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說不是我就不是我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 作者:佛係無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想短時間內聚集重兵,調集糧草,一舉蕩平韃虜的事情還是暫且擱置了,大明目前沒有那個能力。
現在大明內部還依舊是起義不斷呢。
別說小型起義就不說了,就說這兩年的大型起義。
洪武十四年,廣州的曹真和蘇文卿等叛亂,眾數萬,戰船一千八百艘,大明派南雄侯趙庸率步騎舟一萬五千人,再加上廣東由參政閻屯,千戶張惠率領的本省軍隊,聯合鎮壓。
同年,福建福安縣民江誌賢聚眾八千起義。
洪武十五年,也就是今年,廣東鏟平王叛亂,趙庸再次前去鎮壓,斬首八千八百餘。
還有各地的小型叛亂,內部都還沒搞定呢,就想著徹底滅了北元,收迴蒙古。
有些為時過早了。
朱元璋雖然也知道,但就是不甘心啊,此時朱元璋迫不及待的想立一件大功,來證明天命在自己身上。
傳國玉璽這玩意兒怎麽說呢,朱元璋開國,這玩意兒沒出世,但是朱元璋是祭天登基,昭告天下了的,所以朱元璋算是正統。
但是傳國玉璽這玩意兒一出世,朱元璋頂多就算是個亂臣賊子了。
傳國玉璽這玩意兒有多牛逼呢,當年袁術拿著這玩意兒稱帝,世人也隻罵他是偽帝,但沒有說他不是帝。
司馬睿沒有傳國玉璽,被世人諷刺為白板天子。
沒有得到傳國玉璽之前:切,不就是塊破石頭嗎?封建迷信而已。
得到了傳國玉璽之後:難道朕真是天命所歸?這可讓朕如何是好啊。
古今往來,多少英雄豪傑為了那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拚得你死我活,爭得頭破血流?
朱元璋可能不信傳國玉璽,隻信手中的刀槍,但是朱元璋否定不了傳國玉璽才是皇權正統的象征啊。
……
幾天後,正在研究釀酒和製鹽的朱雄英突然被一道聖旨召進皇宮,朱雄英一臉懵圈,朱元璋這老登叫自己幹啥?
朱雄英跟著進宮了。
“殿下,您在殿外等候,奴婢進去通傳一下。”小太監把朱雄英帶到乾清宮偏殿,朱元璋處理政事的宮殿門口。
朱雄英擺擺手,一腳踹開了大門。
“老登,你叫我來幹啥?”
此時,朱元璋和朱標正在跟臣子議事,被朱雄英這麽一打斷,殿內眾人都懵了。
“呃……陛下,太子殿下,臣等先告退了。”一眾臣子見狀,立馬起身告退。
本來朱元璋就黑著個臉,朱雄英這麽直接踹門進來,朱元璋臉更黑了。
揮了揮手,讓臣子們退下。
“真是出宮幾天,膽子都養肥了啊,都敢踹乾清宮的門了?”朱元璋輕哼一聲道。
朱雄英迴答道,“不是你沒事找事把我叫進來嗎?急匆匆叫我進宮,還要讓我在外麵等著?”
朱元璋:朕槽!他說的好有道理啊,朕竟然無法反駁。
朱元璋黑著臉問道,“罷了,咱不與你計較這點小事,咱就問你一件事,呂氏的墳是不是你讓人刨的。”
朱元璋今天剛得到消息,前兩天給呂氏草草下葬,今兒個墳就被刨了,屍身被拖拽而出,多有撕咬痕跡,貌似是惹來了豺狼虎豹之類的東西。
朱元璋一猜這事兒跟朱雄英脫不了關係。
朱雄英聽到朱元璋的問話,整個人都愣了一下,自己隻讓常茂去劫殺呂家九族啊。
“不是我。”朱雄英搖了搖頭道。
朱元璋一巴掌拍在了禦案上,“還敢否認!幾天前是你深夜去了天牢,用一杯毒酒賜死呂氏的吧?”
朱雄英點頭,“是我。”
朱雄英也沒想到這事兒朱元璋這麽快就知道了,但大丈夫坦坦蕩蕩,做了就認就是了。
“你既已賜死了她,為何還要掘其墓,引來豺狼虎豹分食其肉身?你就對她怨恨至此嗎?她已經被你親手殺了,呂家也全族流放了,這是你同意了,你為什麽還要做這件事情?既然做了,又為什麽不認!”
朱元璋站起身質問道。
朱雄英沒想到朱元璋今天把自己叫進宮來是來問罪的。
“我說了,這件事情跟我沒關係!我敢作敢當,不像某些人,自己做的事情,不敢承認,還要推別人出來替罪!”
朱雄英一句話直接懟了迴去。
朱某某:你說的這某些人是誰?你敢不敢指名道姓的說!
“雄英!你太放肆了!是我這些年對你太疏於管教了嗎?這件事情沒有你的授意,誰會去幹這件事情?她以庶人身份下葬,連個陪葬品都沒有,墳墓也再普通不過,就隻是有個棲身之所,你還不滿足嗎?正所謂人死萬事休,你又何至於此!”朱標也沒想到朱雄英會抵死不承認。
朱雄英抬頭看向朱標,眼中似有淚水湧動,但朱雄英抬起頭,倔強的沒有讓淚水落下來。
“法無禁止即可為,既然沒有約定不能把她掘墓毀屍,那我為什麽不能做?更何況,這件事情不是我做的!我朱雄英敢作敢當!不是我做的,就不是我做的!”
“這種幼稚的報複行為,不是你還能是誰?敢做不敢當嗎?啊?”朱元璋問道。
畢竟這事兒屬實是有些幼稚,成年人誰會幹這種事兒呢。
如果說是常家的人,那麽呂氏被打入天牢,常家人都沒有去折磨她,更別說會在呂氏死後這麽鬧。
所以,朱元璋猜測這事兒應該是朱雄英授意人幹的。
“雄英,你太讓人失望了,小小年紀就已經心思狠毒至此。”朱標也略顯失望,沒想到朱雄英竟然會死不承認。
朱雄英抽泣了一聲,抹掉了尚未來得及掉下來的眼淚。
“太子,你我父子之間,已經相疑到了這一步了嗎?那我們還做什麽父子!”
朱雄英一把拿起手邊剛剛臣子喝茶的茶杯,當場就把這個茶杯用力摔在了朱標的腳下。
茶杯破碎濺起的碎片劃傷了朱標的手,朱標的手背劃出了一道小傷口,鮮血順著傷口流了下來。
這時候,一個小太監趕忙跑進來稟報。
“不……不好了,陛下,皇後娘娘她拿著擀麵杖已經進乾清宮了,正朝偏殿這邊來。”
現在大明內部還依舊是起義不斷呢。
別說小型起義就不說了,就說這兩年的大型起義。
洪武十四年,廣州的曹真和蘇文卿等叛亂,眾數萬,戰船一千八百艘,大明派南雄侯趙庸率步騎舟一萬五千人,再加上廣東由參政閻屯,千戶張惠率領的本省軍隊,聯合鎮壓。
同年,福建福安縣民江誌賢聚眾八千起義。
洪武十五年,也就是今年,廣東鏟平王叛亂,趙庸再次前去鎮壓,斬首八千八百餘。
還有各地的小型叛亂,內部都還沒搞定呢,就想著徹底滅了北元,收迴蒙古。
有些為時過早了。
朱元璋雖然也知道,但就是不甘心啊,此時朱元璋迫不及待的想立一件大功,來證明天命在自己身上。
傳國玉璽這玩意兒怎麽說呢,朱元璋開國,這玩意兒沒出世,但是朱元璋是祭天登基,昭告天下了的,所以朱元璋算是正統。
但是傳國玉璽這玩意兒一出世,朱元璋頂多就算是個亂臣賊子了。
傳國玉璽這玩意兒有多牛逼呢,當年袁術拿著這玩意兒稱帝,世人也隻罵他是偽帝,但沒有說他不是帝。
司馬睿沒有傳國玉璽,被世人諷刺為白板天子。
沒有得到傳國玉璽之前:切,不就是塊破石頭嗎?封建迷信而已。
得到了傳國玉璽之後:難道朕真是天命所歸?這可讓朕如何是好啊。
古今往來,多少英雄豪傑為了那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拚得你死我活,爭得頭破血流?
朱元璋可能不信傳國玉璽,隻信手中的刀槍,但是朱元璋否定不了傳國玉璽才是皇權正統的象征啊。
……
幾天後,正在研究釀酒和製鹽的朱雄英突然被一道聖旨召進皇宮,朱雄英一臉懵圈,朱元璋這老登叫自己幹啥?
朱雄英跟著進宮了。
“殿下,您在殿外等候,奴婢進去通傳一下。”小太監把朱雄英帶到乾清宮偏殿,朱元璋處理政事的宮殿門口。
朱雄英擺擺手,一腳踹開了大門。
“老登,你叫我來幹啥?”
此時,朱元璋和朱標正在跟臣子議事,被朱雄英這麽一打斷,殿內眾人都懵了。
“呃……陛下,太子殿下,臣等先告退了。”一眾臣子見狀,立馬起身告退。
本來朱元璋就黑著個臉,朱雄英這麽直接踹門進來,朱元璋臉更黑了。
揮了揮手,讓臣子們退下。
“真是出宮幾天,膽子都養肥了啊,都敢踹乾清宮的門了?”朱元璋輕哼一聲道。
朱雄英迴答道,“不是你沒事找事把我叫進來嗎?急匆匆叫我進宮,還要讓我在外麵等著?”
朱元璋:朕槽!他說的好有道理啊,朕竟然無法反駁。
朱元璋黑著臉問道,“罷了,咱不與你計較這點小事,咱就問你一件事,呂氏的墳是不是你讓人刨的。”
朱元璋今天剛得到消息,前兩天給呂氏草草下葬,今兒個墳就被刨了,屍身被拖拽而出,多有撕咬痕跡,貌似是惹來了豺狼虎豹之類的東西。
朱元璋一猜這事兒跟朱雄英脫不了關係。
朱雄英聽到朱元璋的問話,整個人都愣了一下,自己隻讓常茂去劫殺呂家九族啊。
“不是我。”朱雄英搖了搖頭道。
朱元璋一巴掌拍在了禦案上,“還敢否認!幾天前是你深夜去了天牢,用一杯毒酒賜死呂氏的吧?”
朱雄英點頭,“是我。”
朱雄英也沒想到這事兒朱元璋這麽快就知道了,但大丈夫坦坦蕩蕩,做了就認就是了。
“你既已賜死了她,為何還要掘其墓,引來豺狼虎豹分食其肉身?你就對她怨恨至此嗎?她已經被你親手殺了,呂家也全族流放了,這是你同意了,你為什麽還要做這件事情?既然做了,又為什麽不認!”
朱元璋站起身質問道。
朱雄英沒想到朱元璋今天把自己叫進宮來是來問罪的。
“我說了,這件事情跟我沒關係!我敢作敢當,不像某些人,自己做的事情,不敢承認,還要推別人出來替罪!”
朱雄英一句話直接懟了迴去。
朱某某:你說的這某些人是誰?你敢不敢指名道姓的說!
“雄英!你太放肆了!是我這些年對你太疏於管教了嗎?這件事情沒有你的授意,誰會去幹這件事情?她以庶人身份下葬,連個陪葬品都沒有,墳墓也再普通不過,就隻是有個棲身之所,你還不滿足嗎?正所謂人死萬事休,你又何至於此!”朱標也沒想到朱雄英會抵死不承認。
朱雄英抬頭看向朱標,眼中似有淚水湧動,但朱雄英抬起頭,倔強的沒有讓淚水落下來。
“法無禁止即可為,既然沒有約定不能把她掘墓毀屍,那我為什麽不能做?更何況,這件事情不是我做的!我朱雄英敢作敢當!不是我做的,就不是我做的!”
“這種幼稚的報複行為,不是你還能是誰?敢做不敢當嗎?啊?”朱元璋問道。
畢竟這事兒屬實是有些幼稚,成年人誰會幹這種事兒呢。
如果說是常家的人,那麽呂氏被打入天牢,常家人都沒有去折磨她,更別說會在呂氏死後這麽鬧。
所以,朱元璋猜測這事兒應該是朱雄英授意人幹的。
“雄英,你太讓人失望了,小小年紀就已經心思狠毒至此。”朱標也略顯失望,沒想到朱雄英竟然會死不承認。
朱雄英抽泣了一聲,抹掉了尚未來得及掉下來的眼淚。
“太子,你我父子之間,已經相疑到了這一步了嗎?那我們還做什麽父子!”
朱雄英一把拿起手邊剛剛臣子喝茶的茶杯,當場就把這個茶杯用力摔在了朱標的腳下。
茶杯破碎濺起的碎片劃傷了朱標的手,朱標的手背劃出了一道小傷口,鮮血順著傷口流了下來。
這時候,一個小太監趕忙跑進來稟報。
“不……不好了,陛下,皇後娘娘她拿著擀麵杖已經進乾清宮了,正朝偏殿這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