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二嫂來電!
隻想好好開個店,幹嘛追著我拆遷 作者:986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21章 二嫂來電!
畢竟剛剛旁邊人多眼雜,廖永明就沒有多問。
他心裏很清楚,如果不是真有非得他來決定的事兒,李大是不可能特意跑這一趟的。
所以,廖永明一點都不敢耽擱,簡單跟趙海平交代幾句後,就跟李大一塊兒迴鎮上了。
“家裏真沒事兒嗎?”
出了先機商業廣場的大門,廖永明這才邊走邊問。
“你家沒事兒,一切都好。
店裏也挺好的。
之前你家春耕,咱們也都抽空輪流迴去幫忙了。
你們村長、村民也挺好的,對你家很照顧,春耕他們也沒少幫忙。”
“那就好,那就好。
李哥最近也辛苦啦!”
“嗨,辛苦啥呀,那不都是應該的嘛。
要不是零食工廠訂單太多,我實在是不敢再拿主意了,不然我也不會這時候來找你。
誒,我剛看你這自由市場弄的好像差不多了吧,看起來挺像模像樣的。”
剛剛李大簡單說明完情況,廖永明就又帶著李大直接走了,都沒來得及讓李大好好參觀一下自由市場這邊的準備情況。
“確實準的差不多了,五一可以按計劃開業。
我原本計劃著,迴頭五一的時候,讓你帶幾個零食工廠的工人過來,擱這兒也擺攤賣賣零食呢。
聽你剛才那意思,是不是來不了了?”
豈止是五一不能過來擺攤了,零食工廠現在忙的呀,根本就顧不上做零食在市內、省內賣了。
迴去的路上,李大就大致介紹了下目前的情況。
自打張桂榮跟著大部隊一起去了春季廣交會,其實廠裏早就已經有所準備。
就知道即使跟別的國營大廠沒法比,但以張桂榮的能力與努力,也絕不會一點訂單都沒有。
所以,在李大這個臨時廠長的帶領下,零食工廠不但沒有暫時停產等著訂單。
反而開始加大馬力搞生產。
之前唯一不好掌控的,就是不知道洋人更傾向於買哪些零食。
所以為了預防萬一,李大就讓零食工廠先加足馬力,多多生產去年洋人定的各種口味的烤饅頭片。
然後等烤饅頭片儲備了一定數量之後,就將工廠其他的零食也挨個生產一批,就為了以防萬一。
可零食工廠裏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他們明明已經很努力的在生產了。
可他們提前準備出來的那些零食產量,竟然根本就不夠張桂榮廠長在廣交會上,賣一天的訂單需求量。
這下子,工廠就差沒日沒夜的開足馬力幹了。
而且自打4月15號春季廣交會開幕開始。
張桂榮那是一天往廠裏打一個電話。
而且隻要她一來電話,那就一定是有訂單。
並且,每一筆訂單,就沒一個低於10萬米元的!
“每天都有訂單?
二嫂厲害呀!
我算算,15號開始賣的,今天是26號,那就是15、16、17……”
廖永明開始掰著手指頭算,一共過去了多少天。
這一幕,看的李大目瞪口呆。
想不到廖永明這麽聰明的人,數日子居然還得掰著手指頭一天一天的數。
沒辦法,廖永明其實很普通,算數能力其實也就那麽迴事兒。
隻不過,每次遇到加減法那種加一還是不加一的問題,他就總是鬧不明白。
“從15號到今天,也就是12天。
也就是說,咱們廠拿到的零食訂單,最起碼已經超過一百萬米元了吧?!”
一百萬?
何止啊!
剛剛李大不是說了嘛,每天最少10萬。
那可是最少啊!
所以,其實截至到昨天為止,零食工廠就已經接到了160萬米元的訂單了。
這消息,簡直是讓整個零食工廠的人都痛並快樂著。
有訂單,那就意味著有錢賺。
可訂單太多了,卻也是個大麻煩。
雖然零食工廠已經擴建了,可照這訂單數賣下去。
他們零食工廠根本就忙不過來啊。
所以,零食工廠就麵臨著一個極其重要的選擇。
在接下來,還剩半個多月的春季廣交會上,張桂榮到底還繼續賣不賣?
不賣的話,豈不是還有數百萬的米元訂單,就這麽白白丟了。
可要是賣的話,他們工廠根本就忙不過來。
到時候一旦因為產量跟不上而違約,豈不是更麻煩?!
原來如此。
廖永明算是明白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兒了。
“永明,現在的問題就是,就算再臨時再擴建廠房,恐怕也來不及了。
所以我覺得,要不暫時就賣這些?
最起碼咱們廠的信譽不能倒。
然後你再跟上麵申請申請,再擴大兩倍廠房。
這樣一來,等明年、最晚等到後年,咱廠再參加廣交會,應該就不怕再接到大訂單了。”
李大說的,是最穩妥的辦法。
但眼睜睜的看著那麽多錢不賺,反正廖永明心裏是挺不得勁的。
廖永明沒立刻下決定,他打算還是等接到二嫂的電話,再根據具體情況考慮一下。
下午六點半,張桂榮果然又打迴電話來了。
“二嫂,是我永明。
你……”
廖永明正打算先問候二嫂張桂榮一下呢。
結果電話對麵的張桂榮,一聽見廖永明的聲音,激動的音調立即拔高了好幾分。
“哎呦,三弟呀!
你可算是接電話啦!
我跟你說呀,這次來參加廣交會,我可真是開了眼啦!
你知道開廣交會的展館有多大嗎?
我的老天,這展館簡直比咱村都大!
還有還有,南方這邊的人可比咱那富裕多了,這地兒不管是小轎車還是公交車,都比咱那多了去了!
而且這邊的人是真會吃啊,而且還特別講究,人家那叫煲湯,嘿,我跟你說那味道叫一個好啊!
還有還有,以前我以為供銷社賣的就已經是最好的東西了。
打來了廣交會我才發現,那才哪到哪啊!
就展會裏展出的那些東西,有好多好多,我見都沒見過!
……”
或許是因為離家一個多月了,終於通過電話聯係上了家裏人。
張桂榮的話,突然變得的有些多。
真是恨不得把所有所見所聞,都跟廖永明分享一遍。
廖永明也很是配合,不但不著急不嫌煩的聽,甚至聽到有意思的地方,廖永明還會追問上幾句。
畢竟,上輩子加上這輩子,廖永明都從未出過遠門。
其實對於張桂榮電話裏說的這些,廖永明也感覺很新鮮。
畢竟剛剛旁邊人多眼雜,廖永明就沒有多問。
他心裏很清楚,如果不是真有非得他來決定的事兒,李大是不可能特意跑這一趟的。
所以,廖永明一點都不敢耽擱,簡單跟趙海平交代幾句後,就跟李大一塊兒迴鎮上了。
“家裏真沒事兒嗎?”
出了先機商業廣場的大門,廖永明這才邊走邊問。
“你家沒事兒,一切都好。
店裏也挺好的。
之前你家春耕,咱們也都抽空輪流迴去幫忙了。
你們村長、村民也挺好的,對你家很照顧,春耕他們也沒少幫忙。”
“那就好,那就好。
李哥最近也辛苦啦!”
“嗨,辛苦啥呀,那不都是應該的嘛。
要不是零食工廠訂單太多,我實在是不敢再拿主意了,不然我也不會這時候來找你。
誒,我剛看你這自由市場弄的好像差不多了吧,看起來挺像模像樣的。”
剛剛李大簡單說明完情況,廖永明就又帶著李大直接走了,都沒來得及讓李大好好參觀一下自由市場這邊的準備情況。
“確實準的差不多了,五一可以按計劃開業。
我原本計劃著,迴頭五一的時候,讓你帶幾個零食工廠的工人過來,擱這兒也擺攤賣賣零食呢。
聽你剛才那意思,是不是來不了了?”
豈止是五一不能過來擺攤了,零食工廠現在忙的呀,根本就顧不上做零食在市內、省內賣了。
迴去的路上,李大就大致介紹了下目前的情況。
自打張桂榮跟著大部隊一起去了春季廣交會,其實廠裏早就已經有所準備。
就知道即使跟別的國營大廠沒法比,但以張桂榮的能力與努力,也絕不會一點訂單都沒有。
所以,在李大這個臨時廠長的帶領下,零食工廠不但沒有暫時停產等著訂單。
反而開始加大馬力搞生產。
之前唯一不好掌控的,就是不知道洋人更傾向於買哪些零食。
所以為了預防萬一,李大就讓零食工廠先加足馬力,多多生產去年洋人定的各種口味的烤饅頭片。
然後等烤饅頭片儲備了一定數量之後,就將工廠其他的零食也挨個生產一批,就為了以防萬一。
可零食工廠裏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他們明明已經很努力的在生產了。
可他們提前準備出來的那些零食產量,竟然根本就不夠張桂榮廠長在廣交會上,賣一天的訂單需求量。
這下子,工廠就差沒日沒夜的開足馬力幹了。
而且自打4月15號春季廣交會開幕開始。
張桂榮那是一天往廠裏打一個電話。
而且隻要她一來電話,那就一定是有訂單。
並且,每一筆訂單,就沒一個低於10萬米元的!
“每天都有訂單?
二嫂厲害呀!
我算算,15號開始賣的,今天是26號,那就是15、16、17……”
廖永明開始掰著手指頭算,一共過去了多少天。
這一幕,看的李大目瞪口呆。
想不到廖永明這麽聰明的人,數日子居然還得掰著手指頭一天一天的數。
沒辦法,廖永明其實很普通,算數能力其實也就那麽迴事兒。
隻不過,每次遇到加減法那種加一還是不加一的問題,他就總是鬧不明白。
“從15號到今天,也就是12天。
也就是說,咱們廠拿到的零食訂單,最起碼已經超過一百萬米元了吧?!”
一百萬?
何止啊!
剛剛李大不是說了嘛,每天最少10萬。
那可是最少啊!
所以,其實截至到昨天為止,零食工廠就已經接到了160萬米元的訂單了。
這消息,簡直是讓整個零食工廠的人都痛並快樂著。
有訂單,那就意味著有錢賺。
可訂單太多了,卻也是個大麻煩。
雖然零食工廠已經擴建了,可照這訂單數賣下去。
他們零食工廠根本就忙不過來啊。
所以,零食工廠就麵臨著一個極其重要的選擇。
在接下來,還剩半個多月的春季廣交會上,張桂榮到底還繼續賣不賣?
不賣的話,豈不是還有數百萬的米元訂單,就這麽白白丟了。
可要是賣的話,他們工廠根本就忙不過來。
到時候一旦因為產量跟不上而違約,豈不是更麻煩?!
原來如此。
廖永明算是明白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兒了。
“永明,現在的問題就是,就算再臨時再擴建廠房,恐怕也來不及了。
所以我覺得,要不暫時就賣這些?
最起碼咱們廠的信譽不能倒。
然後你再跟上麵申請申請,再擴大兩倍廠房。
這樣一來,等明年、最晚等到後年,咱廠再參加廣交會,應該就不怕再接到大訂單了。”
李大說的,是最穩妥的辦法。
但眼睜睜的看著那麽多錢不賺,反正廖永明心裏是挺不得勁的。
廖永明沒立刻下決定,他打算還是等接到二嫂的電話,再根據具體情況考慮一下。
下午六點半,張桂榮果然又打迴電話來了。
“二嫂,是我永明。
你……”
廖永明正打算先問候二嫂張桂榮一下呢。
結果電話對麵的張桂榮,一聽見廖永明的聲音,激動的音調立即拔高了好幾分。
“哎呦,三弟呀!
你可算是接電話啦!
我跟你說呀,這次來參加廣交會,我可真是開了眼啦!
你知道開廣交會的展館有多大嗎?
我的老天,這展館簡直比咱村都大!
還有還有,南方這邊的人可比咱那富裕多了,這地兒不管是小轎車還是公交車,都比咱那多了去了!
而且這邊的人是真會吃啊,而且還特別講究,人家那叫煲湯,嘿,我跟你說那味道叫一個好啊!
還有還有,以前我以為供銷社賣的就已經是最好的東西了。
打來了廣交會我才發現,那才哪到哪啊!
就展會裏展出的那些東西,有好多好多,我見都沒見過!
……”
或許是因為離家一個多月了,終於通過電話聯係上了家裏人。
張桂榮的話,突然變得的有些多。
真是恨不得把所有所見所聞,都跟廖永明分享一遍。
廖永明也很是配合,不但不著急不嫌煩的聽,甚至聽到有意思的地方,廖永明還會追問上幾句。
畢竟,上輩子加上這輩子,廖永明都從未出過遠門。
其實對於張桂榮電話裏說的這些,廖永明也感覺很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