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馬皇後一懟到底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 作者:佛係無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宮門口。
李文忠親自領兵,帶著大批軍隊直接包圍了呂府。
軍隊直接衝了進去。
這麽大動靜,自然是引起了百姓們的關注,紛紛湊過來聚在一起吃瓜。
“這……這是怎麽了啊?這是軍隊吧?竟然直接派出了軍隊?出什麽大事兒了?”
“是啊,就算有什麽事兒,不應該是直隸衙門的官兵或者是三司衙役嗎?這出動軍隊要幹啥?”
“這有啥區別嗎?”
“你這不廢話,衙役官兵辦事,除非有格殺勿論的旨意,否則管你怎麽鬧他都隻能打你一頓,不能直接殺了你,可是軍隊出動了,你敢鬧騰那就是說殺你就殺你的,因為你跟官兵鬧,頂多算是襲擊官差,你敢跟軍隊鬧,那你就是叛亂的反賊,軍隊可以直接鎮壓叛亂。”
“這貌似是來抓人的啊,今早鄭國公他們不是在敲登聞鼓嗎?當今太子妃好像就是姓呂吧?這是抓太子妃的母族的吧?”
“那肯定的啊,鄭國公乃開國功臣之子,為打下大明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此功臣擊鼓鳴冤,朝廷肯定得管啊。”
“我在直隸衙門告狀,都半年了還沒出個結果呢,怎麽鄭國公告狀還沒過去幾個時辰吧,朝廷就出動軍隊抓人了?”
“就這是權力,懂不?當你需要國法幫助時,它不一定能夠幫到你,但你敢犯法,它一定能製裁你。”
百姓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紛紛。
而李文忠直接持懿旨把呂府的人全都趕到院子裏來了。
呂府的人見是軍隊出動,反抗都不敢。
紛紛不明所以,怎麽把軍隊招來了。
當他們都被趕到院子裏的時候,不安和惶恐彌漫在所有人的心頭。
“奉皇後娘娘懿旨,呂家勾結內宮,謀害皇嫡長孫,罪不容誅!著即收監呂家滿門,打入天牢,等候聖裁,若罪證確鑿,抄家問斬!”
李文忠簡單的闡述了一下目的。
呂家人聽到這話,不少人嚇得直接癱軟在了地上。
“滿……滿門抄斬?冤枉,冤枉啊。”
“大人,什麽勾結內宮?什麽謀害皇嫡長孫?冤枉,真冤枉啊。”
“我要見陛下!我要伸冤!我要麵聖陳情!我是冤枉的。”
“冤枉!跟我沒關係啊,不要抓我啊。”
“嗚嗚嗚嗚,大人,真冤枉啊。”
呂家的人你一言我一語的,李文忠隻是掏了掏耳朵,不想迴答。
“有什麽話留著跟三司衙門的人說去吧,你們放心吧,滿門抄斬隻是個起點,但絕對不是終點,帶走!把呂府封了!”
李文忠一聲令下,然後轉身離開。
“是。”士兵領命,馬上抓人,直接捆起來押走。
跟著李文忠出府。
軍隊出動,辦事嘎嘎快,說抓人就抓人,抓著人就走,也不墨跡。
呂家人一直喊冤。
皇宮裏,朱元璋找不了常茂麻煩,但削了藍玉、常升、常森各三年的俸祿,以儆效尤。
一些為他們說話的,比如湯和他們,也統統被削了半年俸祿,朱元璋也不能把他們罷官奪爵,也隻能這樣處罰了。
退朝後,朱元璋就去了坤寧宮。
馬皇後今天這樣強勢出手,讓朱元璋感到帝王威嚴被挑釁了。
馬皇後聽說朱元璋到了坤寧宮,也做好了心理準備,看著熟睡的朱雄英,馬皇後隻吩咐貼身侍女玉兒好好守著朱雄英。
然後馬皇後就去見朱元璋了。
就在坤寧宮的大殿,馬皇後一進來就感受到了氣氛的壓抑,朱元璋坐在鳳座上,似乎已經等候馬皇後多時了。
殿內太監侍女統統被趕出去了。
隻剩下朱元璋的貼身太監在身旁伺候著。
“陛下是來坤寧宮興師問罪的?”馬皇後鳳眸微挑,坐在了朱元璋左下方的椅子上。
私下裏,馬皇後都是叫朱元璋為重八的。
所以朱元璋在聽到馬皇後這一句話,明顯愣了一下,朱元璋麵色古怪,怎麽馬皇後好像還很有理的樣子?
“你知道的,咱最恨別人逼咱,同樣也最恨你幹政!大明開國十五年了,咱說過很多次,後宮不得幹政!你今天幹政也就算了,但你能不能給咱留點臉,別打了咱的臉,還把咱的臉麵放地上踩兩腳,行不行啊!”
朱元璋把手上的癢癢撓拍在桌子上,說話聲音都大了起來。
“後宮不得幹政?這會兒知道說不得幹政了,沒開國之前,就叫我幫你管這個管那個,開國之後,又叫我幫你出這個主意,出那個主意,現在說不能幹政了,你早幹嘛去了?”馬皇後也是沒慣著朱元璋。
一句話懟了迴去。
沒有馬皇後,就沒有朱元璋,可以說是馬皇後成就了朱元璋。
什麽驅逐韃虜恢複中華啥的,全都是在朱元璋娶了馬皇後的前提下就完成了。
朱元璋如果沒有娶馬皇後,就沒有繼承淮西勢力,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就算手上有點兵馬了,也會被平了了。
“妹子,咱關起門商量著來,咱也沒說不行是吧,可是你今天跟咱商量了嗎?就那麽當著文武百官的麵下旨了,你讓咱的臉往哪擱?”朱元璋也沒想到馬皇後會這麽直愣愣的懟迴來。
隻得先服軟。
否則越吵越煩,吵架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那你大孫一腦袋差點撞死在太廟,你這個做皇上的,讓我的臉往哪擱!當年常氏的死,為了所謂的江山穩定,我沒有說,這一點已經對不起伯仁了,現在要是雄英撞死在太廟,你讓我百年之後哪有臉下去見常氏?見伯仁!”馬皇後一拍桌子直接站了起來。
為了朱雄英,馬皇後可謂是剛到底了。
朱元璋見此,火氣也是上來了,“都是咱做的,百年之後咱去說!伯仁有怨,常氏有恨,讓他們找咱!為了大明江山能傳之千秋萬代,咱讓他們罵,讓他們恨!跟你一個婦道人家有什麽關係!”
“婦道人家?當年我堅持嫁給你的時候,你怎麽不跟我義父說我是婦道人家!我給你朱家生嫡長子的時候,你怎麽不說我是婦道人家!你讓我幫你管這管那的時候,你怎麽不說我是婦道人家!”
李文忠親自領兵,帶著大批軍隊直接包圍了呂府。
軍隊直接衝了進去。
這麽大動靜,自然是引起了百姓們的關注,紛紛湊過來聚在一起吃瓜。
“這……這是怎麽了啊?這是軍隊吧?竟然直接派出了軍隊?出什麽大事兒了?”
“是啊,就算有什麽事兒,不應該是直隸衙門的官兵或者是三司衙役嗎?這出動軍隊要幹啥?”
“這有啥區別嗎?”
“你這不廢話,衙役官兵辦事,除非有格殺勿論的旨意,否則管你怎麽鬧他都隻能打你一頓,不能直接殺了你,可是軍隊出動了,你敢鬧騰那就是說殺你就殺你的,因為你跟官兵鬧,頂多算是襲擊官差,你敢跟軍隊鬧,那你就是叛亂的反賊,軍隊可以直接鎮壓叛亂。”
“這貌似是來抓人的啊,今早鄭國公他們不是在敲登聞鼓嗎?當今太子妃好像就是姓呂吧?這是抓太子妃的母族的吧?”
“那肯定的啊,鄭國公乃開國功臣之子,為打下大明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此功臣擊鼓鳴冤,朝廷肯定得管啊。”
“我在直隸衙門告狀,都半年了還沒出個結果呢,怎麽鄭國公告狀還沒過去幾個時辰吧,朝廷就出動軍隊抓人了?”
“就這是權力,懂不?當你需要國法幫助時,它不一定能夠幫到你,但你敢犯法,它一定能製裁你。”
百姓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紛紛。
而李文忠直接持懿旨把呂府的人全都趕到院子裏來了。
呂府的人見是軍隊出動,反抗都不敢。
紛紛不明所以,怎麽把軍隊招來了。
當他們都被趕到院子裏的時候,不安和惶恐彌漫在所有人的心頭。
“奉皇後娘娘懿旨,呂家勾結內宮,謀害皇嫡長孫,罪不容誅!著即收監呂家滿門,打入天牢,等候聖裁,若罪證確鑿,抄家問斬!”
李文忠簡單的闡述了一下目的。
呂家人聽到這話,不少人嚇得直接癱軟在了地上。
“滿……滿門抄斬?冤枉,冤枉啊。”
“大人,什麽勾結內宮?什麽謀害皇嫡長孫?冤枉,真冤枉啊。”
“我要見陛下!我要伸冤!我要麵聖陳情!我是冤枉的。”
“冤枉!跟我沒關係啊,不要抓我啊。”
“嗚嗚嗚嗚,大人,真冤枉啊。”
呂家的人你一言我一語的,李文忠隻是掏了掏耳朵,不想迴答。
“有什麽話留著跟三司衙門的人說去吧,你們放心吧,滿門抄斬隻是個起點,但絕對不是終點,帶走!把呂府封了!”
李文忠一聲令下,然後轉身離開。
“是。”士兵領命,馬上抓人,直接捆起來押走。
跟著李文忠出府。
軍隊出動,辦事嘎嘎快,說抓人就抓人,抓著人就走,也不墨跡。
呂家人一直喊冤。
皇宮裏,朱元璋找不了常茂麻煩,但削了藍玉、常升、常森各三年的俸祿,以儆效尤。
一些為他們說話的,比如湯和他們,也統統被削了半年俸祿,朱元璋也不能把他們罷官奪爵,也隻能這樣處罰了。
退朝後,朱元璋就去了坤寧宮。
馬皇後今天這樣強勢出手,讓朱元璋感到帝王威嚴被挑釁了。
馬皇後聽說朱元璋到了坤寧宮,也做好了心理準備,看著熟睡的朱雄英,馬皇後隻吩咐貼身侍女玉兒好好守著朱雄英。
然後馬皇後就去見朱元璋了。
就在坤寧宮的大殿,馬皇後一進來就感受到了氣氛的壓抑,朱元璋坐在鳳座上,似乎已經等候馬皇後多時了。
殿內太監侍女統統被趕出去了。
隻剩下朱元璋的貼身太監在身旁伺候著。
“陛下是來坤寧宮興師問罪的?”馬皇後鳳眸微挑,坐在了朱元璋左下方的椅子上。
私下裏,馬皇後都是叫朱元璋為重八的。
所以朱元璋在聽到馬皇後這一句話,明顯愣了一下,朱元璋麵色古怪,怎麽馬皇後好像還很有理的樣子?
“你知道的,咱最恨別人逼咱,同樣也最恨你幹政!大明開國十五年了,咱說過很多次,後宮不得幹政!你今天幹政也就算了,但你能不能給咱留點臉,別打了咱的臉,還把咱的臉麵放地上踩兩腳,行不行啊!”
朱元璋把手上的癢癢撓拍在桌子上,說話聲音都大了起來。
“後宮不得幹政?這會兒知道說不得幹政了,沒開國之前,就叫我幫你管這個管那個,開國之後,又叫我幫你出這個主意,出那個主意,現在說不能幹政了,你早幹嘛去了?”馬皇後也是沒慣著朱元璋。
一句話懟了迴去。
沒有馬皇後,就沒有朱元璋,可以說是馬皇後成就了朱元璋。
什麽驅逐韃虜恢複中華啥的,全都是在朱元璋娶了馬皇後的前提下就完成了。
朱元璋如果沒有娶馬皇後,就沒有繼承淮西勢力,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就算手上有點兵馬了,也會被平了了。
“妹子,咱關起門商量著來,咱也沒說不行是吧,可是你今天跟咱商量了嗎?就那麽當著文武百官的麵下旨了,你讓咱的臉往哪擱?”朱元璋也沒想到馬皇後會這麽直愣愣的懟迴來。
隻得先服軟。
否則越吵越煩,吵架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那你大孫一腦袋差點撞死在太廟,你這個做皇上的,讓我的臉往哪擱!當年常氏的死,為了所謂的江山穩定,我沒有說,這一點已經對不起伯仁了,現在要是雄英撞死在太廟,你讓我百年之後哪有臉下去見常氏?見伯仁!”馬皇後一拍桌子直接站了起來。
為了朱雄英,馬皇後可謂是剛到底了。
朱元璋見此,火氣也是上來了,“都是咱做的,百年之後咱去說!伯仁有怨,常氏有恨,讓他們找咱!為了大明江山能傳之千秋萬代,咱讓他們罵,讓他們恨!跟你一個婦道人家有什麽關係!”
“婦道人家?當年我堅持嫁給你的時候,你怎麽不跟我義父說我是婦道人家!我給你朱家生嫡長子的時候,你怎麽不說我是婦道人家!你讓我幫你管這管那的時候,你怎麽不說我是婦道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