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李世民親征高句麗,攻克十餘座城,收複遼東大片土地。
此前,遼東被高句麗占據了二百餘年,是高句麗的戰略要地及重要經濟支撐點。
可以說,遼東就是高句麗的根本。
而現在換了時空,李世民帶著大軍兵臨平壤。
張川柏有一種預感,高句麗要提前亡國了……如李世民所願,趁著他沒有老,仰仗諸君之力,在這一代把高句麗滅亡,不要留給下一代!
說起來,後世的棒子喜歡亂認祖宗。
朝鮮半島北邊,還能跟高句麗扯上關係,南邊跟高句麗有什麽關係?
南邊是百濟和新羅。
百濟和新羅之間,還是敵對的。
高句麗的大部分地區在遼東,原本的漢朝四郡之地!
自古以來就是華夏固有領土!
安市城在哪裏?鞍山!
卑沙城在哪裏?大連!
棒子想認大連和鞍山人做祖宗,也得問問人家肯不肯答應。
……
一聽說唐軍拿下安市城,整個定州行營都沸騰。
原本一副“我淡定”、“我不在意”的人,一個個喜笑顏開,原來內心沒有那麽淡定啊!
高士廉臉上的褶子都舒展開。
他家是渤海高氏,先祖高瞻與其叔高隱率宗族鄉黨避亂於遼東。
遼東成了外族的勢力範圍,他有一種被偷家的羞恥感。
昔日公孫度做遼東太守,將遼東經營得很不錯。
遼東是中原皇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句麗這個國家,本來就不應該存在。
“可以迴故土告慰祖先。”高士廉激動得熱淚盈眶。
冷靜下來,眾人分析戰局。
“天氣轉冷,鴨綠水層冰大合,我軍後方的軍隊可以乘冰渡水、大軍壓境,攻下平壤隻是時日問題。”
“高句麗還有數萬守軍,打敗這些人,高句麗就隻能宣告滅亡。但是,我們要小心旁邊的百濟,他們向來唯高句麗的馬首是瞻,一定會派兵救援。”
或許,真正的決戰,會發生在滅百濟之戰。
百濟的地勢複雜,又跟倭國勾勾搭搭,會不會很難打?
高官議論戰事時,張川柏坐在角落豎著耳朵認真聽。
他沒有什麽作戰經驗,但是他擅長做夢啊!
他可以將曆史上唐高宗滅高句麗、百濟的戰爭,跟此時的局勢一一對照。
雖然時間和空間不同,但地形和氣候一樣。
許多出征的將士也一樣。
比如,唐高宗滅高句麗一戰中,任雅相、契苾何力、蘇定方、蕭嗣業率軍水陸分道並進包圍平壤。
契苾何力趁著鴨綠水結冰,率軍乘冰渡水,打敗高句麗軍,斬首高句麗軍三萬級!
後來,百濟與倭國援助高句麗。
劉仁軌指揮唐軍四次擊敗倭軍,焚燒倭國船四百艘,“煙炎灼天,海水皆赤”。
小倭奴的血將海水都染成紅色……從此之後幾百年,對大唐俯首稱阿耶,再不敢有半點不臣之心。
總章二年九月,唐軍攻占平壤,高句麗在大唐的攻擊下最終滅亡。
最終的戰爭中,唐軍的統帥是李積。
現在,李積還叫李世積,比夢中那個時空更年輕,同樣在征高句麗的大軍之中。
契苾何力也在軍中。
更有威武不凡的李世民坐鎮前方!
張川柏前後一分析,得出結論:現在的局勢,比另一時空更有利。
優勢在我!
就是不知道這一次,倭國會不會派船隊渡海,千裏送人頭?
……
李治聽著眾人的分析,也在觀察眾人的神色。
他發現,張川柏的表情特別豐富。
一會兒眼睛圓瞪,像是小鹿;一會兒咬牙切齒,要發怒的狐狸犬;一會兒又笑眯眯的,像偷吃糖的鬆鼠。
從張川柏的神色,李治判斷眾人的分析是否合理。
他對張川柏有一種迷之信心。
神仙童子,肯定知道一些凡人不知道的事!
除了官方的捷報,還有一些更詳細的信件。
待一眾高官各忙各的,李治招招手,讓張川柏上前來:“陪我走一走。”
在院子裏走了一會兒平複心情,李治問:“你覺得,我們今年能打下平壤嗎?”
“可以。”張川柏信心滿滿。
“百濟呢?百濟不亡,到底有一根骨頭在。”
“也可以。”張川柏說,“隻要最強大的高句麗滅亡,百濟能苟延殘喘到什麽時候呢?當然,掃蕩整個半島需要時間。如果今年不行,明年繼續吧!後續收尾的掃蕩,就不用陛下親征了。”
李治鬆了一口氣:“你這麽說,我就安心了。這迴保真嗎?”
“保。”張川柏笑道,“這瓜保熟。”
前幾日,他們開了一個當地人種的寒瓜。
裏麵就一點紅色的瓜瓤,其餘都是白色的。
張川柏給那個瓜命名為“中原一點紅”。
李治也想到了那個瓜……這年頭的寒瓜,還是用來做菜吧,當水果吃真的不行。
“我這裏有一個消息,王方翼中了一箭,由你兄長負責給他治傷。”李治露出牙疼般一言難盡的神色,“當初在長安,王方翼就說,萬一中箭,隻要你兄長治。”
這算不算是如願以償?
不吉利的事果然不要輕易說,一說就靈驗。
“老王中箭了!”張川柏吃了一驚,又安慰自己:“他死不了的。”
若按照既定的命運,王方翼要被武則天流放,氣憤而死。
這個命運,能不能改變呢?
“死不了。”李治說,“契苾何力那麽重的傷都沒事。現在前方說你大兄是神醫,迴來就該升醫官了,也該再給個散官的官階。”
“多謝殿下!殿下說話算數啊!”張川柏喜滋滋。
先幫阿兄定下來!
“給你升官,都不見你那麽高興。”李治無奈失笑。
他發現,張三郎的心思,有點不好猜啊!
這是一個神奇的少年郎……別人金屋藏嬌,張三隨身帶著狐狸精。
張川柏說:“我阿兄的事,就是我的事啊!我一直都覺得,全家人一起飛,比我自己飛更重要。”
“你們兄弟感情很好。”李治感歎。
有些事情,皇家還不如普通人家。
他想起近些日子,有人告劉洎的狀,說劉洎對他這個太子不滿意。
劉洎之前是支持李泰的。
在李承乾被逼到謀反的過程中,劉洎的身影時隱時現。
對於這種人,李治內心不喜歡。
但皇帝不在,他不打算對劉洎做什麽……先按兵不動,觀察觀察。
“將來誰若是挑撥我的兒子之間的感情,我就讓那個人到安南去跟猴子玩。”李治忽然說。
張川柏歪著腦袋,莫名其妙。
太子怎麽忽然就提到猴子了?
此前,遼東被高句麗占據了二百餘年,是高句麗的戰略要地及重要經濟支撐點。
可以說,遼東就是高句麗的根本。
而現在換了時空,李世民帶著大軍兵臨平壤。
張川柏有一種預感,高句麗要提前亡國了……如李世民所願,趁著他沒有老,仰仗諸君之力,在這一代把高句麗滅亡,不要留給下一代!
說起來,後世的棒子喜歡亂認祖宗。
朝鮮半島北邊,還能跟高句麗扯上關係,南邊跟高句麗有什麽關係?
南邊是百濟和新羅。
百濟和新羅之間,還是敵對的。
高句麗的大部分地區在遼東,原本的漢朝四郡之地!
自古以來就是華夏固有領土!
安市城在哪裏?鞍山!
卑沙城在哪裏?大連!
棒子想認大連和鞍山人做祖宗,也得問問人家肯不肯答應。
……
一聽說唐軍拿下安市城,整個定州行營都沸騰。
原本一副“我淡定”、“我不在意”的人,一個個喜笑顏開,原來內心沒有那麽淡定啊!
高士廉臉上的褶子都舒展開。
他家是渤海高氏,先祖高瞻與其叔高隱率宗族鄉黨避亂於遼東。
遼東成了外族的勢力範圍,他有一種被偷家的羞恥感。
昔日公孫度做遼東太守,將遼東經營得很不錯。
遼東是中原皇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句麗這個國家,本來就不應該存在。
“可以迴故土告慰祖先。”高士廉激動得熱淚盈眶。
冷靜下來,眾人分析戰局。
“天氣轉冷,鴨綠水層冰大合,我軍後方的軍隊可以乘冰渡水、大軍壓境,攻下平壤隻是時日問題。”
“高句麗還有數萬守軍,打敗這些人,高句麗就隻能宣告滅亡。但是,我們要小心旁邊的百濟,他們向來唯高句麗的馬首是瞻,一定會派兵救援。”
或許,真正的決戰,會發生在滅百濟之戰。
百濟的地勢複雜,又跟倭國勾勾搭搭,會不會很難打?
高官議論戰事時,張川柏坐在角落豎著耳朵認真聽。
他沒有什麽作戰經驗,但是他擅長做夢啊!
他可以將曆史上唐高宗滅高句麗、百濟的戰爭,跟此時的局勢一一對照。
雖然時間和空間不同,但地形和氣候一樣。
許多出征的將士也一樣。
比如,唐高宗滅高句麗一戰中,任雅相、契苾何力、蘇定方、蕭嗣業率軍水陸分道並進包圍平壤。
契苾何力趁著鴨綠水結冰,率軍乘冰渡水,打敗高句麗軍,斬首高句麗軍三萬級!
後來,百濟與倭國援助高句麗。
劉仁軌指揮唐軍四次擊敗倭軍,焚燒倭國船四百艘,“煙炎灼天,海水皆赤”。
小倭奴的血將海水都染成紅色……從此之後幾百年,對大唐俯首稱阿耶,再不敢有半點不臣之心。
總章二年九月,唐軍攻占平壤,高句麗在大唐的攻擊下最終滅亡。
最終的戰爭中,唐軍的統帥是李積。
現在,李積還叫李世積,比夢中那個時空更年輕,同樣在征高句麗的大軍之中。
契苾何力也在軍中。
更有威武不凡的李世民坐鎮前方!
張川柏前後一分析,得出結論:現在的局勢,比另一時空更有利。
優勢在我!
就是不知道這一次,倭國會不會派船隊渡海,千裏送人頭?
……
李治聽著眾人的分析,也在觀察眾人的神色。
他發現,張川柏的表情特別豐富。
一會兒眼睛圓瞪,像是小鹿;一會兒咬牙切齒,要發怒的狐狸犬;一會兒又笑眯眯的,像偷吃糖的鬆鼠。
從張川柏的神色,李治判斷眾人的分析是否合理。
他對張川柏有一種迷之信心。
神仙童子,肯定知道一些凡人不知道的事!
除了官方的捷報,還有一些更詳細的信件。
待一眾高官各忙各的,李治招招手,讓張川柏上前來:“陪我走一走。”
在院子裏走了一會兒平複心情,李治問:“你覺得,我們今年能打下平壤嗎?”
“可以。”張川柏信心滿滿。
“百濟呢?百濟不亡,到底有一根骨頭在。”
“也可以。”張川柏說,“隻要最強大的高句麗滅亡,百濟能苟延殘喘到什麽時候呢?當然,掃蕩整個半島需要時間。如果今年不行,明年繼續吧!後續收尾的掃蕩,就不用陛下親征了。”
李治鬆了一口氣:“你這麽說,我就安心了。這迴保真嗎?”
“保。”張川柏笑道,“這瓜保熟。”
前幾日,他們開了一個當地人種的寒瓜。
裏麵就一點紅色的瓜瓤,其餘都是白色的。
張川柏給那個瓜命名為“中原一點紅”。
李治也想到了那個瓜……這年頭的寒瓜,還是用來做菜吧,當水果吃真的不行。
“我這裏有一個消息,王方翼中了一箭,由你兄長負責給他治傷。”李治露出牙疼般一言難盡的神色,“當初在長安,王方翼就說,萬一中箭,隻要你兄長治。”
這算不算是如願以償?
不吉利的事果然不要輕易說,一說就靈驗。
“老王中箭了!”張川柏吃了一驚,又安慰自己:“他死不了的。”
若按照既定的命運,王方翼要被武則天流放,氣憤而死。
這個命運,能不能改變呢?
“死不了。”李治說,“契苾何力那麽重的傷都沒事。現在前方說你大兄是神醫,迴來就該升醫官了,也該再給個散官的官階。”
“多謝殿下!殿下說話算數啊!”張川柏喜滋滋。
先幫阿兄定下來!
“給你升官,都不見你那麽高興。”李治無奈失笑。
他發現,張三郎的心思,有點不好猜啊!
這是一個神奇的少年郎……別人金屋藏嬌,張三隨身帶著狐狸精。
張川柏說:“我阿兄的事,就是我的事啊!我一直都覺得,全家人一起飛,比我自己飛更重要。”
“你們兄弟感情很好。”李治感歎。
有些事情,皇家還不如普通人家。
他想起近些日子,有人告劉洎的狀,說劉洎對他這個太子不滿意。
劉洎之前是支持李泰的。
在李承乾被逼到謀反的過程中,劉洎的身影時隱時現。
對於這種人,李治內心不喜歡。
但皇帝不在,他不打算對劉洎做什麽……先按兵不動,觀察觀察。
“將來誰若是挑撥我的兒子之間的感情,我就讓那個人到安南去跟猴子玩。”李治忽然說。
張川柏歪著腦袋,莫名其妙。
太子怎麽忽然就提到猴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