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評價中,和唐婉最像的不是她親手培養出來的唐昭,而是武曌,武則天。


    日月當空,她特地造出這個字當自己的名字,留下無字之碑讓功過交由後人評說。


    便是唐婉也對她的霸氣和豁達自愧不如。


    唐婉是很在乎自己的評價的,這也是她不願意開殺戒的原因,當然,最後也沒避免的了就是了。


    說來她也無奈,就殺了那麽一次,雖然改革更順利了,但也被世家暗自恨上了,各種史書裏也真是被黑了不少。


    好在她功勞比較實,還有後人給她打理打理名聲,還有荀氏為她從中說和,再加上正經的官方史書也沒丟,她的評價也還算中肯。


    至少比武則天名聲好。


    唐婉出現的時候大漢風雨飄搖,天災人禍不斷,她是一統天下後才讓劉協“心甘情願”禪讓的,她的位置顯得更加名正言順,但武則天卻不盡然。


    自唐婉後的女皇不是沒有,但如她一般從自己的子嗣手裏搶位子的也真是不多見。


    當然,她的結局也不算好。


    她活的時間很長,比唐婉要長壽,但她沒有繼承人。


    她年老體衰精力不濟,但李隆基年輕力壯,蓬勃如朝陽,有膽識有魄力,況且她是在大唐的基礎上繼位的,他們心裏終歸還是向著大唐啊……


    她她老了,鬥不過他了,她的太平也還差些手段。


    無奈,無可奈何。


    武則天閉眼睛的那一刻,到底還有些不甘。


    不過她倒也不用太不甘心,至少在李隆基晚年昏庸,安祿山史思明叛變以後,還有留著武氏血統的公主再次重塑河山,重立武唐,也算她後繼有人了。


    看著天幕上的這些,武則天終於滿意的笑了。


    李隆基啊李隆基,勝了又怎麽樣呢,說她晚年昏庸,但她可做不出搶兒媳的事情。


    這次要來的是李隆基,她得去看看太宗皇帝的表情。


    她剛來的時候,李世民對這個篡他權的原才人那可真是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尤其是她都被趕到廟裏了都能從他兒子那兒迴來。


    當然,不隻是她,他自己親兒子更是不能免俗,幸好長孫皇後也在,有她在一旁李世民總是聽勸。


    尤其是死後再見,他對長孫皇後堪稱言聽計從。


    給武則天開門的正是長孫皇後,這位出身高貴,性情溫柔,豁達明理的皇後沒有因為她當了李世民的才人又去嫁給她的兒子而生氣,也沒對她篡了李唐江山而憤怒。


    她理解她的野心,也真心的認為她的皇帝當的很合格,所以會在李世民不允許她出現在自己麵前的時候,依然會去為她開門。


    難怪李世民喜歡她,武則天也喜歡。


    這位長相明豔的女帝冷淡的眉眼刹那間如花般綻放,眉目流轉間帶了幾分溫柔小意的味道。


    “觀音婢~”


    沒錯,她也叫長孫皇後小字,這或許也是李世民破防的原因之一吧,攬著長孫皇後柔軟腰肢的武則天這樣想到。


    不久,整個帝巷再次傳來了熟悉的吼聲,那位同樣被稱為“千古一帝”的李世民憤怒的咆哮聲迴蕩在所有皇帝的耳邊。


    萬幸傳不到臣子的巷子裏,不然他可就真丟臉嘍。


    此時的唐婉悠還能閑的坐在院子裏,豎起耳朵聽那邊大唐傳過來聲響,卻不曾想不過區區千年,她就成了被看笑話的一員。


    慈禧。


    這個唐婉生平最大的汙點。


    這位從太後篡權成皇帝的女人自稱從小就喜歡唐婉,就連登基的詔書上都恬不知恥的寫了承昭明遺誌,唐婉瞪大了眼睛,看著天幕上那個好大喜功、貪圖享樂、毫無骨氣,卻又能在自己一無所有的時候對十一國宣戰,然後狼狽的把位置禪讓給他人自己逃跑的女人,差點氣暈了過去。


    天啊,怎麽死後千年還突然變得不幹淨了。


    “政哥,借我王劍一用。”


    軟劍雖鋒,但到底不如七尺長劍來的解氣。


    嬴政沒多說什麽,自從胡亥被其他皇帝擠下來以後,他的劍就沒怎麽用了,如今也確實該重出江湖了。


    就是可惜,慈禧這種皇帝是不可能留在這片樂土的,隻能短暫的停留三日便該走了。


    唐婉可惜的看著手上這把跟自己差不多高的秦王劍,臉上的笑越發猙獰。


    她非得讓那個敗壞她名聲的女人知道知道,什麽話是能說的,什麽話是不能說的。


    沒本事少來蹭,她這麽說話,豈不是要讓旁人都來覺得什麽千古一帝,不過就是慈禧這樣的貨色。


    菜不是她的錯,但又菜又愛蹭可就是她的問題了。


    怒發衝冠,今天可算是真見著了。


    幾位同樣生氣,想來揍慈禧一頓,但看到唐婉的模樣,有幾分擔心自己也被順手打一頓的皇帝悄悄的往後退了幾步。


    咳咳,尊老愛幼,對前輩要禮讓一點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共添青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枕星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枕星河並收藏綜:共添青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