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媽的,比老子還牛逼,還敢斜眼瞅俺李九江,真是倒反天罡。


    “放肆!你有本事你報上名來!你叫李什麽?你報上名來!”


    孔公壏掙紮著說道,力度也不敢太大,生怕把這麻袋給毀壞了。


    “嗬嗬,什麽李什麽?你聽錯了,小爺我姓徐,說出吾名,嚇汝一跳!我爹是魏國公徐達,我叫徐允恭!不服你帶人來我家揍我啊!”


    徐達:我什麽時候多了你這麽個兒子?


    徐允恭:你是徐允恭,那我是誰?你他媽惹事兒報我名?你是真缺德啊。


    一旁的孔訥暗暗沉思,魏國公徐達乃大明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位高權重,惹不起啊。


    孔公壏這頓打,估計是白挨了。


    “徐允恭是吧,我記住你了!”孔公壏沒想到這家夥還真敢報名兒!


    魏國公又咋樣,等迴頭我封了衍聖公,我必然上門找場子!


    “我等著你!你不來不就是我孫子!另外,以後不許再這麽囂張,否則小爺我見你一次打你一次!而且以後見到我拐著彎走,聽到沒有!”


    李景隆踹得腳都酸了,直接把麻袋一掀,然後撒丫子跑路。


    孔公壏疼得齜牙咧嘴的。


    此刻真是鼻青臉腫的,李景隆這小子專往臉上踹啊。


    “魏國公府是吧,此仇不報,枉修儒道!”


    孔公壏對李景隆的背影喊道。


    孔訥麵沉似水,雙眉緊蹙,用低沉而又威嚴的聲音淡淡地斥責道,“這裏可是乾清宮門口,如此大吵大鬧,成何體統!”


    孔訥那銳利的目光猶如寒星般看向孔公壏,令人不禁心生畏懼。


    此時,孔公壏滿臉怒容地轉過頭來,死死的盯著孔訥,大聲質問道,“大哥,剛才你為何見死不救?眼睜睜看著我被人毆打卻無動於衷?”


    孔公壏的眼神中充滿了失望和憤怒。


    孔訥依舊一臉淡漠,緩緩開口解釋道:“如何救你?那人乃是魏國公府的小公爺,身份尊貴無比,而如今的我們,不過是一介草民罷了,更何況,他手中持有禦賜之物,誰敢輕易招惹?我若貿然出手相救,豈不是自尋死路?一起墮了衍聖公府的門楣?一人丟臉,總好比一家丟臉好吧。”


    說這番話時,孔訥的語氣雖然平淡,但其中蘊含著深深的冷意。


    然而,孔公壏顯然並不接受這樣的解釋,孔公壏從孔訥的話中聽出了淡漠。


    孔公壏心中暗想,哼,好一個無情無義的大哥!平日裏口口聲聲說是一家人,關鍵時刻竟然這般自私怯懦。


    想到這裏,孔公壏的怒火愈發旺盛,他暗暗咬牙切齒,將這筆賬深深地記在了心頭。


    孔公壏冷冷地瞪了孔訥一眼,心中憤憤不平,虧我之前對舉報你還存有那麽一絲愧疚之心,覺得自己或許有些過分。


    可如今看來,你根本就不配做我的大哥!


    既然你不仁在先,那就休怪我不義在後了。正所謂兄不友,則弟無以恭,你看著吧,衍聖公府的門楣還不一定要你來撐!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


    等你被下了大獄,定要讓你嚐嚐苦頭!


    乾清宮門口的事情,被完完全全的並報給了朱雄英。


    朱雄英聽後也沒說什麽,讓這家夥吃吃苦頭也好。


    隨著孔家人乘坐軟轎被送出皇宮,在京城又是掀起一撥仇恨,本來朱雄英昭告天下的聖旨上還特意說了一句邀請百家出世前來觀禮。


    這就是在極端的諷刺百家,讓百家當綠葉,還是給一個他們大多曾經看不上的學說當綠葉,這就是侮辱人。


    百家多多少少心裏都不服,再加上朝廷各種榮耀賞下來,百家子弟現在肯定是更看不下去了。


    百家現在存活下來的雖然不多,但是傳世下來的,那才是精華啊。


    幾經王朝更迭還能存在,這就是實力啊。


    “真是好大的威風啊,皇宮門前,武將無詔不得策馬進出,文臣無詔不得乘轎進出,他區區一介草民,得此殊榮,真是可笑。”


    “不過是仰賴祖上餘蔭罷了,衍聖公府門口,文官下轎,武官下馬,這又有人說什麽了嗎?”


    “當年我百家爭鳴之時,儒家區區小道,上不得台麵,如今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了!”


    “什麽大王,沐猴而冠罷了,我縱橫家可未曾承認過他們。”


    “國教冊封大典將至,咱們投的那些肮髒事無一被大明日報爆出來,肯定是被人壓下來了,你們有什麽想說的嗎?有啥辦法阻止?”


    “實在不行,寫萬民書!到時候闖入大典!強行麵聖!”


    “可這是死罪!一旦強闖,必然斧鉞加身,十死無生啊!”


    “所以要有個死士去做!依我看,咱們抽生死簽!”


    “對,寫萬民書,抽簽出死士,強闖盛典!凡抽中死簽者,可放心赴死,父母妻女百家共養一生,族譜單開,清明頭香,記入百家誌,再無後顧之憂!可放心赴死!”


    “善,那咱們去準備吧,寫萬民書,抽生死簽!斷他儒家國教之念!”


    朱雄英這波操作,又給孔家吸引了不少的仇恨。


    來京的儒家弟子倒是高興。


    “衍聖公乃聖人後裔,雖還未正式冊封,但朝廷禮遇,有何不可?瞧瞧這群家夥,眼紅個什麽勁兒。”


    “就是,就是羨慕嫉妒恨罷了。”


    “想要同沐榮光,加入我們儒家就是了,我們會摒棄門戶之見的。”


    “哈哈哈,孔兄所言甚是,哈哈。”


    “入我儒家門派,同享國教榮光,有何不好?”


    儒家學子現在無比期待接下來的冊封大典。


    京城人山人海,客棧都不夠住,有些還給錢住到百姓家裏去了。


    國教,多少年都不設立了。


    這可謂是千古罕見之盛事,而且又提前那麽久通知,來的人肯定多啊。


    “烈火烹油,鮮花著錦,極盛之後,就是墜落,身在局中不知局啊。”


    慈寧宮內,馬皇後聽說朱雄英讓人賜軟轎送他們出宮,就知道朱雄英還在捧殺。


    但凡孔家人拒絕,那都少不少危險。


    可惜……已被權位迷了眼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係無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係無憂並收藏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