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竟成為了秦始皇流落在外的皇子!
大秦:阿房之子,我為千古一帝 作者:永泰382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竟成為了秦始皇流落在外的皇子!這人生怎麽如此曲折離奇?”
趙牧佇立在一座墓塚前,眼中毫無悲意,卻充滿了無可奈何。他本是一個如假包換的現代人,誰曾料到玩著《大秦爭霸》遊戲時,突兀間被係統帶到這偉大的秦朝!
更令他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大秦爭霸》的遊戲界麵上的所有選項都隨他一道進入了這個新世界。
不僅如此,係統還優化了他的體魄,賦予了不輸於將軍蒙恬的強大武力。眼前的墳墓屬於阿房女,她的母親。
嬴政與阿房女曾在趙國相伴成長……至於他們的故事究竟如何,曆史上雖多有傳說,但趙牧對此並不十分了解。他知道的是,秦始皇對阿房深深眷戀——他終生未立皇後,甚至建了一座美輪美奐的宮殿,以其名命名為“阿房”,期望有朝一日能由她住進宮來!
趙牧心中一動,想到:“既然來到這裏,為何不去一趟鹹陽?”
那是大秦王朝最為輝煌的時候——六國被統一後,連秦皇自己也感到些許茫然,失去了奮鬥目標。
同年出生的孩子中,項羽還是一個頑童,劉邦依舊是沛縣街頭的無賴漢……
秦朝正處在國富兵強的最佳時期;秦皇無敵四海。這時的趙牧產生了一個大膽的念頭:去鹹陽見秦始皇並呈給他一幅全世界的地圖。
“人生如此波折跌宕,豈不趁此大展宏圖?”
趙牧轉身背上了沉重堅固的巨闕劍,它是天下無敵的寶劍,其他鋒利武器都望而卻步。年輕人緩緩遠去,身影最終在視線內消失。
趙牧以少年之態步入亂世;
巨闕重劍初現英姿;
鹹陽一行,勢必激起驚濤駭浪;
宮廷爭鬥,必將攪動乾坤之勢。
大秦的巔峰,
秦始皇繼承六世功業,揮鞭征服天下,橫掃周地和列國,並稱帝統治六合。
如今秦國的勢力已經達到了曆史頂峰,文臣武將紛紛臣服,
百官齊集於城下。
晨曦映照下的鹹陽城牆,雄偉而壯麗,在鼓樂聲中,始皇帝駕著金色六馬豪車緩緩出現在城樓。
隻有天子可乘六駿,
這是禮製上至高無上的標誌。
當嬴政從金帳中走出來時,放眼望去——萬千黑衣衛士守護著他那巨大而不朽的龍輦。
鹹陽,這座曾經六國的心髒之地,此刻正沉浸在帝國最鼎盛時期的榮耀中。
在眼前展現的是另一幅景象,一切都透著不同尋常的力量感與整齊劃一。隊伍裏盡是西北地區身體強壯且訓練有素的戰士們;戰馬匹匹體格健壯,毛色光滑;兵器則件件鋒利異常,曾在戰場上屢立戰功。
這是一支擁有著金屬光澤和馬蹄聲相伴、聲勢宏偉浩大的皇家軍隊,威嚴不可一世。
一聲“停”從那身著黑甲、陪同始皇帝出車帳而來的將軍口中發出……
隨著這個命令,
整支大軍瞬間停止了前進……
那一刻,無論是騎馬的將領還是步行手握長槍的士兵甚至於戰馬,都如同被靜止一樣,紋絲不動仿佛一個個活的陶俑雕塑,哪怕萬箭齊發也不會有所動搖,直到皇上的旨意下達。
始皇帝緩緩抬起右臂,在黑袍下伸出了那隻手……
接著,
數萬名全副武裝身著黑甲士開始踏地前行……
一下!
兩下!
……
“砰!”
連續不斷的“砰”聲震耳欲聾,使大地也為之顫抖……
士兵們把手中長矛一次又一次高舉過頭然後重擊地麵——一下、兩下、三下……
“秦!”
又是一陣驚天地泣鬼神的呐喊,黑甲士兵的聲音迴蕩在整個戰場,如海嘯般響徹雲霄。
這就是曆史上那個所向披靡的秦軍!這支掃蕩中原、征討南方,把北方遊牧部落拒之於長城以外無敵雄師!他們的心中隻敬畏一位主宰:站在馬車上居高臨下的那個人便是他們所敬重愛戴的領袖 - 皇上始皇帝!
“吾皇千歲,千千歲!”
這種聲音傳遍千裏...
不僅驚飛了鹹陽城周圍山巒中安息的所有鳥兒...
甚至讓野獸聽後紛紛膽寒四散奔逃,迅速隱入草叢深處以保命…
即便天界諸仙,也可能對這樣一支軍隊感到心馳神往!
他傲然俯瞰眼前的秦軍戰士以及這片由自己一手創造的大好河山,享受並沉浸於臣子們的熱烈歡唿之中。
他雙目輕闔片刻之後睜開,映入視野的正是屬於他的江山——大秦天下,他是這裏獨一無二的統治者。
此刻,他在心裏暗暗歡喜於萬人擁戴所帶來的無上榮光,並深信自己的權力已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
在這片古老的國度中。
始皇帝腳踩雲鞋、身披象征天選的玄鳥黑色龍袍。右手緊抓著定秦國寶——平滅戰國時期各國所使用的劍仍然沾滿血腥;而左手扶著其子公子扶蘇,踏入了華麗輝煌的鹹陽宮內。
文武百官見到了這位君王,便匍匐於地行最隆重而神聖的拜禮。
眾官員跪拜時說道:“陛下萬安。”此時宮中的氣氛也變得更加緊張嚴肅。
秦朝宮殿上方空氣肅穆安靜,文武百官不敢抬頭望視,直至聽到秦始皇坐在龍椅之上。這時,公子扶蘇恭敬站立在他的一側,而秦始皇手持染血的寶劍凝望著眾人。
“天下已經統一,六國不複存在。然而來自北境之外的威脅依舊未絕:匈奴虎視眈眈覬覦我國土。卿等對此有什麽建議嗎?” 秦始皇目光淩厲地看著這些臣屬們詢問到。
整個殿宇裏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沒有一個人敢應聲迴答。
“這群匈奴蠻族,以為朕是好欺負的嗎?隻是因為朕一直忙於統六國,無暇顧及他們!”
“如今六國既定,也是時候清算舊賬了!”
始皇的聲音仿若龍吟虎嘯,在鹹陽宮中迴蕩。秦始皇提著寶劍“鎮秦”,離開皇位,隻留下扶蘇在原地站立。秦始皇大踏步走進鹹陽宮的大殿之上!
一聲清脆的拔劍聲響徹整個宮殿。
“傳朕命令:蒙恬為主帥、馮劫為副帥!發三十萬兵馬出戰,進攻河套九州之地!”
秦始皇的眼神銳利,顯露出不滅的誌氣。廣袤的河套平原有兩千多裏的良田與牧場,攻下它不僅能使大秦的軍備得到補充。蒙恬和馮劫奉旨出征,帶兵向河套平原挺進。
兩個時辰之後,蒙恬所率的大軍已在野地上遇上了匈奴騎兵。
兩軍交戰一觸即發,曆史將見證這一曠世之戰。
……
趙牧自離開家鄉,便踏上前往鹹陽的路。最初的路上還有人煙,便於打聽。但走了一段時間之後,連基本的語言交流都成了問題,而進入千裏山脈之後更是一個人都碰不到。
“這地域也太廣闊了吧,”他想道:“竟然連個人影都不見一個......”
他愈發能體會始皇修建馳道路的重要,那些地區竟然都沒有路徑可循。
“要是迷了路那就慘咯。”他想著。即使途中遇上一些獵戶,也因言語不通難以溝通。
“原來秦始皇說要統一文字語言並非虛言。”
幾天後的早晨。
肩背著巨闕劍的趙牧正猶豫是不是返迴,發現這裏像是戰場的痕跡。
耳邊充斥著震耳欲聾的喊殺聲,遠處是一方揮舞著黑羽大旗的隊伍,其中也有戰車和甲士。對麵則是衣衫襤褸、騎馬征戰之人。
“那支玄色的隊伍,好像是秦軍。”
“那另一支與之交鋒的是什麽兵力呢?六國已成往事,究竟誰還足以匹敵秦軍呢?”
經過思索後確定了這是始皇命令蒙恬等率軍攻擊河套平原的消息。
秦軍與匈奴大軍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對峙。
勇猛的匈奴王者誓將此土地收複,一場血淋淋戰鬥由此開始。
……
眼見大戰如火如荼,趙牧決定先退到安全地帶再思考如何繼續行程。然而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係統再次提示他注意到其戰略板塊終於被解鎖。這一變化使他對未知的探索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也許這就是一個新的契機。
他在戰略界麵上輕輕一按,頓時,對抗兩邊的力量以及將領,士兵的特性,一一映入趙牧的眼簾。
【匈奴:匈奴王頭曼單於,瓦剌的三兄弟,風狼部,總兵力:46萬。綜合戰力:130萬戰力。】
【秦朝:蒙恬,馮去疾。兵數:30萬。綜合戰力:170萬戰力。】
趙牧目光掃過,對比兩方勢力,這些信息如潮水般湧向他的意識。
秦軍步兵單兵戰鬥能力為5.66……
匈奴軍步兵單兵戰鬥能力僅為2.82……
秦軍的戰力幾乎是匈奴軍的雙倍……
這真是一個令人震驚的差距。
六國之所以敗,正是因為秦國步兵的威力超乎常人想象。
隨著這場三十餘萬人對陣四十六萬人的曆史性衝突的展現,每一秒鍾都會有生命隕落。
這是一個人的命賤如野草、輕若浮塵的年代。
同時,趙牧深刻地認識到,在這樣一個世界上,僅憑個人勇猛是遠遠不夠的。
要是這樣貿然前往鹹陽,他甚至見不到秦始皇的麵。
無勳勞之人,在秦國是得不到重視的!你沒有背景,沒有黨派的支持,又有什麽資格繼承這個偉大的國家?
隻是因為生母名為阿房就能說服始皇帝嗎?
趙牧佇立在一座墓塚前,眼中毫無悲意,卻充滿了無可奈何。他本是一個如假包換的現代人,誰曾料到玩著《大秦爭霸》遊戲時,突兀間被係統帶到這偉大的秦朝!
更令他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大秦爭霸》的遊戲界麵上的所有選項都隨他一道進入了這個新世界。
不僅如此,係統還優化了他的體魄,賦予了不輸於將軍蒙恬的強大武力。眼前的墳墓屬於阿房女,她的母親。
嬴政與阿房女曾在趙國相伴成長……至於他們的故事究竟如何,曆史上雖多有傳說,但趙牧對此並不十分了解。他知道的是,秦始皇對阿房深深眷戀——他終生未立皇後,甚至建了一座美輪美奐的宮殿,以其名命名為“阿房”,期望有朝一日能由她住進宮來!
趙牧心中一動,想到:“既然來到這裏,為何不去一趟鹹陽?”
那是大秦王朝最為輝煌的時候——六國被統一後,連秦皇自己也感到些許茫然,失去了奮鬥目標。
同年出生的孩子中,項羽還是一個頑童,劉邦依舊是沛縣街頭的無賴漢……
秦朝正處在國富兵強的最佳時期;秦皇無敵四海。這時的趙牧產生了一個大膽的念頭:去鹹陽見秦始皇並呈給他一幅全世界的地圖。
“人生如此波折跌宕,豈不趁此大展宏圖?”
趙牧轉身背上了沉重堅固的巨闕劍,它是天下無敵的寶劍,其他鋒利武器都望而卻步。年輕人緩緩遠去,身影最終在視線內消失。
趙牧以少年之態步入亂世;
巨闕重劍初現英姿;
鹹陽一行,勢必激起驚濤駭浪;
宮廷爭鬥,必將攪動乾坤之勢。
大秦的巔峰,
秦始皇繼承六世功業,揮鞭征服天下,橫掃周地和列國,並稱帝統治六合。
如今秦國的勢力已經達到了曆史頂峰,文臣武將紛紛臣服,
百官齊集於城下。
晨曦映照下的鹹陽城牆,雄偉而壯麗,在鼓樂聲中,始皇帝駕著金色六馬豪車緩緩出現在城樓。
隻有天子可乘六駿,
這是禮製上至高無上的標誌。
當嬴政從金帳中走出來時,放眼望去——萬千黑衣衛士守護著他那巨大而不朽的龍輦。
鹹陽,這座曾經六國的心髒之地,此刻正沉浸在帝國最鼎盛時期的榮耀中。
在眼前展現的是另一幅景象,一切都透著不同尋常的力量感與整齊劃一。隊伍裏盡是西北地區身體強壯且訓練有素的戰士們;戰馬匹匹體格健壯,毛色光滑;兵器則件件鋒利異常,曾在戰場上屢立戰功。
這是一支擁有著金屬光澤和馬蹄聲相伴、聲勢宏偉浩大的皇家軍隊,威嚴不可一世。
一聲“停”從那身著黑甲、陪同始皇帝出車帳而來的將軍口中發出……
隨著這個命令,
整支大軍瞬間停止了前進……
那一刻,無論是騎馬的將領還是步行手握長槍的士兵甚至於戰馬,都如同被靜止一樣,紋絲不動仿佛一個個活的陶俑雕塑,哪怕萬箭齊發也不會有所動搖,直到皇上的旨意下達。
始皇帝緩緩抬起右臂,在黑袍下伸出了那隻手……
接著,
數萬名全副武裝身著黑甲士開始踏地前行……
一下!
兩下!
……
“砰!”
連續不斷的“砰”聲震耳欲聾,使大地也為之顫抖……
士兵們把手中長矛一次又一次高舉過頭然後重擊地麵——一下、兩下、三下……
“秦!”
又是一陣驚天地泣鬼神的呐喊,黑甲士兵的聲音迴蕩在整個戰場,如海嘯般響徹雲霄。
這就是曆史上那個所向披靡的秦軍!這支掃蕩中原、征討南方,把北方遊牧部落拒之於長城以外無敵雄師!他們的心中隻敬畏一位主宰:站在馬車上居高臨下的那個人便是他們所敬重愛戴的領袖 - 皇上始皇帝!
“吾皇千歲,千千歲!”
這種聲音傳遍千裏...
不僅驚飛了鹹陽城周圍山巒中安息的所有鳥兒...
甚至讓野獸聽後紛紛膽寒四散奔逃,迅速隱入草叢深處以保命…
即便天界諸仙,也可能對這樣一支軍隊感到心馳神往!
他傲然俯瞰眼前的秦軍戰士以及這片由自己一手創造的大好河山,享受並沉浸於臣子們的熱烈歡唿之中。
他雙目輕闔片刻之後睜開,映入視野的正是屬於他的江山——大秦天下,他是這裏獨一無二的統治者。
此刻,他在心裏暗暗歡喜於萬人擁戴所帶來的無上榮光,並深信自己的權力已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
在這片古老的國度中。
始皇帝腳踩雲鞋、身披象征天選的玄鳥黑色龍袍。右手緊抓著定秦國寶——平滅戰國時期各國所使用的劍仍然沾滿血腥;而左手扶著其子公子扶蘇,踏入了華麗輝煌的鹹陽宮內。
文武百官見到了這位君王,便匍匐於地行最隆重而神聖的拜禮。
眾官員跪拜時說道:“陛下萬安。”此時宮中的氣氛也變得更加緊張嚴肅。
秦朝宮殿上方空氣肅穆安靜,文武百官不敢抬頭望視,直至聽到秦始皇坐在龍椅之上。這時,公子扶蘇恭敬站立在他的一側,而秦始皇手持染血的寶劍凝望著眾人。
“天下已經統一,六國不複存在。然而來自北境之外的威脅依舊未絕:匈奴虎視眈眈覬覦我國土。卿等對此有什麽建議嗎?” 秦始皇目光淩厲地看著這些臣屬們詢問到。
整個殿宇裏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沒有一個人敢應聲迴答。
“這群匈奴蠻族,以為朕是好欺負的嗎?隻是因為朕一直忙於統六國,無暇顧及他們!”
“如今六國既定,也是時候清算舊賬了!”
始皇的聲音仿若龍吟虎嘯,在鹹陽宮中迴蕩。秦始皇提著寶劍“鎮秦”,離開皇位,隻留下扶蘇在原地站立。秦始皇大踏步走進鹹陽宮的大殿之上!
一聲清脆的拔劍聲響徹整個宮殿。
“傳朕命令:蒙恬為主帥、馮劫為副帥!發三十萬兵馬出戰,進攻河套九州之地!”
秦始皇的眼神銳利,顯露出不滅的誌氣。廣袤的河套平原有兩千多裏的良田與牧場,攻下它不僅能使大秦的軍備得到補充。蒙恬和馮劫奉旨出征,帶兵向河套平原挺進。
兩個時辰之後,蒙恬所率的大軍已在野地上遇上了匈奴騎兵。
兩軍交戰一觸即發,曆史將見證這一曠世之戰。
……
趙牧自離開家鄉,便踏上前往鹹陽的路。最初的路上還有人煙,便於打聽。但走了一段時間之後,連基本的語言交流都成了問題,而進入千裏山脈之後更是一個人都碰不到。
“這地域也太廣闊了吧,”他想道:“竟然連個人影都不見一個......”
他愈發能體會始皇修建馳道路的重要,那些地區竟然都沒有路徑可循。
“要是迷了路那就慘咯。”他想著。即使途中遇上一些獵戶,也因言語不通難以溝通。
“原來秦始皇說要統一文字語言並非虛言。”
幾天後的早晨。
肩背著巨闕劍的趙牧正猶豫是不是返迴,發現這裏像是戰場的痕跡。
耳邊充斥著震耳欲聾的喊殺聲,遠處是一方揮舞著黑羽大旗的隊伍,其中也有戰車和甲士。對麵則是衣衫襤褸、騎馬征戰之人。
“那支玄色的隊伍,好像是秦軍。”
“那另一支與之交鋒的是什麽兵力呢?六國已成往事,究竟誰還足以匹敵秦軍呢?”
經過思索後確定了這是始皇命令蒙恬等率軍攻擊河套平原的消息。
秦軍與匈奴大軍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對峙。
勇猛的匈奴王者誓將此土地收複,一場血淋淋戰鬥由此開始。
……
眼見大戰如火如荼,趙牧決定先退到安全地帶再思考如何繼續行程。然而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係統再次提示他注意到其戰略板塊終於被解鎖。這一變化使他對未知的探索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也許這就是一個新的契機。
他在戰略界麵上輕輕一按,頓時,對抗兩邊的力量以及將領,士兵的特性,一一映入趙牧的眼簾。
【匈奴:匈奴王頭曼單於,瓦剌的三兄弟,風狼部,總兵力:46萬。綜合戰力:130萬戰力。】
【秦朝:蒙恬,馮去疾。兵數:30萬。綜合戰力:170萬戰力。】
趙牧目光掃過,對比兩方勢力,這些信息如潮水般湧向他的意識。
秦軍步兵單兵戰鬥能力為5.66……
匈奴軍步兵單兵戰鬥能力僅為2.82……
秦軍的戰力幾乎是匈奴軍的雙倍……
這真是一個令人震驚的差距。
六國之所以敗,正是因為秦國步兵的威力超乎常人想象。
隨著這場三十餘萬人對陣四十六萬人的曆史性衝突的展現,每一秒鍾都會有生命隕落。
這是一個人的命賤如野草、輕若浮塵的年代。
同時,趙牧深刻地認識到,在這樣一個世界上,僅憑個人勇猛是遠遠不夠的。
要是這樣貿然前往鹹陽,他甚至見不到秦始皇的麵。
無勳勞之人,在秦國是得不到重視的!你沒有背景,沒有黨派的支持,又有什麽資格繼承這個偉大的國家?
隻是因為生母名為阿房就能說服始皇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