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岡打好腹稿,研墨提筆。
又在心中過了一遍,大宋曆代皇帝的名諱,這是需要避諱的。
而後便是奮筆疾書,一行漂亮的館閣體,轉眼便出現在紙上。
開篇先是一段花團錦簇,引經據典的文字,用來吸引趙頊的眼球。
隨後按著這段時間所看的資料,總結新法施政時所產生的問題。
然後再通過優勢、劣勢、機遇、風險來分析這些問題。
最後得出結論,不是新法不行,而是執行新法的人不行!
那怎麽樣才能讓這些人,從不行變成行呢?
王岡在此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並給出了方法論!
這個方法也不稀奇,後世叫做kpi,明朝叫做考成法……
參知政事、禮部侍郎王珪作為本次殿試的出義官,自然也是考官之一。
他緩步在殿中行走,不時看一眼考生的試卷,遇到能讓他眼前一亮的句子,便停下步來,拈須頷首,如飲瓊漿。
轉了一圈,他來到王岡身前,從位置上便知,這是禮部試的省元,對於他能做出怎樣華麗的文章,王珪也很好奇。
第一眼看去,文字風流,用典妥帖,讓他不禁暗暗稱讚!
再往下看去,對於新法施政的問題,列舉詳實,隨後的分析也是鞭辟入裏,這不禁讓他驚奇起來。
士子考生能寫出一篇錦繡文章的不在少數,他自己便是其中的高手,當年要不是他殿試前已有官身,按例不得取為狀元,否則哪裏輪得到別人!
但文章漂亮並不代表言之有物,多數都內容空洞,能像這位考生般,將政務信手拈來,卻是少見。
王珪看了眼卷上的姓名,心中恍然,這是王介甫的族侄,前些時日還救過他兒子的命,鬧得紛紛揚揚的!那就說得通了!
看來王介甫很在意他這個族侄啊!
想到這,他向王岡看去,相貌俊朗,人也長得高大,不禁思索起家中是否是適齡的女眷!
半晌搖搖頭,可惜小女兒還是小了點,要是過幾年就好了!
接著又細細琢磨了一番,這個分析事件的方法聞所未聞,卻條理清晰,顯然不是胡來的!
“這……”王珪迴頭看了眼正與官家小聲說話的王安石,心中驚疑。
這些政務案例,可能是王安石幫忙,但這分析方法絕對不是!
他擔任參知政事多年,對於新黨很了解,從未見過這法子。
那這法子是從哪來的!難不成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
王珪再次看向王岡,眼神卻不同了!
王介甫這廝運氣怎這般好!
自身能得皇帝看重,兒子也是聰慧異常,原本看他不得皇帝信重,最看重的兒子也纏綿病榻,以為王家氣運將盡。
沒想到卻又來了個侄子,不僅治好了王雱,自己也是個大才!
嗯,再想想,偌大的王家,怎可能沒有適齡的女子呢。
真不行,先跟王介甫提一下,定個婚約,待自己女兒長成再娶!
這是個好辦法!
以自己的家世,能看的上這小子,是他的運道!隻要不傻,都不會拒絕!
王珪覺得自己想的有道理,滿意的往試卷下麵看去。
“唔……得出的結論是用人不當啊!這是個難題!”
王珪搖搖頭,麵上露出惋惜之色,覺得王岡給自己挖了一個坑。
用人之道,想來都是個麻煩的問題。
宰相之所以叫宰相,便是讓他在大祀之日,去合理的分配那盤冷豬肉!
當然冷豬肉沒人看重,但是它代表的利益,卻讓人趨之若鶩。
燮理陰陽,說著簡單,可實際操作起來,一分一毫都讓人頭痛!
這個題目太大了!你小子把握不住啊!
不過年輕人嘛!個個心比天高,隻有在吃過虧,受過磨難後,才能沉下心來,好好做事!
王珪輕輕歎了口氣,不認為王岡能答好這題,但也沒有直接否認他的才能,覺得經過一番苦難之後,未必不能成為名臣。
見王岡還在文不加點的書寫,他剛想離去,忽有有些好奇,想知道他寫的是什麽!
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這一下把他驚呆了,手中一頓,把幾根胡須給拔了下來。
隻見王岡將一件事,分解成許多小事,每件事都選好節點,規定時間完成,並將這事與官員大考聯係在一起,還建議通過考核者,多發俸祿,減少磨勘……
奸佞!
王珪心中就這一個想法!
這是把我們當成牛馬在用啊!
如果都按這個來,那我們與那些小吏何異!
還有什麽士大夫的體麵!
王珪一直覺得王安石的新法有些極端,隻顧著撈錢,置民生於不顧!
沒想到他這侄子倒好,直接對士大夫們開刀了!
如此看來,王安石反倒是保守了!
現在王珪隻想如司馬光那樣大喊一聲:“此非國朝待儒士之禮!”
他默默記下王岡的試卷,此等狼子野心之輩,斷不可讓他高中!
至於嫁女兒之說,想都別想,嫁給乞丐,都不給他!
狠狠瞪了王岡一眼,王珪轉身離去。
王岡煩的要死,好好寫份試卷,偏有個老頭在他身邊站著。
一會微笑,一會長籲短歎的,還沒事拔胡子玩!
要不是這是殿試,不宜搞出動靜,高低得毆他幾拳!
沒有煩人老頭的幹擾,王岡思路更加開闊,終於將這篇策問寫完。
正準備推敲潤色一番,有內侍送來食盒,提醒用膳。
王岡趕忙擱筆,收好試卷,這用飯也是在這幾案之上,若不小心,弄髒了試卷,在過去可以迴家準備下一科了,現在直接打落到第五等,想想都虧的慌!
王岡打開食盒,裏麵放著幾道精致的菜肴,葷素皆有,還有一碗湯。
當然分量都不大,畢竟下午還要考試,你這吃多了犯困,是讓你睡還是不讓啊!
王岡嚐了一口,味道還算不錯,但要說這禦廚手藝多厲害,也不盡然,真正厲害的廚子,都在外麵那些正店裏。
簡單吃了幾口,王岡便將食盒放在一旁,自有內侍收走,他則繼續琢磨這篇策論。
王岡不急,太陽落山方才收卷,現在主體框架已經寫完,隻需要潤色修飾便好!
隨著時間的流逝,王岡重新將試卷謄抄完,看看時間還有半個時辰,已經有人開始交卷了。
王岡耐住性子,再次檢查了一番,主要看看有沒有犯諱,用詞上有沒有激烈之處,雖說皇帝讓暢所直言,但這話聽聽就行,千萬別當真。
確認無誤之後,他也把卷子交了上去,收卷之時,王珪還特的來看了一眼,弄得王岡莫名其妙。
一聲鍾響,考試結束,收卷官喝令所有人停筆,下來收卷,便是有沒謄寫完的,也隻能認命。
隨後眾考生,再次向皇帝行禮,在禮部官員帶領下出宮。
至此,殿試結束,再來時,便是東華門唱名!
又在心中過了一遍,大宋曆代皇帝的名諱,這是需要避諱的。
而後便是奮筆疾書,一行漂亮的館閣體,轉眼便出現在紙上。
開篇先是一段花團錦簇,引經據典的文字,用來吸引趙頊的眼球。
隨後按著這段時間所看的資料,總結新法施政時所產生的問題。
然後再通過優勢、劣勢、機遇、風險來分析這些問題。
最後得出結論,不是新法不行,而是執行新法的人不行!
那怎麽樣才能讓這些人,從不行變成行呢?
王岡在此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並給出了方法論!
這個方法也不稀奇,後世叫做kpi,明朝叫做考成法……
參知政事、禮部侍郎王珪作為本次殿試的出義官,自然也是考官之一。
他緩步在殿中行走,不時看一眼考生的試卷,遇到能讓他眼前一亮的句子,便停下步來,拈須頷首,如飲瓊漿。
轉了一圈,他來到王岡身前,從位置上便知,這是禮部試的省元,對於他能做出怎樣華麗的文章,王珪也很好奇。
第一眼看去,文字風流,用典妥帖,讓他不禁暗暗稱讚!
再往下看去,對於新法施政的問題,列舉詳實,隨後的分析也是鞭辟入裏,這不禁讓他驚奇起來。
士子考生能寫出一篇錦繡文章的不在少數,他自己便是其中的高手,當年要不是他殿試前已有官身,按例不得取為狀元,否則哪裏輪得到別人!
但文章漂亮並不代表言之有物,多數都內容空洞,能像這位考生般,將政務信手拈來,卻是少見。
王珪看了眼卷上的姓名,心中恍然,這是王介甫的族侄,前些時日還救過他兒子的命,鬧得紛紛揚揚的!那就說得通了!
看來王介甫很在意他這個族侄啊!
想到這,他向王岡看去,相貌俊朗,人也長得高大,不禁思索起家中是否是適齡的女眷!
半晌搖搖頭,可惜小女兒還是小了點,要是過幾年就好了!
接著又細細琢磨了一番,這個分析事件的方法聞所未聞,卻條理清晰,顯然不是胡來的!
“這……”王珪迴頭看了眼正與官家小聲說話的王安石,心中驚疑。
這些政務案例,可能是王安石幫忙,但這分析方法絕對不是!
他擔任參知政事多年,對於新黨很了解,從未見過這法子。
那這法子是從哪來的!難不成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
王珪再次看向王岡,眼神卻不同了!
王介甫這廝運氣怎這般好!
自身能得皇帝看重,兒子也是聰慧異常,原本看他不得皇帝信重,最看重的兒子也纏綿病榻,以為王家氣運將盡。
沒想到卻又來了個侄子,不僅治好了王雱,自己也是個大才!
嗯,再想想,偌大的王家,怎可能沒有適齡的女子呢。
真不行,先跟王介甫提一下,定個婚約,待自己女兒長成再娶!
這是個好辦法!
以自己的家世,能看的上這小子,是他的運道!隻要不傻,都不會拒絕!
王珪覺得自己想的有道理,滿意的往試卷下麵看去。
“唔……得出的結論是用人不當啊!這是個難題!”
王珪搖搖頭,麵上露出惋惜之色,覺得王岡給自己挖了一個坑。
用人之道,想來都是個麻煩的問題。
宰相之所以叫宰相,便是讓他在大祀之日,去合理的分配那盤冷豬肉!
當然冷豬肉沒人看重,但是它代表的利益,卻讓人趨之若鶩。
燮理陰陽,說著簡單,可實際操作起來,一分一毫都讓人頭痛!
這個題目太大了!你小子把握不住啊!
不過年輕人嘛!個個心比天高,隻有在吃過虧,受過磨難後,才能沉下心來,好好做事!
王珪輕輕歎了口氣,不認為王岡能答好這題,但也沒有直接否認他的才能,覺得經過一番苦難之後,未必不能成為名臣。
見王岡還在文不加點的書寫,他剛想離去,忽有有些好奇,想知道他寫的是什麽!
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這一下把他驚呆了,手中一頓,把幾根胡須給拔了下來。
隻見王岡將一件事,分解成許多小事,每件事都選好節點,規定時間完成,並將這事與官員大考聯係在一起,還建議通過考核者,多發俸祿,減少磨勘……
奸佞!
王珪心中就這一個想法!
這是把我們當成牛馬在用啊!
如果都按這個來,那我們與那些小吏何異!
還有什麽士大夫的體麵!
王珪一直覺得王安石的新法有些極端,隻顧著撈錢,置民生於不顧!
沒想到他這侄子倒好,直接對士大夫們開刀了!
如此看來,王安石反倒是保守了!
現在王珪隻想如司馬光那樣大喊一聲:“此非國朝待儒士之禮!”
他默默記下王岡的試卷,此等狼子野心之輩,斷不可讓他高中!
至於嫁女兒之說,想都別想,嫁給乞丐,都不給他!
狠狠瞪了王岡一眼,王珪轉身離去。
王岡煩的要死,好好寫份試卷,偏有個老頭在他身邊站著。
一會微笑,一會長籲短歎的,還沒事拔胡子玩!
要不是這是殿試,不宜搞出動靜,高低得毆他幾拳!
沒有煩人老頭的幹擾,王岡思路更加開闊,終於將這篇策問寫完。
正準備推敲潤色一番,有內侍送來食盒,提醒用膳。
王岡趕忙擱筆,收好試卷,這用飯也是在這幾案之上,若不小心,弄髒了試卷,在過去可以迴家準備下一科了,現在直接打落到第五等,想想都虧的慌!
王岡打開食盒,裏麵放著幾道精致的菜肴,葷素皆有,還有一碗湯。
當然分量都不大,畢竟下午還要考試,你這吃多了犯困,是讓你睡還是不讓啊!
王岡嚐了一口,味道還算不錯,但要說這禦廚手藝多厲害,也不盡然,真正厲害的廚子,都在外麵那些正店裏。
簡單吃了幾口,王岡便將食盒放在一旁,自有內侍收走,他則繼續琢磨這篇策論。
王岡不急,太陽落山方才收卷,現在主體框架已經寫完,隻需要潤色修飾便好!
隨著時間的流逝,王岡重新將試卷謄抄完,看看時間還有半個時辰,已經有人開始交卷了。
王岡耐住性子,再次檢查了一番,主要看看有沒有犯諱,用詞上有沒有激烈之處,雖說皇帝讓暢所直言,但這話聽聽就行,千萬別當真。
確認無誤之後,他也把卷子交了上去,收卷之時,王珪還特的來看了一眼,弄得王岡莫名其妙。
一聲鍾響,考試結束,收卷官喝令所有人停筆,下來收卷,便是有沒謄寫完的,也隻能認命。
隨後眾考生,再次向皇帝行禮,在禮部官員帶領下出宮。
至此,殿試結束,再來時,便是東華門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