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去傳本宮懿旨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 作者:佛係無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胡讀機趕忙搖頭,這話可不能接啊。
這個鍋太大了,背不起啊。
“雄英,雄英,你別嚇皇奶奶啊,雄英。”馬皇後抱起撞得頭破血流的朱雄英。
馬皇後怎麽也沒有想到,朱雄英竟然敢一頭撞在太廟。
小小年紀,竟就已經如此果決了。
朱雄英伸出小手,想為馬皇後擦去眼淚。
“皇奶奶,雄英不……不疼,雄英沒有腦疾,真的沒有。”
馬皇後抱起了朱雄英,“別說了,來人,宣太醫!快宣太醫!”
“雄英……”朱標此刻嚇得手都在顫抖,不敢碰朱雄英,生怕再把朱雄英碰出個好歹來。
朱雄英卻別過腦袋,看向了那一地的牌位,“老祖宗們,你們要為我母妃做主啊。”
說完,朱雄英的手緩緩捶了下來,整個人昏了過去。
這一刻,文官集團嚇得口水直咽,他們已經看到了一場人頭滾滾的大案形成了。
朱雄英在跟江南玩命。
寧願自損八百,也要傷敵一千,把剛崛起來的江南打壓得再無翻身之機。
朱雄英這一撞,直接利益最大化。
朱雄英可能就出了點血,而接下來大明就是血流成河。
徐達上前說道,“娘娘,已經有人去宣太醫了,還請把虞王殿下放下來吧,傷到頭部是不能亂動的。”
馬皇後將朱雄英輕輕放下,放在蒲團上,然後緩緩直起身來。
那一刻,馬皇後的怒火貌似已經凝成了實質。
轉頭看向了朱元璋,此刻的朱元璋貌似是還沒從朱雄英這一撞中迴過神來,剛剛朱元璋驚得一個沒站穩,被大臣扶住了。
“陛下,下旨吧。”
馬皇後也不扯其他的了,直接要朱元璋下決定。
事情的真相,明眼人都知道,證據不證據的重要嗎?上麵人隻要一個念頭,下麵人就能給你把證據造出來。
查的出證據當然是最好的,查不出證據,那我造的證據就是真的證據!
朱雄英其實鬧這一出,不完全是為了自己的母妃,也是在為自己鋪路,眼下呂氏把持東宮,她不倒,就如同癩蛤蟆趴腳麵,不咬人膈應人。
要做,就一勞永逸的解決幹淨。
“陛下。”樸國昌喚了一聲,朱元璋才堪堪迴過神來。
自己……竟然把朱雄英逼得要一腦袋撞死在太廟?
自己……竟在親手逼死朱雄英?
一旁的史官那是筆都要寫冒煙了,今天何止一個大新聞。
今天那都是曆史性的一天,永載史冊的一天,朱雄英太廟告三狀,再到無處申冤被逼撞死在太廟。
“請陛下,查之!”傅友德高聲說道。
此時朱元璋腦子都是懵的,滿腦子都是剛剛朱雄英一臉失望的撞向太廟的模樣。
朱雄英……就真要把自己逼到這一步嗎?
就真不能等自己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嗎?
朱雄英是跟呂氏有什麽大過節嗎?就算為母報仇,朱雄英也不至於如此啊。
“你不說,那我說。”馬皇後看到朱元璋遲遲沒表態,也不打算讓朱元璋表態了。
自己這個做奶奶的,就自己來給孫子做主!
馬皇後走到太廟門前,看向了百官。
“娘娘……”文官集團有官員想說後宮不得幹政,但是話到嘴邊還是閉嘴了。
自己要是敢說出來,估計馬上就得被亂拳打死了,這個時候不是打打鬧鬧的,敢反對是真的會被打死的。
馬皇後看著淮西那一大群人緩緩開口。
“傳本宮懿旨,太子繼妃呂氏,德不配位,窺伺正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陰謀暗害敬懿太子妃在前,設計毒害皇嫡長孫在後,何能再僭居正妃之位,著即褫奪太子妃封號,除玉牒,逐宗譜,收迴金冊金寶,打入天牢等候聖裁,著三司會審當年之案,將真相大白於天下,並著即捉拿關押呂家滿門,若罪證確鑿,抄家問斬!”
馬皇後直接越過了朱元璋,替朱元璋下了決定。
並且說得很明白,這事兒就是呂氏他們幹的,也算是最後維護了一下皇家體麵,把事情全都推到呂氏他們的身上。
“母後!”朱標趕忙喊了一聲,大明開國這十幾年來,朱標還是第一次見到馬皇後如此強硬的態度。
“魏國公徐達,著你領禁軍前往東宮持本宮懿旨拿人。”馬皇後壓根不理會朱標,繼續下達著命令。
這時候的馬皇後,朱元璋都不一定敢攔。
徐達咽了咽口水,有些緊張的看了眼朱元璋,但又隨即拱手道,“臣奉詔!”
馬皇後都開口了,自己照辦就是了,有啥問題就讓他們扯去吧。
“曹國公李文忠,著你領武襄衛兵馬去呂家拿人。”馬皇後看向了李文忠。
李文忠,未來薨於洪武十七年,洪武十九年由其子李景隆承曹國公爵。
“臣奉詔。”李文忠也看了眼朱元璋。
朱元璋沒有反對……
嗯……不反對就是中立,中立就是默許!那自己這就是看似是遵從馬皇後的懿旨,實際上是變相的遵從朱元璋的聖旨。
因為朱元璋沒有提出反對,那就是默許了馬皇後這麽做。
那麽,馬皇後就是奉旨幹政!
這麽解釋的話,非是馬皇後要幹政,無奈皇帝默許啊。
這個理由真是既自然合理,也順理成章啊。
畢竟,如果在不公正的情形下保持中立,那其實就是選擇站在邪惡者一邊,朱元璋聖明啊,肯定是公正的。
所以,朱元璋是站在公正的情形下報仇中立,所以馬皇後是正確的!
一想到這裏,李文忠越想越覺得必須要奉詔。
其實吧,不要以為你不作惡就是好人,不要以為你不害人手上就沒有鮮血,不要以為沒有當鷹犬就不是幫兇。
沉默的好人,是邪惡的同盟!
朱元璋肯定不是啊,所以默許了正義的馬皇後。
朱元璋:這真是好牽強的想法。
李文忠:陛下,難道你想承認在馬皇後麵前,你這個倒插門的夫綱不振?
朱元璋:咱說的是妹子做的對,你這想法有點不詳細,所以有點牽強。
李文忠:明白明白,陛下,怕老婆不丟人。
這個鍋太大了,背不起啊。
“雄英,雄英,你別嚇皇奶奶啊,雄英。”馬皇後抱起撞得頭破血流的朱雄英。
馬皇後怎麽也沒有想到,朱雄英竟然敢一頭撞在太廟。
小小年紀,竟就已經如此果決了。
朱雄英伸出小手,想為馬皇後擦去眼淚。
“皇奶奶,雄英不……不疼,雄英沒有腦疾,真的沒有。”
馬皇後抱起了朱雄英,“別說了,來人,宣太醫!快宣太醫!”
“雄英……”朱標此刻嚇得手都在顫抖,不敢碰朱雄英,生怕再把朱雄英碰出個好歹來。
朱雄英卻別過腦袋,看向了那一地的牌位,“老祖宗們,你們要為我母妃做主啊。”
說完,朱雄英的手緩緩捶了下來,整個人昏了過去。
這一刻,文官集團嚇得口水直咽,他們已經看到了一場人頭滾滾的大案形成了。
朱雄英在跟江南玩命。
寧願自損八百,也要傷敵一千,把剛崛起來的江南打壓得再無翻身之機。
朱雄英這一撞,直接利益最大化。
朱雄英可能就出了點血,而接下來大明就是血流成河。
徐達上前說道,“娘娘,已經有人去宣太醫了,還請把虞王殿下放下來吧,傷到頭部是不能亂動的。”
馬皇後將朱雄英輕輕放下,放在蒲團上,然後緩緩直起身來。
那一刻,馬皇後的怒火貌似已經凝成了實質。
轉頭看向了朱元璋,此刻的朱元璋貌似是還沒從朱雄英這一撞中迴過神來,剛剛朱元璋驚得一個沒站穩,被大臣扶住了。
“陛下,下旨吧。”
馬皇後也不扯其他的了,直接要朱元璋下決定。
事情的真相,明眼人都知道,證據不證據的重要嗎?上麵人隻要一個念頭,下麵人就能給你把證據造出來。
查的出證據當然是最好的,查不出證據,那我造的證據就是真的證據!
朱雄英其實鬧這一出,不完全是為了自己的母妃,也是在為自己鋪路,眼下呂氏把持東宮,她不倒,就如同癩蛤蟆趴腳麵,不咬人膈應人。
要做,就一勞永逸的解決幹淨。
“陛下。”樸國昌喚了一聲,朱元璋才堪堪迴過神來。
自己……竟然把朱雄英逼得要一腦袋撞死在太廟?
自己……竟在親手逼死朱雄英?
一旁的史官那是筆都要寫冒煙了,今天何止一個大新聞。
今天那都是曆史性的一天,永載史冊的一天,朱雄英太廟告三狀,再到無處申冤被逼撞死在太廟。
“請陛下,查之!”傅友德高聲說道。
此時朱元璋腦子都是懵的,滿腦子都是剛剛朱雄英一臉失望的撞向太廟的模樣。
朱雄英……就真要把自己逼到這一步嗎?
就真不能等自己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嗎?
朱雄英是跟呂氏有什麽大過節嗎?就算為母報仇,朱雄英也不至於如此啊。
“你不說,那我說。”馬皇後看到朱元璋遲遲沒表態,也不打算讓朱元璋表態了。
自己這個做奶奶的,就自己來給孫子做主!
馬皇後走到太廟門前,看向了百官。
“娘娘……”文官集團有官員想說後宮不得幹政,但是話到嘴邊還是閉嘴了。
自己要是敢說出來,估計馬上就得被亂拳打死了,這個時候不是打打鬧鬧的,敢反對是真的會被打死的。
馬皇後看著淮西那一大群人緩緩開口。
“傳本宮懿旨,太子繼妃呂氏,德不配位,窺伺正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陰謀暗害敬懿太子妃在前,設計毒害皇嫡長孫在後,何能再僭居正妃之位,著即褫奪太子妃封號,除玉牒,逐宗譜,收迴金冊金寶,打入天牢等候聖裁,著三司會審當年之案,將真相大白於天下,並著即捉拿關押呂家滿門,若罪證確鑿,抄家問斬!”
馬皇後直接越過了朱元璋,替朱元璋下了決定。
並且說得很明白,這事兒就是呂氏他們幹的,也算是最後維護了一下皇家體麵,把事情全都推到呂氏他們的身上。
“母後!”朱標趕忙喊了一聲,大明開國這十幾年來,朱標還是第一次見到馬皇後如此強硬的態度。
“魏國公徐達,著你領禁軍前往東宮持本宮懿旨拿人。”馬皇後壓根不理會朱標,繼續下達著命令。
這時候的馬皇後,朱元璋都不一定敢攔。
徐達咽了咽口水,有些緊張的看了眼朱元璋,但又隨即拱手道,“臣奉詔!”
馬皇後都開口了,自己照辦就是了,有啥問題就讓他們扯去吧。
“曹國公李文忠,著你領武襄衛兵馬去呂家拿人。”馬皇後看向了李文忠。
李文忠,未來薨於洪武十七年,洪武十九年由其子李景隆承曹國公爵。
“臣奉詔。”李文忠也看了眼朱元璋。
朱元璋沒有反對……
嗯……不反對就是中立,中立就是默許!那自己這就是看似是遵從馬皇後的懿旨,實際上是變相的遵從朱元璋的聖旨。
因為朱元璋沒有提出反對,那就是默許了馬皇後這麽做。
那麽,馬皇後就是奉旨幹政!
這麽解釋的話,非是馬皇後要幹政,無奈皇帝默許啊。
這個理由真是既自然合理,也順理成章啊。
畢竟,如果在不公正的情形下保持中立,那其實就是選擇站在邪惡者一邊,朱元璋聖明啊,肯定是公正的。
所以,朱元璋是站在公正的情形下報仇中立,所以馬皇後是正確的!
一想到這裏,李文忠越想越覺得必須要奉詔。
其實吧,不要以為你不作惡就是好人,不要以為你不害人手上就沒有鮮血,不要以為沒有當鷹犬就不是幫兇。
沉默的好人,是邪惡的同盟!
朱元璋肯定不是啊,所以默許了正義的馬皇後。
朱元璋:這真是好牽強的想法。
李文忠:陛下,難道你想承認在馬皇後麵前,你這個倒插門的夫綱不振?
朱元璋:咱說的是妹子做的對,你這想法有點不詳細,所以有點牽強。
李文忠:明白明白,陛下,怕老婆不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