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邊的五姑娘終於得救,魯地的付家女眷們已經逐漸適應了田園生活。就在所有人都努力的在新的環境下用心生活的時候,邊關和朝堂裏卻沒有一天浪靜的日子。


    天剛落寒,北麵的蘆葉軍就不停的試探著。梁照月率領騎兵與其激烈的交戰了幾次,打了個兩敗俱傷後才終於被迫停了戰火。


    西麵的花大帥依舊是不見蹤影,有人說她已經死了,也有人說她是藏在某處布局。可無論是哪種說辭都印證了西麵守軍沒有頭領的事實。


    猛虎之師失去頭領,其凝聚力還不如野林裏的鬣狗。


    西麵的將領節節敗退,打到後麵不得不退守原地,全力死守。


    西、北兩麵出師不利,朝堂上的天子急得火氣都旺了不少。就在朝中為著何人能力挽狂瀾、拯救大局而爭辯的同時,這時,兩封急報直入宮門,像一把利劍一樣直直的紮在了天子的麵前。


    天子穩坐明堂,從容不迫的叫來人通報。


    那傳令的小兵聲音洪亮,語速極快而又吐字清楚的稟報著:“北麵蘆葉軍深夜猛攻,幸而梁大將軍反應迅速,後發製人反殺敵首。隨後趁勝追擊殺之敵營,發現竟是一座空營。大將軍見其情形一場,斷定蘆葉軍乃聲東擊西之策,此刻恐已援軍西麵。遂特派屬下前來稟報,懇求陛下下令調其兵馬支援西邊。”


    天子聞言按下不應,沒等片刻,就有另一個信使高聲通報應召進來。


    後來得傳令兵要比前頭得那個狼狽許多。


    他一路換馬疾馳而來,顧不上收拾好渾身的髒汙就徑直衝向大殿大聲稟報著:“拒沙關有敵軍大舉進犯,守關將士死傷大半,懇請陛下調兵支援。”


    兩方消息一出,調兵就迫在眉睫了。


    滿朝文武一言不發,斂氣屏聲的等著上首處的天子做決斷。


    高坐明堂的天子勃然大怒,認為底下的這群人都在坐等著看好戲。


    他正惱怒著,這時,忠勇伯率先出馬,主動請纓道:“老臣願披掛上陣,替陛下分憂。”


    見他出言,天子的臉色稍稍和緩幾分。


    底下的人見狀都紛紛效仿,一個接著一個的上前請戰。


    天子這才麵色和緩了不少,點了幾位忠臣到書房再議後就命人散了朝。


    禦書房內,留下來的人吵成了一團。


    有提議梁照月就近支援的,有建議守將退守險關以靜製動的,還有的激進的在一個勁兒的上奏要陛下欽點皇子帶兵親征的。


    天子縱容著地下的人吵著,過了很久才終於下了個折中的旨意:派二皇子和三皇子分頭領兵出京。二皇子帶兵北上,接替梁照月鎮守北麵邊軍。同時調令梁照月帶精兵疾馳支援西麵,與花梨鷹互為策應,退兵十裏,固守拒沙關的同時等待三皇子帶來的援軍。


    天子的這番安排可謂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二皇子的母親乃氏族之女,他的身後功勳遍地,有這麽多的大族在背後支撐,守關之事可謂十拿九穩。


    三皇子的背後乃是前朝信臣,他們雖然不是功勳之後,但個頂個的都是在各處說得上話的要員。有他背後的這些關係在身後運作,調撥士卒,分配糧草一事上就會比平時盡心。更何況天子的旨意並未說的那麽明白他們也不敢賭三皇子會不會要親自上戰場,因此調配之事更加用心,分給他的幾乎都是最好的。


    安排好遠處的事情,就該處理近處的事宜了。


    等到前朝的臣子悉數退下,過了一會兒,就有暗衛悄悄的夾了暗信放到了天子的桌案上。


    心腹內侍將外頭伺候的奴仆們全部趕走,自己則像個門神一般擋在門口放哨。


    宮殿裏,天子將暗信依次展開,看到了幾條讓人火大的消息。


    “忠勇伯近日大肆收購糧草並派兵押送,疑似與西邊有所勾連。”


    “福王世子已秘密帶兵北上,現下正躲在西郊的莊子裏。”


    “肅王近日頗為活躍,曾借過壽之名義大肆聯絡六部官員,其背後目的意味不明。”


    一封又一封的密信看的天子心頭火起。他忍不住摔了茶盞發怒出聲:


    “好一個忠勇侯,難怪要請命北上,我看忠心是假,想要謀反才是真!”


    “福王世子又急什麽,他老子還在我手下好好活著呢,急匆匆趕著來送終嗎?”


    “還有肅王!他都半截黃土埋脖子的人了,現在這般蹦躂著想要做什麽!”


    門外的內侍聞言絲毫不動,一副眼瞎耳聾的模樣。


    罵完了這一通,天子的才終於消下去不少。他冷靜片刻又要了一碗茶,待到心緒平靜以後才又吩咐道:“太後壽誕在即,今年又恰好是個整壽,自當大辦以表孝心。宣旨召各處皇嗣立刻準備進京祝壽,另知會貴妃操持好宮宴,屆時宴請京城的夫人們都前來祝壽。”


    原本還在守門的內侍不知何時已經迴歸到天子的身後。他低聲應下此時,眼睛一轉又默不作聲的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


    召令一出,底下的人心思就活絡了起來。


    他們各自心思不同,但都不約而同的選擇收斂了行徑。


    肅王聞詢立馬停止了四處串門的動作,為表忠心甚至閉門不出,但凡有人問起就說是在家裏準備為太後祝壽的禮物。


    福王世子聞詢也立馬動作,他將攜帶的侍從遣返了大辦,隻留下幾個貼身保命的侍從伴著他一路沿著官道北上。


    忠勇伯孤僻自負聽不得勸,他自認為自己正直忠勇,沒有意圖謀反的想法,因此雖明白陛下已經在警示,但依舊死心不改的,命人悄悄的將最後一批糧草通過商路送了出去。


    行商路上來往複雜,若是在之前,天子可能察覺不到他這隱蔽舉動。


    可偏偏好巧不巧,付家的商道被收歸了天子。


    天子見狀怒不可遏,等不到太後壽辰就搶先發難,尋了個錯處罰了他一通,命他在家好生反省。


    罰完這通,天子尤不解氣,怒罵道:“這個老匹夫,在家裏吃齋念佛還他生兒子的願多好,朕都打算看在以前的麵子上給他兒子一個恩寵了,偏他這個時候出來蹦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難嫁金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嘉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嘉元並收藏難嫁金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