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那頭,遠在豫州的戲誌才如常處政,若是離得遠些,自然看不見那蒼白的麵孔,也聽不到那幾乎低不可聞的咳聲。
他沒太在意自己這副身子,畢竟常年體弱,他早已習慣如此,但若是劉妍知曉了,又要緊張一迴,所以戲誌才在給劉妍的信中自然絕口不提自己的病,反而是與賈詡通了信,算是杜絕了劉妍的擔憂。
但是……他今年的病症,是不是有些太長了……
戲誌才甩了甩頭,暗自笑自己竟然還學會了怕死,隨後便頗為悠閑的緊了緊披風,繼續拿起竹簡看了起來。
他於初夏的正午裏燃了足足的炭火,還披上了冬日的披風,卻也擋不住骨子裏泛起的寒意。
不過他已經習慣了。
————
“製曰:曹氏子曹孟德,誌慮忠純,文武兼備……,加封武安侯,錄尚書事。”
“製曰:五原呂奉先……加征東將軍,安遠侯。”
“製曰: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封建武侯,錄尚書事……”
袁家出了袁紹和袁術的事兒,而且還失敗了,袁家在朝中威望自然一落千丈,反而送給劉妍大肆加封自己人的機會,劉妍便趁此機會把出征的三人全給賞了一遍,留在後方的賈詡也少不了升職,早就入了尚書台的他現在已經是尚書仆射了。
尚書台,亦號中台、內台,既是參與決策的宮廷出令機構,又是綜理國事的政務中樞。
各級官府奏章皆呈送尚書台,由其拆閱、裁定、記錄、轉呈、代奏,詔令也由此下達三公府,或者徑下九卿,尚書台的官員對詔令有異議,有權駁議。
官吏選舉、任免、考課、彈劾、誅賞、刑獄,無所不總。上自中央九卿,下至州郡,一切行政事務,由其分曹管理。
尚書台長官為尚書令,次官便是尚書仆射,如今次官賈詡為劉妍心腹,尚書台對賈詡自然也是唯命是從。
荀彧之前便在尚書台,劉妍為他加了一級,曹操和劉備也有了錄尚書事的名頭,參與國家政事的討論更加名正言順,這代表劉妍的對洛陽城內的統治更深了。
而她也表現了更強的攻擊力,征東將軍統領青、兗、徐、揚四州,屯駐揚州,呂布為征東將軍,是意在青州,還是揚州呢?
這是劉妍掌權以來第一次正式的,大麵積的為自己手下人封賞,無論是離得遠的關羽和戲誌才乃至於馬騰公孫瓚等人,還是新加入的荀彧荀攸等人,她都多多少少給加了官,封了爵,雖說有些任人唯親的感覺,但卻讓朝中眾臣鬆了口氣。
若是她始終沒有動作,那才是讓他們最擔心的。
沒有圖謀,那便是最大的圖謀,她大肆封賞同黨,才是最正常,也最讓人放心的啊……
———
“來昂兒,跟阿父一起讀,忘恩負義!”
……
“薄情寡義。”
……
位於曹府書房門口的劉妍雙手叉腰,一臉無語的看著曹操對著她的臉指桑罵槐,心裏一陣無語。
“昂兒——”
小曹昂眼睛一亮,立馬扔下他爹寫的幾個不知所雲的字,邁著小短腿就奔著劉妍的懷抱奔了過去。
劉妍接過了行走的小炮彈,先是問了小孩兒開蒙的情況,狠狠地誇了一番,便著手報複那個老炮仗了。
“來,昂兒,我教你幾個字好不好啊!”
“跟我讀,不知好歹,是非不分——”
曹操連忙讓埋著頭不敢說話的侍女把曹昂抱走,怒氣衝衝的看著劉妍。
“你明明知道我畢生所願不過是一個征西將軍之墓,卻偏偏給了奉先征東將軍。”
“不然呢,讓你當征東將軍,讓奉先去錄尚書事?看他給不給你一方天畫戟就完了”
“有玄德錄尚書事還不夠嗎?還就缺了個我不成?”
“尚書台這般重要,我放再多的自己人也不為過。”
再說了,就曹操那暴脾氣,賺了點功勞就給揮霍一點兒,別人官越做越大,他越做越沒,現在這功勞又是重新攢的,也不夠又封侯又封將軍的啊。
誰讓他人菜癮大,輸給了呂布呢?
“願賭服輸,這仗功勞最大的是奉先,當然是以他為先。”
“你就多等等唄,又不是沒機會。”
反正不等也沒辦法。
旨已經下了,他曹操除了跟好友抱怨抱怨,提醒著她別把自己忘了以外,還能幹什麽呢?
劉妍與他的關係看似依然是知己,但曹操知道,已經變了。
她不隻是那個和他誌趣相投,相約為友的劉靜姝,她還掌握他一家性命和前途。
他們在朋友之前,應該先是君臣。
但至少現在表麵上沒變,他依然想與她做知己,而她也如此。
但總歸是不一樣了。
曹操冷哼一聲,也不看她,連茶水都要讓她自己倒,劉妍卻毫不在意,喝了口茶,便和曹操說起了正事兒。
前些日子有人獻策解決黃巾之亂後流民的問題,棗祗、韓浩之流建議開屯田製度,就是以前屯田的是邊地將士,但現在要變成流民而已。
她覺得不錯,所以來找曹操,準備由曹操帶這兩人上朝獻策,連帶著把這事兒也交給曹操。
曹操也覺得是個好主意,於是兩人就這麽愉快的決定了。
至於那些原本無主的地有沒有被一些世家豪族悄悄占領……
誰管呢?
無主的地就是朝廷的,他們占了更好,還省了開墾的力氣,她直接就收獲了被開墾過的良田,那可真是白白便宜了她。
想占小便宜,就得做好吃大虧的準備,總有一天,因為他們還有更多的虧要吃呢。
隱匿土地和藏匿人口的事兒,她早晚是要跟他們一一清算的。
現在,不過是還沒到時候罷了,得再等一等,等一等……
那雙明亮靈動的眼底是翻湧著的墨色浪濤,他們藏在鮮為人知的地方,卻總有一天會顯露人前。
而在劉妍邊上的曹操依然跟劉妍說說笑笑,仿佛是什麽也沒看出來。
這世上,很難找到第二個如曹操這般了解劉妍的人了……
他沒太在意自己這副身子,畢竟常年體弱,他早已習慣如此,但若是劉妍知曉了,又要緊張一迴,所以戲誌才在給劉妍的信中自然絕口不提自己的病,反而是與賈詡通了信,算是杜絕了劉妍的擔憂。
但是……他今年的病症,是不是有些太長了……
戲誌才甩了甩頭,暗自笑自己竟然還學會了怕死,隨後便頗為悠閑的緊了緊披風,繼續拿起竹簡看了起來。
他於初夏的正午裏燃了足足的炭火,還披上了冬日的披風,卻也擋不住骨子裏泛起的寒意。
不過他已經習慣了。
————
“製曰:曹氏子曹孟德,誌慮忠純,文武兼備……,加封武安侯,錄尚書事。”
“製曰:五原呂奉先……加征東將軍,安遠侯。”
“製曰: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封建武侯,錄尚書事……”
袁家出了袁紹和袁術的事兒,而且還失敗了,袁家在朝中威望自然一落千丈,反而送給劉妍大肆加封自己人的機會,劉妍便趁此機會把出征的三人全給賞了一遍,留在後方的賈詡也少不了升職,早就入了尚書台的他現在已經是尚書仆射了。
尚書台,亦號中台、內台,既是參與決策的宮廷出令機構,又是綜理國事的政務中樞。
各級官府奏章皆呈送尚書台,由其拆閱、裁定、記錄、轉呈、代奏,詔令也由此下達三公府,或者徑下九卿,尚書台的官員對詔令有異議,有權駁議。
官吏選舉、任免、考課、彈劾、誅賞、刑獄,無所不總。上自中央九卿,下至州郡,一切行政事務,由其分曹管理。
尚書台長官為尚書令,次官便是尚書仆射,如今次官賈詡為劉妍心腹,尚書台對賈詡自然也是唯命是從。
荀彧之前便在尚書台,劉妍為他加了一級,曹操和劉備也有了錄尚書事的名頭,參與國家政事的討論更加名正言順,這代表劉妍的對洛陽城內的統治更深了。
而她也表現了更強的攻擊力,征東將軍統領青、兗、徐、揚四州,屯駐揚州,呂布為征東將軍,是意在青州,還是揚州呢?
這是劉妍掌權以來第一次正式的,大麵積的為自己手下人封賞,無論是離得遠的關羽和戲誌才乃至於馬騰公孫瓚等人,還是新加入的荀彧荀攸等人,她都多多少少給加了官,封了爵,雖說有些任人唯親的感覺,但卻讓朝中眾臣鬆了口氣。
若是她始終沒有動作,那才是讓他們最擔心的。
沒有圖謀,那便是最大的圖謀,她大肆封賞同黨,才是最正常,也最讓人放心的啊……
———
“來昂兒,跟阿父一起讀,忘恩負義!”
……
“薄情寡義。”
……
位於曹府書房門口的劉妍雙手叉腰,一臉無語的看著曹操對著她的臉指桑罵槐,心裏一陣無語。
“昂兒——”
小曹昂眼睛一亮,立馬扔下他爹寫的幾個不知所雲的字,邁著小短腿就奔著劉妍的懷抱奔了過去。
劉妍接過了行走的小炮彈,先是問了小孩兒開蒙的情況,狠狠地誇了一番,便著手報複那個老炮仗了。
“來,昂兒,我教你幾個字好不好啊!”
“跟我讀,不知好歹,是非不分——”
曹操連忙讓埋著頭不敢說話的侍女把曹昂抱走,怒氣衝衝的看著劉妍。
“你明明知道我畢生所願不過是一個征西將軍之墓,卻偏偏給了奉先征東將軍。”
“不然呢,讓你當征東將軍,讓奉先去錄尚書事?看他給不給你一方天畫戟就完了”
“有玄德錄尚書事還不夠嗎?還就缺了個我不成?”
“尚書台這般重要,我放再多的自己人也不為過。”
再說了,就曹操那暴脾氣,賺了點功勞就給揮霍一點兒,別人官越做越大,他越做越沒,現在這功勞又是重新攢的,也不夠又封侯又封將軍的啊。
誰讓他人菜癮大,輸給了呂布呢?
“願賭服輸,這仗功勞最大的是奉先,當然是以他為先。”
“你就多等等唄,又不是沒機會。”
反正不等也沒辦法。
旨已經下了,他曹操除了跟好友抱怨抱怨,提醒著她別把自己忘了以外,還能幹什麽呢?
劉妍與他的關係看似依然是知己,但曹操知道,已經變了。
她不隻是那個和他誌趣相投,相約為友的劉靜姝,她還掌握他一家性命和前途。
他們在朋友之前,應該先是君臣。
但至少現在表麵上沒變,他依然想與她做知己,而她也如此。
但總歸是不一樣了。
曹操冷哼一聲,也不看她,連茶水都要讓她自己倒,劉妍卻毫不在意,喝了口茶,便和曹操說起了正事兒。
前些日子有人獻策解決黃巾之亂後流民的問題,棗祗、韓浩之流建議開屯田製度,就是以前屯田的是邊地將士,但現在要變成流民而已。
她覺得不錯,所以來找曹操,準備由曹操帶這兩人上朝獻策,連帶著把這事兒也交給曹操。
曹操也覺得是個好主意,於是兩人就這麽愉快的決定了。
至於那些原本無主的地有沒有被一些世家豪族悄悄占領……
誰管呢?
無主的地就是朝廷的,他們占了更好,還省了開墾的力氣,她直接就收獲了被開墾過的良田,那可真是白白便宜了她。
想占小便宜,就得做好吃大虧的準備,總有一天,因為他們還有更多的虧要吃呢。
隱匿土地和藏匿人口的事兒,她早晚是要跟他們一一清算的。
現在,不過是還沒到時候罷了,得再等一等,等一等……
那雙明亮靈動的眼底是翻湧著的墨色浪濤,他們藏在鮮為人知的地方,卻總有一天會顯露人前。
而在劉妍邊上的曹操依然跟劉妍說說笑笑,仿佛是什麽也沒看出來。
這世上,很難找到第二個如曹操這般了解劉妍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