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這日,葉宵有一件大事要忙,那就是做黃豆醬。
去年種的一小塊黃豆地,收獲了大半麻袋的黃豆,除了日常拿到宋莊換醬油換豆油以外,還剩兩大盆還多,春節一過,正月裏,葉宵就挑了一盆黃豆,將其做成了豆塊。
豆塊是做黃豆醬必備的東西。
將黃豆煮熟碾成泥,然後就將豆泥堆成長方形的磚塊一樣的醬塊,用報紙包了,放在陰涼通風處發酵就是豆塊。
豆塊的發酵大概要百日左右,正月裏做的醬塊,到立夏這天,農曆四月初八,時間剛剛好。
發酵好的醬塊上麵長滿了一些小毛毛,看起來像發黴了一樣,但是葉宵知道,這是米曲黴。
米曲黴和黃曲黴一樣,僅一字之差,卻大不相同。黃曲黴有著極強的毒性,而米曲黴可是好東西,是做醬油不可或缺的一種材料。
葉宵找來一把牙刷,刷毛輕輕觸碰醬塊表麵的米曲黴,手腕微微發力,讓刷毛在醬塊上以極小的幅度來迴移動,仿佛在進行一場精細的雕刻,每一根刷毛都小心翼翼地與醬塊親密接觸,生怕破壞了這自然發酵的傑作。
刷下來的黴,葉宵用紙仔細包好,暫且收到一個鐵皮盒子裏。
做醬用的缸是在小河村挨家挨戶精挑細選又扛上山的。到大腿那麽高,上寬下窄,陶土做的,上麵有一層釉麵。葉宵可十分寶貝這個小陶缸,一路上她和沈梨、莊沫沫三個人輪換著背,費了不少功夫才無損搬到家。
葉宵在院子裏將陶缸用一把刷子裏裏外外仔細刷洗了幾遍,而後倒扣在院子裏的一塊木板上,曬幹水分。
醬缸裏不能進生水,不然醬會發黴。
洗完缸,葉宵又去河邊挑了兩次水。這次,她要洗醬塊了。
將醬塊表麵的灰塵用小刷子刷洗幹淨,然後把方磚一般的醬塊掰成小塊放在陽光下晾幹。
今天是個極好的天氣,陽光熱而不辣,像一層輕柔的紗幔籠罩著小院。葉宵難得尋得這閑暇時光,搬了把藤椅放在院子裏,挨著那排整齊擺放的醬塊和陶缸,悠然地曬起了太陽。
“你倒是會享受呀!”一聲熟悉的唿喚在耳邊驟然響起,葉宵緩緩睜開雙眼,隻見小黎靈動的身影出現在眼前。
“給你送洗發水來了。”小黎一邊說著,一邊笑著抬手示意,她的手中提著一個手工縫製的花布袋子,袋子裏似乎有兩個瓶子,墜著布袋子向下沉著。
葉宵趕緊從藤椅子上起來,熱情的招唿小黎。
“這弄的是什麽呀?”小黎的目光被一旁的醬塊吸引,好奇地湊了過去。
“做黃豆醬用的!”葉宵耐心的給小黎解釋,“我準備的挺多的,到時候做好了分給你們嚐嚐。”
小黎聽後,又湊近仔細觀察了一下醬塊,那股奇怪的味道鑽進她的鼻腔,讓她越發覺得不可思議。她的眉頭皺得更緊了,嘴唇也不自覺地微微抿起,心中暗自嘀咕:這些看起來發黴、聞起來怪味十足的東西,真的是食物嗎?這能吃嗎?
葉宵也不多解釋,她拉著小黎進屋,給她倒了水喝。
“從宋莊搬家的時候帶了很多皂角、無患子之類的草藥,春耕忙完了這幾日得閑了,就做了幾瓶洗發水,想著你們應該也沒得用了,就趕緊送過來。”小黎把袋子放在桌子上,自己在椅子上坐了下來。
自從認識了小黎,家裏的洗護用品就一直都是小黎幫忙準備,葉宵心中自然是很領這份情誼的。
“這些做洗發水的材料用一點就少一點,你以後還是留著自己用吧,不用特意給我送過來呀。”葉宵誠心地說。
小黎卻佯裝生氣地杏眼一瞪,“那怎麽行呢?!你就放心吧,到時候在院子裏移一棵樹,種上這些草藥,不就早晚都有得用了嘛。”
兩人又愉快地聊了一會兒天,小黎才想起來沒見沈梨,便詢問沈梨去哪了。
“去山裏挖草烏去了!”葉宵如實說。
提起草烏,小黎一下子想到中醫院的賈先生。“哎呀!她怎麽自己一個人去了?等她迴來,你告訴她,若是明個兒再去挖,千萬等等我。我吃過早飯就來!”
葉宵雖然不知道小黎為什麽突然要跟沈梨一起挖藥材,但是既然她這麽說,葉宵還是答應轉達她的話。
聊了這半天的閑話,小黎看了看時間,說要迴家給媽媽和喬涼煮飯,便起身告辭了。
葉宵熱情地出門相送,待小黎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小路的盡頭,她轉身迴到院子裏,又去仔細檢查了曬在院子裏的醬塊。她用手挨個捏了捏,已經完全幹透了。
葉宵去柴房抱了一筐幹柴,熟練地點燃灶膛,燒了一大鍋的開水。按照一袋鹽一盆水的比例,她兌了兩大盆鹽水,擺在鍋台上等著晾涼。
她將曬幹的碎醬塊放入罐內,又將晾涼的鹽水倒入缸中,沒過醬塊。
黃豆醬需要陽光照射下慢慢發酵。葉宵將裝了醬塊的缸口用白棉布蓋好,用一根紅布條捆住。她將醬缸搬到院子裏陽光最充足的地方,擺放好,像是在安置一件珍貴的寶貝,然後靜靜地等待著它在時光的催化下慢慢發酵。
為了讓黃豆醬的味道更加醇厚美味,葉宵每日都需要給醬“打耙”。
所謂打耙,就是用一根特製的醬杵在醬缸裏自下而上、從外向內輕柔地畫圓。葉宵找來一根筆直光滑的圓木棍,又在木棍的一頭精心釘上一塊巴掌大的方形木板。她用砂紙細細地打磨,直到木棍和木板都變得光滑無比,再將它們清洗幹淨,一根完美的醬杵就製作完成了,這便是日後每日攪拌搗醬的得力工具。
忙完這些,葉宵便開始準備做飯了。去年熏的臘鴨還有半隻,葉宵打算今日就把它消滅掉。
她將半隻臘鴨仔細地洗淨,斬成大小均勻的小塊,每一塊臘鴨肉都透著誘人的光澤,聞起來帶著一股子特別的煙熏味。
接著,她又拿起一顆拳頭大的土豆,去皮後切成大小適中的塊狀。一切準備就緒,她先在鍋裏倒入一些熱油,待油熱起來,放入蔥花,瞬間,蔥花的香味便在空氣中彌漫開來。
她將土豆塊倒入鍋中,不停地翻炒,直到土豆塊的邊緣微微泛黃,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氣。然後,她才緩緩地添了水,將臘鴨塊輕輕地丟進鍋裏,蓋上鍋蓋,用小火慢慢地燜煮著。
臘鴨的肉是經過風幹的,要想燉得軟爛入味,就需要多煮一些時間。趁著這個功夫,葉宵來到儲物間,拿出今天要種下去的土豆和紅薯。她坐在小板凳上,耐心地將土豆和紅薯一一切成合適的小塊,每一塊上都至少保留著一到兩個飽滿的芽眼,這樣才能保證出芽率。
等把兩大筐土豆和紅薯都切好的時候,鍋裏的臘鴨土豆也燉得差不多了。
葉宵起身來到儲藏室,找到那個裝米的壇子,先是舀了一碗米到盆裏,想了想,又打開米壇子的蓋子,再舀了半碗米到盆裏。
她端著盆來到院子裏,將淘米水輕輕地潑在菜園子裏。那些蔬菜照例種在門前的一大塊空地上,如今,種下去的幾種蔬菜都已經長出了嫩綠的苗,看起來格外喜人。
米剛下鍋,沈梨就迴來了。
她身後的背簍裏,裝著一堆開著紫色小花的植物。這些挖迴來的草烏花還需要再粗略加工一下,沈梨把背簍放在房門口的地上,先進屋換了身衣服,又在院子裏簡單擦洗一番。
“在做什麽?”沈梨抱著身上的髒衣服,丟進洗衣盆裏,路過廚房的時候,她聞到鍋裏傳來的香味,鼻子不禁一抽一抽的,像隻可愛的小狗一樣,在仔細地辨別著味道的來源。
葉宵蹲在灶膛前,一邊向裏麵塞著柴火,一邊迴答道:“臘鴨燉土豆哦,可香啦。”
“哇哦~這麽豐盛!有沒有多做一點飯呀?我都快餓死了。”沈梨說著便也在葉宵身後蹲了下來,從背後輕輕地將頭靠在葉宵的肩膀上,一臉撒嬌的模樣。
“做了,肯定夠你吃的!”葉宵果然預判到了,“對了,小黎今天來了,送了兩瓶洗發水,聽說你去挖草烏了,說明天一早要跟你一起去挖。”
葉宵趕緊把小黎的話轉達給沈梨。
沈梨聽了,臉上並沒有露出太多的意外之色,隻是淡淡地說:“八成是想感謝一下中醫院的老頭吧。”
這時,鍋裏傳來噗噗的響聲,葉宵見狀,適時地收手不再添柴。不一會兒,米飯在蒸汽的加熱下漸漸熟透了,葉宵打開鍋蓋,一股白米混雜著臘鴨的煙熏味的香氣撲麵而來,惹得沈梨忍不住猛吸了一口氣,臉上滿是陶醉的神情。
“好久沒吃到這些肉了。”
去年的臘鴨總共也就兩隻,送人一隻後,剩下的這半隻葉宵一直都舍不得吃,今天終於可以一飽口福了。
鍋裏的土豆在長時間的燉煮下,其中的澱粉被熱力完全分解到湯裏,幾乎都化到了湯裏,使得湯汁變得格外濃稠。臘鴨也被燉得軟爛可口,用筷子輕輕一夾,肉便從骨頭上脫落下來。粘稠的湯汁泡在晶瑩剔透的白米飯裏,任是神仙下凡也難以抵抗這美味。
更別說忙了一上午的沈梨和葉宵,她們這一餐吃的都狼吞虎咽。
下午,葉宵和沈梨還要去河邊栽種土豆和紅薯,她們可得多吃些才有力氣和精力忙這些。
去年種的一小塊黃豆地,收獲了大半麻袋的黃豆,除了日常拿到宋莊換醬油換豆油以外,還剩兩大盆還多,春節一過,正月裏,葉宵就挑了一盆黃豆,將其做成了豆塊。
豆塊是做黃豆醬必備的東西。
將黃豆煮熟碾成泥,然後就將豆泥堆成長方形的磚塊一樣的醬塊,用報紙包了,放在陰涼通風處發酵就是豆塊。
豆塊的發酵大概要百日左右,正月裏做的醬塊,到立夏這天,農曆四月初八,時間剛剛好。
發酵好的醬塊上麵長滿了一些小毛毛,看起來像發黴了一樣,但是葉宵知道,這是米曲黴。
米曲黴和黃曲黴一樣,僅一字之差,卻大不相同。黃曲黴有著極強的毒性,而米曲黴可是好東西,是做醬油不可或缺的一種材料。
葉宵找來一把牙刷,刷毛輕輕觸碰醬塊表麵的米曲黴,手腕微微發力,讓刷毛在醬塊上以極小的幅度來迴移動,仿佛在進行一場精細的雕刻,每一根刷毛都小心翼翼地與醬塊親密接觸,生怕破壞了這自然發酵的傑作。
刷下來的黴,葉宵用紙仔細包好,暫且收到一個鐵皮盒子裏。
做醬用的缸是在小河村挨家挨戶精挑細選又扛上山的。到大腿那麽高,上寬下窄,陶土做的,上麵有一層釉麵。葉宵可十分寶貝這個小陶缸,一路上她和沈梨、莊沫沫三個人輪換著背,費了不少功夫才無損搬到家。
葉宵在院子裏將陶缸用一把刷子裏裏外外仔細刷洗了幾遍,而後倒扣在院子裏的一塊木板上,曬幹水分。
醬缸裏不能進生水,不然醬會發黴。
洗完缸,葉宵又去河邊挑了兩次水。這次,她要洗醬塊了。
將醬塊表麵的灰塵用小刷子刷洗幹淨,然後把方磚一般的醬塊掰成小塊放在陽光下晾幹。
今天是個極好的天氣,陽光熱而不辣,像一層輕柔的紗幔籠罩著小院。葉宵難得尋得這閑暇時光,搬了把藤椅放在院子裏,挨著那排整齊擺放的醬塊和陶缸,悠然地曬起了太陽。
“你倒是會享受呀!”一聲熟悉的唿喚在耳邊驟然響起,葉宵緩緩睜開雙眼,隻見小黎靈動的身影出現在眼前。
“給你送洗發水來了。”小黎一邊說著,一邊笑著抬手示意,她的手中提著一個手工縫製的花布袋子,袋子裏似乎有兩個瓶子,墜著布袋子向下沉著。
葉宵趕緊從藤椅子上起來,熱情的招唿小黎。
“這弄的是什麽呀?”小黎的目光被一旁的醬塊吸引,好奇地湊了過去。
“做黃豆醬用的!”葉宵耐心的給小黎解釋,“我準備的挺多的,到時候做好了分給你們嚐嚐。”
小黎聽後,又湊近仔細觀察了一下醬塊,那股奇怪的味道鑽進她的鼻腔,讓她越發覺得不可思議。她的眉頭皺得更緊了,嘴唇也不自覺地微微抿起,心中暗自嘀咕:這些看起來發黴、聞起來怪味十足的東西,真的是食物嗎?這能吃嗎?
葉宵也不多解釋,她拉著小黎進屋,給她倒了水喝。
“從宋莊搬家的時候帶了很多皂角、無患子之類的草藥,春耕忙完了這幾日得閑了,就做了幾瓶洗發水,想著你們應該也沒得用了,就趕緊送過來。”小黎把袋子放在桌子上,自己在椅子上坐了下來。
自從認識了小黎,家裏的洗護用品就一直都是小黎幫忙準備,葉宵心中自然是很領這份情誼的。
“這些做洗發水的材料用一點就少一點,你以後還是留著自己用吧,不用特意給我送過來呀。”葉宵誠心地說。
小黎卻佯裝生氣地杏眼一瞪,“那怎麽行呢?!你就放心吧,到時候在院子裏移一棵樹,種上這些草藥,不就早晚都有得用了嘛。”
兩人又愉快地聊了一會兒天,小黎才想起來沒見沈梨,便詢問沈梨去哪了。
“去山裏挖草烏去了!”葉宵如實說。
提起草烏,小黎一下子想到中醫院的賈先生。“哎呀!她怎麽自己一個人去了?等她迴來,你告訴她,若是明個兒再去挖,千萬等等我。我吃過早飯就來!”
葉宵雖然不知道小黎為什麽突然要跟沈梨一起挖藥材,但是既然她這麽說,葉宵還是答應轉達她的話。
聊了這半天的閑話,小黎看了看時間,說要迴家給媽媽和喬涼煮飯,便起身告辭了。
葉宵熱情地出門相送,待小黎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小路的盡頭,她轉身迴到院子裏,又去仔細檢查了曬在院子裏的醬塊。她用手挨個捏了捏,已經完全幹透了。
葉宵去柴房抱了一筐幹柴,熟練地點燃灶膛,燒了一大鍋的開水。按照一袋鹽一盆水的比例,她兌了兩大盆鹽水,擺在鍋台上等著晾涼。
她將曬幹的碎醬塊放入罐內,又將晾涼的鹽水倒入缸中,沒過醬塊。
黃豆醬需要陽光照射下慢慢發酵。葉宵將裝了醬塊的缸口用白棉布蓋好,用一根紅布條捆住。她將醬缸搬到院子裏陽光最充足的地方,擺放好,像是在安置一件珍貴的寶貝,然後靜靜地等待著它在時光的催化下慢慢發酵。
為了讓黃豆醬的味道更加醇厚美味,葉宵每日都需要給醬“打耙”。
所謂打耙,就是用一根特製的醬杵在醬缸裏自下而上、從外向內輕柔地畫圓。葉宵找來一根筆直光滑的圓木棍,又在木棍的一頭精心釘上一塊巴掌大的方形木板。她用砂紙細細地打磨,直到木棍和木板都變得光滑無比,再將它們清洗幹淨,一根完美的醬杵就製作完成了,這便是日後每日攪拌搗醬的得力工具。
忙完這些,葉宵便開始準備做飯了。去年熏的臘鴨還有半隻,葉宵打算今日就把它消滅掉。
她將半隻臘鴨仔細地洗淨,斬成大小均勻的小塊,每一塊臘鴨肉都透著誘人的光澤,聞起來帶著一股子特別的煙熏味。
接著,她又拿起一顆拳頭大的土豆,去皮後切成大小適中的塊狀。一切準備就緒,她先在鍋裏倒入一些熱油,待油熱起來,放入蔥花,瞬間,蔥花的香味便在空氣中彌漫開來。
她將土豆塊倒入鍋中,不停地翻炒,直到土豆塊的邊緣微微泛黃,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氣。然後,她才緩緩地添了水,將臘鴨塊輕輕地丟進鍋裏,蓋上鍋蓋,用小火慢慢地燜煮著。
臘鴨的肉是經過風幹的,要想燉得軟爛入味,就需要多煮一些時間。趁著這個功夫,葉宵來到儲物間,拿出今天要種下去的土豆和紅薯。她坐在小板凳上,耐心地將土豆和紅薯一一切成合適的小塊,每一塊上都至少保留著一到兩個飽滿的芽眼,這樣才能保證出芽率。
等把兩大筐土豆和紅薯都切好的時候,鍋裏的臘鴨土豆也燉得差不多了。
葉宵起身來到儲藏室,找到那個裝米的壇子,先是舀了一碗米到盆裏,想了想,又打開米壇子的蓋子,再舀了半碗米到盆裏。
她端著盆來到院子裏,將淘米水輕輕地潑在菜園子裏。那些蔬菜照例種在門前的一大塊空地上,如今,種下去的幾種蔬菜都已經長出了嫩綠的苗,看起來格外喜人。
米剛下鍋,沈梨就迴來了。
她身後的背簍裏,裝著一堆開著紫色小花的植物。這些挖迴來的草烏花還需要再粗略加工一下,沈梨把背簍放在房門口的地上,先進屋換了身衣服,又在院子裏簡單擦洗一番。
“在做什麽?”沈梨抱著身上的髒衣服,丟進洗衣盆裏,路過廚房的時候,她聞到鍋裏傳來的香味,鼻子不禁一抽一抽的,像隻可愛的小狗一樣,在仔細地辨別著味道的來源。
葉宵蹲在灶膛前,一邊向裏麵塞著柴火,一邊迴答道:“臘鴨燉土豆哦,可香啦。”
“哇哦~這麽豐盛!有沒有多做一點飯呀?我都快餓死了。”沈梨說著便也在葉宵身後蹲了下來,從背後輕輕地將頭靠在葉宵的肩膀上,一臉撒嬌的模樣。
“做了,肯定夠你吃的!”葉宵果然預判到了,“對了,小黎今天來了,送了兩瓶洗發水,聽說你去挖草烏了,說明天一早要跟你一起去挖。”
葉宵趕緊把小黎的話轉達給沈梨。
沈梨聽了,臉上並沒有露出太多的意外之色,隻是淡淡地說:“八成是想感謝一下中醫院的老頭吧。”
這時,鍋裏傳來噗噗的響聲,葉宵見狀,適時地收手不再添柴。不一會兒,米飯在蒸汽的加熱下漸漸熟透了,葉宵打開鍋蓋,一股白米混雜著臘鴨的煙熏味的香氣撲麵而來,惹得沈梨忍不住猛吸了一口氣,臉上滿是陶醉的神情。
“好久沒吃到這些肉了。”
去年的臘鴨總共也就兩隻,送人一隻後,剩下的這半隻葉宵一直都舍不得吃,今天終於可以一飽口福了。
鍋裏的土豆在長時間的燉煮下,其中的澱粉被熱力完全分解到湯裏,幾乎都化到了湯裏,使得湯汁變得格外濃稠。臘鴨也被燉得軟爛可口,用筷子輕輕一夾,肉便從骨頭上脫落下來。粘稠的湯汁泡在晶瑩剔透的白米飯裏,任是神仙下凡也難以抵抗這美味。
更別說忙了一上午的沈梨和葉宵,她們這一餐吃的都狼吞虎咽。
下午,葉宵和沈梨還要去河邊栽種土豆和紅薯,她們可得多吃些才有力氣和精力忙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