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繼續忽悠!
隻想好好開個店,幹嘛追著我拆遷 作者:986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廖永明是真的快被徐錦心逼崩潰了。
市場營銷,他是真的講不來呀!
可讓他低頭認輸,親口承認他根本就不懂市場營銷,廖永明又根本做不到。
這要是親口承認了,多丟麵子呀!
可要是不承認,這一關他又能如何糊弄過去?
廖永明假裝思考,要如何給徐錦心講解市場營銷這個問題。
這個過程中,他這水是一杯接著一杯的喝。
水喝多了,他又隻能尿遁。
可這一晚上,他也不能總是尿遁吧。
這不顯得更栽麵?!
這大晚上的,明明喝了好幾缸子水,廖永明竟然還牙疼了。
怎麽辦?怎麽辦?
到底怎麽才能糊弄過去?
上輩子看過的短視頻,都講過什麽營銷案例?有哪些自己還記得?
廖永明的確記得幾個,可這些案例講的都是那些國際大牌,此刻要是講出來,根本不合時宜。
那還能怎麽辦?
誒?
廖永明忽然想起,上輩子看過的某段短視頻。
這個短視頻倒不是講營銷的,而是講如何處理困難的。
遇到像今日這種問題,最好的解決方式不是直接麵對,而是把問題重新給她拋迴去!
有了!
廖永明再一次從廁所出來,這迴終於神清氣爽。
等他迴到前台,看到徐錦心那張依舊充滿求知欲的小臉,廖永明突然綻開笑顏,連後槽牙都露出來了。
“廖永明同誌,你這是終於想好,如何給我講解了嗎?”
看到廖永明這表情,徐錦心更期待了。
“哈哈,徐錦心同誌啊,真想不到你對市場營銷竟然如此有興趣,而且有這麽大的熱情。
所以我覺得吧,單純的給你講一些我的想法,其實對你來說根本沒有任何用處。
因為貪多嚼不爛。
所以我剛剛考慮了一下,既然你對營銷這麽有興趣,倒不如將某一種營銷的方式,給徹底掌握了。
那對你來說,豈不是有最大的作用?”
徐錦心抿了抿唇,認真琢磨了一下廖永明的話,好像似乎有些道理。
見徐錦心點頭,廖永明借坡就上。
“我跟你說,其實有一種非常非常有效的營銷手段,你已經掌握了,隻不過你還沒有意識到,而且還不太熟練。
所以,既然咱今晚都有空,不如你就將這個手段好好的訓練一下。
我敢說,隻要你把這一招學會了,那絕對是一朝鮮吃遍天,你這輩子都不用愁不會搞營銷了!”
真的嗎?
被廖永明這麽一說,徐錦心都有些心潮澎湃了,就連在一旁一直默默當背景板的李大,都忽然來了點興趣。
“當然是真的!
我怎麽會騙你呢?!
其實我跟你說的這種營銷手段,就是軟廣告!
或者更精確的說,可以叫做軟文!”
廖永明終於要上幹貨了,徐錦心趕緊搬著凳子,讓自己坐的離廖永明更近一點。
然後又趕緊掏出筆和本,隨時做好了記筆記的準備。
就連李大,也同樣把椅子往前拉了拉。
“咳咳!”
廖永明清了清嗓子,將雙手往身後一背,然後就開始慢慢踱步,並邊走邊說。
“其實軟文,也是一種軟廣告。
就是通過你寫的文章,將你想要表達的觀點,尤其是你想要賣的產品或者是服務,通過一個吸引人的故事,巧妙地融合進去。
……”
在軟文方麵,廖永明雖然懂得並不多,但隨便說幾句裝裝逼,他還是可以做到的。
這就跟久病成醫是一個道理,雖然不見得是真的懂,但用來忽悠人足夠了。
廖永明不但講了什麽是軟文,軟文能起到什麽樣的作用,又講了軟文應該如何通過寫故事、寫各種分享,從而把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目的藏入其中。
以及同樣一個故事,如何改變講述的不同形式,就能產生不同的效果。
廖永明是真胡謅,可徐錦心和李大是真信了。
他們倆真是越聽,腦子裏之前的世界就越被顛覆。
要不是他們實實在在跟廖永明接觸過,知道廖永明是個善良的好人。
否則,如果他們見到廖永明的第一麵,就能聽到他講如何利用軟文忽悠人,以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
他們真會認為,廖永明是個不折不扣的壞蛋。
“永明,你說的這個軟文,這不就是騙人嗎?”
李大實在是忍不住了,終於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李大哥,話還真不能這麽說。
就拿徐錦心剛剛寫的那篇文章來講。
如果我不跟你說,那篇文章還能起到什麽什麽作用。
那你覺得,那是篇好文章嗎?文章裏的內容又是不是實情呢?
可當你知道文章除了講述這個故事之外,竟然還可以起到宣傳的作用。
難道它就不再是一篇好文章了嗎?”
李大還真有些猶豫了。
他總覺得,帶著這樣功利的目的,這還能叫好文章嗎?
當他帶著這樣的想法,將徐錦心那篇文章重新看一遍時,突然就覺得這篇文章不純粹了。
可……
文章裏明明講的就是事實,徐錦心也並沒有誇張或者是添油加醋啊!
可他為什麽還會有一種,寫這種文章就是要騙人的感覺呢?
“你也是這樣想的?”
廖永明沒迴答李大的疑惑,反而問向徐錦心。
徐錦心皺著眉頭,先是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其實她也說不明白自己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
廖永明突然拿起徐錦心放在桌上的鋼筆,然後拔開筆帽,露出尖銳的筆尖。
“那你們說,這支鋼筆是不是好東西?
為什麽這支鋼筆就一定是好東西?
難道它就不能成為殺人的兇器嗎?
如果它真的是一隻殺人兇器,那你們覺得,它還是個好東西嗎?”
這……
徐錦心和李大瞬間都猶豫了。
但與此同時,他們似乎也明白了廖永明想要表達的意思。
“其實,哪怕是普通的文章,也會有人從中看出不一樣的東西,產生不可預料的後果。
所以廖永明同誌,你的意思是不是說。
這種作為廣告形式的軟文的好壞,主要取決於寫文章的人,在寫的時候抱著一顆什麽樣的心?”
市場營銷,他是真的講不來呀!
可讓他低頭認輸,親口承認他根本就不懂市場營銷,廖永明又根本做不到。
這要是親口承認了,多丟麵子呀!
可要是不承認,這一關他又能如何糊弄過去?
廖永明假裝思考,要如何給徐錦心講解市場營銷這個問題。
這個過程中,他這水是一杯接著一杯的喝。
水喝多了,他又隻能尿遁。
可這一晚上,他也不能總是尿遁吧。
這不顯得更栽麵?!
這大晚上的,明明喝了好幾缸子水,廖永明竟然還牙疼了。
怎麽辦?怎麽辦?
到底怎麽才能糊弄過去?
上輩子看過的短視頻,都講過什麽營銷案例?有哪些自己還記得?
廖永明的確記得幾個,可這些案例講的都是那些國際大牌,此刻要是講出來,根本不合時宜。
那還能怎麽辦?
誒?
廖永明忽然想起,上輩子看過的某段短視頻。
這個短視頻倒不是講營銷的,而是講如何處理困難的。
遇到像今日這種問題,最好的解決方式不是直接麵對,而是把問題重新給她拋迴去!
有了!
廖永明再一次從廁所出來,這迴終於神清氣爽。
等他迴到前台,看到徐錦心那張依舊充滿求知欲的小臉,廖永明突然綻開笑顏,連後槽牙都露出來了。
“廖永明同誌,你這是終於想好,如何給我講解了嗎?”
看到廖永明這表情,徐錦心更期待了。
“哈哈,徐錦心同誌啊,真想不到你對市場營銷竟然如此有興趣,而且有這麽大的熱情。
所以我覺得吧,單純的給你講一些我的想法,其實對你來說根本沒有任何用處。
因為貪多嚼不爛。
所以我剛剛考慮了一下,既然你對營銷這麽有興趣,倒不如將某一種營銷的方式,給徹底掌握了。
那對你來說,豈不是有最大的作用?”
徐錦心抿了抿唇,認真琢磨了一下廖永明的話,好像似乎有些道理。
見徐錦心點頭,廖永明借坡就上。
“我跟你說,其實有一種非常非常有效的營銷手段,你已經掌握了,隻不過你還沒有意識到,而且還不太熟練。
所以,既然咱今晚都有空,不如你就將這個手段好好的訓練一下。
我敢說,隻要你把這一招學會了,那絕對是一朝鮮吃遍天,你這輩子都不用愁不會搞營銷了!”
真的嗎?
被廖永明這麽一說,徐錦心都有些心潮澎湃了,就連在一旁一直默默當背景板的李大,都忽然來了點興趣。
“當然是真的!
我怎麽會騙你呢?!
其實我跟你說的這種營銷手段,就是軟廣告!
或者更精確的說,可以叫做軟文!”
廖永明終於要上幹貨了,徐錦心趕緊搬著凳子,讓自己坐的離廖永明更近一點。
然後又趕緊掏出筆和本,隨時做好了記筆記的準備。
就連李大,也同樣把椅子往前拉了拉。
“咳咳!”
廖永明清了清嗓子,將雙手往身後一背,然後就開始慢慢踱步,並邊走邊說。
“其實軟文,也是一種軟廣告。
就是通過你寫的文章,將你想要表達的觀點,尤其是你想要賣的產品或者是服務,通過一個吸引人的故事,巧妙地融合進去。
……”
在軟文方麵,廖永明雖然懂得並不多,但隨便說幾句裝裝逼,他還是可以做到的。
這就跟久病成醫是一個道理,雖然不見得是真的懂,但用來忽悠人足夠了。
廖永明不但講了什麽是軟文,軟文能起到什麽樣的作用,又講了軟文應該如何通過寫故事、寫各種分享,從而把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目的藏入其中。
以及同樣一個故事,如何改變講述的不同形式,就能產生不同的效果。
廖永明是真胡謅,可徐錦心和李大是真信了。
他們倆真是越聽,腦子裏之前的世界就越被顛覆。
要不是他們實實在在跟廖永明接觸過,知道廖永明是個善良的好人。
否則,如果他們見到廖永明的第一麵,就能聽到他講如何利用軟文忽悠人,以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
他們真會認為,廖永明是個不折不扣的壞蛋。
“永明,你說的這個軟文,這不就是騙人嗎?”
李大實在是忍不住了,終於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李大哥,話還真不能這麽說。
就拿徐錦心剛剛寫的那篇文章來講。
如果我不跟你說,那篇文章還能起到什麽什麽作用。
那你覺得,那是篇好文章嗎?文章裏的內容又是不是實情呢?
可當你知道文章除了講述這個故事之外,竟然還可以起到宣傳的作用。
難道它就不再是一篇好文章了嗎?”
李大還真有些猶豫了。
他總覺得,帶著這樣功利的目的,這還能叫好文章嗎?
當他帶著這樣的想法,將徐錦心那篇文章重新看一遍時,突然就覺得這篇文章不純粹了。
可……
文章裏明明講的就是事實,徐錦心也並沒有誇張或者是添油加醋啊!
可他為什麽還會有一種,寫這種文章就是要騙人的感覺呢?
“你也是這樣想的?”
廖永明沒迴答李大的疑惑,反而問向徐錦心。
徐錦心皺著眉頭,先是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其實她也說不明白自己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
廖永明突然拿起徐錦心放在桌上的鋼筆,然後拔開筆帽,露出尖銳的筆尖。
“那你們說,這支鋼筆是不是好東西?
為什麽這支鋼筆就一定是好東西?
難道它就不能成為殺人的兇器嗎?
如果它真的是一隻殺人兇器,那你們覺得,它還是個好東西嗎?”
這……
徐錦心和李大瞬間都猶豫了。
但與此同時,他們似乎也明白了廖永明想要表達的意思。
“其實,哪怕是普通的文章,也會有人從中看出不一樣的東西,產生不可預料的後果。
所以廖永明同誌,你的意思是不是說。
這種作為廣告形式的軟文的好壞,主要取決於寫文章的人,在寫的時候抱著一顆什麽樣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