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準備強攻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眼見江東形勢趨於穩定,沒有孫策的江東眾人,居然在小小年紀的孫權領導下,一路壯大,地盤更是達到了空間的地步。
甚至可以說孫權如今的成就已經超過了他哥哥孫策。
相比之下,曹操此刻卻心急如焚,一麵需要應對劉備的五萬大軍,一麵還要抽出將軍和將士去對抗宛城張繡的突襲,免得潁川郡全部落入此人之手。
所以,曹操兩頭都要顧,兩頭卻都不曾完全顧及。
兗州各郡縣已經全部掌握在劉備手中,就連兗州刺史也是在趙塵的建議下,聖上親自任命的。
意味著劉延這個刺史的位置坐得名正言順。
倒是曹操領兵入司隸才是眾多將士所懷疑地行叛逆之事。
司隸校尉部曆來是權力的中心,也是整個漢室王朝之所在,任何諸侯隻要領兵侵入司隸校尉部就會被懷疑存在不臣之心。
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劉備大軍屯兵白馬,準備渡河這件事對於曹操而言如鯁在喉,不拔除根本無法睡安穩覺。
趙塵也是這麽認為,他原本意思就是想要達到這般效果。
隻需假以時日,就能穩固劉備大軍在兗州和黃河南岸的地位。
但是曹操豈能讓劉備和趙塵如此順意。
建安四年九月中旬,看著劉備和趙塵大軍絲毫沒有要強攻黃河,奮力北上的意思,荀彧瞬間明白了趙塵的用意。
他急忙見曹操,說明情況。
“主公,劉備此行表麵上看,意在河北。可至今數月都不曾見趙塵有所動作,更看不到大軍想要渡河的跡象,就連戰船的督造似乎也沒有什麽動靜。臣懷疑,劉備和趙塵另有所圖。”
話音剛落,荀攸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便說道:“主公,趙塵此人精通算計,絕對不會白白浪費時間,極有可能是在經營兗州,待兗州之地鞏固之時,便是劉備和趙塵北上之日。”
曹操一聽,眉頭一皺。
當前的處境對於曹操而言最為不利,兗州之地的丟失讓曹操徹底失去的退路,隻能依托司隸再圖東麵各州,而南麵的宛城張繡卻已經將潁川郡逼入了絕境,若是再進一步,潁川郡也將保不住。
此時此刻,必須要做出一個決斷,要麽重新取迴東麵的兗州之地,要麽就退守司隸,圖謀西涼。
毛玠看出了曹操的猶豫,一時間頗為感觸。
在他心中,曾經的曹操,向來都是果斷、多疑的,如今居然被趙塵打得開始猶豫起來。
趙塵在曹操心裏的印象甚至有超過袁紹、劉表、孫權等人。
“諸位對此有何建議?”
思索了許久,曹操最終開口問道。
事情既然不能拖下去,那總得想辦法解決。
荀彧看了一眼比自己年長的侄子,迴過頭來對曹操說道:“主公,時至深秋,入冬之後糧草補給就會更加艱難,趙塵恐怕也是料到這一點,所以著急拿下兗州。以兗州為根基,保障五萬大軍的糧草,便可不懼怕長時間對峙。但我軍此時尚未立穩司隸,長此以往對我軍不利,不如率先進攻。”
曹操聽完荀彧的建議,轉頭看了看荀攸和毛玠,他們都沒有說話。
其實每個人心裏都清楚,此刻出擊劉備並不是最佳時機,但確實是無奈之舉。
要麽就是拿下劉備和趙塵,奪迴兗州,要麽就幹脆迴司隸,好好經營。
兩者之間必須有一個決策。
片刻之後,曹操決定,對劉備大軍發起一次進攻,畢竟一直拖下去,兗州就會真的變成劉備的州郡。
他也著實沒有料到,自己縱橫戰場十幾年,居然被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小夥壓得如此喘不過氣來。
與曹操的處境尷尬相比,北麵的袁紹也好不到哪裏去。
一方麵幽州的公孫瓚一直在試探袁譚和袁尚二人的底線,不用一兩年,幾個月的時間就有可能產生變數,另一方麵黃河南岸的劉備大軍一刻也沒有停止,每日在營中不斷操練,似乎是要隨時過河,卻至今都沒有動作,袁紹猜不透劉備和趙塵的用意。
夾在中間的袁紹進退兩難,總是想著盡快結束與劉備的對抗,領軍北上拿下幽州。
可一來二去,便拖到了九月中旬,看形勢,指不定會到建安五年也說不定。
按照田豐的建議,如今劉備大軍還沒有準備好戰船,袁紹大軍有天然的優勢,不如趁機強攻黃河白馬津渡口,與曹操一道夾擊劉備。如此一來,就算不勝,也能將劉備和趙塵趕迴徐州。
畢竟此刻汝南郡正在被荊州劉表的大軍蠶食。
若是袁紹願意放下身段,與荊州劉表聯手,便可對兗州和豫州之地前後夾擊,劉備大軍也將麵臨張繡、劉表、曹傲和袁紹四路諸侯的壓力,定然無法有效應對。
袁紹聽了田豐的建議,恰好吻合他的想法,十分滿意,當即命淳於瓊指揮戰艦,準備搶渡黃河,對白馬津發起進攻。
次日,袁紹也收到了曹操的書信,信中表明了他想要對劉備和趙塵發動進攻,請袁紹前後夾擊的想法。
袁紹哈哈大笑,說:“第一次與曹孟德想到一塊去了。”
曹操與袁紹雖說是就相識,可意見一直都沒有統一過。
他當即迴複曹操,定於九月二十,共同出兵,先行攻占白馬津和延津,而後在包圍劉備大軍。
想法十分美好,但實際能否真正實現,眾人心中都有一個問號。
當前麵臨的問題便是如何搶渡黃河。
此時的劉備大軍營地中,除了糧草和人員積極性調動的問題外,趙塵還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五萬人的渡河戰船至今都不曾造好。
建安三年春,趙塵便已經吩咐糜竺和簡雍,務必搜尋各路名工匠,並找一個專門的人負責造船。後來甘寧前來投靠,趙塵正好將造船之事交給甘寧審定,所有造完的船隻必須經過甘寧甘興霸的審核,最終才能交到他手中。
可如今數月過去了,居然沒有看到一艘船。
趙塵急忙詢問甘寧是何情況,甘寧迴道:“軍師,我沒有看到過一艘新船。”
趙塵微微一驚,思索了片刻,決定徹查此事。
甚至可以說孫權如今的成就已經超過了他哥哥孫策。
相比之下,曹操此刻卻心急如焚,一麵需要應對劉備的五萬大軍,一麵還要抽出將軍和將士去對抗宛城張繡的突襲,免得潁川郡全部落入此人之手。
所以,曹操兩頭都要顧,兩頭卻都不曾完全顧及。
兗州各郡縣已經全部掌握在劉備手中,就連兗州刺史也是在趙塵的建議下,聖上親自任命的。
意味著劉延這個刺史的位置坐得名正言順。
倒是曹操領兵入司隸才是眾多將士所懷疑地行叛逆之事。
司隸校尉部曆來是權力的中心,也是整個漢室王朝之所在,任何諸侯隻要領兵侵入司隸校尉部就會被懷疑存在不臣之心。
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劉備大軍屯兵白馬,準備渡河這件事對於曹操而言如鯁在喉,不拔除根本無法睡安穩覺。
趙塵也是這麽認為,他原本意思就是想要達到這般效果。
隻需假以時日,就能穩固劉備大軍在兗州和黃河南岸的地位。
但是曹操豈能讓劉備和趙塵如此順意。
建安四年九月中旬,看著劉備和趙塵大軍絲毫沒有要強攻黃河,奮力北上的意思,荀彧瞬間明白了趙塵的用意。
他急忙見曹操,說明情況。
“主公,劉備此行表麵上看,意在河北。可至今數月都不曾見趙塵有所動作,更看不到大軍想要渡河的跡象,就連戰船的督造似乎也沒有什麽動靜。臣懷疑,劉備和趙塵另有所圖。”
話音剛落,荀攸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便說道:“主公,趙塵此人精通算計,絕對不會白白浪費時間,極有可能是在經營兗州,待兗州之地鞏固之時,便是劉備和趙塵北上之日。”
曹操一聽,眉頭一皺。
當前的處境對於曹操而言最為不利,兗州之地的丟失讓曹操徹底失去的退路,隻能依托司隸再圖東麵各州,而南麵的宛城張繡卻已經將潁川郡逼入了絕境,若是再進一步,潁川郡也將保不住。
此時此刻,必須要做出一個決斷,要麽重新取迴東麵的兗州之地,要麽就退守司隸,圖謀西涼。
毛玠看出了曹操的猶豫,一時間頗為感觸。
在他心中,曾經的曹操,向來都是果斷、多疑的,如今居然被趙塵打得開始猶豫起來。
趙塵在曹操心裏的印象甚至有超過袁紹、劉表、孫權等人。
“諸位對此有何建議?”
思索了許久,曹操最終開口問道。
事情既然不能拖下去,那總得想辦法解決。
荀彧看了一眼比自己年長的侄子,迴過頭來對曹操說道:“主公,時至深秋,入冬之後糧草補給就會更加艱難,趙塵恐怕也是料到這一點,所以著急拿下兗州。以兗州為根基,保障五萬大軍的糧草,便可不懼怕長時間對峙。但我軍此時尚未立穩司隸,長此以往對我軍不利,不如率先進攻。”
曹操聽完荀彧的建議,轉頭看了看荀攸和毛玠,他們都沒有說話。
其實每個人心裏都清楚,此刻出擊劉備並不是最佳時機,但確實是無奈之舉。
要麽就是拿下劉備和趙塵,奪迴兗州,要麽就幹脆迴司隸,好好經營。
兩者之間必須有一個決策。
片刻之後,曹操決定,對劉備大軍發起一次進攻,畢竟一直拖下去,兗州就會真的變成劉備的州郡。
他也著實沒有料到,自己縱橫戰場十幾年,居然被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小夥壓得如此喘不過氣來。
與曹操的處境尷尬相比,北麵的袁紹也好不到哪裏去。
一方麵幽州的公孫瓚一直在試探袁譚和袁尚二人的底線,不用一兩年,幾個月的時間就有可能產生變數,另一方麵黃河南岸的劉備大軍一刻也沒有停止,每日在營中不斷操練,似乎是要隨時過河,卻至今都沒有動作,袁紹猜不透劉備和趙塵的用意。
夾在中間的袁紹進退兩難,總是想著盡快結束與劉備的對抗,領軍北上拿下幽州。
可一來二去,便拖到了九月中旬,看形勢,指不定會到建安五年也說不定。
按照田豐的建議,如今劉備大軍還沒有準備好戰船,袁紹大軍有天然的優勢,不如趁機強攻黃河白馬津渡口,與曹操一道夾擊劉備。如此一來,就算不勝,也能將劉備和趙塵趕迴徐州。
畢竟此刻汝南郡正在被荊州劉表的大軍蠶食。
若是袁紹願意放下身段,與荊州劉表聯手,便可對兗州和豫州之地前後夾擊,劉備大軍也將麵臨張繡、劉表、曹傲和袁紹四路諸侯的壓力,定然無法有效應對。
袁紹聽了田豐的建議,恰好吻合他的想法,十分滿意,當即命淳於瓊指揮戰艦,準備搶渡黃河,對白馬津發起進攻。
次日,袁紹也收到了曹操的書信,信中表明了他想要對劉備和趙塵發動進攻,請袁紹前後夾擊的想法。
袁紹哈哈大笑,說:“第一次與曹孟德想到一塊去了。”
曹操與袁紹雖說是就相識,可意見一直都沒有統一過。
他當即迴複曹操,定於九月二十,共同出兵,先行攻占白馬津和延津,而後在包圍劉備大軍。
想法十分美好,但實際能否真正實現,眾人心中都有一個問號。
當前麵臨的問題便是如何搶渡黃河。
此時的劉備大軍營地中,除了糧草和人員積極性調動的問題外,趙塵還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五萬人的渡河戰船至今都不曾造好。
建安三年春,趙塵便已經吩咐糜竺和簡雍,務必搜尋各路名工匠,並找一個專門的人負責造船。後來甘寧前來投靠,趙塵正好將造船之事交給甘寧審定,所有造完的船隻必須經過甘寧甘興霸的審核,最終才能交到他手中。
可如今數月過去了,居然沒有看到一艘船。
趙塵急忙詢問甘寧是何情況,甘寧迴道:“軍師,我沒有看到過一艘新船。”
趙塵微微一驚,思索了片刻,決定徹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