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太史慈領兵連夜悄悄而出,每人隻攜帶半月口糧,一路狂奔直到挺縣西南方向安營休整一日,便向著挺縣而進。


    挺縣縣令領眾衙役出城迎接,微笑著表示臣服劉備。


    太史慈爽快答應,學著趙塵的模樣,依舊維持挺縣各官員職務。


    挺縣被太史慈攻破的消息,過了一日才送到沮授手中。


    沮授微微一驚,想不到趙塵隻有一萬大軍,還敢分兵三千讓大將太史慈繞道去取挺縣。


    很明顯,此舉目標是東萊郡,而非小小的一個縣城。


    隻是此刻即墨城外尚有七千趙塵大軍虎視眈眈,沮授不敢輕舉妄動,隻能書信給管統,讓他時刻警惕。


    可事與願違,不管管統如何積極應對,沿途的幾個東萊郡小縣都沒有花費太史慈一兵一卒,所到之地皆為投降。


    這些小縣縣令眼光都十分毒辣,在亂世裏混跡這麽多年,不說察言觀色之能數一數二,見風使舵的能力也是頂呱呱的。


    更何況太史慈本就是東萊人,與老鄉對話頗為輕鬆。


    投降的各縣也絲毫沒有受到騷擾,一切照舊,百姓和官員都欣喜。


    若是換成曹操那種動不動屠城的,百姓早就恐慌不已了。


    眼見太史慈快速推進,毫無阻力,管統內心頗為著急,不得不再次寫信給即墨的沮授。


    都昌的袁譚內心也有些恐慌,書信來問詢沮授如何應對。


    沮授這時候才明白,興許趙塵兵分兩路的目的沒有那麽簡單,駐紮城外堅守可能隻是為了牽製兩城的守軍。


    “趙塵啊趙塵,計謀雖好,卻忽略了一個大問題。”


    沮授看著輿圖,心中記住了趙塵大軍的各路方位,已然有了新的計策。


    他隨即迴信給袁譚和管統,讓他們安心守城,不可亂動。


    又叫來數名親信,在耳邊吩咐了幾句。


    “爾等立刻啟程,速速依計行事。”


    數名親信領命而去,直奔徐州下邳城。


    數日之後,下邳城內忽然傳來一種風聲,戲稱為趙塵為趙州牧,青州一應事宜都由趙塵一人說了算。


    百姓也喜聞樂道,喜歡捕風捉影,飯前茶後當做一種茶資,海口胡言。


    有的甚至越吹越神,說趙塵乃天星下凡,所以有神出鬼沒之才,不會久屈人下。


    種種話語,很快便傳到了劉備帳下眾多謀士和將士耳朵中。


    八月末,糜芳匆匆來找糜竺。


    “大哥聽到那些傳言了嗎?”


    糜竺揉了揉太陽穴,略顯頭疼和疲憊。


    顯然他已經聽到了百姓間的傳言,對於趙塵的任何描述,糜竺是不願相信的。


    如今糜家與軍師趙塵關係最為密切,糜竺所做之事有一半便是趙塵安排。


    若是趙塵真如傳言說的那般,那無異於叛主,整個糜家都會受到牽連。


    糜芳見大哥沒有迴應,又再次詢問。


    糜竺緩緩舉起手,說道:“子方稍安勿躁,此事我已全部知曉。”


    “若傳言為真,大哥得早做打算。”


    糜竺歎了口氣,堅定地迴道:“軍師絕不是這樣的人,汝且安心。”


    糜芳卻不以為然。


    “大哥莫要忘了,當今亂世,唯手握重兵者能立世。軍師此行北上青州,芳聽聞軍師已有近三萬大軍,又收服戰將謀士數人,堪比徐州駐軍,但凡有些小心思,便極有可能……叛變……”


    他將最後兩個字說的特別重,似乎能看透趙塵心思一般。


    糜竺被糜芳如此一說,內心忽然變得有些猶豫。


    他將整個家族壓在趙塵身上,本就是賭注。趙塵一旦出現問題,糜家便將麵臨巨大的變故。


    兩人思緒未果。


    糜綠筠突然造訪。


    糜芳急忙說道:“大哥,妹妹來了,這是個機會。暫且讓妹妹住在家中,不可再迴趙府。”


    此話恰好被糜綠筠聽到。


    她猛然推開大門,指著糜芳說道:“二哥好生無情無義!小妹如今生是趙府之人,死是趙府之魂,何來不迴趙府之說?”


    糜芳嘀咕了兩句:“二哥是為你好!”


    糜綠筠也毫不客氣:“二哥是怕受到牽連吧。”


    糜芳連忙否定:“小妹莫胡言。二哥隻是為家族著想,難不成等事成真才做應對?”


    糜竺急忙勸道:“二弟、小妹不可亂語。”


    糜綠筠也不再理會糜芳,而是勸說糜竺:“大哥,當初是厚德願意與糜家結親,糜家才能在主公帳下立穩腳跟。人無信則不立,非知恩圖報者與惡狼何異?如今主公帳下謀士將士眾多,論智謀、論武力,糜家都無法與其他謀士將軍相比,唯一的出路便是緊抱厚德,以求在這亂世之中保全家族。”


    而後她又怒視糜芳,說道:“些許風言風語便讓二哥如此動搖,今後如何與厚德共進退?糜家是主公帳下與厚德關係最為密切的家族,此時的糜家決不能與厚德撇清關係,更應該堅定地站在厚德一邊,相信厚德。若是連糜家都出現動搖,讓世人如何看?讓主公如何看?”


    糜竺思索了片刻,說道:“小妹之言有理。此時若糜家都遠離軍師,眾人定然以為傳言為真,否則糜家不會做出這般決定。”


    “還是大哥明事理!”


    糜綠筠一句話,說得糜芳滿臉通紅。


    “大哥,二哥,我絕對不相信厚德會有這般行為。”


    “我也相信軍師絕不會做出這番事情,此事極有可能是其他諸侯的計謀,為的便是離間主公與軍師。”


    糜竺雖然同意小妹的觀點,但是言語之間明顯有些猶豫。


    此言一出,糜芳與糜綠筠也不再多言。


    糜竺看了看身邊的土豆,想起了趙塵交給他的重大任務,心中不免有所歉意。


    “我明日便去麵見主公,陳明原由,讓主公放心。”


    糜竺下定了決心。


    次日,糜竺做好精心準備,反複理了理思路,起身去見劉備。


    剛出糜府大門,便被一名男子攔下。


    糜竺定睛一看,乃孫邵也。


    “子仲先生可是去見主公?”


    “如長續先生所言,竺正是去見主公,有要事匯報!”


    孫邵微微一笑,道:“是為了軍師之事去的吧?”


    糜竺聽之,頗為驚訝,忙問:“長續先生不在彭城來下邳,莫非也是為了軍師之事?”


    孫邵笑道:“非也,邵為子仲而來。”


    糜竺一聽,便來了興趣:“長續先生特為竺而來,不知有何要事?”


    孫邵頓了頓,隨後表情略帶嚴肅,說道:“子仲若是為了軍師之事去見主公,邵勸子仲不可,靜靜等候在府上即可。”


    孫邵突如其來的勸說,讓糜竺有些摸不著頭腦。


    論關係,孫邵與軍師的緊密程度雖然比不上糜家,但畢竟是軍師拔孫邵於劉繇之伍末,委以重任,並將下邳城北麵彭城和傅陽兩大關鍵城池交於孫邵管理。


    不管怎麽說軍師對孫邵也是知遇之恩,孫邵怎麽能如此見風使舵!


    糜竺忽然覺得軍師是否錯看了孫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州布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州布衣並收藏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