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晨曦像是被一雙溫柔的手小心翼翼地從疏密不一的樹葉縫隙間篩落,那一縷縷金色的光線,宛如靈動的絲線,輕柔地灑落在林一哲的小院中,在地麵勾勒出一片片搖曳生姿的金色光斑。光斑隨著微風的吹拂,在泥土地上緩緩移動,仿佛在訴說著鄉村生活的寧靜與美好。林一哲早早地從睡夢中醒來,一夜的休憩讓他整個人精神煥發,眼神中透著溫和與堅定,那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職責的堅守。他迅速完成簡單的洗漱,洗漱完畢後,用一塊幹淨的布巾輕輕擦拭著臉,隨後移步至屋內一角,開始細致地整理他的藥箱。
他哼著輕快的小曲,那曲調帶著鄉村生活獨有的質樸與悠然,音符在小院中悠悠飄蕩,和著鳥兒歡快的鳴叫聲,構成了一曲和諧的樂章。他將各類草藥逐一拿出,仔細查看其成色與幹燥程度,口中喃喃自語:“這味金銀花,清熱解毒最是有效,今日多備些,說不定能派上大用場。” 他的手指輕輕翻動著金銀花,眼神中滿是珍視,仿佛這些草藥是他最珍貴的寶貝。隨後,他又拿起一束束銀針,在陽光下細細端詳,確保每一根都光亮鋒利。這些銀針在他手中,如同神奇的魔法棒,能為病痛中的人們驅散陰霾。他將銀針一根一根地排列在銀針盒中,動作輕柔而專注,每一根銀針都承載著他治病救人的希望。接著,他有條不紊地把繃帶、紗布等物件擺放整齊,每一個動作都嫻熟而專注,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細節的執著和對病人的負責。“今日可得多帶些治跌打損傷的草藥,農忙時節,鄉親們難免磕磕碰碰。” 林一哲一邊自言自語,一邊往藥箱裏塞著草藥,嘴角還掛著一絲淺淺的笑意,那笑容裏滿是對鄉親們的關懷。他想著平日裏鄉親們勞作時的辛苦模樣,那些被農具劃傷、被重物砸傷的場景一一浮現在眼前,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盡自己所能,讓大家都能健康地度過這個農忙季。
當他背著那承載著希望與責任的藥箱走出院子時,溫暖的陽光毫無保留地將他籠罩,仿佛在給予他最溫暖的擁抱。他深吸一口清晨清新的空氣,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和泥土的氣息,那是鄉村特有的味道,混合著不遠處傳來的此起彼伏的雞鳴聲,構成了一幅充滿生機的鄉村畫卷。“真是個好天氣!” 林一哲不禁感歎道,邁著輕快的步伐向老槐樹走去。一路上,路邊的野花肆意綻放,五彩斑斕,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向他點頭問好;嫩綠的小草上掛著晶瑩的露珠,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光芒,宛如一顆顆璀璨的珍珠,又似是大自然灑下的細碎鑽石。偶爾有幾隻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它們扇動著斑斕的翅膀,為這寧靜的鄉村小路增添了幾分靈動之美。不遠處的小溪潺潺流淌,溪水清澈見底,能看到水底的沙石和遊動的小魚,溪水撞擊著石頭,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為這美好的清晨增添了一份別樣的韻律。林一哲的心情格外舒暢,他感受著這一切,心中默默感恩自己能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詩意的地方,也更加堅定了要為鄉親們服務的決心。
來到老槐樹下,林一哲熟練地擺好桌椅,那桌椅雖已有些陳舊,邊角處都有了磨損的痕跡,但卻承載著無數次為鄉親們治病的迴憶。他小心翼翼地掛起寫有 “義診” 二字的布幡,那布幡在微風中輕輕飄動,發出簌簌的聲響,仿佛在向鄉親們傳遞著希望的信號。不一會兒,就有鄉親們陸陸續續圍了過來。
“林大夫,您可算來啦!我這嗓子疼了好幾天,咳咳,難受得很呐!” 李大叔一邊劇烈地咳嗽,一邊快步走過來,臉上帶著幾分焦急。李大叔是個急性子,平日裏說話做事風風火火,這會兒更是急得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眼神中滿是對病痛緩解的急切渴望。他的腳步匆匆,帶起地麵上一層薄薄的塵土,手中還緊緊握著一塊用來擦拭汗水的破舊手帕。手帕上的補丁密密麻麻,記錄著生活的艱辛。他的唿吸急促,每一聲咳嗽都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整個人因為病痛而顯得有些憔悴。李大叔心裏想著,這嗓子疼得他連飯都吃不下,幹農活也沒力氣,再不好轉可怎麽辦,所以一看到林大夫,就像看到了救星。
林一哲笑著站起身,臉上的笑容如陽光般溫暖,他快步上前,雙手輕輕扶住李大叔,溫和地說道:“李大叔,您先別急,讓我瞧瞧。” 說著,他微微彎腰,輕輕抬起李大叔的下巴,動作輕柔而專業,仔細查看他的咽喉,隨後又穩穩地為他診脈。他的手指搭在李大叔的脈搏上,眼神專注而堅定,仿佛要從這細微的跳動中探尋出病症的根源。他的眉頭微微皺起,又緩緩舒展開,心中對病症已有了幾分判斷。片刻後,林一哲胸有成竹地說道:“李大叔,您這是上火了,加上近日勞累,嗓子才會疼。我給您開幾副清熱降火的草藥,再配上這針灸,保準藥到病除。” 林一哲一邊診斷,一邊在心裏思考著李大叔的日常習慣,猜測他可能是因為農忙時飲食不規律,又過度勞累,才導致了這次的病症。
李大叔半信半疑地看著林一哲,撓了撓頭,憨笑著說:“林大夫,真有這麽簡單?我之前還找張老頭看過,他給我開了一堆藥,吃了也沒啥用啊。” 李大叔為人實在,心裏藏不住事兒,有什麽想法都直接說出來。他的眼睛裏閃爍著疑惑的光芒,同時又帶著一絲對林一哲醫術的期待。他的目光緊緊盯著林一哲,似乎想要從他的臉上找到答案,嘴唇微微抿起,臉上帶著一絲忐忑。李大叔迴想起張老頭給他開的那些藥,又苦又難喝,還不見效,不禁對林一哲的診斷有些懷疑,但又盼著他真能治好自己的病。
林一哲微微一笑,耐心解釋道:“李大叔,每個人的病症看似相同,可病因卻可能不一樣。您這病啊,得從根源上治。您平時是不是喜歡吃些辛辣油膩的食物?” 他的聲音溫和而有磁性,如同潺潺的溪流,讓人聽著就感到安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關切,仿佛在與一位老友交談,說話時微微前傾,拉近與李大叔的距離。林一哲深知,隻有讓病人了解病因,他們才會更配合治療,所以耐心地向李大叔解釋著。
李大叔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撓了撓頭,“嘿嘿,還真被您說中了,我就好那口油炸花生米,一頓不吃就想得慌。” 他那質樸的笑容裏帶著一絲孩童般的天真,讓人忍俊不禁。他的臉微微泛紅,像是為自己的飲食習慣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他撓頭的動作帶著幾分憨厚,讓人覺得親切,同時還不自覺地搓了搓衣角,仿佛在為自己的貪吃而感到些許羞愧。李大叔心裏也明白,自己這貪吃的毛病可能真的對身體不好,暗暗下定決心,等病好了,一定要控製一下。
林一哲笑著搖了搖頭,“以後可得少吃點啦。這病啊,三分治七分養,您按我說的做,保管很快就好。” 說完,他便開始準備針灸,手法嫻熟地將銀針一一取出,在手中輕輕轉動,調整角度。他的眼神專注而堅定,緊緊盯著李大叔的穴位,隨後穩穩地將銀針紮入,動作精準而迅速。李大叔隻覺微微一麻,原本如刀割般的疼痛竟瞬間減輕了不少,他不禁露出驚訝的神情,對林一哲的醫術又多了幾分信任。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滿是不可思議,隨後豎起大拇指,對林一哲稱讚道:“林大夫,您可真是神了!我這疼了好幾天的嗓子,就這麽一下,感覺好多了!” 李大叔心中的疑慮瞬間消散,對林一哲充滿了感激和敬佩,覺得他真是個了不起的大夫。
這時,張老頭也晃悠悠地走了過來。他是村裏的老郎中,醫術有些底子,但為人有些固執守舊,還愛麵子。他穿著一件洗得有些發白的長袍,手中拿著一根長長的煙杆,一步一步慢悠悠地走來。他看著林一哲忙碌的身影,冷哼一聲,“哼,就會耍些花把式,真有那麽神?” 張老頭一邊說,一邊斜著眼瞟了瞟林一哲,臉上帶著不屑的神情。他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嘲諷的笑容,那笑容裏似乎藏著多年行醫積累的傲慢與偏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嫉妒,似乎對林一哲的受歡迎感到不滿,鼻子裏輕輕哼了一聲,還故意將煙杆在地上磕了磕,發出清脆的聲響,像是在刷存在感。張老頭心裏很不是滋味,他在村裏行醫多年,一直被大家尊重,沒想到這個年輕的林一哲一來,就搶了他的風頭,心裏既嫉妒又不服氣。
林一哲聽到聲音,抬頭一看,連忙拱手道:“張前輩,您來了。我也是盡自己所能,為鄉親們做點事。” 他的態度謙遜而誠懇,臉上始終掛著溫和的笑容,絲毫沒有因為張老頭的態度而生氣。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尊重,仿佛在向一位長輩請教,微微低頭,以示敬意。林一哲明白張老頭在村裏的地位,也理解他的心情,所以一直保持著恭敬的態度。
張老頭撇了撇嘴,“就你那點本事,還在這大放厥詞。治病可不是靠嘴上功夫,得有真本事。” 張老頭雙手抱在胸前,下巴微微上揚,語氣裏滿是傲慢。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屑,似乎在向林一哲宣告他在村裏的權威地位。他的身體微微後仰,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還故意挺了挺胸膛,眼神從林一哲身上掃過,滿是輕視。張老頭覺得林一哲太年輕,經驗不足,根本不把他的醫術放在眼裏,認為他隻是在嘩眾取寵。
林一哲不卑不亢地迴應道:“張前輩說得是,我也一直在學習。隻是看到鄉親們生病痛苦,實在不忍心,能幫一點是一點。” 他的聲音沉穩而堅定,眼神中透露出對醫學的敬畏和對鄉親們的關愛。他的語氣平和,卻又充滿力量,讓人感受到他的真誠,說話時微微點頭,不慌不忙。林一哲知道,和張老頭爭論沒有意義,他隻想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為鄉親們治好病才是最重要的。
兩人正說著,王二嬸風風火火地跑了過來,手裏還牽著一個小男孩。王二嬸性格爽朗,平日裏就熱心腸,誰家有個事兒都少不了她幫忙。她跑得氣喘籲籲,額頭上滿是汗珠,頭發也有些淩亂。“林大夫,快幫我看看這孩子,不知道咋迴事,身上起了好多紅疙瘩,癢得他直哭。” 王二嬸滿臉焦急,額頭上還掛著汗珠,一邊說著,一邊心疼地摸了摸孩子的頭。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擔憂和焦慮,那是一位母親對孩子深深的關愛。她的手微微顫抖著,撫摸著孩子的頭,仿佛這樣就能減輕孩子的痛苦,嘴裏還不停地念叨著:“寶寶別怕,林大夫來了就好了。” 王二嬸一路上心急如焚,生怕孩子的病情嚴重,所以一見到林一哲,就像找到了主心骨。
林一哲連忙讓王二嬸坐下,他的動作迅速而果斷,眼神中透露出關切。他輕輕翻開孩子的衣袖,隻見胳膊上密密麻麻的紅疙瘩,有的已經被孩子撓破了,滲出些許血水。林一哲一邊查看,一邊輕聲詢問孩子的飲食和日常活動,聲音溫柔得如同春日的微風。“二嬸,這孩子最近是不是去草叢裏玩了?” 他的聲音輕柔,生怕嚇到孩子,還微微蹲下身,與孩子平視,臉上帶著和藹的笑容。林一哲憑借經驗,初步判斷孩子可能是過敏,但還需要進一步確認。
王二嬸一拍大腿,“哎呀,還真是!他昨天跟小夥伴們去村後的草地裏捉螞蚱了。” 王二嬸的動作幅度很大,說話聲音也大,透著一股直爽勁兒。她的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同時又帶著一絲自責。她的眼神中滿是懊悔,覺得自己沒有照顧好孩子,還輕輕拍了下自己的腦袋,嘴裏嘟囔著:“都怪我,沒看好孩子。” 王二嬸心裏十分自責,怪自己沒有多留意孩子的行蹤,讓他被蚊蟲叮咬了。
林一哲點了點頭,“那就對了,這是被蚊蟲叮咬引起的過敏。我給他開點藥膏,塗抹幾天就好了。以後可得多注意,別讓孩子去那些蚊蟲多的地方。” 他的聲音溫和而堅定,給人一種安心的感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安慰,讓王二嬸的緊張情緒緩和了許多,還輕輕拍了拍王二嬸的肩膀,以示安撫。林一哲一邊說著,一邊在藥箱裏翻找藥膏,動作熟練而迅速。
王二嬸聽了,鬆了一口氣,“哎呀,林大夫,您可真是我們的救星!要是沒有您,我都不知道該咋辦了。” 說著,王二嬸還拉著林一哲的手,不停地搖晃,滿是感激之情。她的眼中閃爍著淚花,那是對林一哲深深的感激和信任。她的手緊緊握著林一哲的手,仿佛在握住最後的希望,嘴裏還不停地說著感謝的話。王二嬸覺得林一哲就是他們一家的大恩人,要不是他,真不知道該怎麽麵對孩子的病痛。
張老頭在一旁看著,心中雖有些不服氣,但也不得不承認林一哲的醫術確實有幾分。他默不作聲地站在一旁,臉上的表情有些複雜,既有些不甘心,又不得不對林一哲的醫術暗暗佩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複雜的情緒,有驚訝,有不甘,也有一絲對自己醫術的反思。他的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在思考著什麽,手中的煙杆也不自覺地停止了晃動,隻是靜靜地站在那裏,看著林一哲忙碌的身影。張老頭心裏開始反思自己的治療方法,是不是真的有些落後了,看著林一哲熟練地為病人診治,他也在想自己是不是該學習一些新的知識。
午後的陽光變得有些熾熱,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光影隨著微風的吹拂,在地麵上變幻著形狀,仿佛在演繹著一場無聲的舞蹈。老槐樹下的人漸漸少了些,林一哲伸了個懶腰,揉了揉發酸的肩膀。這時,他突然想起昨晚那個神秘的孩子,心中不禁又泛起一陣疑惑。“那孩子到底是誰?為什麽會出現在我的院子裏?他說在找東西,又到底在找什麽呢?” 林一哲一邊收拾藥箱,一邊暗自思忖。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和好奇,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孩子那驚恐又堅定的眼神。他的手停在藥箱上,陷入了沉思,手中的藥草也被他下意識地攥緊,仿佛想要從這小小的藥箱中找到解開謎團的線索。林一哲迴想著孩子出現的場景,他的穿著、他的表情,試圖從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可一切都毫無頭緒。
就在他準備迴家時,突然聽到一陣熟悉的腳步聲。他抬頭一看,竟是昨晚那個神秘的孩子。孩子的臉上依舊帶著一絲驚恐,但眼神中卻多了幾分堅定。他的衣服破舊不堪,上麵滿是補丁和汙漬,頭發也有些淩亂,像是許久沒有梳理過。小小的身軀在微風中微微顫抖,仿佛隨時都會被風吹倒。他走到林一哲麵前,猶豫了一下,從懷裏掏出一個破舊的小布袋,遞給林一哲。
“這…… 這是給你的。” 孩子結結巴巴地說道,聲音依舊帶著一絲顫抖。他的手微微顫抖著,似乎在害怕什麽,又似乎在努力鼓起勇氣。他的眼睛緊緊盯著林一哲,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雙腳不安地在地上蹭來蹭去,像是隨時準備逃跑。孩子的心中充滿了矛盾,既害怕將布袋交給林一哲會帶來不好的後果,又希望他能解開布袋裏的秘密。
林一哲驚訝地接過布袋,剛想問些什麽,孩子卻轉身跑開了。林一哲連忙追了幾步,喊道:“你等等,這是什麽?你為什麽給我這個?” 他的聲音在空氣中迴蕩,帶著焦急和疑惑。他的腳步匆匆,試圖追上孩子,一邊跑還一邊揮舞著手臂,希望孩子能停下來。林一哲迫切地想要知道布袋裏的秘密,也想弄清楚孩子的身份和目的。
可孩子頭也不迴,腳步匆匆,很快消失在小巷的盡頭。林一哲站在原地,望著孩子離去的方向,心中充滿了疑惑。他緩緩打開布袋,隻見裏麵是一塊刻著奇怪符號的石頭,和他手中那張神秘紙張上的符號竟有幾分相似…… 他的眼神緊緊盯著石頭上的符號,心中湧起無數的猜測,這些符號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與這個看似平靜的鄉村又有著怎樣的聯係,一切都如同迷霧般籠罩著他 。他的手指輕輕撫摸著石頭上的符號,試圖從中找到一絲線索,可一切都是那麽的神秘莫測
他哼著輕快的小曲,那曲調帶著鄉村生活獨有的質樸與悠然,音符在小院中悠悠飄蕩,和著鳥兒歡快的鳴叫聲,構成了一曲和諧的樂章。他將各類草藥逐一拿出,仔細查看其成色與幹燥程度,口中喃喃自語:“這味金銀花,清熱解毒最是有效,今日多備些,說不定能派上大用場。” 他的手指輕輕翻動著金銀花,眼神中滿是珍視,仿佛這些草藥是他最珍貴的寶貝。隨後,他又拿起一束束銀針,在陽光下細細端詳,確保每一根都光亮鋒利。這些銀針在他手中,如同神奇的魔法棒,能為病痛中的人們驅散陰霾。他將銀針一根一根地排列在銀針盒中,動作輕柔而專注,每一根銀針都承載著他治病救人的希望。接著,他有條不紊地把繃帶、紗布等物件擺放整齊,每一個動作都嫻熟而專注,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細節的執著和對病人的負責。“今日可得多帶些治跌打損傷的草藥,農忙時節,鄉親們難免磕磕碰碰。” 林一哲一邊自言自語,一邊往藥箱裏塞著草藥,嘴角還掛著一絲淺淺的笑意,那笑容裏滿是對鄉親們的關懷。他想著平日裏鄉親們勞作時的辛苦模樣,那些被農具劃傷、被重物砸傷的場景一一浮現在眼前,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盡自己所能,讓大家都能健康地度過這個農忙季。
當他背著那承載著希望與責任的藥箱走出院子時,溫暖的陽光毫無保留地將他籠罩,仿佛在給予他最溫暖的擁抱。他深吸一口清晨清新的空氣,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和泥土的氣息,那是鄉村特有的味道,混合著不遠處傳來的此起彼伏的雞鳴聲,構成了一幅充滿生機的鄉村畫卷。“真是個好天氣!” 林一哲不禁感歎道,邁著輕快的步伐向老槐樹走去。一路上,路邊的野花肆意綻放,五彩斑斕,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向他點頭問好;嫩綠的小草上掛著晶瑩的露珠,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光芒,宛如一顆顆璀璨的珍珠,又似是大自然灑下的細碎鑽石。偶爾有幾隻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它們扇動著斑斕的翅膀,為這寧靜的鄉村小路增添了幾分靈動之美。不遠處的小溪潺潺流淌,溪水清澈見底,能看到水底的沙石和遊動的小魚,溪水撞擊著石頭,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為這美好的清晨增添了一份別樣的韻律。林一哲的心情格外舒暢,他感受著這一切,心中默默感恩自己能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詩意的地方,也更加堅定了要為鄉親們服務的決心。
來到老槐樹下,林一哲熟練地擺好桌椅,那桌椅雖已有些陳舊,邊角處都有了磨損的痕跡,但卻承載著無數次為鄉親們治病的迴憶。他小心翼翼地掛起寫有 “義診” 二字的布幡,那布幡在微風中輕輕飄動,發出簌簌的聲響,仿佛在向鄉親們傳遞著希望的信號。不一會兒,就有鄉親們陸陸續續圍了過來。
“林大夫,您可算來啦!我這嗓子疼了好幾天,咳咳,難受得很呐!” 李大叔一邊劇烈地咳嗽,一邊快步走過來,臉上帶著幾分焦急。李大叔是個急性子,平日裏說話做事風風火火,這會兒更是急得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眼神中滿是對病痛緩解的急切渴望。他的腳步匆匆,帶起地麵上一層薄薄的塵土,手中還緊緊握著一塊用來擦拭汗水的破舊手帕。手帕上的補丁密密麻麻,記錄著生活的艱辛。他的唿吸急促,每一聲咳嗽都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整個人因為病痛而顯得有些憔悴。李大叔心裏想著,這嗓子疼得他連飯都吃不下,幹農活也沒力氣,再不好轉可怎麽辦,所以一看到林大夫,就像看到了救星。
林一哲笑著站起身,臉上的笑容如陽光般溫暖,他快步上前,雙手輕輕扶住李大叔,溫和地說道:“李大叔,您先別急,讓我瞧瞧。” 說著,他微微彎腰,輕輕抬起李大叔的下巴,動作輕柔而專業,仔細查看他的咽喉,隨後又穩穩地為他診脈。他的手指搭在李大叔的脈搏上,眼神專注而堅定,仿佛要從這細微的跳動中探尋出病症的根源。他的眉頭微微皺起,又緩緩舒展開,心中對病症已有了幾分判斷。片刻後,林一哲胸有成竹地說道:“李大叔,您這是上火了,加上近日勞累,嗓子才會疼。我給您開幾副清熱降火的草藥,再配上這針灸,保準藥到病除。” 林一哲一邊診斷,一邊在心裏思考著李大叔的日常習慣,猜測他可能是因為農忙時飲食不規律,又過度勞累,才導致了這次的病症。
李大叔半信半疑地看著林一哲,撓了撓頭,憨笑著說:“林大夫,真有這麽簡單?我之前還找張老頭看過,他給我開了一堆藥,吃了也沒啥用啊。” 李大叔為人實在,心裏藏不住事兒,有什麽想法都直接說出來。他的眼睛裏閃爍著疑惑的光芒,同時又帶著一絲對林一哲醫術的期待。他的目光緊緊盯著林一哲,似乎想要從他的臉上找到答案,嘴唇微微抿起,臉上帶著一絲忐忑。李大叔迴想起張老頭給他開的那些藥,又苦又難喝,還不見效,不禁對林一哲的診斷有些懷疑,但又盼著他真能治好自己的病。
林一哲微微一笑,耐心解釋道:“李大叔,每個人的病症看似相同,可病因卻可能不一樣。您這病啊,得從根源上治。您平時是不是喜歡吃些辛辣油膩的食物?” 他的聲音溫和而有磁性,如同潺潺的溪流,讓人聽著就感到安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關切,仿佛在與一位老友交談,說話時微微前傾,拉近與李大叔的距離。林一哲深知,隻有讓病人了解病因,他們才會更配合治療,所以耐心地向李大叔解釋著。
李大叔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撓了撓頭,“嘿嘿,還真被您說中了,我就好那口油炸花生米,一頓不吃就想得慌。” 他那質樸的笑容裏帶著一絲孩童般的天真,讓人忍俊不禁。他的臉微微泛紅,像是為自己的飲食習慣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他撓頭的動作帶著幾分憨厚,讓人覺得親切,同時還不自覺地搓了搓衣角,仿佛在為自己的貪吃而感到些許羞愧。李大叔心裏也明白,自己這貪吃的毛病可能真的對身體不好,暗暗下定決心,等病好了,一定要控製一下。
林一哲笑著搖了搖頭,“以後可得少吃點啦。這病啊,三分治七分養,您按我說的做,保管很快就好。” 說完,他便開始準備針灸,手法嫻熟地將銀針一一取出,在手中輕輕轉動,調整角度。他的眼神專注而堅定,緊緊盯著李大叔的穴位,隨後穩穩地將銀針紮入,動作精準而迅速。李大叔隻覺微微一麻,原本如刀割般的疼痛竟瞬間減輕了不少,他不禁露出驚訝的神情,對林一哲的醫術又多了幾分信任。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滿是不可思議,隨後豎起大拇指,對林一哲稱讚道:“林大夫,您可真是神了!我這疼了好幾天的嗓子,就這麽一下,感覺好多了!” 李大叔心中的疑慮瞬間消散,對林一哲充滿了感激和敬佩,覺得他真是個了不起的大夫。
這時,張老頭也晃悠悠地走了過來。他是村裏的老郎中,醫術有些底子,但為人有些固執守舊,還愛麵子。他穿著一件洗得有些發白的長袍,手中拿著一根長長的煙杆,一步一步慢悠悠地走來。他看著林一哲忙碌的身影,冷哼一聲,“哼,就會耍些花把式,真有那麽神?” 張老頭一邊說,一邊斜著眼瞟了瞟林一哲,臉上帶著不屑的神情。他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嘲諷的笑容,那笑容裏似乎藏著多年行醫積累的傲慢與偏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嫉妒,似乎對林一哲的受歡迎感到不滿,鼻子裏輕輕哼了一聲,還故意將煙杆在地上磕了磕,發出清脆的聲響,像是在刷存在感。張老頭心裏很不是滋味,他在村裏行醫多年,一直被大家尊重,沒想到這個年輕的林一哲一來,就搶了他的風頭,心裏既嫉妒又不服氣。
林一哲聽到聲音,抬頭一看,連忙拱手道:“張前輩,您來了。我也是盡自己所能,為鄉親們做點事。” 他的態度謙遜而誠懇,臉上始終掛著溫和的笑容,絲毫沒有因為張老頭的態度而生氣。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尊重,仿佛在向一位長輩請教,微微低頭,以示敬意。林一哲明白張老頭在村裏的地位,也理解他的心情,所以一直保持著恭敬的態度。
張老頭撇了撇嘴,“就你那點本事,還在這大放厥詞。治病可不是靠嘴上功夫,得有真本事。” 張老頭雙手抱在胸前,下巴微微上揚,語氣裏滿是傲慢。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屑,似乎在向林一哲宣告他在村裏的權威地位。他的身體微微後仰,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還故意挺了挺胸膛,眼神從林一哲身上掃過,滿是輕視。張老頭覺得林一哲太年輕,經驗不足,根本不把他的醫術放在眼裏,認為他隻是在嘩眾取寵。
林一哲不卑不亢地迴應道:“張前輩說得是,我也一直在學習。隻是看到鄉親們生病痛苦,實在不忍心,能幫一點是一點。” 他的聲音沉穩而堅定,眼神中透露出對醫學的敬畏和對鄉親們的關愛。他的語氣平和,卻又充滿力量,讓人感受到他的真誠,說話時微微點頭,不慌不忙。林一哲知道,和張老頭爭論沒有意義,他隻想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為鄉親們治好病才是最重要的。
兩人正說著,王二嬸風風火火地跑了過來,手裏還牽著一個小男孩。王二嬸性格爽朗,平日裏就熱心腸,誰家有個事兒都少不了她幫忙。她跑得氣喘籲籲,額頭上滿是汗珠,頭發也有些淩亂。“林大夫,快幫我看看這孩子,不知道咋迴事,身上起了好多紅疙瘩,癢得他直哭。” 王二嬸滿臉焦急,額頭上還掛著汗珠,一邊說著,一邊心疼地摸了摸孩子的頭。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擔憂和焦慮,那是一位母親對孩子深深的關愛。她的手微微顫抖著,撫摸著孩子的頭,仿佛這樣就能減輕孩子的痛苦,嘴裏還不停地念叨著:“寶寶別怕,林大夫來了就好了。” 王二嬸一路上心急如焚,生怕孩子的病情嚴重,所以一見到林一哲,就像找到了主心骨。
林一哲連忙讓王二嬸坐下,他的動作迅速而果斷,眼神中透露出關切。他輕輕翻開孩子的衣袖,隻見胳膊上密密麻麻的紅疙瘩,有的已經被孩子撓破了,滲出些許血水。林一哲一邊查看,一邊輕聲詢問孩子的飲食和日常活動,聲音溫柔得如同春日的微風。“二嬸,這孩子最近是不是去草叢裏玩了?” 他的聲音輕柔,生怕嚇到孩子,還微微蹲下身,與孩子平視,臉上帶著和藹的笑容。林一哲憑借經驗,初步判斷孩子可能是過敏,但還需要進一步確認。
王二嬸一拍大腿,“哎呀,還真是!他昨天跟小夥伴們去村後的草地裏捉螞蚱了。” 王二嬸的動作幅度很大,說話聲音也大,透著一股直爽勁兒。她的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同時又帶著一絲自責。她的眼神中滿是懊悔,覺得自己沒有照顧好孩子,還輕輕拍了下自己的腦袋,嘴裏嘟囔著:“都怪我,沒看好孩子。” 王二嬸心裏十分自責,怪自己沒有多留意孩子的行蹤,讓他被蚊蟲叮咬了。
林一哲點了點頭,“那就對了,這是被蚊蟲叮咬引起的過敏。我給他開點藥膏,塗抹幾天就好了。以後可得多注意,別讓孩子去那些蚊蟲多的地方。” 他的聲音溫和而堅定,給人一種安心的感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安慰,讓王二嬸的緊張情緒緩和了許多,還輕輕拍了拍王二嬸的肩膀,以示安撫。林一哲一邊說著,一邊在藥箱裏翻找藥膏,動作熟練而迅速。
王二嬸聽了,鬆了一口氣,“哎呀,林大夫,您可真是我們的救星!要是沒有您,我都不知道該咋辦了。” 說著,王二嬸還拉著林一哲的手,不停地搖晃,滿是感激之情。她的眼中閃爍著淚花,那是對林一哲深深的感激和信任。她的手緊緊握著林一哲的手,仿佛在握住最後的希望,嘴裏還不停地說著感謝的話。王二嬸覺得林一哲就是他們一家的大恩人,要不是他,真不知道該怎麽麵對孩子的病痛。
張老頭在一旁看著,心中雖有些不服氣,但也不得不承認林一哲的醫術確實有幾分。他默不作聲地站在一旁,臉上的表情有些複雜,既有些不甘心,又不得不對林一哲的醫術暗暗佩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複雜的情緒,有驚訝,有不甘,也有一絲對自己醫術的反思。他的眉頭微微皺起,似乎在思考著什麽,手中的煙杆也不自覺地停止了晃動,隻是靜靜地站在那裏,看著林一哲忙碌的身影。張老頭心裏開始反思自己的治療方法,是不是真的有些落後了,看著林一哲熟練地為病人診治,他也在想自己是不是該學習一些新的知識。
午後的陽光變得有些熾熱,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光影隨著微風的吹拂,在地麵上變幻著形狀,仿佛在演繹著一場無聲的舞蹈。老槐樹下的人漸漸少了些,林一哲伸了個懶腰,揉了揉發酸的肩膀。這時,他突然想起昨晚那個神秘的孩子,心中不禁又泛起一陣疑惑。“那孩子到底是誰?為什麽會出現在我的院子裏?他說在找東西,又到底在找什麽呢?” 林一哲一邊收拾藥箱,一邊暗自思忖。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和好奇,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孩子那驚恐又堅定的眼神。他的手停在藥箱上,陷入了沉思,手中的藥草也被他下意識地攥緊,仿佛想要從這小小的藥箱中找到解開謎團的線索。林一哲迴想著孩子出現的場景,他的穿著、他的表情,試圖從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可一切都毫無頭緒。
就在他準備迴家時,突然聽到一陣熟悉的腳步聲。他抬頭一看,竟是昨晚那個神秘的孩子。孩子的臉上依舊帶著一絲驚恐,但眼神中卻多了幾分堅定。他的衣服破舊不堪,上麵滿是補丁和汙漬,頭發也有些淩亂,像是許久沒有梳理過。小小的身軀在微風中微微顫抖,仿佛隨時都會被風吹倒。他走到林一哲麵前,猶豫了一下,從懷裏掏出一個破舊的小布袋,遞給林一哲。
“這…… 這是給你的。” 孩子結結巴巴地說道,聲音依舊帶著一絲顫抖。他的手微微顫抖著,似乎在害怕什麽,又似乎在努力鼓起勇氣。他的眼睛緊緊盯著林一哲,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雙腳不安地在地上蹭來蹭去,像是隨時準備逃跑。孩子的心中充滿了矛盾,既害怕將布袋交給林一哲會帶來不好的後果,又希望他能解開布袋裏的秘密。
林一哲驚訝地接過布袋,剛想問些什麽,孩子卻轉身跑開了。林一哲連忙追了幾步,喊道:“你等等,這是什麽?你為什麽給我這個?” 他的聲音在空氣中迴蕩,帶著焦急和疑惑。他的腳步匆匆,試圖追上孩子,一邊跑還一邊揮舞著手臂,希望孩子能停下來。林一哲迫切地想要知道布袋裏的秘密,也想弄清楚孩子的身份和目的。
可孩子頭也不迴,腳步匆匆,很快消失在小巷的盡頭。林一哲站在原地,望著孩子離去的方向,心中充滿了疑惑。他緩緩打開布袋,隻見裏麵是一塊刻著奇怪符號的石頭,和他手中那張神秘紙張上的符號竟有幾分相似…… 他的眼神緊緊盯著石頭上的符號,心中湧起無數的猜測,這些符號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與這個看似平靜的鄉村又有著怎樣的聯係,一切都如同迷霧般籠罩著他 。他的手指輕輕撫摸著石頭上的符號,試圖從中找到一絲線索,可一切都是那麽的神秘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