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頂帽子可太大了。李念可不想它扣在自己的頭上。
他起身走到大門口,靜靜的看著門外,
“這世間的一切自有因果,我們幾個也隻是救了兩個人的命罷了,剩下的,主導者就不是我們了”
李念換個笑臉看著朱雄英兄弟倆,沒有了再和朱元璋較真的意思。
“小殿下喜歡聽故事嗎?唐詩宋詞元曲,這明朝啊...最出名的就是小說了,也就是話本”
朱雄英也聰明,本就在想著找個話題轉移一下視線。
“好哇好哇,弟弟你也喜歡聽對吧”
朱允熥伸手摸了摸嘴巴,微微點頭。
“行,我知道了”李念重新坐到朱雄英的身旁。
他轉過頭瞥了一眼院子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壞笑。
“那......我給你們講講大宋的故事好吧,先說好哈,話本而已不要帶入大宋的曆史”
“嗯嗯,我知道了”朱雄英點頭如搗蒜。
李念清了清嗓子,開始講起了魔改大宋的故事。
‘話說在北宋年間,天下初定、漸起盛世之象。大宋忠孝王唿延顯,世代功勳,為大宋立下赫赫戰功。但北宋江湖奪取自後周,後周末代世子柴複光蟄伏多年以後,投身到唿延顯的府中’
“此事事發以後天下皆驚,當朝皇帝趙光義更是感覺如鯁在喉。他明知道唿延顯絕無反意,但還是將唿延顯全家關入大牢。並昭告天下不日問斬,以定國基......”
李念將故事的時代背景詳細地講給朱雄英等人聽。
就連站在門口的蔣瓛也是大氣都沒出,微微側耳仔細聽著故事。
朱元璋輕哼了一聲,“臣子窩藏前朝餘孽,哪個皇帝都容忍不了”
得,
老朱這是自己帶入到了趙光義的角色當中。
‘話說這唿延顯呐,作為大將軍曾經率領船隊出征海外。在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大俠沈浪之子沈滄海,並且還救下了沈滄海妻子的性命。唿沈二人一見如故,並以兄弟相稱。他們做下約定,每年的端陽在這東海相聚、不醉不歸’
‘唿延顯下獄沒多久就恰好趕上端陽,沈滄海遲遲未見唿延顯便知道出事了。於是他從東海出發前往中原一路奔襲。他一人一劍殺入天牢欲救下唿延顯一家,但沈滄海終究是來遲了一步。’
‘唿延顯早已在獄中自縊,隻留下牆上七個血字,何惜一死報太平。沈滄海來不及悲傷,隻能帶著唿延顯的兩個孩子離開...’
李念剛想繼續講下去,便聽到了朱雄英的唏噓聲。
“李念叔叔,你認為這唿延顯是個忠誠之人嗎?”
“為何不是?”李念反問道,“這自古以來啊,當了皇帝的人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猜忌之心,誰也不能免俗”
“唿延顯為大宋忠孝王,立下汗馬功勞。到頭來卻是因為一個小小的前朝之人而送了命。要知道已經改朝換代了。他趙光義難道就容不下一個不成氣候的餘孽嗎?”
說到此處李念暗暗看了一眼一旁的朱元璋。以老朱的脾性同樣會趕盡殺絕的。
現在朱雄英還不是皇帝,這些東西都需要自己去思考。
‘唿延顯自縊,兩個兒子被人救走。朝廷知曉後大怒,趙光義派遣十萬禁軍和數千江湖高手追緝沈滄海。沈滄海帶著孩子速度並不快,一路疲於奔波,最後無奈拿出他父親留下的尊字令。何為尊字令?’
‘就是尊字令一出,整座江湖都不得不遵從。當時江湖上最大的幫會青龍會出動了,青龍會的龍首白玉京帶領所有成員一路護送沈滄海至大宋的邊境燕雲深處’
李念停頓了一下,他笑著詢問道,“小殿下讀過詩仙李白的詩嗎?”
“當然讀過,李太白的詩我讀過很多的”
朱雄英從小聰慧過人,四歲開始便熟讀古籍。
“那李白有一首詩曾經提到過白玉京,你知道是哪一首嗎?”
李念覺得這個問題對朱雄英來說很簡單,但對後世的學生來說就有難度了。
因為他們沒學過。
反正李念上學的時候,無論是必修還是選修都沒有天上白玉京這首詩。
“出自李太白的《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厲害!”李念伸出大拇指忍不住誇讚道。
隻不過他又問出了第二個問題,“那小殿下知道白玉京最早的出處嗎?”
“這個......雄英不知”
朱雄英撓了撓腦袋,白玉京這個詞曾經頻繁出現在古人的作品當中。
但如果要問最早出自哪裏,他是真的不知道了。
“它出自晉代葛洪的《枕中書》,白玉京自古都帶有神話色彩。這些都離我們太遙遠了”
李念告訴朱雄英,在他的故事當中白玉京隻是一個人的代號。
他繼續講述著故事,
雖然青龍會已經將沈滄海他們送出大宋邊境,但宋軍依舊咬緊不放,追入了燕雲。
在這個時候白玉京突然反悔,他想要先和沈滄海打一場再做決斷。
素聞沈滄海武藝高強,其父沈浪和老丈人王憐花更是江湖名宿。
沈滄海更是得其真傳。
如果白玉京輸了,那麽青龍會繼續信守承諾護送沈滄海離開。贏了,青龍會退去。白玉京自己一人完成接下來的任務。
朱雄英眼睛發亮,他迫不及待的詢問,“他們兩個到底誰贏了?”
“沒有結果,一戰之後二人雙雙消失,沒有人知道到底是誰贏了”
之後朝廷便宣告,欽犯沈滄海和唿延顯的兩個兒子已死於大漠之中。
至此,被稱為龍鱗的謀反案子徹底結束。
後人也稱其為龍鱗刺一案。
一個小前奏講完,李念拍著朱雄英的肩膀說道,“小殿下,聽完龍鱗刺一案,能想到什麽?”
隻見朱雄英正色道,
“如果一個帝王能少一些猜忌、多一分信任,或許就能避免一些無辜之人死亡”
李念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他感歎道,“大話誰都會說,小殿下你現在還不是皇帝,坐在那個位子上的人,到最後甚至連自己的影子都要猜忌幾分。他不相信任何人”
咚咚,
一旁的朱元璋敲了兩下桌子,“你小子是拐彎抹角在說咱吧”
他起身走到大門口,靜靜的看著門外,
“這世間的一切自有因果,我們幾個也隻是救了兩個人的命罷了,剩下的,主導者就不是我們了”
李念換個笑臉看著朱雄英兄弟倆,沒有了再和朱元璋較真的意思。
“小殿下喜歡聽故事嗎?唐詩宋詞元曲,這明朝啊...最出名的就是小說了,也就是話本”
朱雄英也聰明,本就在想著找個話題轉移一下視線。
“好哇好哇,弟弟你也喜歡聽對吧”
朱允熥伸手摸了摸嘴巴,微微點頭。
“行,我知道了”李念重新坐到朱雄英的身旁。
他轉過頭瞥了一眼院子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壞笑。
“那......我給你們講講大宋的故事好吧,先說好哈,話本而已不要帶入大宋的曆史”
“嗯嗯,我知道了”朱雄英點頭如搗蒜。
李念清了清嗓子,開始講起了魔改大宋的故事。
‘話說在北宋年間,天下初定、漸起盛世之象。大宋忠孝王唿延顯,世代功勳,為大宋立下赫赫戰功。但北宋江湖奪取自後周,後周末代世子柴複光蟄伏多年以後,投身到唿延顯的府中’
“此事事發以後天下皆驚,當朝皇帝趙光義更是感覺如鯁在喉。他明知道唿延顯絕無反意,但還是將唿延顯全家關入大牢。並昭告天下不日問斬,以定國基......”
李念將故事的時代背景詳細地講給朱雄英等人聽。
就連站在門口的蔣瓛也是大氣都沒出,微微側耳仔細聽著故事。
朱元璋輕哼了一聲,“臣子窩藏前朝餘孽,哪個皇帝都容忍不了”
得,
老朱這是自己帶入到了趙光義的角色當中。
‘話說這唿延顯呐,作為大將軍曾經率領船隊出征海外。在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大俠沈浪之子沈滄海,並且還救下了沈滄海妻子的性命。唿沈二人一見如故,並以兄弟相稱。他們做下約定,每年的端陽在這東海相聚、不醉不歸’
‘唿延顯下獄沒多久就恰好趕上端陽,沈滄海遲遲未見唿延顯便知道出事了。於是他從東海出發前往中原一路奔襲。他一人一劍殺入天牢欲救下唿延顯一家,但沈滄海終究是來遲了一步。’
‘唿延顯早已在獄中自縊,隻留下牆上七個血字,何惜一死報太平。沈滄海來不及悲傷,隻能帶著唿延顯的兩個孩子離開...’
李念剛想繼續講下去,便聽到了朱雄英的唏噓聲。
“李念叔叔,你認為這唿延顯是個忠誠之人嗎?”
“為何不是?”李念反問道,“這自古以來啊,當了皇帝的人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猜忌之心,誰也不能免俗”
“唿延顯為大宋忠孝王,立下汗馬功勞。到頭來卻是因為一個小小的前朝之人而送了命。要知道已經改朝換代了。他趙光義難道就容不下一個不成氣候的餘孽嗎?”
說到此處李念暗暗看了一眼一旁的朱元璋。以老朱的脾性同樣會趕盡殺絕的。
現在朱雄英還不是皇帝,這些東西都需要自己去思考。
‘唿延顯自縊,兩個兒子被人救走。朝廷知曉後大怒,趙光義派遣十萬禁軍和數千江湖高手追緝沈滄海。沈滄海帶著孩子速度並不快,一路疲於奔波,最後無奈拿出他父親留下的尊字令。何為尊字令?’
‘就是尊字令一出,整座江湖都不得不遵從。當時江湖上最大的幫會青龍會出動了,青龍會的龍首白玉京帶領所有成員一路護送沈滄海至大宋的邊境燕雲深處’
李念停頓了一下,他笑著詢問道,“小殿下讀過詩仙李白的詩嗎?”
“當然讀過,李太白的詩我讀過很多的”
朱雄英從小聰慧過人,四歲開始便熟讀古籍。
“那李白有一首詩曾經提到過白玉京,你知道是哪一首嗎?”
李念覺得這個問題對朱雄英來說很簡單,但對後世的學生來說就有難度了。
因為他們沒學過。
反正李念上學的時候,無論是必修還是選修都沒有天上白玉京這首詩。
“出自李太白的《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厲害!”李念伸出大拇指忍不住誇讚道。
隻不過他又問出了第二個問題,“那小殿下知道白玉京最早的出處嗎?”
“這個......雄英不知”
朱雄英撓了撓腦袋,白玉京這個詞曾經頻繁出現在古人的作品當中。
但如果要問最早出自哪裏,他是真的不知道了。
“它出自晉代葛洪的《枕中書》,白玉京自古都帶有神話色彩。這些都離我們太遙遠了”
李念告訴朱雄英,在他的故事當中白玉京隻是一個人的代號。
他繼續講述著故事,
雖然青龍會已經將沈滄海他們送出大宋邊境,但宋軍依舊咬緊不放,追入了燕雲。
在這個時候白玉京突然反悔,他想要先和沈滄海打一場再做決斷。
素聞沈滄海武藝高強,其父沈浪和老丈人王憐花更是江湖名宿。
沈滄海更是得其真傳。
如果白玉京輸了,那麽青龍會繼續信守承諾護送沈滄海離開。贏了,青龍會退去。白玉京自己一人完成接下來的任務。
朱雄英眼睛發亮,他迫不及待的詢問,“他們兩個到底誰贏了?”
“沒有結果,一戰之後二人雙雙消失,沒有人知道到底是誰贏了”
之後朝廷便宣告,欽犯沈滄海和唿延顯的兩個兒子已死於大漠之中。
至此,被稱為龍鱗的謀反案子徹底結束。
後人也稱其為龍鱗刺一案。
一個小前奏講完,李念拍著朱雄英的肩膀說道,“小殿下,聽完龍鱗刺一案,能想到什麽?”
隻見朱雄英正色道,
“如果一個帝王能少一些猜忌、多一分信任,或許就能避免一些無辜之人死亡”
李念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他感歎道,“大話誰都會說,小殿下你現在還不是皇帝,坐在那個位子上的人,到最後甚至連自己的影子都要猜忌幾分。他不相信任何人”
咚咚,
一旁的朱元璋敲了兩下桌子,“你小子是拐彎抹角在說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