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一舉兩得!
隻想好好開個店,幹嘛追著我拆遷 作者:986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24章 一舉兩得!
當天下午,在市區拆遷辦等了一上午的廖永明,終於又見到了一號。
這也就是被徐柏瀚徐老看中的廖永明。
但凡換成其他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這麽輕易的見到一號。
因為自由市場開業的事兒。
廖永明之前也找過一號一次,就是想申請提前通公交車,當時雖然沒見麵,但一號也立刻就同意了。
隻不過一號沒想到,這還沒過去多長時間呢,這個廖永明竟然又聯係他,而且這次還要見麵,甚至還說有什麽大事。
能有什麽大事兒?
不就是五一自由市場開業的事兒嗎?
一號完全可以想象的到,廖永明這次找他,不過就是想邀請他去參加自由市場的開業,好給廖永明撐腰、長臉。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可就叫人不喜了。
但凡要是其他任何人跟他說這事,一號不但會當場拒絕,甚至還會嚴厲批評。
可畢竟是徐老看中的廖永明,一號無論如何都得給點麵子。
開業他肯定是不會去的,但他也不會對廖永明疾言厲色,頂多就是暗示一下,讓廖永明別一遇到什麽事兒都麻煩他。
相信以廖永明的聰明,應該還是可以明白他的暗示的。
“章市\/長。”
見到一號,廖永明第一時間站起身打招唿問好。
“嗯,坐吧。”
一號臉上沒什麽表情,顯得既不熱絡也不疏離,倒有點公事公辦的意思。
他抬手看了看手表,“我三點還有個會,廖永明同誌你有什麽事兒,抓緊時間說明一下。”
廖永明根本沒理會一號的態度,他該怎樣還怎樣,說話依舊不急不緩。
但他這迴也完全沒有寒暄,而是選擇直入主題。
畢竟等了一個上午,已經夠意思的了。
他廖永明的時間同樣也很寶貴,根本不容浪費。
“章市\/長,不知這次春季廣交會的消息,您可曾聽說一二?
不瞞您說,我二嫂作為先機零食工廠的廠長,在此次春季廣交會上,僅用了十天的時間,就已經簽下了160萬米元的訂單。
昨天,我剛跟我二嫂通了電話。
我讓她最近三天不要再簽訂任何的訂單了,先停一停,好等我的消息。”
廖永明這麽一說,一號還真來了點興趣。
他不明白廖永明這次葫蘆裏,又賣的什麽藥?
為什麽不繼續簽訂訂單了?
作為一號,廣交會上的消息自然有人會向他匯報,但他畢竟不會什麽事兒都了解的特別詳細。
所以對於廖永明說的這些,一號適當表現出了一些興趣。
“我們先機零食工廠,畢竟比不了正式的國營工廠。
沒有那麽多的工人,更沒有那麽多的設備。
就這160萬米元的訂單,我們就得沒日沒夜的幹上好久。
如果繼續接收訂單的話,那可就完全超出了我們零食工廠的產能,弄不好就得違約。
這樣一來,不僅會給工廠造成損失,同樣會給官方造成不好的影響。
所以,在沒確定解決辦法之前,我隻能讓我二嫂不要再簽訂訂單了。”
一號微微挑了挑眉,他已經知道廖永明這迴找他的目的了。
不就是想讓他給零食工廠的再擴大,通過批錢批地的申請嘛!
一號稍稍調整了下坐姿,好讓自己的後背在椅背上靠得更舒服一點。
不過他卻沒接廖永明的話。
一來,就算他同意批錢批地,他也不能主動提出。
二來,他也確實沒辦法給廖永明批錢批地。
因為長途汽車站附近的地,早已經全都規劃、瓜分好了。
一號實在是沒法,額外給廖永明再擴大廠房位置了。
不過,廖永明也不需要一號給他反應。
因為他想說的,還沒說完呢。
隻見廖永明端起茶缸喝了口水,然後又繼續道:
“如今已簽訂的訂單,今年對於我們零食工廠來說已經足夠了。
但廣交會一年畢竟才兩次。
所以目前這點訂單,或許對於國家來說還遠遠不夠。
既然還有洋人想買,我們工廠也還能繼續為國家創匯。
廣交會的徐老就提出,訂單還是得繼續接。”
一聽提到徐老,一號立馬坐直了身體。
可即便如此,一號也沒辦法給廖永明開後門啊!
“我二嫂在電話裏跟我說,徐老提議,讓參加廣交會的其他有餘力的食品廠,幫忙承接一部分我們零食廠吃不下的訂單,不但可以共享利潤,還能繼續為國家創匯。”
“嗯,徐老的提議很好。
我也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解決辦法。”
廖永明微微一笑,點頭對這樣的提議也表示認可。
但他同時又話風一轉,“今日我特意來見您,其實也正是為了這個事兒。
我有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還望您給予指正。
我是這麽想的,上次在我自由市場那兒,我聽您和徐錦晟同誌當時感慨過,如今不管是a市還是整個h省,都有很多人無法進入工廠工作,更無法拿到收入保障生活。
似乎這件事讓您非常的憂心,據說您也一直在做各種努力,想要解決這一情況,惠及更多的群眾。
咱們a市能有您這樣的好領導,也是我們這些a市市民的福氣呀。
所以作為a市的一員,我也希望能盡上一點綿薄之力,為自己的家鄉做一點點貢獻。
所以今日我來見您,就是想跟您商量一下,在咱們a市建立多個食品廠的可行性。”
廖永明這麽一說,一號立刻來了興致,臉上也有點笑容了,身體也跟著前傾,大有洗耳恭聽的意思。
“廖永明同誌,你真是咱們a市的好同誌、傑出的青年啊!
你有什麽具體的想法,趕緊說說!”
“嗬嗬”,廖永明輕笑一聲,態度一如之前,語氣依舊不急不緩。
“我是這樣考慮的。
既然洋人還有繼續下訂單的意願,而且其他食品廠也可以與我們零食工廠共同承接之後的訂單。
那麽,之後的訂單與其給其他省市的食品廠。
倒不如,先給咱們a市自己的食品廠。
這不僅僅能解決訂單的問題,更能同時解決一部分咱們a市群眾就業的問題。
豈不是一舉兩得?!”
當天下午,在市區拆遷辦等了一上午的廖永明,終於又見到了一號。
這也就是被徐柏瀚徐老看中的廖永明。
但凡換成其他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這麽輕易的見到一號。
因為自由市場開業的事兒。
廖永明之前也找過一號一次,就是想申請提前通公交車,當時雖然沒見麵,但一號也立刻就同意了。
隻不過一號沒想到,這還沒過去多長時間呢,這個廖永明竟然又聯係他,而且這次還要見麵,甚至還說有什麽大事。
能有什麽大事兒?
不就是五一自由市場開業的事兒嗎?
一號完全可以想象的到,廖永明這次找他,不過就是想邀請他去參加自由市場的開業,好給廖永明撐腰、長臉。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可就叫人不喜了。
但凡要是其他任何人跟他說這事,一號不但會當場拒絕,甚至還會嚴厲批評。
可畢竟是徐老看中的廖永明,一號無論如何都得給點麵子。
開業他肯定是不會去的,但他也不會對廖永明疾言厲色,頂多就是暗示一下,讓廖永明別一遇到什麽事兒都麻煩他。
相信以廖永明的聰明,應該還是可以明白他的暗示的。
“章市\/長。”
見到一號,廖永明第一時間站起身打招唿問好。
“嗯,坐吧。”
一號臉上沒什麽表情,顯得既不熱絡也不疏離,倒有點公事公辦的意思。
他抬手看了看手表,“我三點還有個會,廖永明同誌你有什麽事兒,抓緊時間說明一下。”
廖永明根本沒理會一號的態度,他該怎樣還怎樣,說話依舊不急不緩。
但他這迴也完全沒有寒暄,而是選擇直入主題。
畢竟等了一個上午,已經夠意思的了。
他廖永明的時間同樣也很寶貴,根本不容浪費。
“章市\/長,不知這次春季廣交會的消息,您可曾聽說一二?
不瞞您說,我二嫂作為先機零食工廠的廠長,在此次春季廣交會上,僅用了十天的時間,就已經簽下了160萬米元的訂單。
昨天,我剛跟我二嫂通了電話。
我讓她最近三天不要再簽訂任何的訂單了,先停一停,好等我的消息。”
廖永明這麽一說,一號還真來了點興趣。
他不明白廖永明這次葫蘆裏,又賣的什麽藥?
為什麽不繼續簽訂訂單了?
作為一號,廣交會上的消息自然有人會向他匯報,但他畢竟不會什麽事兒都了解的特別詳細。
所以對於廖永明說的這些,一號適當表現出了一些興趣。
“我們先機零食工廠,畢竟比不了正式的國營工廠。
沒有那麽多的工人,更沒有那麽多的設備。
就這160萬米元的訂單,我們就得沒日沒夜的幹上好久。
如果繼續接收訂單的話,那可就完全超出了我們零食工廠的產能,弄不好就得違約。
這樣一來,不僅會給工廠造成損失,同樣會給官方造成不好的影響。
所以,在沒確定解決辦法之前,我隻能讓我二嫂不要再簽訂訂單了。”
一號微微挑了挑眉,他已經知道廖永明這迴找他的目的了。
不就是想讓他給零食工廠的再擴大,通過批錢批地的申請嘛!
一號稍稍調整了下坐姿,好讓自己的後背在椅背上靠得更舒服一點。
不過他卻沒接廖永明的話。
一來,就算他同意批錢批地,他也不能主動提出。
二來,他也確實沒辦法給廖永明批錢批地。
因為長途汽車站附近的地,早已經全都規劃、瓜分好了。
一號實在是沒法,額外給廖永明再擴大廠房位置了。
不過,廖永明也不需要一號給他反應。
因為他想說的,還沒說完呢。
隻見廖永明端起茶缸喝了口水,然後又繼續道:
“如今已簽訂的訂單,今年對於我們零食工廠來說已經足夠了。
但廣交會一年畢竟才兩次。
所以目前這點訂單,或許對於國家來說還遠遠不夠。
既然還有洋人想買,我們工廠也還能繼續為國家創匯。
廣交會的徐老就提出,訂單還是得繼續接。”
一聽提到徐老,一號立馬坐直了身體。
可即便如此,一號也沒辦法給廖永明開後門啊!
“我二嫂在電話裏跟我說,徐老提議,讓參加廣交會的其他有餘力的食品廠,幫忙承接一部分我們零食廠吃不下的訂單,不但可以共享利潤,還能繼續為國家創匯。”
“嗯,徐老的提議很好。
我也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解決辦法。”
廖永明微微一笑,點頭對這樣的提議也表示認可。
但他同時又話風一轉,“今日我特意來見您,其實也正是為了這個事兒。
我有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還望您給予指正。
我是這麽想的,上次在我自由市場那兒,我聽您和徐錦晟同誌當時感慨過,如今不管是a市還是整個h省,都有很多人無法進入工廠工作,更無法拿到收入保障生活。
似乎這件事讓您非常的憂心,據說您也一直在做各種努力,想要解決這一情況,惠及更多的群眾。
咱們a市能有您這樣的好領導,也是我們這些a市市民的福氣呀。
所以作為a市的一員,我也希望能盡上一點綿薄之力,為自己的家鄉做一點點貢獻。
所以今日我來見您,就是想跟您商量一下,在咱們a市建立多個食品廠的可行性。”
廖永明這麽一說,一號立刻來了興致,臉上也有點笑容了,身體也跟著前傾,大有洗耳恭聽的意思。
“廖永明同誌,你真是咱們a市的好同誌、傑出的青年啊!
你有什麽具體的想法,趕緊說說!”
“嗬嗬”,廖永明輕笑一聲,態度一如之前,語氣依舊不急不緩。
“我是這樣考慮的。
既然洋人還有繼續下訂單的意願,而且其他食品廠也可以與我們零食工廠共同承接之後的訂單。
那麽,之後的訂單與其給其他省市的食品廠。
倒不如,先給咱們a市自己的食品廠。
這不僅僅能解決訂單的問題,更能同時解決一部分咱們a市群眾就業的問題。
豈不是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