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塑料能不能織布?!
隻想好好開個店,幹嘛追著我拆遷 作者:986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要不……咱這就走?
直接去下一家?
眾位廠長是真被廖永明解決問題的速度給驚著了。
但造紙廠廠長怎麽肯放人。
來都來了,不能連茶都沒喝上一口就走。
再說,這馬上就到飯點兒了,怎能不嚐嚐他們造紙廠大廚的手藝。
最關鍵的一點,給廖永明的感謝費還沒結算呢,那就更不能走了。
眾人幹脆也不去廠長辦公室了,就直接去食堂。
造紙廠張廠長更是痛快,立馬叫財務送來了5000塊錢現金。
正好趁著等菜的功夫,希望廖永明還能再多指點幾句。
“其實啊,甭管什麽廠。
在我看來,要麽就是提升產品質量、或者進行產品創新,要麽就是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給產品做加減法。
就比如剛才的燈泡廠,燈泡還是那個燈泡,但做成不同的燈具,價格立馬就能漲一大截。
造紙廠也是一個道理。
還是那些紙,給它增加點花樣不就完了嗎。
之前都是橫條格的本子,之後就可以製作成空白本畫畫用。
或者製作成不同規格的方格本,可以給不同工種畫圖用。
給紙弄上點膠水,不就可以隨撕、隨貼,當個便簽用。
給紙添加圖案,不就立馬顯得更有檔次了。
甚至可以出某種圖案的係列,比如十二生肖,那他必須得買十二款了吧。
對,咱得掙洋人的錢。
那咱就印九大還是幾大行星來著。
反正就這個意思,想盡辦法讓洋人產生興趣,而且樂意花更多的錢就行。”
給產品做加減法,廖永明這說法,還真是讓在場眾位廠長感覺醍醐灌頂。
“您是玻璃廠廠長是吧。
不知道您廠裏的產品是啥?
其實您可以和燈泡廠合作,各種五彩斑斕的玻璃做燈罩,再弄上點圖案,洋人應該可以買賬。
還做玻璃杯是吧?
嗯……
玻璃杯能做雙層的嗎?
就是……玻璃杯有兩層玻璃,兩層之間是空氣。
這樣,咱再拿玻璃杯,就不會燙手了。
玻璃杯裏的水,可能也能保持水溫更久一點。
您是搪瓷廠?
搪瓷啊……好像鍋碗瓢盆都能做吧?
這我還真沒啥別的主意。
要不,您試試別畫那些咱們喜歡的圖樣,改成洋人喜歡的圖樣試試?
畢竟咱跟洋人的欣賞風格不同,咱的花樣他們不接受很正常。
您是?
養殖場?
這……”
飯桌上,即使造紙廠張廠長上了一桌子的硬菜,可廖永明吃的是真有些食不知味。
怎麽在場的什麽工廠的廠長都有。
有些主意,他也是不大好出啊。
幸好,也不是每個廠長,都非要讓廖永明必須出個主意。
畢竟廖永明不可能了解所有行業,他的想法也不一定能適應每個工廠。
但僅僅這一上午,眾位廠長們已經全都或多或少的有了收獲。
至少看到廖永明如何解決問題,也給他們提供了不少思路。
對此,眾人對廖永明已很是感謝。
等午飯過後,已經有幾個廠長不打算繼續跟著了,他們得趕緊迴工廠開個會,爭取也能用新思路解決一下自己廠裏的問題。
下一站,眾人直接開車去市區,來到了許廠長的棉紡廠。
此時的棉紡廠,忙的那叫一個熱火朝天。
光這次廣交會的訂單,就夠他們廠忙好久。
但許廠長卻是個懂得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人。
這次因為廖永明提供的各種包,他們棉紡廠的確是活過來了。
可他們畢竟是棉紡廠,而不是背包製造廠。
他們不可能以後就隻研究,如何設計各種包吧?
畢竟這並不是他們棉紡廠的核心競爭力。
所以,棉紡廠想要長久的生存下去,而且還要越來越好,那還是得迴歸老本行。
“所以,您是想從布料上做文章?
可這方麵,我不懂啊!”
許廠長也知道這有點強人所難,但把廖永明請來看看,萬一就能給他個新思路呢。
反正這一上午,許廠長已經多少有些想法了。
以前他們廠生產的,都是國內認可的各種結實耐用,但都灰撲撲的布料。
而廖永明說的很有道理,既然想要賣給洋人,那就要符合洋人的審美和需求。
所以,許廠長已經有了些許想法,要在布料顏色、花樣上多做文章。
但沒想到,廖永明這個布料外行,竟還真有了新的主意。
隻是這主意,未免也太……
“許廠長,除了棉花、麻等各種常規的材料製作布匹。
其實你也可以成立一個部門,讓他們放開想象,嚐試用各種原本不可能的材料製作布匹、衣裳啥的。
比如說,塑料。”
“啥?塑料?
那玩意怎麽可能做成布?
嗬嗬嗬,小廖同誌,你這未免也太異想天開了吧。”
怎麽不可能,廖永明上輩子看到這消息時也是很震驚。
但人家就是做到了呀!
而且用塑料製作出來的搖粒絨,不僅挺暖和,賣的還貴呢。
隻是,這讓他怎麽跟許廠長解釋呢?
“許廠長,你既然如此有事業心,想讓棉紡廠不僅能夠長久的幹下去,還要成為整個行業的翹楚。
那你作為廠長,可就更得打破思維限製,嚐試更多可能性才行。
當然,這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行的。
所以,既然你這次廣交會訂單沒少拿,利潤沒少賺。
與其隻拿那些錢去擴大生產。
為何不拿出一筆錢,直接投資給某些與你這個行業對口的大學。
讓那幫有相關行業知識,又年輕的學生們去搞研究。
隻要你給的研究資金夠多,隻要他們能打破常規的去想象、去探索、去實踐。
說不定就能把一切不可能變成可能呢!
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廖永明話落,許廠長、李國強以及剩下的幾位廠長,全都用有些帶著崇敬的眼神看向廖永明。
這胸懷、這眼界、這格局……
還真是讓他們不得不佩服啊!
廖永明說的對,一切皆有可能!
就看他們敢不敢想,敢不敢嚐試了。
既如此,許廠長當場決定,要撥款給最近的省城紡織工學院。
除了要研究常規材料之外,還要研究一下塑料到底能不能織布?!
直接去下一家?
眾位廠長是真被廖永明解決問題的速度給驚著了。
但造紙廠廠長怎麽肯放人。
來都來了,不能連茶都沒喝上一口就走。
再說,這馬上就到飯點兒了,怎能不嚐嚐他們造紙廠大廚的手藝。
最關鍵的一點,給廖永明的感謝費還沒結算呢,那就更不能走了。
眾人幹脆也不去廠長辦公室了,就直接去食堂。
造紙廠張廠長更是痛快,立馬叫財務送來了5000塊錢現金。
正好趁著等菜的功夫,希望廖永明還能再多指點幾句。
“其實啊,甭管什麽廠。
在我看來,要麽就是提升產品質量、或者進行產品創新,要麽就是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給產品做加減法。
就比如剛才的燈泡廠,燈泡還是那個燈泡,但做成不同的燈具,價格立馬就能漲一大截。
造紙廠也是一個道理。
還是那些紙,給它增加點花樣不就完了嗎。
之前都是橫條格的本子,之後就可以製作成空白本畫畫用。
或者製作成不同規格的方格本,可以給不同工種畫圖用。
給紙弄上點膠水,不就可以隨撕、隨貼,當個便簽用。
給紙添加圖案,不就立馬顯得更有檔次了。
甚至可以出某種圖案的係列,比如十二生肖,那他必須得買十二款了吧。
對,咱得掙洋人的錢。
那咱就印九大還是幾大行星來著。
反正就這個意思,想盡辦法讓洋人產生興趣,而且樂意花更多的錢就行。”
給產品做加減法,廖永明這說法,還真是讓在場眾位廠長感覺醍醐灌頂。
“您是玻璃廠廠長是吧。
不知道您廠裏的產品是啥?
其實您可以和燈泡廠合作,各種五彩斑斕的玻璃做燈罩,再弄上點圖案,洋人應該可以買賬。
還做玻璃杯是吧?
嗯……
玻璃杯能做雙層的嗎?
就是……玻璃杯有兩層玻璃,兩層之間是空氣。
這樣,咱再拿玻璃杯,就不會燙手了。
玻璃杯裏的水,可能也能保持水溫更久一點。
您是搪瓷廠?
搪瓷啊……好像鍋碗瓢盆都能做吧?
這我還真沒啥別的主意。
要不,您試試別畫那些咱們喜歡的圖樣,改成洋人喜歡的圖樣試試?
畢竟咱跟洋人的欣賞風格不同,咱的花樣他們不接受很正常。
您是?
養殖場?
這……”
飯桌上,即使造紙廠張廠長上了一桌子的硬菜,可廖永明吃的是真有些食不知味。
怎麽在場的什麽工廠的廠長都有。
有些主意,他也是不大好出啊。
幸好,也不是每個廠長,都非要讓廖永明必須出個主意。
畢竟廖永明不可能了解所有行業,他的想法也不一定能適應每個工廠。
但僅僅這一上午,眾位廠長們已經全都或多或少的有了收獲。
至少看到廖永明如何解決問題,也給他們提供了不少思路。
對此,眾人對廖永明已很是感謝。
等午飯過後,已經有幾個廠長不打算繼續跟著了,他們得趕緊迴工廠開個會,爭取也能用新思路解決一下自己廠裏的問題。
下一站,眾人直接開車去市區,來到了許廠長的棉紡廠。
此時的棉紡廠,忙的那叫一個熱火朝天。
光這次廣交會的訂單,就夠他們廠忙好久。
但許廠長卻是個懂得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人。
這次因為廖永明提供的各種包,他們棉紡廠的確是活過來了。
可他們畢竟是棉紡廠,而不是背包製造廠。
他們不可能以後就隻研究,如何設計各種包吧?
畢竟這並不是他們棉紡廠的核心競爭力。
所以,棉紡廠想要長久的生存下去,而且還要越來越好,那還是得迴歸老本行。
“所以,您是想從布料上做文章?
可這方麵,我不懂啊!”
許廠長也知道這有點強人所難,但把廖永明請來看看,萬一就能給他個新思路呢。
反正這一上午,許廠長已經多少有些想法了。
以前他們廠生產的,都是國內認可的各種結實耐用,但都灰撲撲的布料。
而廖永明說的很有道理,既然想要賣給洋人,那就要符合洋人的審美和需求。
所以,許廠長已經有了些許想法,要在布料顏色、花樣上多做文章。
但沒想到,廖永明這個布料外行,竟還真有了新的主意。
隻是這主意,未免也太……
“許廠長,除了棉花、麻等各種常規的材料製作布匹。
其實你也可以成立一個部門,讓他們放開想象,嚐試用各種原本不可能的材料製作布匹、衣裳啥的。
比如說,塑料。”
“啥?塑料?
那玩意怎麽可能做成布?
嗬嗬嗬,小廖同誌,你這未免也太異想天開了吧。”
怎麽不可能,廖永明上輩子看到這消息時也是很震驚。
但人家就是做到了呀!
而且用塑料製作出來的搖粒絨,不僅挺暖和,賣的還貴呢。
隻是,這讓他怎麽跟許廠長解釋呢?
“許廠長,你既然如此有事業心,想讓棉紡廠不僅能夠長久的幹下去,還要成為整個行業的翹楚。
那你作為廠長,可就更得打破思維限製,嚐試更多可能性才行。
當然,這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行的。
所以,既然你這次廣交會訂單沒少拿,利潤沒少賺。
與其隻拿那些錢去擴大生產。
為何不拿出一筆錢,直接投資給某些與你這個行業對口的大學。
讓那幫有相關行業知識,又年輕的學生們去搞研究。
隻要你給的研究資金夠多,隻要他們能打破常規的去想象、去探索、去實踐。
說不定就能把一切不可能變成可能呢!
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廖永明話落,許廠長、李國強以及剩下的幾位廠長,全都用有些帶著崇敬的眼神看向廖永明。
這胸懷、這眼界、這格局……
還真是讓他們不得不佩服啊!
廖永明說的對,一切皆有可能!
就看他們敢不敢想,敢不敢嚐試了。
既如此,許廠長當場決定,要撥款給最近的省城紡織工學院。
除了要研究常規材料之外,還要研究一下塑料到底能不能織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