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招待
錢氏母女知道,這是找她們秋後算賬來了。
她們想要張嘴求饒,結果話還沒出口,就被守在兩邊的青年用饅頭將她們剛張開的嘴塞住。
尫九的手裏拿著一根根長短不一,有粗有細的荊條。
這都是民間百姓用來教導不聽話孩童的一種工具。
十分常見。
抽打在人身上時,能把人打得皮開肉綻,力道過大時,還會抽出血珠子。
錢氏跟朱寶茵在看到此物後,紛紛嚇得瞪大眼睛。
尫九一手握著荊條,一邊用荊條落在另一手的掌心輕聲敲打著,他望向無法說話的錢氏母女,指了指一邊放著的一張木桌。
木桌那裏坐著一個人,桌上則擺著一張張鋪開壓住的宣紙,旁邊備著筆墨紙硯,用來記錄所用。
尫九一笑,英氣的五官在燈光下略顯猙獰,他慢悠悠地開口:“二位,麻煩你們具體說說歲歲姑娘幼時的事吧,越詳細越好。哦,還記得順便再告知一下我,你們又是如何對待幼時的歲歲姑娘的。”
就她們母女這性子,打罵必然是少不了的。
罵,尫九就省了。
但打,尫九還是能做到一比一還原的。
錢氏瞪得眼睛疼,她才被歲歲用棍子打出宣國公府,這會兒身上都是傷,都還沒來得及處理,哪裏受得起又一頓打:“唔唔唔……”
朱寶茵眼睛通紅,淚珠子直掉,她倒是想跪,但她手腳被綁,掙脫不得,也沒法跪下,就連求饒聲發出來也是:“唔唔唔……”
尫九隨手拿著一根荊條,將一端放在木桌攤開的宣紙上敲了敲,發出‘嘩嘩’的聲響。
他對負責記錄的人道:“一會兒注意聽,一個字都不能落下,世子說了,要是漏掉一個字,就剁一根手指。”
負責記錄的人連連應道:“是。”
錢氏跟朱寶茵一聽溫孤霧白的身份,想起進入望都時聽到的關於溫孤一族以及溫孤世子的傳聞,頓時將今日站在歲歲後麵的那位公子結合起來,並得出溫孤霧白的身份。
護著歲歲的,便是溫孤世子!
雖然兩人對此早有猜測,卻不敢妄下定論。
畢竟宣國公府有三位公子是她們來時打聽過的消息。
而她們此前又沒有見過三位公子的長相,所以便是有所猜測,也無法精準的做出判斷。
此刻一聽尫九的話,兩人頓覺自己的一隻腳踏入了鬼門關。
隨即,兩人又發出爭先恐後的‘唔唔’聲。
尫九走到兩人麵前,笑得帶有幾分和善:“放心吧,世子跟你們無冤無仇,不會要你們的命。”
錢氏:“……”
朱寶茵:“……”
尫九再道:“世子很仁慈的,他隻是說,讓二位好好交代,再把二位留在此處招待兩個月。”
至於這個招待法……
她們如何對待幼時的歲歲的,現在都得被如此招待。
-
老太太院裏。
燈火通明。
老太太晚間喝了兩盞濃茶,這會兒精神的很。
她想著白日發生的事,得知歲歲的做法後,她先是鄙夷歲歲的粗俗,後又覺得這做法竟有些恰當。
錢氏母女知道,這是找她們秋後算賬來了。
她們想要張嘴求饒,結果話還沒出口,就被守在兩邊的青年用饅頭將她們剛張開的嘴塞住。
尫九的手裏拿著一根根長短不一,有粗有細的荊條。
這都是民間百姓用來教導不聽話孩童的一種工具。
十分常見。
抽打在人身上時,能把人打得皮開肉綻,力道過大時,還會抽出血珠子。
錢氏跟朱寶茵在看到此物後,紛紛嚇得瞪大眼睛。
尫九一手握著荊條,一邊用荊條落在另一手的掌心輕聲敲打著,他望向無法說話的錢氏母女,指了指一邊放著的一張木桌。
木桌那裏坐著一個人,桌上則擺著一張張鋪開壓住的宣紙,旁邊備著筆墨紙硯,用來記錄所用。
尫九一笑,英氣的五官在燈光下略顯猙獰,他慢悠悠地開口:“二位,麻煩你們具體說說歲歲姑娘幼時的事吧,越詳細越好。哦,還記得順便再告知一下我,你們又是如何對待幼時的歲歲姑娘的。”
就她們母女這性子,打罵必然是少不了的。
罵,尫九就省了。
但打,尫九還是能做到一比一還原的。
錢氏瞪得眼睛疼,她才被歲歲用棍子打出宣國公府,這會兒身上都是傷,都還沒來得及處理,哪裏受得起又一頓打:“唔唔唔……”
朱寶茵眼睛通紅,淚珠子直掉,她倒是想跪,但她手腳被綁,掙脫不得,也沒法跪下,就連求饒聲發出來也是:“唔唔唔……”
尫九隨手拿著一根荊條,將一端放在木桌攤開的宣紙上敲了敲,發出‘嘩嘩’的聲響。
他對負責記錄的人道:“一會兒注意聽,一個字都不能落下,世子說了,要是漏掉一個字,就剁一根手指。”
負責記錄的人連連應道:“是。”
錢氏跟朱寶茵一聽溫孤霧白的身份,想起進入望都時聽到的關於溫孤一族以及溫孤世子的傳聞,頓時將今日站在歲歲後麵的那位公子結合起來,並得出溫孤霧白的身份。
護著歲歲的,便是溫孤世子!
雖然兩人對此早有猜測,卻不敢妄下定論。
畢竟宣國公府有三位公子是她們來時打聽過的消息。
而她們此前又沒有見過三位公子的長相,所以便是有所猜測,也無法精準的做出判斷。
此刻一聽尫九的話,兩人頓覺自己的一隻腳踏入了鬼門關。
隨即,兩人又發出爭先恐後的‘唔唔’聲。
尫九走到兩人麵前,笑得帶有幾分和善:“放心吧,世子跟你們無冤無仇,不會要你們的命。”
錢氏:“……”
朱寶茵:“……”
尫九再道:“世子很仁慈的,他隻是說,讓二位好好交代,再把二位留在此處招待兩個月。”
至於這個招待法……
她們如何對待幼時的歲歲的,現在都得被如此招待。
-
老太太院裏。
燈火通明。
老太太晚間喝了兩盞濃茶,這會兒精神的很。
她想著白日發生的事,得知歲歲的做法後,她先是鄙夷歲歲的粗俗,後又覺得這做法竟有些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