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殿下,官員是很有錢的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 作者:佛係無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雄英輕輕地將王時扶起身來,待他站穩後,便又緩緩地坐迴到座位之上。
“王愛卿啊,依你之見,這捐款的標準究竟定為多少才算恰當呢?”朱雄英麵帶微笑,目光溫和地看向王時問道。
“這……”隻見王時猶豫了一下,眼神不自覺地瞥向一旁的徐達與湯和二人。
殿下,這還有外人呢。
朱雄英見狀,連忙擺了擺手說道,“不必有所顧慮,他們都是自家人,但此次捐款之事關係重大,這個標準隻有天知、地知、你知以及我知即可,倘若還有第五個人知曉此事,不管是誰,你們三個都一起受罰!”
聽到這話,徐達、湯和與王時三人急忙齊聲應道,“臣等萬萬不敢!”
聲音整齊而洪亮,迴蕩在整個宮殿之中。
朱雄英微微頷首,表示滿意,然後再次催促道,“既然如此,王愛卿,快快說來這捐款的標準到底該如何製定吧。”
這時,王時清了清嗓子,咳嗽兩聲後,鄭重其事地豎起一根手指說道,“殿下,微臣以為,這捐款的下限至少應為一萬兩白銀!上不封頂。”
“什麽?一萬兩?”朱雄英聞言不禁大吃一驚,滿臉驚愕之色。
要知道,朝堂之上可是有著眾多官員呐,若每人都捐出一萬兩銀子,那累加起來將會是一個多麽龐大的數目?
然而,麵對朱雄英那滿臉驚訝之色,王時卻是麵色從容、不慌不忙地朝著他拱手作揖,並緩緩開口迴答道。
“殿下,淡定,淡定,您要知道,凡是能夠立身於奉天殿內為官之人,無一不是位高權重之輩呐!
就拿這區區一萬兩銀子來說,對於他們而言,不過如同那九頭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一般微不足道罷了!”
要知道,隻是捐獻一萬兩白銀而已,又並非是捐贈價值連城的萬兩黃金。
這又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
畢竟,那些有資格站立在奉天殿中的官員們,其品級至少也是六品以上的京城大官兒啊!
可別小瞧了這僅僅隻有六品的官職,須知此乃京官的六品呐!
在地方之上,即便是給出一個正四品的大員職位,恐怕有些人都未必會心甘情願地去與之交換!
所以說,這區區一萬兩銀子,對於這些身處高位的大人們來說,真的算不得什麽。
或許他們家中隨意擺放的幾個小小擺件,其價值都遠遠超過了這個數目,更何況,平日裏他們迎來送往所收受的各種珍貴禮品更是不計其數啊!
朱雄英一拍茶桌,“豈有此理!百姓一年到頭也不過掙幾十兩銀子,為官者萬兩都不過九牛一毛?”
王時笑著搖了搖頭。
“殿下,你可曾聽說過民間有句俗語,當官一日,勝過為民千載,當官一杯酒,百姓三年糧!”
聽到這話,朱雄英搖了搖頭,“沒聽過。”
王時又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殿下總聽說過吧?”
朱雄英嗯了一聲,“這個聽說過。”
“這並不是誇張,而是寫實,百姓餓死街頭比比皆是,當官的家裏一條狗都能錦衣玉食,人活的不如狗,也是一句寫實,所以何足為奇?”
朱雄英還是太年輕了啊,又沒怎麽出過這座囚籠。
哪裏能知道官場險惡?
朱雄英輕哼一聲,“貪官,都該殺!”
“不不不,殿下,不可以一概而論的,貪官不全部該殺,甚至在民和貪官之間,殿下還得選擇貪官。”
王時笑著擺了擺手。
朱雄英瞪大眼眸,“你說什麽?”
“殿下啊,能用十兩銀子辦二十兩銀子的事兒,那貪點怎麽了?那是本事,用朝廷的錢,給朝廷辦了事,事兒怎麽辦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辦好了不就行了嗎?”
王時淡淡開口問道。
朱雄英點了點頭,“是啊,但是你為什麽說民和貪官之間,要選貪官?”
王時反問,“殿下,假設一個縣出現災荒,朝廷下撥賑災糧,殿下覺得多少才夠?”
朱雄英想了想,“如果是一個縣,十幾萬石糧食煮粥,怎麽著也夠了吧?”
王時嗬嗬一笑,“十幾萬石,就是一百萬石那也不夠啊,從戶部撥款,層層剝削,到了下麵還能有多少?
朝廷撥多少,下麵就拿多少?殿下,你說錢怎麽夠?而且你還必須去喂這些貪官,因為救民先救官。
官都活不了,誰去救那些賤民?殿下再仁愛,你也隻有一人,國家那麽大,大大小小的事物還得靠他們處理。
所以這撥款呐,不能撥糧食,隻能撥一些糠麩之類的下去,官員們不吃這東西,這些才能真的落實到百姓手裏。
讓其中要摻一些糧食,被貪官拿去,喂了他們,他們才會去幫殿下喂百姓,這也是為什麽官字兩個口的原因。”
朱雄英噌的一下站起來了,“你說什麽?糠麩?那是人吃的東西嗎?”
王時冷笑一聲,“災民是人嗎?都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了,別說糠麩了,比起觀音土來說,那都是好東西!世道本就殘忍。”
“孤總有一天會改變的。”朱雄英認真的說道。
王時拱了拱手,“臣跟殿下說這些,不是為了讓殿下改變現狀,因為殿下根本改變不了,因為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臣跟殿下說這些,是要讓殿下知道,官員是很有錢的,官食民而肥,君就要食官而肥,這才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朱雄英點了點頭,覺得有道理。
“王愛卿啊,聽你這麽一說,孤心裏的愧疚感一下子就消失了,那就這麽辦,明天早上你提出這事兒。”
“臣?”王時瞪大眼眸,我給你出主意,你還要我當背鍋俠?
朱雄英問道,“怎麽,你不願意?嗯?”
“不……不,臣願意,願意。”
王時還能說啥,我要是敢說不字,我還能活著走出皇宮嗎?
怕是明天就得宣布我走夜路被人喝醉酒砍死了吧?
這事兒,我相信你幹得出來,畢竟戶部尚書又不是不能換。
“不敢最好,此事就這麽愉快的決定了。”
“王愛卿啊,依你之見,這捐款的標準究竟定為多少才算恰當呢?”朱雄英麵帶微笑,目光溫和地看向王時問道。
“這……”隻見王時猶豫了一下,眼神不自覺地瞥向一旁的徐達與湯和二人。
殿下,這還有外人呢。
朱雄英見狀,連忙擺了擺手說道,“不必有所顧慮,他們都是自家人,但此次捐款之事關係重大,這個標準隻有天知、地知、你知以及我知即可,倘若還有第五個人知曉此事,不管是誰,你們三個都一起受罰!”
聽到這話,徐達、湯和與王時三人急忙齊聲應道,“臣等萬萬不敢!”
聲音整齊而洪亮,迴蕩在整個宮殿之中。
朱雄英微微頷首,表示滿意,然後再次催促道,“既然如此,王愛卿,快快說來這捐款的標準到底該如何製定吧。”
這時,王時清了清嗓子,咳嗽兩聲後,鄭重其事地豎起一根手指說道,“殿下,微臣以為,這捐款的下限至少應為一萬兩白銀!上不封頂。”
“什麽?一萬兩?”朱雄英聞言不禁大吃一驚,滿臉驚愕之色。
要知道,朝堂之上可是有著眾多官員呐,若每人都捐出一萬兩銀子,那累加起來將會是一個多麽龐大的數目?
然而,麵對朱雄英那滿臉驚訝之色,王時卻是麵色從容、不慌不忙地朝著他拱手作揖,並緩緩開口迴答道。
“殿下,淡定,淡定,您要知道,凡是能夠立身於奉天殿內為官之人,無一不是位高權重之輩呐!
就拿這區區一萬兩銀子來說,對於他們而言,不過如同那九頭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一般微不足道罷了!”
要知道,隻是捐獻一萬兩白銀而已,又並非是捐贈價值連城的萬兩黃金。
這又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
畢竟,那些有資格站立在奉天殿中的官員們,其品級至少也是六品以上的京城大官兒啊!
可別小瞧了這僅僅隻有六品的官職,須知此乃京官的六品呐!
在地方之上,即便是給出一個正四品的大員職位,恐怕有些人都未必會心甘情願地去與之交換!
所以說,這區區一萬兩銀子,對於這些身處高位的大人們來說,真的算不得什麽。
或許他們家中隨意擺放的幾個小小擺件,其價值都遠遠超過了這個數目,更何況,平日裏他們迎來送往所收受的各種珍貴禮品更是不計其數啊!
朱雄英一拍茶桌,“豈有此理!百姓一年到頭也不過掙幾十兩銀子,為官者萬兩都不過九牛一毛?”
王時笑著搖了搖頭。
“殿下,你可曾聽說過民間有句俗語,當官一日,勝過為民千載,當官一杯酒,百姓三年糧!”
聽到這話,朱雄英搖了搖頭,“沒聽過。”
王時又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殿下總聽說過吧?”
朱雄英嗯了一聲,“這個聽說過。”
“這並不是誇張,而是寫實,百姓餓死街頭比比皆是,當官的家裏一條狗都能錦衣玉食,人活的不如狗,也是一句寫實,所以何足為奇?”
朱雄英還是太年輕了啊,又沒怎麽出過這座囚籠。
哪裏能知道官場險惡?
朱雄英輕哼一聲,“貪官,都該殺!”
“不不不,殿下,不可以一概而論的,貪官不全部該殺,甚至在民和貪官之間,殿下還得選擇貪官。”
王時笑著擺了擺手。
朱雄英瞪大眼眸,“你說什麽?”
“殿下啊,能用十兩銀子辦二十兩銀子的事兒,那貪點怎麽了?那是本事,用朝廷的錢,給朝廷辦了事,事兒怎麽辦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辦好了不就行了嗎?”
王時淡淡開口問道。
朱雄英點了點頭,“是啊,但是你為什麽說民和貪官之間,要選貪官?”
王時反問,“殿下,假設一個縣出現災荒,朝廷下撥賑災糧,殿下覺得多少才夠?”
朱雄英想了想,“如果是一個縣,十幾萬石糧食煮粥,怎麽著也夠了吧?”
王時嗬嗬一笑,“十幾萬石,就是一百萬石那也不夠啊,從戶部撥款,層層剝削,到了下麵還能有多少?
朝廷撥多少,下麵就拿多少?殿下,你說錢怎麽夠?而且你還必須去喂這些貪官,因為救民先救官。
官都活不了,誰去救那些賤民?殿下再仁愛,你也隻有一人,國家那麽大,大大小小的事物還得靠他們處理。
所以這撥款呐,不能撥糧食,隻能撥一些糠麩之類的下去,官員們不吃這東西,這些才能真的落實到百姓手裏。
讓其中要摻一些糧食,被貪官拿去,喂了他們,他們才會去幫殿下喂百姓,這也是為什麽官字兩個口的原因。”
朱雄英噌的一下站起來了,“你說什麽?糠麩?那是人吃的東西嗎?”
王時冷笑一聲,“災民是人嗎?都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了,別說糠麩了,比起觀音土來說,那都是好東西!世道本就殘忍。”
“孤總有一天會改變的。”朱雄英認真的說道。
王時拱了拱手,“臣跟殿下說這些,不是為了讓殿下改變現狀,因為殿下根本改變不了,因為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臣跟殿下說這些,是要讓殿下知道,官員是很有錢的,官食民而肥,君就要食官而肥,這才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朱雄英點了點頭,覺得有道理。
“王愛卿啊,聽你這麽一說,孤心裏的愧疚感一下子就消失了,那就這麽辦,明天早上你提出這事兒。”
“臣?”王時瞪大眼眸,我給你出主意,你還要我當背鍋俠?
朱雄英問道,“怎麽,你不願意?嗯?”
“不……不,臣願意,願意。”
王時還能說啥,我要是敢說不字,我還能活著走出皇宮嗎?
怕是明天就得宣布我走夜路被人喝醉酒砍死了吧?
這事兒,我相信你幹得出來,畢竟戶部尚書又不是不能換。
“不敢最好,此事就這麽愉快的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