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送大明皇帝上路~】
【大明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檢,年號崇禎。天啟七年朱由校無嗣而崩。信王朱由檢奉遺詔繼位】
【臨終前,朱由校拉著弟弟的手,畫了一個最大的餅。吾弟當為堯舜,大明,是你的了】
【朱由檢繼位後改年號為崇禎,他繼位之初總攬大權,想要天下太平。他幹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鏟除魏忠賢的閹黨】
【之後他勵精圖治,厲行節儉,力圖挽迴明朝的衰落。實現中興之偉業】
......
視頻時間不算太長,有十分鍾。
這十分鍾裏,朱元璋、馬皇後、朱標、朱棣、徐妙雲看到了崇禎朝的起落。
與朱元璋三人不同,朱棣和徐妙雲在聽到朱由檢三個字以後就開始表情不對了。
等反應過來的兩人頓時冷汗淋漓。
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由字輩正是他和妙雲的後代。
幾分鍾裏二人心不在焉,以至於後麵的內容根本就沒聽。
他們看到了崇禎的繼位,勵精圖治的決心。沒有經曆過帝王教育,朱由檢被東林黨耍的團團轉。
各地多處爆發農民起義,千千萬萬個‘朱元璋’站起來了。
崇禎十七年,京城被攻破,大明的最後一道防線徹底崩潰。
朱由檢絕望的登上煤山,身旁隻有一個老太監跟隨。
最後他絕望地以絕筆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在古人認知中,以發覆麵死後便是孤魂野鬼,永世不得超生。
視頻結束,李念將界麵關掉並將電腦轉迴到自己的麵前。
整個大廳裏一時之間陷入了沉默。
許久後,
“哈哈哈哈哈哈......”不知為何,朱元璋放聲大笑。
隻不過隨後身上便爆發出冷冷的殺機。
“好一個諸臣誤朕呐。看來咱還是對那幫大臣太好了!”
他看向李念,從始至終都沒有迴頭看朱棣一眼。
“朱由檢、朱由檢,所以......老四真的造反了,是造的他侄子朱允炆的反對嗎?”
雖然是在問李念,但言語中卻是沒有一點詢問的語氣。
從乞丐到開國皇帝,老朱僅憑著從李念這裏得來的消息就推斷出了事情的整個過程。
伴隨著兩聲撲通聲,
朱棣和徐妙雲齊齊地跪在了地上。
但馬皇後很快便將徐妙雲給扶了起來,“妙雲你身體弱先起來。老四就讓他先跪著吧”
雙目泛紅的馬皇後不由得感歎道,“苦了由檢那孩子了!”
朱標是最後一個抬頭的。
“李念,還請指正大明現在的問題,孤一定想辦法給後世子孫一個繁榮的大明”
“不愧是大明最穩太子爺,後世稱為讀書版朱元璋的太子朱標”
李念輕笑道,“看問題就是透徹,接下來就輪到我說你們洪武時期的問題了”
“認真聽我說完你們就知道,洪武大帝給後世的大明留下多大的爛攤子!”
現在的李念屬於是貼臉開大,一點都不避諱坐在對麵的皇帝朱元璋。
“首先,經濟的繁榮是一個國家興盛的標誌之一。同時呢,經濟的繁榮離不開擁有一套完整的貨幣製度,大明的曆朝曆代都沒有一個懂得經濟概念的人。這就造成了貨幣製度的缺陷”
大明的貨幣主要有三種,大明寶鈔、白銀、銅幣。
洪武七年,朱元璋設置寶鈔提舉司,第二年令中書省造大明寶鈔,命令天下通行。
大明寶鈔發行以後,民間便不準使用金銀來進行交易了。
“錢,不是隨便印的。如果你皇帝自己做主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多年以後能想象到有什麽後果嗎?”
真到全天下都是大明寶鈔的時候,那錢還是錢嗎?
“按照目前形式發展,或許百年後你到街邊買一張大餅就有可能需要推一個小車的大明寶鈔去買”
後期的大明寶鈔就是廢紙。
“把它當廁紙都嫌喇屁股,最後全糊牆了,是左一層又一層、左一層又一層。最後到廁所一看,還有這麽高呢”
李念連說帶比劃,將大明寶鈔貶低的一文不值。
這讓大明寶鈔的主事者—朱元璋臉色陰沉如水。如果不是馬皇後在這估計都要大打出手。
“老朱你的想法很好,效仿宋元發行寶鈔,但卻忽略了幾個問題”
一,發行寶鈔的時候沒有廢除元鈔。
二,元鈔以絲銀為國家準備金的,而大明什麽也沒準備。
三,舊鈔的迴收
舊鈔的迴收一直到洪武十三年才設立倒鈔法,允許百姓用舊鈔換新鈔,但要收取工墨費。
“這三個問題哪個都是要命的,據曆史記載洪武一朝一共發行了近乎一億錠,這是多麽龐大的一筆數字啊”
“這也就造成了通貨膨脹,大明寶鈔快速貶值”
在這裏李念為了讓老朱等人聽懂,他在網上快速查找著通貨膨脹相關的一些知識,並交給他們看。
“所謂通貨膨脹就是說,貨幣流通數量增加,伴隨著物價上漲,從而造成百姓購買力下降的現象”
“從寶鈔發行到現在沒幾年的時間,所以一些情況或許都沒有明顯的表現出來。你大明寶鈔印的越快,它出現的就越快”
“在這裏麵最可氣的就是你們朝堂不允許用寶鈔來換金銀,而且百官也不認可寶鈔。沒有金銀本位的概念,所以寶鈔崩潰是早晚的事”
紙幣是在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下才會產生和流通的。
但大明發行紙幣是因為國家財政的問題,從而在高壓下強力推行的。
它沒有考慮到現在的社會經濟水平。
“所以,從始至終大明的經濟都是混亂的”
李念歎了一口氣,“這幾天我想辦法搞來經濟學方麵的書籍,老朱你們自己安排人準備學習吧。接下來我來說說銅錢和白銀的問題”
“這也有問題?”
太子朱標一臉憋屈的同時驚訝的詢問道。
“大大滴問題,我將這些問題全都提出來,你們皇家就迴去解決吧”
朱標的眼睛眨了眨,他伸手向李念示意道,“那給孤準備下紙筆,內容太多了我記下來”
“行,鉛筆會用嗎?”
“鉛筆?嗯...孤試試”太子沉吟了片刻便準備試試。
李念笑著起身從牆邊的抽屜裏拿出紙筆遞給朱標。
【大明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檢,年號崇禎。天啟七年朱由校無嗣而崩。信王朱由檢奉遺詔繼位】
【臨終前,朱由校拉著弟弟的手,畫了一個最大的餅。吾弟當為堯舜,大明,是你的了】
【朱由檢繼位後改年號為崇禎,他繼位之初總攬大權,想要天下太平。他幹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鏟除魏忠賢的閹黨】
【之後他勵精圖治,厲行節儉,力圖挽迴明朝的衰落。實現中興之偉業】
......
視頻時間不算太長,有十分鍾。
這十分鍾裏,朱元璋、馬皇後、朱標、朱棣、徐妙雲看到了崇禎朝的起落。
與朱元璋三人不同,朱棣和徐妙雲在聽到朱由檢三個字以後就開始表情不對了。
等反應過來的兩人頓時冷汗淋漓。
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由字輩正是他和妙雲的後代。
幾分鍾裏二人心不在焉,以至於後麵的內容根本就沒聽。
他們看到了崇禎的繼位,勵精圖治的決心。沒有經曆過帝王教育,朱由檢被東林黨耍的團團轉。
各地多處爆發農民起義,千千萬萬個‘朱元璋’站起來了。
崇禎十七年,京城被攻破,大明的最後一道防線徹底崩潰。
朱由檢絕望的登上煤山,身旁隻有一個老太監跟隨。
最後他絕望地以絕筆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在古人認知中,以發覆麵死後便是孤魂野鬼,永世不得超生。
視頻結束,李念將界麵關掉並將電腦轉迴到自己的麵前。
整個大廳裏一時之間陷入了沉默。
許久後,
“哈哈哈哈哈哈......”不知為何,朱元璋放聲大笑。
隻不過隨後身上便爆發出冷冷的殺機。
“好一個諸臣誤朕呐。看來咱還是對那幫大臣太好了!”
他看向李念,從始至終都沒有迴頭看朱棣一眼。
“朱由檢、朱由檢,所以......老四真的造反了,是造的他侄子朱允炆的反對嗎?”
雖然是在問李念,但言語中卻是沒有一點詢問的語氣。
從乞丐到開國皇帝,老朱僅憑著從李念這裏得來的消息就推斷出了事情的整個過程。
伴隨著兩聲撲通聲,
朱棣和徐妙雲齊齊地跪在了地上。
但馬皇後很快便將徐妙雲給扶了起來,“妙雲你身體弱先起來。老四就讓他先跪著吧”
雙目泛紅的馬皇後不由得感歎道,“苦了由檢那孩子了!”
朱標是最後一個抬頭的。
“李念,還請指正大明現在的問題,孤一定想辦法給後世子孫一個繁榮的大明”
“不愧是大明最穩太子爺,後世稱為讀書版朱元璋的太子朱標”
李念輕笑道,“看問題就是透徹,接下來就輪到我說你們洪武時期的問題了”
“認真聽我說完你們就知道,洪武大帝給後世的大明留下多大的爛攤子!”
現在的李念屬於是貼臉開大,一點都不避諱坐在對麵的皇帝朱元璋。
“首先,經濟的繁榮是一個國家興盛的標誌之一。同時呢,經濟的繁榮離不開擁有一套完整的貨幣製度,大明的曆朝曆代都沒有一個懂得經濟概念的人。這就造成了貨幣製度的缺陷”
大明的貨幣主要有三種,大明寶鈔、白銀、銅幣。
洪武七年,朱元璋設置寶鈔提舉司,第二年令中書省造大明寶鈔,命令天下通行。
大明寶鈔發行以後,民間便不準使用金銀來進行交易了。
“錢,不是隨便印的。如果你皇帝自己做主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多年以後能想象到有什麽後果嗎?”
真到全天下都是大明寶鈔的時候,那錢還是錢嗎?
“按照目前形式發展,或許百年後你到街邊買一張大餅就有可能需要推一個小車的大明寶鈔去買”
後期的大明寶鈔就是廢紙。
“把它當廁紙都嫌喇屁股,最後全糊牆了,是左一層又一層、左一層又一層。最後到廁所一看,還有這麽高呢”
李念連說帶比劃,將大明寶鈔貶低的一文不值。
這讓大明寶鈔的主事者—朱元璋臉色陰沉如水。如果不是馬皇後在這估計都要大打出手。
“老朱你的想法很好,效仿宋元發行寶鈔,但卻忽略了幾個問題”
一,發行寶鈔的時候沒有廢除元鈔。
二,元鈔以絲銀為國家準備金的,而大明什麽也沒準備。
三,舊鈔的迴收
舊鈔的迴收一直到洪武十三年才設立倒鈔法,允許百姓用舊鈔換新鈔,但要收取工墨費。
“這三個問題哪個都是要命的,據曆史記載洪武一朝一共發行了近乎一億錠,這是多麽龐大的一筆數字啊”
“這也就造成了通貨膨脹,大明寶鈔快速貶值”
在這裏李念為了讓老朱等人聽懂,他在網上快速查找著通貨膨脹相關的一些知識,並交給他們看。
“所謂通貨膨脹就是說,貨幣流通數量增加,伴隨著物價上漲,從而造成百姓購買力下降的現象”
“從寶鈔發行到現在沒幾年的時間,所以一些情況或許都沒有明顯的表現出來。你大明寶鈔印的越快,它出現的就越快”
“在這裏麵最可氣的就是你們朝堂不允許用寶鈔來換金銀,而且百官也不認可寶鈔。沒有金銀本位的概念,所以寶鈔崩潰是早晚的事”
紙幣是在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下才會產生和流通的。
但大明發行紙幣是因為國家財政的問題,從而在高壓下強力推行的。
它沒有考慮到現在的社會經濟水平。
“所以,從始至終大明的經濟都是混亂的”
李念歎了一口氣,“這幾天我想辦法搞來經濟學方麵的書籍,老朱你們自己安排人準備學習吧。接下來我來說說銅錢和白銀的問題”
“這也有問題?”
太子朱標一臉憋屈的同時驚訝的詢問道。
“大大滴問題,我將這些問題全都提出來,你們皇家就迴去解決吧”
朱標的眼睛眨了眨,他伸手向李念示意道,“那給孤準備下紙筆,內容太多了我記下來”
“行,鉛筆會用嗎?”
“鉛筆?嗯...孤試試”太子沉吟了片刻便準備試試。
李念笑著起身從牆邊的抽屜裏拿出紙筆遞給朱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