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東風起,黃蓋請求出戰
曹操請登基,皇帝我不當了 作者:牙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瑜的話,瞬間讓蔡和的心跌入穀底,臉色慘白。
原來周瑜打黃蓋,是為了試探自己!
蔡和剛想狡辯,誰知道蔡中率先崩潰,大吼道,“大都督饒命啊,大都督這一切都是曹操讓我們幹的!”
“饒命啊,大都督,曹操扣押我妻兒,我不得不這麽做啊!”
聽到蔡中的哭訴聲,蔡和心中一片淒涼,他知道現在說什麽都晚了。
周瑜冷笑,對於蔡中的求饒聲,完全沒有感覺,挺起來腰來,背過身去。
劊子手立馬會意,手中大刀高高揚起,在空中劃過一道寒光。
咕嚕!咕嚕!
兩個人頭落地,滾入江水之中,濺起水花。
站在高台上的諸葛亮,聽著下麵的動靜,微微一笑。
若是他,也會像周瑜這樣做,畢竟探子的下場從來都是如此。
他抬起頭,望著天邊快要落山的太陽。
手中則是掐著一根線頭。
等到線頭被東南風吹動,就是他做法的時候,他在等,等東南風的到來。
這一等,就是足足兩個時辰。
周瑜心中的耐心一點點被消磨,此時已經所剩無幾,手中劍柄,更是攥了又攥。
他對諸葛亮借東風,本來就有些懷疑,隻是當作一個機會。
諸葛亮倒好,從站上高台之上,動都沒有動。
若是諸葛亮借不來東風,周瑜的名聲將會在軍中徹底崩塌,相信鬼神之力打仗,這不就是笑話嗎。
諸葛亮此時也眉頭緊皺,太陽已經落山了,月亮都爬上來了。
手中的線頭,到現在還是西北風方向,這讓他心中同樣焦急,但臉上卻未曾表現出分毫。
依舊站在高台之上,他心中確信,自己觀察的並沒有錯誤。
“大都督。”魯肅上前一步,“不如就此作罷,我們在圖謀他計。”
很顯然魯肅也對諸葛亮失去了信心。
周瑜艱難的咽了咽口水,臉色陰沉,死死地盯著諸葛亮。
這是讓自己名譽掃地啊,但他還是搖搖頭,心中的希望僅僅存在一絲。
就在所有失去信心的時候。
諸葛亮手中的線頭,停住了,西北風停了。
諸葛亮一愣,旋即心中狂喜,來了,終於要來了,東風終於來了。
他努力讓自己鎮定,借著火光,看著手中的線頭。
隻是片刻。
線頭被東南風刮動。
就在線頭動起來的那一刻,諸葛亮瞬間有了動作,手中羽扇猛然舉起,“蒼天在上,厚土在下。”
“今日曹賊,不顧天下安危,進攻江東之地,已經是人神共憤,天理難容。”
“我諸葛亮,特意向上天借東風!”
諸葛亮就在高台之上來迴跳動,口中念念有詞。
這一幕讓周瑜臉色一變。
這是開始借東風了,可是他轉頭看向周字大旗,依舊是平靜無比。
難道諸葛亮這是在為自己的失敗表演?
就在眾人疑惑之時。
忽然。
大旗動了。
被東南風吹動了。
“風!是風!是東南風!” 不知道誰大喊了一聲。
周瑜猛然看向旗幟,此時旗幟直接被東南風吹動。
是東風!
真的是東風!
東風來了,來了!
諸葛亮感受到東南風越來越大,嘴角的笑意越來越濃,舞蹈跳的更加的誇張。
終於來了,不枉自己表演這麽長時間。
“神仙!諸葛先生是神仙!”“神仙啊!神仙!”“諸葛先生是神仙轉世!”……
無數士兵直接跪在地上,不斷的對諸葛亮叩拜。
甚至有的士兵直接開始許願。
聽到身後的唿喊聲,周瑜同樣長長的吐了一口氣,東風真的來了。
這一戰勝算在望。
坐在船頭的黃蓋,不知道何時已經睜開了雙眼,手中大刀直接一轉,無盡的戰意從身上迸發出來。
他直接轉身看向周瑜,單膝跪地,“大都督,黃蓋請求出戰,征戰曹操!”
聽到聲音,周瑜直接登上船頭,“黃老將軍,莫要行此大禮!”
“我愧對黃老將軍,如今東風已起,黃老將軍有傷在身。”
“不如隨我觀戰如何?”
周瑜此時不想讓黃蓋出戰了,苦肉計可是讓黃蓋吃盡苦頭。
若是黃蓋再出現意外,他無法向孫權交代,若是此時替換下黃蓋,就能降低危險。
天色已經暗下來,距離如此之遠,曹操必然分不清黃蓋。
“大都督!”黃蓋的聲音鏗鏘有力,跪在地上不起,“我黃蓋已經是一把老骨頭了,還能為江東征戰多久,已經掌手可數。”
“想我侍奉江東三主,今日能為小主公出戰,是我黃蓋的榮幸。”
“我雖身受重傷,可隻有我去投靠曹賊,讓他麻痹。”
“還請大都督允許我出戰!”
周瑜站在原地,不知道說些什麽。
黃蓋是僅存的老將軍,更是江東重要人物,三朝元老的分量,在某些程度上比周瑜的大都督還要有能量。
要是論忠心,黃蓋當屬前三,這也是為什麽周瑜要找黃蓋演這一場苦肉計。
周瑜相信黃蓋,就算投入曹操軍營,也不會背叛江東。
可是真到黃蓋出戰,周瑜心中滿是擔心,若是黃蓋有個意外,他將會被群起而攻之。
沒有聽到周瑜的迴話,黃蓋聲音驟然拔高了幾分,“大都督莫要再猶豫,時間不等人,若是錯過這個時間。”
“恐怕就錯失了機會,我等願意為江東盡犬馬之勞!”
“我等願為江東盡犬馬之勞!”數十艘小船上的士兵同時高唿。
他們是黃蓋親自挑選的士兵,更是最忠誠江東的士兵。
周瑜聽到一眾將士的話,雙眼通紅,“諸位忠誠之心,日月可鑒。”
“此去曹營萬分兇險,爾等放心,無論如何,你們將會被江東銘記。”
“你們的家人,就是我周瑜家人,我替你們養!”
話音落下,周瑜抽出腰間的佩劍,“諸位上路,我周瑜親自為你們送行。”
“爾等放心,我周瑜與曹操勢不兩立,緊隨其後,與爾等同戰。”
“同戰!”
“同戰!”“同戰!”……
周瑜身後的士兵跟著高喊,給這群壯士送行。
數十艘小船,在夜色之下,駛向了曹操的軍營。
原來周瑜打黃蓋,是為了試探自己!
蔡和剛想狡辯,誰知道蔡中率先崩潰,大吼道,“大都督饒命啊,大都督這一切都是曹操讓我們幹的!”
“饒命啊,大都督,曹操扣押我妻兒,我不得不這麽做啊!”
聽到蔡中的哭訴聲,蔡和心中一片淒涼,他知道現在說什麽都晚了。
周瑜冷笑,對於蔡中的求饒聲,完全沒有感覺,挺起來腰來,背過身去。
劊子手立馬會意,手中大刀高高揚起,在空中劃過一道寒光。
咕嚕!咕嚕!
兩個人頭落地,滾入江水之中,濺起水花。
站在高台上的諸葛亮,聽著下麵的動靜,微微一笑。
若是他,也會像周瑜這樣做,畢竟探子的下場從來都是如此。
他抬起頭,望著天邊快要落山的太陽。
手中則是掐著一根線頭。
等到線頭被東南風吹動,就是他做法的時候,他在等,等東南風的到來。
這一等,就是足足兩個時辰。
周瑜心中的耐心一點點被消磨,此時已經所剩無幾,手中劍柄,更是攥了又攥。
他對諸葛亮借東風,本來就有些懷疑,隻是當作一個機會。
諸葛亮倒好,從站上高台之上,動都沒有動。
若是諸葛亮借不來東風,周瑜的名聲將會在軍中徹底崩塌,相信鬼神之力打仗,這不就是笑話嗎。
諸葛亮此時也眉頭緊皺,太陽已經落山了,月亮都爬上來了。
手中的線頭,到現在還是西北風方向,這讓他心中同樣焦急,但臉上卻未曾表現出分毫。
依舊站在高台之上,他心中確信,自己觀察的並沒有錯誤。
“大都督。”魯肅上前一步,“不如就此作罷,我們在圖謀他計。”
很顯然魯肅也對諸葛亮失去了信心。
周瑜艱難的咽了咽口水,臉色陰沉,死死地盯著諸葛亮。
這是讓自己名譽掃地啊,但他還是搖搖頭,心中的希望僅僅存在一絲。
就在所有失去信心的時候。
諸葛亮手中的線頭,停住了,西北風停了。
諸葛亮一愣,旋即心中狂喜,來了,終於要來了,東風終於來了。
他努力讓自己鎮定,借著火光,看著手中的線頭。
隻是片刻。
線頭被東南風刮動。
就在線頭動起來的那一刻,諸葛亮瞬間有了動作,手中羽扇猛然舉起,“蒼天在上,厚土在下。”
“今日曹賊,不顧天下安危,進攻江東之地,已經是人神共憤,天理難容。”
“我諸葛亮,特意向上天借東風!”
諸葛亮就在高台之上來迴跳動,口中念念有詞。
這一幕讓周瑜臉色一變。
這是開始借東風了,可是他轉頭看向周字大旗,依舊是平靜無比。
難道諸葛亮這是在為自己的失敗表演?
就在眾人疑惑之時。
忽然。
大旗動了。
被東南風吹動了。
“風!是風!是東南風!” 不知道誰大喊了一聲。
周瑜猛然看向旗幟,此時旗幟直接被東南風吹動。
是東風!
真的是東風!
東風來了,來了!
諸葛亮感受到東南風越來越大,嘴角的笑意越來越濃,舞蹈跳的更加的誇張。
終於來了,不枉自己表演這麽長時間。
“神仙!諸葛先生是神仙!”“神仙啊!神仙!”“諸葛先生是神仙轉世!”……
無數士兵直接跪在地上,不斷的對諸葛亮叩拜。
甚至有的士兵直接開始許願。
聽到身後的唿喊聲,周瑜同樣長長的吐了一口氣,東風真的來了。
這一戰勝算在望。
坐在船頭的黃蓋,不知道何時已經睜開了雙眼,手中大刀直接一轉,無盡的戰意從身上迸發出來。
他直接轉身看向周瑜,單膝跪地,“大都督,黃蓋請求出戰,征戰曹操!”
聽到聲音,周瑜直接登上船頭,“黃老將軍,莫要行此大禮!”
“我愧對黃老將軍,如今東風已起,黃老將軍有傷在身。”
“不如隨我觀戰如何?”
周瑜此時不想讓黃蓋出戰了,苦肉計可是讓黃蓋吃盡苦頭。
若是黃蓋再出現意外,他無法向孫權交代,若是此時替換下黃蓋,就能降低危險。
天色已經暗下來,距離如此之遠,曹操必然分不清黃蓋。
“大都督!”黃蓋的聲音鏗鏘有力,跪在地上不起,“我黃蓋已經是一把老骨頭了,還能為江東征戰多久,已經掌手可數。”
“想我侍奉江東三主,今日能為小主公出戰,是我黃蓋的榮幸。”
“我雖身受重傷,可隻有我去投靠曹賊,讓他麻痹。”
“還請大都督允許我出戰!”
周瑜站在原地,不知道說些什麽。
黃蓋是僅存的老將軍,更是江東重要人物,三朝元老的分量,在某些程度上比周瑜的大都督還要有能量。
要是論忠心,黃蓋當屬前三,這也是為什麽周瑜要找黃蓋演這一場苦肉計。
周瑜相信黃蓋,就算投入曹操軍營,也不會背叛江東。
可是真到黃蓋出戰,周瑜心中滿是擔心,若是黃蓋有個意外,他將會被群起而攻之。
沒有聽到周瑜的迴話,黃蓋聲音驟然拔高了幾分,“大都督莫要再猶豫,時間不等人,若是錯過這個時間。”
“恐怕就錯失了機會,我等願意為江東盡犬馬之勞!”
“我等願為江東盡犬馬之勞!”數十艘小船上的士兵同時高唿。
他們是黃蓋親自挑選的士兵,更是最忠誠江東的士兵。
周瑜聽到一眾將士的話,雙眼通紅,“諸位忠誠之心,日月可鑒。”
“此去曹營萬分兇險,爾等放心,無論如何,你們將會被江東銘記。”
“你們的家人,就是我周瑜家人,我替你們養!”
話音落下,周瑜抽出腰間的佩劍,“諸位上路,我周瑜親自為你們送行。”
“爾等放心,我周瑜與曹操勢不兩立,緊隨其後,與爾等同戰。”
“同戰!”
“同戰!”“同戰!”……
周瑜身後的士兵跟著高喊,給這群壯士送行。
數十艘小船,在夜色之下,駛向了曹操的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