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滿寵發現了衣帶詔,便將董承等人帶迴了縣衙。


    劉備與趙雲一道帶迴,被軟禁在縣衙之中。


    雖然不得進出也不得與外人接觸,但至少好吃好喝供著,沒有一絲不敬之禮。


    董承卻沒有那麽幸運。


    陛下的衣帶詔真假雖然不能考究,但滿寵對於董承這個舉動已經有了初步的判斷。


    故而審問是逃不走的。


    況且,滿寵匯報給曹仁之後,曹仁全城搜尋,長水校尉種輯、尚書郎吳碩、偏將王子服三人天還沒亮就被拿下。


    唯獨西涼馬騰,在滿寵敲開董承府邸大門之時,就溜了出去。


    然後又在天亮之時悄無聲息地溜出了許昌城。


    很快,滿寵便將董承的秘密一層層撥開,全部暴露在曹操眼前。


    曹操臉上毫無表情,心中卻頗為憤怒。


    其實在曹操心中,一直自詡乃漢室忠臣,不管做的事產生了何種效果,但他依舊保持著臣心。


    這衣帶詔讓曹操徹底明白,在漢室麵前,異姓平天下都是動機不良。


    片刻之後,一旁的郭嘉建議:“主公,此事雖令人氣憤,但也有三大用處。我建議,將此事以董承為主謀散播出去,一來能讓天下人知曉主公與陛下並非兩心,二來也震懾天下那些圖謀不軌之人,三來也是最關鍵的,控住劉備需要封鎖城門,先前沒有好理由,這便是一個好借口。”


    曹操一聽,心中鬱悶之事緩緩化解,笑著對郭嘉說道:“知我者,奉孝也。”


    幾日後,董承與種輯、馬騰等人密謀對曹操不利之事就傳遍了整個中原。


    曹操對於幾人狠辣的處理,也沒有人嚼舌根。


    不僅是因為曹操擁有著強大的實力,沒人願意強行與其作對,更重要的是曹操許昌越亂,對其他諸侯越有利。


    消息傳到了下邳城的趙塵耳朵中。


    趙塵心想,該發生的事終究要發生,衣帶詔在曆史上不一定真實存在,但董承的野心是眾人可見的。


    一旁的陸遜問道:“先生,國丈董承為主謀,很明顯與陛下有關,為何曹操居然止口不提陛下之事?”


    “這便是曹操的高明之處。”


    趙塵指了指許昌所在的位置,繼續說道:“如今陛下的身份對於曹操而言,尚有可用之處,將此事的矛頭指向陛下,明顯就讓曹操自己置於陛下的對立麵,那會發生什麽情況?”


    陸遜思索了片刻,恍然大悟:“先生,若是曹操與陛下對立,曹操曹賊的名聲便坐實了,天下諸侯便可群起而攻之,曹操就陷入了被動境地。”


    趙塵點了點頭:“伯言大有長進。”


    解決了董承之事,曹操便開始實施郭嘉的計劃。


    至於劉備,虧得沒有在契約上簽字,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劉備參與此事,董承也不敢隨意攀咬,劉備在至少在對付曹操這方麵還有點用處。


    所以劉備等人就被放迴了官驛,隻是出行有些受阻。


    次日,許昌城中忽然刮起一陣風,說是隻要劉備留在許昌,許昌城的百姓就能有好的生活。


    很多百姓紛紛上街請命,希望陛下能留下劉備,為百姓謀福。


    加上原先劉備進城之後紛紛撒錢,那些受過恩惠的百姓很快就加入了請命的隊伍當中。


    還有聽聞徐州富庶之地,百姓年年豐收的。


    大街上百姓越聚越多,一路朝著劉備所在的官驛而去。


    僅僅片刻功夫,就把官驛團團包圍。


    護衛匆匆將此事報給了劉備。


    劉備頗為驚訝,急忙聞聲出麵。


    門打開的那一刹那,劉備領著趙雲都還沒有跨出大門,請命的百姓就紛紛下跪。


    其中不乏有些年老之人,拄著拐杖,還有年幼剛剛出生的嬰兒。


    真是上到八十歲,下到八歲,許昌城的百姓都在此地挽留劉備。


    麵對熱情的百姓,劉備心中不禁感歎,百姓的愛戴乃平定中原最基本的因素。


    闖蕩中原二十餘年,一直渾渾噩噩,至今才發現,自己堅持的沒錯。


    他急忙上前扶起跪地的老者。


    “各位萬萬不可,快快請起,快快請起。”


    趙雲也幫著忙一道扶起跪地的眾百姓。


    老者緩緩起身說道:“劉皇叔仁德天下皆知,我等也有去過徐州,也聽說過徐州百姓的生活。徐州那繁榮景象是整個中原百年難以遇見,百姓出入有衣,生活有食,居有定所,病有所醫,乃人間仙境也。劉皇叔剛到許昌之時,便體恤我等百姓,廣散錢財,甚是感謝。我等知道,隻要劉皇叔在哪裏,好生活就在哪裏,今日我等便鬥膽請劉皇叔留下,替陛下治理好這許昌。”


    老者說完,又要跪下。


    身後眾多百姓也紛紛再次下跪。


    劉備一聽,大吃一驚,急忙扶助老者:“諸位請起。備立誌複興漢室,百姓乃大漢根基,自然要一心為百姓。今日之事倒是讓備想起了曾經在平原縣的時光,備甚為感動。隻是備身為徐州牧,自當治理徐州,至於兗州之地,曹司空手下能人眾多,自會治理,各位勿憂。”


    豈可留在許昌!


    本就是曹操的地盤,劉備等人時刻想著如何撤離,能早離開一日,絕不會多逗留一日。


    留在此地就成了曹操的甕中之鱉,任由曹操宰割也!


    眾百姓聽之,相視而憂傷。


    忽然人群中有一人提議:“我等向陛下上萬民書,請劉皇叔留在許昌。”


    眾人一聽,紛紛響應。


    劉備都來不及拒絕,百姓人流便在某人的帶頭下紛紛朝著皇宮而去。


    帶頭之人嘴角露出了耐人尋味的笑容。


    而劉備隻能眼睜睜看著人流遠去,束手無策。


    趙雲急忙說道:“主公,若是陛下同意,我等莫非真要留在此地?”


    劉備搖了搖頭,迴道:“陛下應該會問曹操意見,曹操豈能拱手將許昌相讓?”


    趙雲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宮殿外,百姓跪地請願。


    帶頭之人將早就準備的萬民書從懷裏拿出來,高舉頭頂,奮力大喊。


    太監早就將此事匆匆報給了劉協。


    萬民書,顧名思義便是有成千上萬的百姓共同簽字請求某一件事的書信。


    “豈不是胡鬧,許昌早有曹司空治理,哪裏還需要劉皇叔出麵。”


    劉協自然也不希望劉備留在許昌。


    但是說歸說,最終的決定還是得靠曹操。


    他拿著萬民書,顫顫巍巍地看向一旁坐著喝茶的曹操。


    曹操微微一笑,出乎意料地說道:“陛下,萬民之情,豈有不同意之理?許昌縣令之位臣可命人讓給劉皇叔。劉皇叔自然需要替陛下治理好許昌。”


    劉協一聽,心中暗暗吃驚。


    看曹操的意思,就是要鐵了心留下劉備了。


    “可是……”


    劉協本想反駁,曹操一個犀利的眼神便讓他閉上了嘴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州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州布衣並收藏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