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微微一笑,滿意地點了點頭,讚道:“不錯,你倒是有些見識,竟能認出此物。那我問你,依你之見,能否做出此等水車?”


    劉輝稍作思考,隨即肯定地點了點頭,應道:“迴侯爺,下官覺得應該不成問題。隻要按照這圖紙施工,想必能夠製造出這種水車。”


    聽到劉輝如此迴答,周寧臉上露出欣慰之色。接著,他又詳細地向劉輝講解起有關水車的構造原理以及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劉輝聚精會神地聆聽著,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待一切都交代清楚之後,劉輝恍然大悟,連連稱是,並立即著手安排工匠們依照圖紙開始動工製作水車。


    經過數日緊鑼密鼓地趕工製造,第一台水車終於大功告成!這個消息傳到了周寧耳中,他滿心好奇與期待,特意親自前來查看一番。看完水車後,他又馬不停蹄地帶人直奔田地附近。


    此時,張大福正站在田邊,望著劉輝帶領著工部的眾人以及一輛輛滿載工具的馬車緩緩走來。


    他滿臉疑惑,快步迎上前去,開口詢問道:“劉大人,您這是要做什麽呀?為何如此興師動眾?”


    劉輝麵帶微笑,迴答道:“侯爺心係百姓,知曉如今麵臨幹旱之苦,特命下官帶人前來勘察地形,尋找解決之道啊。張大人,不如您也隨我一同前去瞧瞧如何?”


    說罷,劉輝便與張大福一同朝著遠處的河邊行去。不多時,他們便抵達了目的地,隻見周寧早已等候在此處。


    見到兩人到來,周寧指著眼前的一處空地,對劉輝說道:“此處便是最佳的水車安裝位置。隻要在這裏將水車安置妥當,並挖掘數條水渠,便能成功將河水引入耕地之中,從而徹底解決幹旱難題,如果水量不夠就在添加水車,保證田地用水。”


    然而,張大福聽完之後卻眉頭緊皺,搖著頭提出質疑:“侯爺,此地距咱們的耕地甚遠呐,又怎能確保水能順利流到那邊呢?


    況且若是貿然從堤壩處直接開挖通道,待到雨季來臨、降水量增大之時,恐怕極易衝垮堤壩,引發洪水泛濫成災,屆時不僅無法拯救農田,反而會令所有田地盡皆被毀啊!”


    周寧麵帶微笑地開口道:“本侯特意命人精心打造了這水車,待到其完全安裝妥當之後,諸位便會知曉其中妙處。”說罷,他將目光投向身旁的劉輝。


    劉輝心領神會地點點頭,旋即帶領著一眾技藝嫻熟的工匠迅速行動起來。他們齊心協力,有條不紊地展開了水車的安裝工作。


    隻見眾人或搬運木材,或固定部件,忙得不亦樂乎。經過整整一個時辰的不懈努力,這座宏偉壯觀的水車終於成功安裝完成。


    緊接著,按照周寧之前提出的要求,百姓們紛紛拿起工具,熱火朝天地挖掘起一條臨時水渠來。這條水渠蜿蜒曲折,一直延伸至遠處的田地之中。


    當一切準備就緒後,那巨大的水車緩緩轉動起來,發出一陣低沉而有力的轟鳴聲。


    隨著水車的不斷旋轉,清澈的河水被源源不斷地提升上來,並順著事先搭建好的竹筒汩汩流入水渠之內。


    水流猶如一條銀色的長龍,奔騰不息地向著田地方向湧去。


    站在一旁目睹整個過程的張大福不禁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之色。他怎麽也沒有想到,憑借如此龐大的水車竟然能夠如此輕鬆地將河水引出。


    此時,周寧臉上再次浮現出欣慰的笑容,轉頭對劉輝說道:“劉輝啊,其實這水車還有許多可改進之處。日後還需你們工部之人多多費心鑽研,逐步完善優化。


    不過眼下,咱們應當先抓緊趕製更多的水車,並在河邊尋覓適宜之地予以安裝。如此一來,即便遭遇幹旱之年,我們也無需再擔憂無水灌溉農田之事!”


    劉輝一臉鄭重地說道:“侯爺,請放心,我定會立刻著手加快水車的製作進程,以最快的速度解決當前麵臨的難題。”


    周寧微微頷首,隨即轉頭看向身旁的人吩咐道:“速速安排工部的部分工匠,務必抓緊時間修建溝渠,不得有絲毫延誤。”


    劉輝連忙應聲道:“下官明白了,定當全力督促此事。”


    周寧點了點頭,接著將目光轉向張大福,嚴肅地說道:“你去通知百姓們協助工部一同修建溝渠。這些工程與他們自身的利益緊密相關,務必要動員大家都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來。”


    張大福聞言咧嘴一笑,拍著胸脯保證道:“侯爺,這點您大可放心。您這般一心為民、造福百姓之舉,他們怎會不盡心盡力呢?”


    周寧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稍作思索後再次開口說道:“另外,還需讓百姓們多養些雞鴨。


    若是關外九城本地沒有足夠數量的雞鴨供應,便由我鎮北侯府出資購買,分發給百姓們飼養。


    待這些雞鴨長大後,我們再按照高於市場的價格收購迴來。絕不可讓百姓們吃虧受苦。”


    聽到這話,張大福不禁麵露疑惑之色,不解地問道:“侯爺,為何突然要購置如此眾多的雞鴨呢?如今百姓們雖已能填飽肚子,但家中並無多餘的糧食用於飼養家禽啊!”


    周寧一臉嚴肅地說道:“本侯現急需大量的雞鴨,鎮北侯府將會予以迴收,價格方麵定會令諸位百姓感到滿意!”


    站在一旁的張大福聽得雲裏霧裏,但既然周寧已經表明鎮北侯府有此需求,並且承諾以高價收購,那他也不敢怠慢,連忙點頭應道:“是,大人,小的這就去安排!”說罷,便匆匆轉身離去。


    其實,周寧之所以如此行事,完全是出於對即將可能爆發蝗災的擔憂。


    雖然對於這類天災的具體情況他了解得並不十分透徹,但卻清楚知曉雞鴨乃是應對蝗蟲的利器。


    正所謂未雨綢繆、防患未然,為避免自己的封地上顆粒無收,他不得不提前做好準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周九皇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肆拾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肆拾先生並收藏大周九皇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