百二十文錢,對江大牛他們家來說也是一筆進賬,哪怕家裏已經有了二十幾兩的存款,但是他們家也沒有誰嫌棄這一百來文。
“大牛,你這早上倒是忙碌得很。”
江大牛正在忙著把銅板兒穿成串兒呢,門外便傳來了呂秀才的聲音,卻是呂秀才帶著白郎中,還有蘇蒹葭過來了。
“嗬嗬,也就是幫村裏人檢查一下菌子,沒啥忙碌的。”
江大牛笑著搖了搖頭,把銅錢都給串好以後,便端著筲箕走進了廚房,“白伯伯,呂秀才,蘇姑娘,你們先坐,早飯馬上就做好了!”
李氏一大早就起來忙著做早飯,當然,昨天的上梁酒基本沒有什麽剩菜,就算有那麽一點兒,也都是素菜,李氏就做主送給老屋那邊了,雲氏也沒有客氣,直接叫兩個兒媳婦給收了起來,反正不吃白不吃。
至於今早李氏要做的,就是昨天江大牛跟著處理好了以後,又特地把一大包料子交給李氏的豬下水。
這個東西,原本就是窮苦人家吃的,李氏弄起來也不覺得有多不合適。
隻是以前村子裏沒有江大牛這個會吃的人,村民們拿了豬下水,基本都是燉湯來吃,那個味道吧,總之不會太好就是了。
可是今早李氏弄的這個下水,就有些不一樣了,因為這是江大牛接下來準備用來賺錢的好東西——穿越者必備之,鹵味兒!
鹵味兒說來簡單,但是真正普及開來,還是在近代的時候。
在大康朝如今這個時代,顯然是沒有人吃鹵味兒的,即便是周管家都對這道吃食聞所未聞。
畢竟,鹵味來自於下水,而下水又是身份卑賤的人才會吃的東西。
周管家可是跟在縣令大人身邊的管家,不說身份有多高吧,那也不是一般員外比得上的。
人從來就沒沒有吃過什麽髒兮兮的下水好吧!
所以昨晚在跟李氏說這個吃食的時候,一家子人都是好奇不已,李氏更是一大早就忍不住起來忙活了。
她倒是相信自家兒子,但是對於這種從來沒有吃過的東西,李氏還是很想第一時間知道究竟是啥味道啊。
“咕咚~咕咚~咕咚~”
此時廚房裏的鐵鍋裏麵,咕咚咕咚冒著熱氣,木質的鍋蓋早就浸透了水蒸氣。
哪怕還沒有掀鍋,江大牛都聞到了一股香味兒,那是熟悉的味道。
而李氏早就有些坐立不安了,見江大牛進來,便急忙問道:
“大牛啊,你說這個鹵味得煮多久來著?那些心啊肝啊大腸什麽的,煮在一個鍋子裏不會竄味兒吧?你用的那些料子跟鹵雞蛋的差不多啊!”
二牛走出院門擺了擺手,而後趁著坐在路邊舔尾巴的小花不注意,一個箭步衝上去就給小花的屁股上踹了一腳。
“汪汪汪~”
小花頓時被嚇得大叫起來,而二牛則是哈哈大笑著往村口跑,小花見狀也跟著追了上去。
雖然才卯時,卻也不用擔心吵到誰,因為家家戶戶早就已經習慣在這個點兒起床了,至於能睡的孩子,比如三丫……現在不也睡得挺香的嗎?
江大牛看著自家兄弟和狗子的身影消失在村口,不由得笑著搖了搖頭,吐掉了嘴裏的漱口水,這才把洗漱杯子和帕子那些放好,將一張新買的麻布打開放在了院子裏的地上,又端了幾個小板凳出來。
“大牛,起得早啊,嬸子又來麻煩你了!”
果不其然,等江大牛剛剛弄好這些東西的時候,劉嬸兒便帶著小滿和秋分走了進來。
“嬸子說的啥話呢,昨天可多虧你來咱們家幫忙了,快坐下歇一會兒!”
江大牛笑著說道,把小凳子遞了過去,然後便開始檢查起了劉嬸兒他們一早上撿來的菌子。
如今已經要秋收,山上的菌子也到了季末,基本不會出產什麽鬆茸和雞樅了。
不過盡管是尋常的菌子,可大概是因為隻產出那麽一點兒了,所以這些菌子的鮮香味道反而遠勝之前生長旺盛的時候。
這裏也不是滇地,到了冬天還能吃到菌子,正所謂物以稀為貴,縣城裏的那些大戶人家就好這口,給出的價格一點都不比最開始的那個時候差多少。
劉嬸兒他們家就靠她一個婦人,江老七腿腳不方便也幹不了多重的力氣活兒,所以哪怕是快要秋收了,可是趕在山上的菌子絕跡之前,劉嬸兒還是不願意丟掉這個掙錢的來路。
“嬸子,今早你們家運氣不錯啊,竟然撿了這麽幾斤菌子,按照現在城裏的市場價,賣個百十文應該不成問題的。”
半刻鍾過後,江大牛已經把劉嬸兒母子撿來的菌子分門別類,裏麵沒有什麽不能吃的,因為昨天劉嬸兒他們家是又幫忙又上了五十文的賀禮,江大牛自然願意對劉嬸兒家熱情一些。
“哎呀,那可太好了,也沒白費我大清早就帶著孩子們上山扒拉那些枯草腐葉!”劉嬸兒也是有些激動,將幾樣菌子分門別類的裝進了背簍裏麵,從兜裏摸出了五個銅板放在江大牛旁邊的筲箕裏麵,又跟李氏打了聲招唿,便帶著孩子們往家裏趕了。
家裏江老七負責做早飯,因為菌子生意的事兒,現在村子裏家家戶戶都習慣了一天吃三頓,無非就是吃的好不好,劉嬸兒他們家還是一如既往的節省,黑麵饅頭加稀粥,另外每人還多了一顆煮雞蛋。
這還是因為劉嬸兒在江大牛他們家聽得多了,所以才想著給兩個孩子和江老七補補,既然一家子三口人都補了,也不差她這一個雞蛋,所以他們家的早餐質量才提了上去。
而在送走了劉嬸兒之後,江木匠家裏的婆娘也來了,江大牛繼續檢查著菌子。
這一大早上下來,還真的跟江大山說的那樣,江大牛單是檢查費都掙了一百二十文錢。
換算下來就是一共有二十四戶人家上山去撿了菌子,其他人家要麽是沒有找到多少,要麽就是忙著去田裏照看稻子去了。
不過,一百二十文錢,對江大牛他們家來說也是一筆進賬,哪怕家裏已經有了二十幾兩的存款,但是他們家也沒有誰嫌棄這一百來文。
“大牛,你這早上倒是忙碌得很。”
江大牛正在忙著把銅板兒穿成串兒呢,門外便傳來了呂秀才的聲音,卻是呂秀才帶著白郎中,還有蘇蒹葭過來了。
“嗬嗬,也就是幫村裏人檢查一下菌子,沒啥忙碌的。”
江大牛笑著搖了搖頭,把銅錢都給串好以後,便端著筲箕走進了廚房,“白伯伯,呂秀才,蘇姑娘,你們先坐,早飯馬上就做好了!”
李氏一大早就起來忙著做早飯,當然,昨天的上梁酒基本沒有什麽剩菜,就算有那麽一點兒,也都是素菜,李氏就做主送給老屋那邊了,雲氏也沒有客氣,直接叫兩個兒媳婦給收了起來,反正不吃白不吃。
至於今早李氏要做的,就是昨天江大牛跟著處理好了以後,又特地把一大包料子交給李氏的豬下水。
這個東西,原本就是窮苦人家吃的,李氏弄起來也不覺得有多不合適。
隻是以前村子裏沒有江大牛這個會吃的人,村民們拿了豬下水,基本都是燉湯來吃,那個味道吧,總之不會太好就是了。
可是今早李氏弄的這個下水,就有些不一樣了,因為這是江大牛接下來準備用來賺錢的好東西——穿越者必備之,鹵味兒!
鹵味兒說來簡單,但是真正普及開來,還是在近代的時候。
在大康朝如今這個時代,顯然是沒有人吃鹵味兒的,即便是周管家都對這道吃食聞所未聞。
畢竟,鹵味來自於下水,而下水又是身份卑賤的人才會吃的東西。
周管家可是跟在縣令大人身邊的管家,不說身份有多高吧,那也不是一般員外比得上的。
人從來就沒沒有吃過什麽髒兮兮的下水好吧!
所以昨晚在跟李氏說這個吃食的時候,一家子人都是好奇不已,李氏更是一大早就忍不住起來忙活了。
她倒是相信自家兒子,但是對於這種從來沒有吃過的東西,李氏還是很想第一時間知道究竟是啥味道啊。
“咕咚~咕咚~咕咚~”
此時廚房裏的鐵鍋裏麵,咕咚咕咚冒著熱氣,木質的鍋蓋早就浸透了水蒸氣。
哪怕還沒有掀鍋,江大牛都聞到了一股香味兒,那是熟悉的味道。
而李氏早就有些坐立不安了,見江大牛進來,便急忙問道:
“大牛啊,你說這個鹵味得煮多久來著?那些心啊肝啊大腸什麽的,煮在一個鍋子裏不會竄味兒吧?你用的那些料子跟鹵雞蛋的差不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