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聽到這話,嗬嗬冷笑,“有用,當然有用,不過你確定一個時辰內你能拿迴來嗎?你可以是從北平趕迴來的。”


    楊璟是洪武三年封營陽侯,洪武六年鎮守北平,後練兵遼東。


    但在洪武十三年便屯田北平。


    朱雄英清查貪汙撫恤的行動開始,淮西集團就把消息四麵八方的傳出去了,楊璟就是聽到消息之後趕迴來認罪的。


    因為朱雄英說了,認罪可以從輕處置。


    “殿下放心,臣的丹書鐵券是擱京城賣的,隻是甲胄是從北平那邊搞的,一個時辰絕對能贖迴來。”


    楊璟認真的點了點頭,一個時辰沒問題。


    朱雄英點了點頭,“好,孤如果沒記錯,太上皇頒發的丹書鐵券是本人免兩死,子孫後代免死一次,是這樣的吧?”


    楊璟連連點頭,“對對對,是這樣的,就是次數少了點,唐朝的時候都免九死。”


    朱雄英捂臉了,馬皇後已經不想看這家夥了。


    “免兩死,那咱們來論一論嗷,結黨營私,該死吧?”


    “該死。”


    “私藏甲胄,這是死罪吧?”


    “呃……是死罪。”


    “那這就免兩死了,你接下來的罪怎麽免?”


    “啊?太子殿下,是這麽論的嗎?”


    “那你說應該怎麽論?”


    “不應該是數罪並罰,死一次嗎?死這個東西還能有第二次?”


    楊璟有點兒不知所措了,不對勁,這不對勁呐。


    十分得有十二分的不對勁。


    難道不應該是自己這次免死,然後下迴還能再用一次嗎?


    朱雄英點頭,“好,那就按你所說,但丹書鐵券上可是有明文規定,不免謀逆!你跟隨胡惟庸參與謀反,這一條,丹書鐵券免不了吧?這個該死吧?”


    “嗯?還有這一條嗎?”楊璟人傻了。


    不是,丹書鐵券上麵還有這一條嗎?


    朱雄英看向一旁的梅思祖,“你可能是把丹書鐵券帶身上了吧,拿出來給他看看。”


    梅思祖尷尬一笑,“臣是帶了,就在臣的懷裏。”


    畢竟梅思祖也怕萬一朱雄英要殺雞儆猴咋辦,所以梅思祖出門的時候就把丹書鐵券帶上了。


    朱雄英給了個眼神,“大伴,把它拿出來,拿給他看。”


    “是。”錢多多領命,去梅思祖懷裏取出了丹書鐵券,拿到了楊璟麵前正反翻閱。


    楊璟看完之後疑惑,“殿下,這上麵也沒有不免謀逆這一條啊。”


    朱雄英笑了,直接把一旁馬皇後看奏折的放大鏡拿了過來,馬皇後年紀大了,有時候小字就看不清楚。


    放大鏡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了,未來在廣陵王劉荊的墓中出土了一隻水晶放大鏡。


    朱雄英拿著放大鏡接過丹書鐵券,然後在背部找了起來。


    “呐,你看,這裏明文寫了九個字,所謂免死,除造反大逆!看到沒,在這兒,九個字明明白白的。”


    朱雄英找到這九個字之後,直接再讓楊璟來看。


    楊璟看到之後,瞪大了眼眸。


    這麽小的字,還特麽得用放大鏡來看?


    “太上皇,你誤臣啊!”


    楊璟仰天大喊,嗚嗚嗚。


    朱元璋,俺可被你坑慘了啊。


    剛剛朱雄英說給自己取丹書鐵券的機會,自己才啥都明明白白的說了。


    就想著取迴丹書鐵券來免死。


    結果倒好,丹書鐵券還有這一行小字。


    “還有遺言嗎?”朱雄英問道。


    楊璟哐哐磕頭,“殿下,看在罪臣如實交代坦白的份上,以及臣赫赫戰功的份上,能不能從寬處理啊,最起碼臣積極認罪啊。”


    朱雄英揉了揉眉心,迴憶這家夥的過往。


    這家夥洪武十五年就隱遁詐死,朱元璋追封芮國公,諡武信。


    十七後複出,隨燕王朱棣靖難南征,戰河北、戰山東、戰江淮,直逼京師。


    建文四年為救護燕王朱棣,星隕靈璧。


    永樂元年,朱棣追封楊璟為璟國公,也上諡曰,武信。


    景泰元年,又被追封楊王。


    簡單來說,這家夥還是個老六,如果不是朱元璋被推翻了,這家夥這時候就也差不多該詐死了。


    這家夥不僅能活,而且還挺有本事。


    朱雄英揮了揮手,“梅思祖,你們倆先下去吧,錦衣衛跟著去取贓款和贖罪的錢。”


    “臣等告退。”梅思祖和康鐸麻溜的退下。


    朱雄英坐了下來,“孤留你一命,你能為孤做什麽?”


    “罪臣願意肝腦塗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楊璟迴答道。


    朱雄英嗯了一聲,“作為謀反的從犯,你肯定是不能活了,否則不足以震朝綱,大伴。”


    “奴婢在。”錢多多應聲。


    “傳孤旨意,營陽侯楊璟參涉胡惟庸謀反一案,罪在不赦!念在其一生戰功赫赫,於國有功,不株連於家人,著褫奪爵位和軍職,賜死!爵位由其子承襲,其子十年內不得晉升!”


    朱雄英直接下了賜死的旨意。


    “遵旨。”錢多多應下。


    營陽侯楊璟被朱雄英賜死,但是未來朱雄英的新軍之中出現了一位戴著麵具的璟將軍。


    同時,朱雄英對其餘貪汙撫恤金的,展開嚴查,並傳旨李景隆,凡是沒有自己自首的,一經查出,就地問斬,不必再奏。


    李景隆得了朱雄英的迴複之後,那些個流放嶺南的家夥莫名在路上就被山匪砍死了。


    朝廷明發聖旨,昭告天下,於各地軍營展開肅清貪汙撫恤金之行動,補足所有百姓家中的撫恤金。


    參與貪汙且未自首者,一律抄家問斬,絕不姑息。


    史官記載撫恤金案株連之廣,遠勝胡惟庸謀反案。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藍玉親手送走了自己的這些個義子,狠狠的大醉了一場。


    藍玉雖然怨恨,但怨不得朱雄英,也恨不得朱雄英,畢竟朱雄英已經是從輕處置了。


    藍玉隻怪自己,沒有約束好自己的義子,讓自己的這些義子竟動了撫恤金。


    藍玉大醉一場之後,就去給自己的義子們立規矩了。


    好在淮西集團動撫恤金的是真沒什麽大的情況,而且還都自首了,淮西集團高層算是平安度過。


    不過下麵中下層的,倒是被株連了不少有僥幸心理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係無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係無憂並收藏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