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飛接到曹富軍的電話有點意外。


    曹富軍道:“王書記,我一直都想來拜訪您,又擔心打擾您的工作!今天我想約個飯局,請書記能夠賞臉。書記,我沒有別的意思,就是看到如今昌河的發展勢頭迅猛,也蠢蠢欲動,想積極擁抱昌河的發展,也能得到一些發展的紅利!”


    王劍飛道:


    “曹總,你有任何事情都可以直接去縣委找我!我是管招商工作和開發區工作的副書記,你是我們本土的大企業家,我是個服務者的角色。


    你這樣啊,迴頭你想了解的事情,直接去縣委,隻要我有時間,肯定親自給你解答!”


    曹富軍哪裏相信王劍飛這番話,他一直要靠攏王劍飛,但是又找不到辦法,因為他習慣了利益分享。


    和領導幹部搞好關係,在曹富軍那邊很簡單,那就是花錢搞定!要搞個什麽項目,這個項目能賺十萬,他拿出三萬或者五萬出來平事兒,大家都因為這個項目賺錢,那肯定就同心協力,領導關係不就能搞定嗎?


    但是他那一套利益分享的搞法到王劍飛這裏不頂用了,王劍飛不差錢,也從來不搞這一套利益輸送!這可不是裝,曹富軍是真正的了解打聽過。


    王劍飛也並非不食人間煙火,別人去找他,關係比較好的送煙送酒這些他也收!他在市委擔任唐書記秘書的時候,一年收煙酒都幾十萬。


    但是曹富軍要搞大事情,要投資搞項目,不可能就給王劍飛幾條煙打發嘛!那不是羞辱王劍飛嗎?


    所以曹富軍就一直等啊,拖啊,現在是沒有辦法了,他再不有所行動,昌河這一波機會他都要把握不住了,這才主動和王劍飛聯係。


    王劍飛讓他去縣委,他也隻能硬著頭皮過去碰一碰運氣。


    到了縣委之後,他問王劍飛:


    “王書記,我聽說南城未來是我們規劃發展的重心,是不是這個情況?”


    王劍飛點頭道:“的確是這樣,我們初步擬定把一中遷到南城!未來的南城單單學生的規模我們就要突破萬人!一萬人的規模是什麽概念?那將是一萬個家庭,南城因為一所學校就要多三四萬人!


    高中到了南城,我們肯定還要配套建設小學和初中,那又是大幾千人,再加上我們倡導把縣各單位辦公樓都建在南城,政務中心,公安局,交警隊等等都會轉移到南城去!所以你想一想嘛,搞南城投資,尤其是地產投資,你們先知先覺的人將來肯定能賺得盆滿缽滿!”


    王劍飛沒有藏著掖著,而是把縣裏政策方麵的問題給曹富軍做了詳細解讀!


    當然,具體拆遷的問題裏麵涉密的內容王劍飛不能透露,隻是以曹富軍的人脈,還有他這麽多年經商的眼光,他肯定也能知道裏麵的東西。


    曹富軍道:


    “王書記,跟您這麽一談,我心裏一下就有底了!迴頭一中項目落地,我就馬上出手,隻要政府願意開口子,我第一個投資南城!”


    曹富軍這個表態讓王劍飛很高興!


    因為現在南城的發展代表未來誰都知道,但是如今那一塊地方還是一片橘子樹,驅車到那邊看根本看不到任何人煙的跡象,在這種情況下,讓人投資南城還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或者說很多人還是難以下定決心,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其實存在一定壓力,因為本身新城建設在政府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


    有一些思想保守的人覺得城市要建設那麽大幹什麽?昌河縣老城都還沒有建漂亮,又大力發展投資搞新城,這不就是領導為了政績工程瞎胡鬧嗎?


    尤其是一些頑固派的老同誌,這些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倚老賣老,反正已經退下來了,升官發財的事情不可能了。幹脆以前不敢發的言,他們現在都敢發了。


    甚至有些人在職的時候就有些私人恩怨,以前不好撕破臉,現在也完全不管不顧,直接撕破臉了。


    王劍飛直接把曹富軍帶到了蔣高武辦公室,跟蔣高武介紹:


    “蔣書記,我給你介紹一位老板!這一位曹總就是我們磷礦的前老總,如今旗幟鮮明的表態支持南城,我想南城的開發,有這樣實力的企業家支持,我們何愁不興?”


    蔣高武這個人能力一般,政績這麽多年更是乏善可陳,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喜歡喝酒,喜歡私底下和企業老板們勾肩搭背。


    曹富軍他怎麽可能不認識嘛!不僅認識,而且喝了不止一次酒,甚至喝醉了稱兄道弟都幹過!


    但是蔣高武敢不敢把縣裏的資源給曹富軍?他根本就不敢,而且他手中也並沒有完全掌握一切資源!別的縣縣委書記是一霸手,在昌河根本就不存在。


    蔣高武掌握了主要權力是不錯,但是在工程招標方麵,在牽扯到大型投資,大型建設的這些方麵, 盯住他的眼睛太多了。


    所以王劍飛今天介紹曹富軍的意義太大了,這意味著王劍飛在某些事情上有了明確的態度!王劍飛有了態度,蔣高武的膽子就能更大一點,迴頭在南城幾塊土地的拍賣方麵,他就可以給曹富軍傾斜一下。


    當然,以蔣高武的風格,他辦事多多少少也要拿人家一點東西的,至少這些做生意的老板要對他表示一點基本“尊重”嘛!


    一中的項目很快落地,蔣高武在調研完一中之後,進行現場辦公,把相關單位和鄉鎮的一把手都集中起來,他很躊躇滿誌的表態:


    “今天我把你們都集中起來,我們就是要現場成立一個新一中建設指揮部!這個指揮部我蔣高武親自擔任總指揮,首先我要求,我們征地的各單位, 必須在三個月之內完成征地工作。


    我把醜話講在前麵,你們能完成征地目標,縣委縣政府給你們嘉獎,如果完不成征地目標, 那對不起,迴頭該寫檢查的寫檢查,甚至該處分的要處分!


    同誌們啊,我們現在是要建設咱們昌河縣第一中學啊!第一中學對我們昌河縣意味著什麽?”


    蔣高武在大型現場,公開發表講話,硬是洋洋灑灑講了一個多鍾頭,其中尤其講到一中宏偉藍圖的時候,他就是講的蘇飛那個煽動人心的版本。


    同樣的話從蘇飛口中說出來,和從蔣高武口中說出來意義完全不一樣。


    蔣高武是昌河縣縣委書記,他講的話表示這是縣委縣政府的明確態度,以前蘇飛這麽講,大家都說他吹牛,是癡人說夢。


    但是現在蔣高武也是這一套說法,這就說明打造昌河一中為全省全國知名高中這是縣委和縣政府的規劃,體現的是全縣人民的決心。


    甚至蔣高武還把他的名言都講出來了,那就是舉全縣一百萬父老鄉親一年的勞動之力,建設昌河縣一中達到全國先進水平。


    這個口號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帶勁!


    蔣高武這個講話之後,全縣人民都沸騰了,新城建設從兩年前提出來,到中途蔣高武大力推動,雖然大家都說新城,而且新城也的確頗有一些亮點。


    但是新城真正火起來,就是從新一中的項目落地開始,新一中項目正式落地了,拆遷工作如火如荼的開展了,全縣的地產商,生意人都開始蠢蠢欲動了。


    還有,南城當地的老百姓,各自都開始盤算拆遷費用了,說得誇張一點,南城那一帶的派出所都忙碌起來,很多家庭都開始規範戶口了,兄弟該分家的都分家,大家都嚴陣以待準備拆遷。


    當然也免不了有些人想鑽空子的,比如本來是一塊空地,現在緊急開始種果樹,想著到時候拆遷的時候能夠得到一筆果樹補償。


    反正這些所有的行為,都預示著新城建設成為了全體昌河人的共識,昌河人終於堅信新城能建設起來,在當前情況下,經濟一直不景氣的昌河縣,信心很多時候比黃金還寶貴。


    社會有了信心,從而推動政府也更有信心,全社會的凝聚共識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蘇飛給王劍飛匯報工作的頻率從以前一個月一次,到現在一個星期至少一次,他自己都覺得頻率太高了一點。


    他自嘲的道:


    “王書記,沒有辦法,我們想象的新一中建設很簡單,但是真正要落實,把項目要沉下去,那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毫不誇張的說,工作是千頭萬緒,很多時候我晚上徹夜難眠,有些問題一旦我想通了,哪怕半月我都要從床上爬起來做記錄,生怕靈感過去了忘到九霄雲外。”


    然後蘇飛又講:


    “拆遷這一塊,以前我們就簡單的畫個圈,但是現在發現,新一中占地很多竟然是半月鎮的地方!我們以前想的城關鎮的土地,城關鎮這一邊現在發不上力……”


    王劍飛點點頭道:


    “蘇校長,我跟你講,你抓緊把難點問題提出來,我能解決就抓緊給你解決!要不然等我休假了,那至少半個月,你肯定見不到我人,天大的事兒都要等我迴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場:書記的第一紅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小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小華並收藏官場:書記的第一紅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