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出國天音寺學習的神龍國留學生們,整日的課程被安排的滿滿的,除了學習和曦民族曆史、文化,還要掌握建築知識、機械知識、天文地理知識,上午要勞作,晚上要練習劍道,真真忙的不可開交,一個個十分疲累。


    有些課程,由北沢隆誌講解,有些課程會請來天都城裏其他專業老師講解。由此,學子們的天性也被激發了,有些人喜歡上了機械原理,有些人喜歡上探索和曦民族的起源,有些人喜歡上研究曆法,其他算術、幾何、宗教,各有喜好。所以說雖然累,但還是快樂的,更有專注於武士道、劍道的,例如劉勇,現在大家都叫他做“武癡”。


    今天下午的課程,在天音寺禪堂大社宣講,北沢隆誌首先講了一大通團隊力量的重要性,並著重說明一個團隊的組織、計劃、管理、控製等要點,以及分工、合作、磨合等原則,無非是推舉團隊領頭人、按個人喜好和能力分配工作、既定目標的分解、向目標開展工作的過程、達成階段性的指標等等。


    最後將大家打亂省份組成四組,每組五人,祖天養這組人數較少,隻有四人。並繪製出了一個不太複雜的地形,給大家出了一個題目——在這個地形上,設計一座新的城池,規劃中要有天守閣、本丸、關口、兵營、武庫、民居、街道等設施,並提醒大家,此城建造好後,務必要適合長期發展、適合人們生活、防禦外部入侵。並給大家一些提示,看不到的地方也要有規劃,比如城池下水道的設計、預防地震災害的設計等等。當然也給出一些限製,比如搭建城池用的石料有限、工期有限、工人有限、費用有限。


    各組領命分頭聚集而展開了小組範圍內激烈的討論。


    祖天養、米維興、韋正清、劉勇這一組,圍攏住一個大桌子,雖然人少,但參與熱情卻不比其他組低,大家都異常興奮。


    米維興神神秘秘,對其他組員說道:“不瞞你們說,這個地形,我感覺熟悉。”


    劉勇問他道:“如何熟悉?像哪裏的?”


    “姬路城,你們聽說過嗎?”米維興道:“來日出國前,我看過一些關於日出國遊記,有人曾到過姬路城,也就是近五十年修繕的一座城池。”於是,將記憶中了解的情況小聲對其餘三人說了一遍。


    其實,古時候的日出國人之所以把都城——天都城建造於日月島西部近海,是為了靠近大陸,便於乘船去往一海之隔的神龍帝國。而近些年修築的姬路城,是天都城去往日月島東部的必經之路,平地而起的一座城池,實際上是一處關隘,防禦日月島東部勢力西侵的關鍵所在。因為修築姬路城時,日月島還未統一,所以類似關隘很多,都是各勢力互相防範的一些關卡。姬路城無疑是最年輕的一座,設計最為完善的一座,不但攻防兼備,而且形製優雅,符合東方人的審美,尤以建築雄偉、外觀驚豔,稱著於世。


    那三人聽的認真,最後祖天養道:“太好了。你來做我們這個團隊的領頭人,因為你掌握的信息比我們都多,我們分工來設計吧。”


    大家一致同意,交流不多時,按照個人經曆和愛好,便確定分工,於是米維興做為領頭人全局規劃城池布局,祖天養設計民居、街道、農田等民生設施,劉勇設計城牆、城門、兵營、武備的分布等涉及軍事方麵的設施,韋正清設計倉庫、糧倉、水井等必要建築物的設計。


    四個人也達成了一些共識,比如姬路城雖然很完美,但那不是我們的設計作品,我們要有自己的想法,姬路城隻能作為參考,結合目前已有的資源,必須要設計出我們理想中的新城池。


    四個人便在桌上展開的一幅紙上,邊說著自己的思路,邊用羽毛筆描描畫畫起來。有的時候兩個人要在同一個位置上分別畫上各自主張的建築物時,總要爭論很久,各說各的理論,這個時候,便需領頭人來決定,到底此處設置誰的建築物為益。


    北沢隆誌腰懸利劍,背負雙手,手上持有戒尺,在各個桌子間走來走去,時不時看看大家討論的結果,一副不削一顧的神情。


    他突然停在皇甫達、彭博、王良祝和魏高才桌前,在後邊聽了幾句他們的對話後,大聲嗬斥道:“你們考慮的十分欠周到,為什麽要那麽重視官方的防禦,看看你們把所有石料都用於兵營,而兵營又布置在城中各處,好像任意城門被攻擊,都會立即增援過去。你們有沒有想過,老百姓要如何生活?按照你們的規劃,城池不用被外敵入侵,城池內部就發起動亂,被老百姓推翻了!”


    其他各組哄堂大笑起來。


    “不許笑!”北沢隆誌大喝一聲,道:“今天這個任務,沒有對與錯之分,隻有是否滿足各方麵考量。”


    眾人又繼續開始各自小組的討論。


    *************************************************************************


    就在大家沉浸在設計城池的無限幻想之中,不知何時,榮臣正雄步入禪堂,走近了北沢隆誌,並在他耳邊說了幾句話。


    北沢隆誌聽後,臉上現出少有的一抹笑容,立即打斷大家的思路,高聲說道:“所有人停止你們的工作。接下來,聽榮臣大人帶來的消息。”


    榮臣正雄站在禪堂中央位置,對眾人說道:“很榮幸給大家帶來一個好消息,今天晚上,幕原天一將軍載譽歸來,他想見見諸位留學生。所以我們現在一起到天之碼頭迎接將軍。”


    此言一出,大家都有些沮喪,真是掃興至極,你們日出國一個統一了全國的大將軍,跟我們有何關係。但不去又不好,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要知道,大家能來日出國留學,也是拜在此實權將軍勢力之下。


    於是,眾人跟隨榮臣正雄、北沢隆誌,下山向天之碼頭列隊行去。


    此時的天之碼頭,跟他們初到日出國時又有不一樣,但見隨處都被裝飾的富麗堂皇,碼頭上人山人海,人頭攢動,也有耄耋遲緩的老人,也有咿呀學語的小孩,看來距此不遠的天都城民眾聽說將軍歸來,大多趕到這裏來參加歡迎慶典。所有人手裏握有一支小旗幟,上麵不是繡有蝶紋家徽,就是繪著旭日光輝,在數千人搖手揮舞中,漫山遍野,煞是好看。


    後到的這些神龍國留學生被安排在前邊視野良好的碼頭上,對大海遠處盡可一覽無餘,自有武士過來分發小旗幟,亦是人手一個,雖然大家都是老大不情願,但也隻得跟著其他眾人搖動。


    當時臨近黃昏,海天一線上,隱隱顯出幾個黑點,後來黑點逐漸放大,最後終於現出戰艦的輪廓,幕原天一將軍的艦隊揚帆而來。


    從大家看到艦隊的輪廓開始,碼頭上歡聲雷動,繼而鼓樂喧天,動人心魄,所有人舞動的小旗幟也越發迅速,不知道誰喊了一聲:


    “戰神!”


    所有人都跟著一起喊道:


    “戰神!戰神!戰神!……”


    無數人流淚、嘶喊、歡唿,群情激越,心潮澎湃,希翼著看上一眼幕原天一將軍,那是莫大的榮幸啊,會帶給自己好運吧?會保佑自己吧?會令自己變得強大吧?


    艦隊靠岸,幕原家族的遠征軍開始下船,他們分別穿著各色鎧甲,背後綁有“武運長久”旗幟。碼頭上的很多民眾又托舉著各種竹籃、小筐,裏麵盛有飯團、魚幹、丸子等各種料理,供士兵隨意拿取食用。


    此情此景,一十九名留學生從所未聞,從所未見,情緒不由自主被帶動了,激動的心情原來是可以傳染的,小旗幟揮動的幅度更大,速度更快,一起跟著大家發自內心地高喊著:


    “戰神!戰神!戰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裴氏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裴氏春秋並收藏華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