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眾臣再度逼宮,魏帝曹奐苦不堪言
兵臨城下之大漢再起! 作者:凍死的風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年,恰是曆史長河中的公元270年,司馬炎,這位晉王殿下,已穩坐王位五載有餘。五年的時間,足以讓他將朝廷的權柄牢牢握於掌中,他的統治,與當年曹丕繼位魏王時的倉促與動蕩形成了鮮明對比。
曹丕,那位在曹魏政權交替之際,為了穩固朝綱而匆匆登基的帝王,他的繼位,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將曹氏宗室卷入了一場無休止的內亂之中。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曹丕不得不揮起屠刀,以毒酒終結了勇武無雙的曹彰的生命,又將文采斐然的曹植軟禁起來,生怕這位才華橫溢的兄弟成為自己統治路上的絆腳石。然而,即便如此,曹丕仍感不安,他以一種莫須有的罪名,對那些忠誠於曹氏的宗親大臣進行了嚴厲的懲戒,這一係列的舉措,無疑加速了曹氏宗族力量的衰落。
而在這權力的真空中,司馬家族悄然崛起,他們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逐漸吞噬了曹魏的政權。司馬炎,作為此時司馬家族的掌權者,他的晉王之位,早已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正值正旦佳節,晉王府內燈火輝煌,一場盛大的晚宴正在此舉行。朝中文武大臣,紛紛前來朝賀,一時間,王府內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晚宴之上,安東將軍王渾,再次提出了那個敏感的話題——讓司馬炎承繼大統。此言一出,全場鴉雀無聲,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司馬炎的身上。然而,司馬炎卻隻是沉默不語,仿佛對這個提議仍有疑慮。
緊接著,中書令張華也出列,表示讚同王渾的提議。張華的言辭懇切,語氣堅定,無疑給王渾的提議增添了幾分重量。然而,司馬炎仍然保持著沉默。
眾大臣見狀,心中紛紛揣測,卻仍摸不著頭腦。就在這時,司馬炎終於開口了:“今日晚宴,實為歡宴,我們當以歡樂為主,不宜交談國事。”他的聲音平和而堅定,仿佛對稱帝之事漠不關心。
王渾和張華聞言,隻得悶聲坐下,其他大臣也是議論紛紛,卻都不敢再提及此事。司馬炎微微一笑,與身旁的賈充對視了一眼,兩人之間似乎有著某種默契。
晚宴結束後,諸位大臣並未立即散去,而是迅速達成了共識,前往賈充的府上詢問晉王的意思。賈充,這位在朝中頗有威望的老臣,他的府邸此刻已是賓客滿座。
麵對眾位大臣的詢問,賈充微笑著說道:“諸多同僚來到老朽的府上,老朽實乃受寵若驚。老朽且有一言相告,自古至今,君子當以謙讓為榮。然而,民心所向,卻也不得不從啊!”
諸位大臣聞言,若有所思。王渾仍然有些摸不著頭腦,不明白賈充話語中的深意。而張華,這幾年由於政務經驗的積累,已經隱約猜到了幾分。眾位大臣見狀,也隻得紛紛告退,心中卻都明白,一場新的權力交替,或許即將拉開序幕。
次日,魏國朝堂之上,朝會如期舉行。魏帝曹奐依舊端坐在那威嚴的龍椅之上,盡管他手中早已沒有了實際權力,但內心深處仍存有一絲慶幸。五年時光流轉,司馬炎並未如他所懼那般行逼宮之事,或許,司馬炎真的是在等自己駕崩之後,再行稱帝之舉吧。
朝會甫一開始,司空賈充便緩步出列,聲音沉穩地問道:“陛下,如今我與蜀國的停戰合約已然到期,不知陛下後續有何決斷?”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寂靜無聲,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了曹奐身上。
曹奐聞言,心中不禁泛起一陣詫異。以往,朝政大事何時輪到過自己插手?今日這賈充為何會將問題拋給自己?他無奈地搖了搖頭,目光不由自主地轉向了司馬炎,眼中閃爍著些許祈求之色,這完全不是一個皇帝該有的舉動,更像是一個無助的臣子。
然而,司馬炎卻隻是淡淡地瞥了曹奐一眼,並未給出任何迴答。
就在這時,大將軍陳騫出列,聲音洪亮地說道:“臣亦接到雍涼都督鍾會的密報,鍾都督在雍涼經營數年,如今已擁雄兵十餘萬,急欲興兵伐蜀,望陛下定奪!”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再次沸騰起來。
曹奐聽到這裏,心中更是慌亂無措。他隻得將目光投向司馬炎,祈求地說道:“晉王,此事你看如何處理?”司馬炎輕蔑地一笑,那笑容中充滿了不屑和嘲諷。
見狀,安東將軍王渾決定再添一把火,他出列繼續說道:“臣接到密報,吳國內部交趾叛亂已經平定,其大將軍丁奉急欲北伐建功,望陛下速速定奪,不然我魏國危矣!”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炸開了鍋。
曹奐聽到這個消息,心中一驚,竟不自覺地從龍椅上掉了下來。他順勢跪在司馬炎的麵前,聲音顫抖地說道:“望晉王教我,以救社稷之危!”此時的曹奐,已經完全失去了一個皇帝的尊嚴和威嚴。
司馬炎見狀,佯裝不忍地也跪了下來,說道:“陛下,萬萬不可,豈有君跪臣之禮!”說罷,他扶起戰戰兢兢的曹奐,站在了他的前麵。他環視群臣,聲音冷峻地說道:“諸卿如此,意欲何為?”
左光祿大夫裴秀此時出列,聲音堅定地說道:“晉王,臣曾遍遊天下,繪製九州之風貌。然所過之處,皆讚晉王之德,民眾不知有魏帝,今民心已歸晉,望陛下知之!”他的言辭懇切,語氣中充滿了對司馬炎的敬仰和對曹奐的鄙夷。
太史令陳訓也出列啟奏道:“臣等職掌司天,夜觀天象,見魏氣數已終,陛下帝星隱匿不明;晉國氣象,極天際地,照耀昆侖。此乃天命所歸,非人力所能為也。陛下當以天下臣民為重,早做決定,不然,將悔之晚矣!”他的言辭更加的咄咄逼人,讓曹奐避無可避。
曹奐聽到這裏,心中已然明白今日這一場鬧劇的目的。他消沉地歎了口氣,說道:“朕已知曉,會盡快頒布禪讓詔書!”他的聲音雖然低沉,但卻透露出一種無奈和認命。他知道,自己這個皇帝,已經走到了盡頭。而司馬炎,則將成為新的天下共主,開啟一個屬於晉朝的新時代。
曹丕,那位在曹魏政權交替之際,為了穩固朝綱而匆匆登基的帝王,他的繼位,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將曹氏宗室卷入了一場無休止的內亂之中。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曹丕不得不揮起屠刀,以毒酒終結了勇武無雙的曹彰的生命,又將文采斐然的曹植軟禁起來,生怕這位才華橫溢的兄弟成為自己統治路上的絆腳石。然而,即便如此,曹丕仍感不安,他以一種莫須有的罪名,對那些忠誠於曹氏的宗親大臣進行了嚴厲的懲戒,這一係列的舉措,無疑加速了曹氏宗族力量的衰落。
而在這權力的真空中,司馬家族悄然崛起,他們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逐漸吞噬了曹魏的政權。司馬炎,作為此時司馬家族的掌權者,他的晉王之位,早已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正值正旦佳節,晉王府內燈火輝煌,一場盛大的晚宴正在此舉行。朝中文武大臣,紛紛前來朝賀,一時間,王府內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晚宴之上,安東將軍王渾,再次提出了那個敏感的話題——讓司馬炎承繼大統。此言一出,全場鴉雀無聲,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司馬炎的身上。然而,司馬炎卻隻是沉默不語,仿佛對這個提議仍有疑慮。
緊接著,中書令張華也出列,表示讚同王渾的提議。張華的言辭懇切,語氣堅定,無疑給王渾的提議增添了幾分重量。然而,司馬炎仍然保持著沉默。
眾大臣見狀,心中紛紛揣測,卻仍摸不著頭腦。就在這時,司馬炎終於開口了:“今日晚宴,實為歡宴,我們當以歡樂為主,不宜交談國事。”他的聲音平和而堅定,仿佛對稱帝之事漠不關心。
王渾和張華聞言,隻得悶聲坐下,其他大臣也是議論紛紛,卻都不敢再提及此事。司馬炎微微一笑,與身旁的賈充對視了一眼,兩人之間似乎有著某種默契。
晚宴結束後,諸位大臣並未立即散去,而是迅速達成了共識,前往賈充的府上詢問晉王的意思。賈充,這位在朝中頗有威望的老臣,他的府邸此刻已是賓客滿座。
麵對眾位大臣的詢問,賈充微笑著說道:“諸多同僚來到老朽的府上,老朽實乃受寵若驚。老朽且有一言相告,自古至今,君子當以謙讓為榮。然而,民心所向,卻也不得不從啊!”
諸位大臣聞言,若有所思。王渾仍然有些摸不著頭腦,不明白賈充話語中的深意。而張華,這幾年由於政務經驗的積累,已經隱約猜到了幾分。眾位大臣見狀,也隻得紛紛告退,心中卻都明白,一場新的權力交替,或許即將拉開序幕。
次日,魏國朝堂之上,朝會如期舉行。魏帝曹奐依舊端坐在那威嚴的龍椅之上,盡管他手中早已沒有了實際權力,但內心深處仍存有一絲慶幸。五年時光流轉,司馬炎並未如他所懼那般行逼宮之事,或許,司馬炎真的是在等自己駕崩之後,再行稱帝之舉吧。
朝會甫一開始,司空賈充便緩步出列,聲音沉穩地問道:“陛下,如今我與蜀國的停戰合約已然到期,不知陛下後續有何決斷?”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寂靜無聲,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了曹奐身上。
曹奐聞言,心中不禁泛起一陣詫異。以往,朝政大事何時輪到過自己插手?今日這賈充為何會將問題拋給自己?他無奈地搖了搖頭,目光不由自主地轉向了司馬炎,眼中閃爍著些許祈求之色,這完全不是一個皇帝該有的舉動,更像是一個無助的臣子。
然而,司馬炎卻隻是淡淡地瞥了曹奐一眼,並未給出任何迴答。
就在這時,大將軍陳騫出列,聲音洪亮地說道:“臣亦接到雍涼都督鍾會的密報,鍾都督在雍涼經營數年,如今已擁雄兵十餘萬,急欲興兵伐蜀,望陛下定奪!”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再次沸騰起來。
曹奐聽到這裏,心中更是慌亂無措。他隻得將目光投向司馬炎,祈求地說道:“晉王,此事你看如何處理?”司馬炎輕蔑地一笑,那笑容中充滿了不屑和嘲諷。
見狀,安東將軍王渾決定再添一把火,他出列繼續說道:“臣接到密報,吳國內部交趾叛亂已經平定,其大將軍丁奉急欲北伐建功,望陛下速速定奪,不然我魏國危矣!”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炸開了鍋。
曹奐聽到這個消息,心中一驚,竟不自覺地從龍椅上掉了下來。他順勢跪在司馬炎的麵前,聲音顫抖地說道:“望晉王教我,以救社稷之危!”此時的曹奐,已經完全失去了一個皇帝的尊嚴和威嚴。
司馬炎見狀,佯裝不忍地也跪了下來,說道:“陛下,萬萬不可,豈有君跪臣之禮!”說罷,他扶起戰戰兢兢的曹奐,站在了他的前麵。他環視群臣,聲音冷峻地說道:“諸卿如此,意欲何為?”
左光祿大夫裴秀此時出列,聲音堅定地說道:“晉王,臣曾遍遊天下,繪製九州之風貌。然所過之處,皆讚晉王之德,民眾不知有魏帝,今民心已歸晉,望陛下知之!”他的言辭懇切,語氣中充滿了對司馬炎的敬仰和對曹奐的鄙夷。
太史令陳訓也出列啟奏道:“臣等職掌司天,夜觀天象,見魏氣數已終,陛下帝星隱匿不明;晉國氣象,極天際地,照耀昆侖。此乃天命所歸,非人力所能為也。陛下當以天下臣民為重,早做決定,不然,將悔之晚矣!”他的言辭更加的咄咄逼人,讓曹奐避無可避。
曹奐聽到這裏,心中已然明白今日這一場鬧劇的目的。他消沉地歎了口氣,說道:“朕已知曉,會盡快頒布禪讓詔書!”他的聲音雖然低沉,但卻透露出一種無奈和認命。他知道,自己這個皇帝,已經走到了盡頭。而司馬炎,則將成為新的天下共主,開啟一個屬於晉朝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