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很了解藍玉,這家夥絕對想不出這個方法。


    怕自己龍顏大怒,還特意把丹書鐵券帶上了,就怕出事了來不及迴去取。


    藍玉沒這腦子。


    “迴陛下,這就是臣想出來的,沒有其他人給臣出主意。”藍玉才不會出賣自己的外甥孫呢。


    “藍玉,欺君之罪是要滿門抄斬的。”


    朱元璋不信藍玉的話,藍玉的這句話,朱元璋一個標點符號都不信。


    藍玉迴答道,“臣確定就是臣想的。”


    把我滿門抄斬?你要不去問問我手上的丹書鐵券答應不?欺君之罪可沒有罪同謀犯啊。


    就算坐實了這欺君之罪又怎樣,你連我都殺不了,怎麽株連我的滿門?


    “咱聽說,昨天你在鄭國公府,而魏國公也去了。”朱元璋的目光放在了徐達身上。


    開始猜測,這是不是徐達幹的,但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可能,徐達向來是忠於自己的,不可能會跟著藍玉他們同流合汙。


    徐達還是不大可能幹這事兒的。


    徐達敏銳地察覺到朱元璋那略帶狐疑的目光正落在自己身上,但他卻麵不改色心不跳,從容不迫地向前邁出一步。


    站了出來說道,“陛下,微臣可以指天誓日的說,如果此事真是微臣教唆永昌侯去做的,那麽微臣吃飯時必定會被食物噎住而亡,喝水時定會被水嗆到窒息而死,出門後更是會慘死於飛馳而來的馬車之下!”


    徐達毫不猶豫地立下如此毒誓,可見其內心的坦蕩與堅定。


    而這件事確實並非徐達所指使。


    徐達當然內心坦蕩,在這個消息時,徐達整個人都驚呆了,嚇得尿不濕都濕了,也沒想到藍玉他們玩這麽大啊。


    昨天馬皇後隻是希望徐達能成為朱雄英堅實的後盾,並全力支持徹底調查先太子妃死亡一事。


    至於藍玉以及常家三兄弟所做出的那些勾當,徐達可是絲毫不知內情啊。


    此時,朱元璋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開口安撫道,“天德啊,你這番話未免太過嚴重了,咱從未有過認為此事乃出自你意的想法。”


    聽到朱元璋都這麽說了,徐達心中懸著的石頭總算落了地,趕忙躬身謝恩道,“多謝陛下信任,微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說完便退迴了原來的位置。


    徐達也知道帝王多疑,但是那又怎麽樣呢,這事兒事實就是跟自己沒關係,隨便你怎麽疑心,隨便你怎麽查,這事兒就是跟我沒關係。


    我不怕你查。


    常茂又站了出來,“陛下,請下旨命三司官員十日內破案!否則恐他們得了某人的授意,一拖再拖。”


    常茂本來都沒指望朱元璋能答應,打算自己提刀跨馬去東宮砍了呂氏並滅了呂氏滿門,然後落草為寇去。


    誰曾想馬皇後也卷進來了。


    朱元璋:某人?你要不詳細說說你說的這個某人指的是誰?為什麽咱有一種被點名的感覺。


    “鄭國公,咱還沒有找你問罪呢,你沒事亂敲什麽登聞鼓?在宮門口哭哭啼啼,一點公侯的臉麵也不要了嗎?”


    朱元璋沒想到常升還敢站出來說話。


    特麽的……要不是馬皇後護著你,此刻你已經在大牢裏麵了。


    “臉?俺爹說了,樹不要皮他是必死無疑,人不要臉他就天下無敵,所以俺爹有萬夫不當之勇,臣亦是如此!臉一不能當飯吃,二不能當水喝,三不能當錢花,要來幹嘛?隻要能辦成實事,不要臉也無所謂,而且臣乃武將,會戰場廝殺就行,有沒有臉不重要,更何況臣敲登聞鼓,是為臣的妹子喊冤,有冤無處申,大明律哪一條規定了不能擊鼓喊冤?還是說陛下的登聞鼓立在宮門口就是門麵擺設,官樣文章?”


    常升一句話可把朱元璋噎的夠嗆。


    登聞鼓是個麵子工程?朱元璋敢認下這話?


    不認,常茂就無罪。


    認了,常茂不一定有罪,但是朱元璋自己肯定是有大麻煩了,帝王威信蕩然無存。


    誰他媽說武將不善言辭的?


    我看這常茂也是個伶牙俐齒!


    “哼!三司查案自有其法度,咱也不能強行逼人啊,查案需要時間!”朱元璋冷哼一聲表示不滿。


    但也確實是打算用拖字訣。


    看看事情有沒有轉圜的餘地。


    “那沒關係,臣就抬著臣父親的鎧甲隔三差五的去三司衙門的門口擊鼓喊冤去,今天去都察院,明天去大理寺,後天去刑部,督促他們為苦主伸冤。”


    常茂也沒給朱元璋麵子。


    而聽到常茂的話,三司官員人都懵了。


    我特麽……姓常的,我們招你惹你了?你要往我們這裏鬧?


    這是要鬧出什麽輿論,你負責啊?


    “常茂,你簡直膽大包天、肆意妄為!你如此行徑,是在逼咱嗎?”隻見朱元璋怒目圓睜,額頭上青筋凸起,那握著癢癢撓的手因為用力過度而關節泛白。


    手指微微顫抖著,仿佛下一秒就要將手中之物狠狠砸向眼前之人。


    此時此刻,朱元璋心中怒火熊熊燃燒,他真恨不得立刻下令將常茂推出去砍了,竟然在朝堂上這麽逼自己。


    就在這劍拔弩張之時,李善長趕忙跨步而出,拱手說道,“陛下息怒!鄭國公一心隻想讓先太子妃死因真相早日大白天下,以此來告慰開平王的英靈,其心天地可鑒,絕無半點逼迫陛下之意,懇請陛下明察秋毫,莫要錯怪了忠臣呐。”


    說罷,李善長偷瞄了一眼朱元璋,既為常茂開脫,也遞了個台階給朱元璋,見朱元璋麵色稍稍緩和,李善長也暗暗鬆了一口氣。


    徐達見狀,也連忙上前一步,抱拳行禮道,“陛下聖明,鄭國公與先太子妃乃是親兄妹,血濃於水,此番作為也是出於一片兄妹深情,實在是情理之中,想必他絕對不敢有絲毫逼迫陛下的念頭,還望陛下明鑒。”


    “臣附議!請陛下明鑒!”


    淮西集團眾人紛紛嘩啦啦站出來道。


    要查清楚常氏之死,保常茂就是必然的,畢竟常茂也是想讓事情早日辦完,在這件事情上,淮西意見還是很統一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係無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係無憂並收藏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