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在窗台上的磨喝樂,抱著荷花笑得憨態可掬。


    張川柏找來一個瓶子,把荷花插上。


    吳秀走過來,就看見清晨的陽光照在張川柏身上,小兒郎帶著迷之笑容,和小泥人的神情一模一樣。


    “瓶子裏裝一些水,荷花很快就會開。”吳秀微笑著說,“廚娘買了荷葉,做了荷葉糯米飯,快出來吃吧!”


    “嗯!”


    張川柏利落地走出門。


    看到外麵的陽光,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昨日看見公主的輕紗幕籬,既可以遮光擋風沙又好看。在陽光下,白紗縹縹緲緲、流光溢彩,像仙女一樣。我給阿娘置辦幾個,出門的時候戴吧!”


    吳秀輕笑:“主要還是人好看,才能飄飄欲仙。你給我買吧!”


    兒子要送禮物,她才不拒絕呢!


    遠誌送的假金首飾,都掉色了,她還喜滋滋戴著!


    過完乞巧節,很快就要到中元節。


    佛家稱為“盂蘭盆節”。


    吃著荷葉糯米飯,張川柏想到下一個節日,以及大名鼎鼎的玄奘法師。


    阿娘好不容易進長安,不見一見玄奘多可惜?


    “中元節,城裏寺廟道觀都會做法會。大寺廟有演百戲和俗講,我們家去弘福寺吧!玄奘法師就在那裏。”


    大慈恩寺建成之前,玄奘在長安弘福寺。


    “玄奘?”吳秀微微一愣。


    三郎小的時候,分不清夢和現實,夢見過玄奘的故事。


    他跟家人說,玄奘去西天取經,被妖精圍追堵截的。還信誓旦旦地說,玄奘跟女兒國國王有故事。


    家人將信將疑。


    一聽要見神話中的人,吳秀好奇地問:“你們都見過玄奘法師啦?他真的像故事裏說的那樣,白白胖胖、俊美過人?”


    “他的聲音很好聽!”張家兄弟齊聲迴答。


    吳秀:“……什麽?”


    “就是聲音很好聽啊!”張川柏認真地說,“可是,他的聲音和長相反差很大。長相嘛……是能夠物理超度的那種。”


    “啊?”吳秀更驚訝了。


    三郎的形容越來越讓人糊塗。


    張京墨笑了兩聲,“玄奘法師身材高大魁梧,相貌堂堂。因長途跋涉,膚色較黑。一般的人看到他,不會留意他的相貌……都被聲音蠱惑了。”


    這是先天聖僧之體啊!


    吳秀說:“你們這麽說,那我肯定要去了!”


    盂蘭盆節去寺廟聽俗講,要給寺廟送供奉。


    在江都的時候,吳秀就見過大戶人家給寺廟送供奉的場麵……比一般人家下聘還隆重。


    “江都侯府要供奉什麽?”吳秀跟張川柏商量。


    “我們不是虔誠的佛教徒,和平民百姓一樣,做些糖糕蜜糕供奉就行。主要是,不用跟達官貴人搶風頭。”


    “有道理。”


    糕點雖然是供佛的,法會結束後,還是和尚們分著吃。


    吳秀想著,也不能讓人說江都侯府的供品太敷衍,跟甄玉商量,費心做些新奇好吃的點心。


    一聽有好吃的,張家兄弟更高興,七嘴八舌提意見。


    “我要吃豆沙包!”張川柏興致勃勃。


    佛祖喜不喜歡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家人喜歡吃!


    ……


    家裏的氣氛,是溫暖快樂的。到了東宮,就是另一種氣氛。


    馬周去世後,擔任東宮左庶子的是於誌寧。


    本姓萬忸於氏,鮮卑人。


    隋朝時就當過冠氏縣令,晉陽起兵時投奔李世民,是很老資格的大臣。


    於誌寧之前擔任過李承乾的太子詹事,直言進諫,把李承乾噴得要派刺客暗殺他。


    於誌寧新任東宮左庶子,是張川柏的頂頭上司。


    張川柏忌憚老於的戰鬥力,不敢遲到早退,也不敢摸魚。


    這一日,他準時到東宮點卯,就被於誌寧叫去了。


    於誌寧看著張川柏,說:“去倭國問罪的軍隊送迴消息,在地圖標注的地方,果然發現了銀礦!傳聞,地圖是你獻上的?”


    “是。”張川柏不撒謊。


    聽到終於有消息傳迴,他目光中帶著毫不掩飾的興奮。


    於誌寧話題一轉:“梁文昭公臨終前上的遺表,你知道吧?”


    “知道。”


    房玄齡遺表,勸諫皇帝不要繼續盲目擴張。


    不打非必要的仗。


    ‘陛下每次判決一個重罪囚徒,都要反複討論多次上奏,這是重視生命。現在驅使無罪的士兵,把他們置身於刀鋒之下,讓他們肝腦塗地,隻有他們不值得憐憫嗎?’


    ‘老子《道德經》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陛下的功名威德應該滿足了,開疆拓土也應該停止了。’


    房玄齡還建議,燒毀渡海用的船隻,不要進行跨海的遠征。


    於誌寧問:“你怎麽想?”


    張川柏謹慎地迴答:“高句麗、百濟、新羅,都已經成為了大唐的州縣。但是,還需要時間才能完全掌控。此時若燒毀海船,不是自斷胳膊、前功盡棄嗎?”


    於誌寧說:“為了倭國的銀礦,還要繼續修造海船。造船消耗的人力物力,讓百姓疲憊,你知道嗎?”


    之前征發民眾造船,勞役累及山中的獠人。有三個州上報,獠人反叛。


    為了難以掌控的地方,讓腹心發生動亂,值得嗎?


    “造船勞役的問題,是有辦法解決的。”張川柏說,“我忽然想到,倭國之前派水師參與百濟海戰。證明他們有造船的工匠和大樹。是不是,能夠在倭國建船塢造船呢?”


    於誌寧瞳孔地震。


    因為造船逼反百姓的事,朝廷吵成一鍋熱粥。


    包括於誌寧在內的人,認同房玄齡的進諫。


    但皇帝……還想開疆拓土,根本不聽勸。


    於誌寧本來想拉攏張川柏站在自己這邊,神仙小郎君的話,很有份量的。


    萬萬沒想到……


    “讓倭奴造船、挖倭奴的銀礦?”於誌寧問。


    張川柏補充:“礦工也要是倭奴啊!我們可以征新羅、百濟人去做監工嘛!給他們找一點事做!”


    於誌寧沉默了。


    神仙小郎君,出人意料。


    張川柏再接再厲:“我阿耶下林邑了。那裏也有豐富的物產,可以用船運迴來。有了大海船,我們還可以去更遠的地方。”


    “嗯。”於誌寧深深吸了一口氣。


    有時候,放棄做個好人,思路頓時開朗。


    張川柏反向說服於誌寧,讓老於思考人生。


    離開的時候,張川柏眉開眼笑……一般來說,從倭國來大唐的船,會選擇四五月。


    那麽,最快到明年五六月,朝廷就能收到倭國的白銀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