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開啟新的篇章(完)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 作者:佛係無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86章 開啟新的篇章(完)
老朱的帝王廟裏,沒有秦皇漢武,反倒有他驅逐了半輩子的韃虜。
也不知道老朱在帝王廟跪拜祭祀的時候,給韃虜上香磕頭的時候是什麽感覺。
帝王廟中享受祭祀的十六位帝王中,有一位是元世祖,而三十七位名臣,元朝臣子就占了五個。
老朱認元朝為正統,他就不能喊恢複中華的口號,因為那隻是普通的改朝換代。
而且老朱還沒有繼承元朝的疆土。
遷都北方的事情在逐步落實,隨著新帝都選址確定,北方百姓才真的確定朝廷真要遷都北方。
嗚嗚嗚……
悲喜交加的哭聲此起彼伏地在北方大地上迴蕩著,人們涕泗橫流,難以抑製內心洶湧澎湃的情感。
“朝廷真的沒有忘記我們啊,嗚嗚嗚……”一位老者顫巍巍地用手擦拭著眼角的淚水,聲音哽咽著說道。
“我一直都以為,我們這些生活在北方的子民就如同無人問津的野孩子一般,被遺棄在了這片荒涼之地,可是如今,朝廷竟然向我們張開了溫暖的懷抱,嗚嗚……”另一個中年男子滿臉淚痕,雙手緊緊握拳,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朝廷定都北方之日,便是我歸家祭祖之時,我定要將這一好消息告知列祖列宗,讓他們也知曉我們終於又迴到了華夏大家庭的懷抱之中,嗚嗚……”一位年輕書生眼中閃爍著淚光,言辭懇切地訴說著自己心中的喜悅與感慨。
“哼,以往那些南方人總是嘲笑我們是北狄,這下可好,帝都就在咱們北方,看他們還有什麽臉麵再對我們冷嘲熱諷!我們也是有人疼、有人愛的!”一個身材魁梧的壯漢揮舞著粗壯的手臂,義憤填膺地喊道。
他那因激動而漲紅的臉龐,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著北方人的尊嚴和驕傲。
“大明萬歲!太子萬歲!嗚嗚嗚……真是做夢也想不到,我們北方居然還有能夠被重新重視起來的這一天呐!”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歡唿聲,人們紛紛振臂高唿,盡情宣泄著積壓已久的情緒。
“是啊,想當年大明定都南方的時候,我們的心都涼透了,還以為朝廷徹底拋棄了我們北方呢,嗚嗚嗚……”一位老婦人一邊抽泣著,一邊迴憶起往昔的種種艱辛。
此時此刻,整個北方沉浸在一片歡樂與感動的海洋之中。
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那種如同迴到母親懷抱般的溫馨與安心,被媽媽認可的幸福滋味兒,猶如一股暖流,流淌過每個人的心田,讓人不禁為之動容,淚流滿麵。
為了盡快促進北方帝都的落成,北方許多百姓自發的前去幫忙,同時出征的將領抓迴來了許多奴隸,也幫著運迴來了許多材料。
這就導致新的帝都不到十年,就已經落成。
孝康十二年,朝廷正式遷都北方。
降金陵為陪都。
這些年來,在朱雄英的推動下,大明處於高速發展的狀態。
朱雄英長大了,馬皇後也就徹底放權,退居幕後了。
也正式娶了徐妙清為太子妃,徐妙錦為側妃。
還和徐妙清有了個可愛的孩子。
朱雄英的嫡長子。
馬皇後退居幕後,就幫朱雄英帶孩子了,亦如當年帶朱雄英一樣。
隻可惜,馬皇後年紀大了,終於還是在孝康十四年駕崩。
哪怕在朱雄英的幫助下,也隻為馬皇後續了十四年的命。
那一天,龍旗半降,舉國哀悼。
詔各地藩王迴京奔喪。
久久不進入眾人視線的朱元璋和朱標兩人也被叫了迴來。
馬皇後駕崩,群臣如喪考妣,哭得那叫一個悲痛,不少臣子哭暈當場,嗓子哭啞者更是不在少數。
“大姐啊,嗚嗚嗚,你怎麽就舍得先兄弟我一步去了啊,嗚嗚嗚。”
“大姐啊,嗚嗚嗚。”
“母後,嗚嗚嗚,兒臣以後沒有娘了,嗚嗚嗚嗚,母後。”
“太後娘娘啊,嗚嗚嗚,臣還沒有來得及報您救命之恩,您怎麽就走了啊,嗚嗚。”
“是啊,這麽多年來,咱們出了事,哪個不是太後娘娘撈的,嗚嗚。”
群臣傷心歸傷心,但正事兒還是沒忘的,群臣全票通過,一至紛紛上書奏請朱雄英,讓老朱為馬皇後殉葬。
“請太上皇升天,為太後娘娘殉葬!”
朱雄英表示,他錢還沒還完呢。
群臣迴答,父債子還,讓朱標承擔就行。
朱雄英聽後,覺得沒毛病。
老朱因為馬皇後的死,也是傷心欲絕,一聽說群臣還要讓他殉葬,更是承受不住打擊,沒多久就病逝當場。
朱雄英為馬皇後上諡號,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後。
太後活著,是加尊號為太後。
若是死了,諡號仍然是皇後。
這場國葬,一年多才結束,馬皇後下葬的那一天。
皇帝扶靈、親王摔盆、百官送葬、萬民垂淚、十裏長街、滿城菊盡。
馬皇後去世之後,百官為了紀念馬皇後作下這樣一首歌。
我後聖慈,化行家邦,撫我育我,懷德難忘,懷德難忘,於萬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蒼天。
史書記載馬皇後就八個字,母儀天下,慈德昭彰。
完事兒之後,藩王各自迴封國,朱標繼續迴鳳陽討飯還債。
同年,百官奏請朱雄英繼皇帝位,正式以皇帝的名義龍禦天下。
三辭三請之後,朱雄英同意了。
於孝康十五年底,繼皇帝位,尊朱標為太上皇。
次年改元乾德,承乾之命,文成武德。
立太子妃徐妙清為皇後,側妃徐妙錦為貴妃。
立皇嫡長子朱承熠為皇太子。
正式開啟屬於朱雄英的時代,雖然前麵十幾年也是朱雄英的時代,但那名義上朱雄英還是太子,雖然行的是天子權。
這十幾年來,大明注重的是內部發展,版圖也就一片秋海棠葉,再搭一點兒陪襯而已,也就一千八百多萬平方公裏而已,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朱雄英登基後,目標就要放在全球了。
一個天下,那麽多個國家,那麽多種文字,那麽多種語言,這就是對始皇帝大一統最大的背叛!
統一!必須統一!
全書完!
老朱的帝王廟裏,沒有秦皇漢武,反倒有他驅逐了半輩子的韃虜。
也不知道老朱在帝王廟跪拜祭祀的時候,給韃虜上香磕頭的時候是什麽感覺。
帝王廟中享受祭祀的十六位帝王中,有一位是元世祖,而三十七位名臣,元朝臣子就占了五個。
老朱認元朝為正統,他就不能喊恢複中華的口號,因為那隻是普通的改朝換代。
而且老朱還沒有繼承元朝的疆土。
遷都北方的事情在逐步落實,隨著新帝都選址確定,北方百姓才真的確定朝廷真要遷都北方。
嗚嗚嗚……
悲喜交加的哭聲此起彼伏地在北方大地上迴蕩著,人們涕泗橫流,難以抑製內心洶湧澎湃的情感。
“朝廷真的沒有忘記我們啊,嗚嗚嗚……”一位老者顫巍巍地用手擦拭著眼角的淚水,聲音哽咽著說道。
“我一直都以為,我們這些生活在北方的子民就如同無人問津的野孩子一般,被遺棄在了這片荒涼之地,可是如今,朝廷竟然向我們張開了溫暖的懷抱,嗚嗚……”另一個中年男子滿臉淚痕,雙手緊緊握拳,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朝廷定都北方之日,便是我歸家祭祖之時,我定要將這一好消息告知列祖列宗,讓他們也知曉我們終於又迴到了華夏大家庭的懷抱之中,嗚嗚……”一位年輕書生眼中閃爍著淚光,言辭懇切地訴說著自己心中的喜悅與感慨。
“哼,以往那些南方人總是嘲笑我們是北狄,這下可好,帝都就在咱們北方,看他們還有什麽臉麵再對我們冷嘲熱諷!我們也是有人疼、有人愛的!”一個身材魁梧的壯漢揮舞著粗壯的手臂,義憤填膺地喊道。
他那因激動而漲紅的臉龐,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著北方人的尊嚴和驕傲。
“大明萬歲!太子萬歲!嗚嗚嗚……真是做夢也想不到,我們北方居然還有能夠被重新重視起來的這一天呐!”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歡唿聲,人們紛紛振臂高唿,盡情宣泄著積壓已久的情緒。
“是啊,想當年大明定都南方的時候,我們的心都涼透了,還以為朝廷徹底拋棄了我們北方呢,嗚嗚嗚……”一位老婦人一邊抽泣著,一邊迴憶起往昔的種種艱辛。
此時此刻,整個北方沉浸在一片歡樂與感動的海洋之中。
每一個人都感受到了那種如同迴到母親懷抱般的溫馨與安心,被媽媽認可的幸福滋味兒,猶如一股暖流,流淌過每個人的心田,讓人不禁為之動容,淚流滿麵。
為了盡快促進北方帝都的落成,北方許多百姓自發的前去幫忙,同時出征的將領抓迴來了許多奴隸,也幫著運迴來了許多材料。
這就導致新的帝都不到十年,就已經落成。
孝康十二年,朝廷正式遷都北方。
降金陵為陪都。
這些年來,在朱雄英的推動下,大明處於高速發展的狀態。
朱雄英長大了,馬皇後也就徹底放權,退居幕後了。
也正式娶了徐妙清為太子妃,徐妙錦為側妃。
還和徐妙清有了個可愛的孩子。
朱雄英的嫡長子。
馬皇後退居幕後,就幫朱雄英帶孩子了,亦如當年帶朱雄英一樣。
隻可惜,馬皇後年紀大了,終於還是在孝康十四年駕崩。
哪怕在朱雄英的幫助下,也隻為馬皇後續了十四年的命。
那一天,龍旗半降,舉國哀悼。
詔各地藩王迴京奔喪。
久久不進入眾人視線的朱元璋和朱標兩人也被叫了迴來。
馬皇後駕崩,群臣如喪考妣,哭得那叫一個悲痛,不少臣子哭暈當場,嗓子哭啞者更是不在少數。
“大姐啊,嗚嗚嗚,你怎麽就舍得先兄弟我一步去了啊,嗚嗚嗚。”
“大姐啊,嗚嗚嗚。”
“母後,嗚嗚嗚,兒臣以後沒有娘了,嗚嗚嗚嗚,母後。”
“太後娘娘啊,嗚嗚嗚,臣還沒有來得及報您救命之恩,您怎麽就走了啊,嗚嗚。”
“是啊,這麽多年來,咱們出了事,哪個不是太後娘娘撈的,嗚嗚。”
群臣傷心歸傷心,但正事兒還是沒忘的,群臣全票通過,一至紛紛上書奏請朱雄英,讓老朱為馬皇後殉葬。
“請太上皇升天,為太後娘娘殉葬!”
朱雄英表示,他錢還沒還完呢。
群臣迴答,父債子還,讓朱標承擔就行。
朱雄英聽後,覺得沒毛病。
老朱因為馬皇後的死,也是傷心欲絕,一聽說群臣還要讓他殉葬,更是承受不住打擊,沒多久就病逝當場。
朱雄英為馬皇後上諡號,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後。
太後活著,是加尊號為太後。
若是死了,諡號仍然是皇後。
這場國葬,一年多才結束,馬皇後下葬的那一天。
皇帝扶靈、親王摔盆、百官送葬、萬民垂淚、十裏長街、滿城菊盡。
馬皇後去世之後,百官為了紀念馬皇後作下這樣一首歌。
我後聖慈,化行家邦,撫我育我,懷德難忘,懷德難忘,於萬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蒼天。
史書記載馬皇後就八個字,母儀天下,慈德昭彰。
完事兒之後,藩王各自迴封國,朱標繼續迴鳳陽討飯還債。
同年,百官奏請朱雄英繼皇帝位,正式以皇帝的名義龍禦天下。
三辭三請之後,朱雄英同意了。
於孝康十五年底,繼皇帝位,尊朱標為太上皇。
次年改元乾德,承乾之命,文成武德。
立太子妃徐妙清為皇後,側妃徐妙錦為貴妃。
立皇嫡長子朱承熠為皇太子。
正式開啟屬於朱雄英的時代,雖然前麵十幾年也是朱雄英的時代,但那名義上朱雄英還是太子,雖然行的是天子權。
這十幾年來,大明注重的是內部發展,版圖也就一片秋海棠葉,再搭一點兒陪襯而已,也就一千八百多萬平方公裏而已,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朱雄英登基後,目標就要放在全球了。
一個天下,那麽多個國家,那麽多種文字,那麽多種語言,這就是對始皇帝大一統最大的背叛!
統一!必須統一!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