擄掠他處之女性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王成身為首領,原本須得以身作則,然而王成自己就有多個女人,還個個都是絕美之姿,在這方麵如何服眾?
哪怕王成的威望如今已無以複加,但也不曉得有多少人心中羨慕嫉妒,恨不能取而代之。
故而他們尋找多名女性“平替”,王成也無法禁止,他沒有立場這樣去做,隻能靠自覺,也就是放任。
他自己帶頭都做不到,又如何強壓別人隻能一夫一妻?
這無疑又加劇了性資源的不平等。
所以這裏也可以參考過去,真以為社會中存在的大量男性光棍的問題,是因為男性比女性多了數百上千萬的人口導致的嗎?
非也,性資源向上集中而已。
上得眾而敝履者,下冀求也!
這一點在末日表現得更加直白。
......
雖說治下的幸存者總數不多,可麻雀雖小,也該五髒俱全。
寶島又是相對安全又有空間之地,可以預見,以後人數會越來越多。
故而此時改製,正是其時!消除隱患,緩解矛盾也是應有之意。
然而金鱗缺少的是人口或者說女性人口嗎?
並不是,還缺少“錢”!
廣義的錢泛指一切具備價值之物,狹義的錢單指流通貨幣。
而金鱗缺錢,卻是都缺。
在金鱗,錢一般指的是積分和喪屍晶體。
換句話說,積分是金鱗推出的信用貨幣,晶體是具備實用性和消耗性的天然貨幣。
於是在不少人在保證口糧的情況下,節衣縮食地兌換晶體。
從事實上使得積分變成了“晶體本位”的流通貨幣。
而晶體的短缺,便禁錮了金鱗的發展。
見微知著如下:
在思歸城東南有個普通人,名叫黃鞏,齊魯人士,以前是個街邊精神小夥,災難陸續降臨,他艱難躲過了末日,僥幸活得一命,而後又被轉移至寶島。
也曾彷徨慌張,但來了寶島之後,做些工便能用積分獲得一日口糧,勉強仍可度日,但好過之前啃樹皮,又無喪屍威脅,故而心滿意足。
他也想過變得強大,一打聽,一顆一階晶體竟然需要100積分。
要知道,他做過最高積分的工,便是修築城牆、港口搬運等來自於金鱗招募的工,一工也就8個積分。
那些來自民間的雇傭,倒是會輕鬆一些,時間略短,但卻根本不給積分,隻給食物。
而兌換一天的食物需5個積分。
其實如果願意節省的話,也可以將這部分支出降到4積分。
以恩格爾係數來看,生活質量顯然很低。
如此,每天積累4積分的話,要積累20枚一階晶體的積分數量,需要500天。
當然,一天不止一個工,願意卷的話,一天可做2~3份工,民間獲取食物,金鱗招募的工賺取積分。
但顯然,就目前的體量而言,所有的工都是時工,不可能天天如此。
故而中規中矩地卷,除去兌換食物的部分,平均一天可以積累10積分,但仍需要200天才能賺足20枚一階晶體。
並且晶體的兌換價位還在持續走高。
於是,黃鞏這麽一盤算,心中就泄了氣。
哪怕他成為強品下等強化者,對於後續1980枚一階晶體和2000枚二階晶體,直唿亞曆山大。
隻得低聲嘀咕:“嗬,這個世界早該毀滅了。”
就如同王成過去處於社會底層,麵對持續攀升的房價物價時,也發出過類似抱怨。
於是黃鞏便心安理得的兩天一份工,隻管五髒,不顧其它,能活就活,不能活就死。
在末日見慣了死亡,也麻木了,更無感。
如果僅僅是黃鞏一人如此,還不得如何。
但如果有數百人,甚至上千人都是如此,那就會大大阻礙金鱗的發展,人已經夠少了。
何況這隻是冰山一角,還有許多對末日感到失望的,即便成為了強化者,也是得過且過,大有人在,反正說不定哪天思歸城就被喪屍攻破了。
就其本質而言,都是對上升通道的絕望、對資源分配的不公和對未來的悲觀而引發的躺平。
這是王成不願意看到的,他更希望看到一個朝氣蓬勃、充滿幹勁的思歸城。
強製勞動是個好辦法,但與統治有礙,也會大大打擊幸存者的積極性。
事實上,金鱗已經度過了強製勞動這個階段。
比如最初思歸城的建設,特別是城牆的修建,就靠強製勞動。
效果確實不錯,後遺症也很大,麻木會使得他們失去活力和創造力,也會反抗。
不要以為在末日,所有的華夏人就會甘願當牛做馬,任由奴役,以換取活命。
事實上,還真有人是不怕死的,隻不過是暫時先活著看看而已。
特別是有些經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仍有心氣。
他們的確反抗不了王成的統治,但王成也不願意大肆鎮壓,以致勞動力減少。
關押無用,浪費食物還形成不了生產,隻會使反抗的聲音變大,甚至算變相的休息了。
殺戮有用,但殺戮造成的勞動力減少是永久的、一次性的,王成非常心疼。
說白了,人口太少,王成投鼠忌器,故而王成選擇增加資源。
山中城便承擔了這樣的使命,他們在深市獲得的晶體,會源源不斷地運送至思歸城。
同時,通過對外貿易,賺取大量晶體,也是方法之一。
但好歹積分客觀上也具備“糧本位”的地位,糧食也是交易方式之一,故而倒不至於因此影響統治基礎。
......
統治一片區域永遠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次感歎!
王成、戴千柔等留在思歸城的部長和副部長們都有些焦頭爛額。
“我們隻管一萬多人,就有這麽多麻煩事,真不知道過去他們治理十數億人是怎麽做到的。”
這是戴千柔揉著太陽穴說出的話。
林琳和段惜兒在一旁不住地點頭,認同無比。
“從無到有本就是極為困難的事,這個時候千頭萬緒,慢慢地形成成熟的體製就好了。”
“首領,是否要對民間的思想加以引導?”
這是樊冬兒的提問。
“怎麽了?”
王成疑惑問道,眾部長副部長都看過來。
“宣講司和學校雖說也在發揮作用,但人數一多,效果就弱,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接受夜間教育,而且過去宣講隊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成員和戰鬥人員身上。”
“民間便被忽視了,過去人數不過千餘,宣講效果還不錯,但隨著不同地區的人口大量湧入,民間便陸陸續續地出現了許多謬誤思想。”
“比如有人宣揚首領是天生先知,應該完全聽從金鱗的任何指令,這算是有積極的一麵。”
“但也有人說人類其實是宇宙的癌細胞,宇宙吃了特效藥,這是要來消滅人類的。”
“或者覺得變成喪屍才是進化,它們沒有語言,就如同三體人一樣,意識交流。在人類眼中它們很惡心醜陋,也許在它們眼中,人類同樣惡心醜陋,故而應該擁抱變化,積極喪屍化。”
“各種論調不一而足,大多都是消極的,負麵的。甚至有煽動強搶女性和資源來及時行樂的。”
“總之,是潛在的不安定因素。”
隨著樊冬兒的話語落下,王成變得嚴肅起來。
這些他都從未聽到過。
顯然,他已經脫離了地氣,他與地氣之間被動地會過濾掉許多東西,導致他看到的、了解到的世界失去部分真實情況。
真不敢想象,那些十幾億人口的大國領導人,聽到耳朵裏的、看到眼睛裏的都是些什麽東西。
“組織娛樂活動,宣揚科學價值觀,就用戲曲的方式普及已證實的常識,扭轉頹廢負麵的情緒。”
戴千柔想了想說道。
王成目前也無好辦法,同意戴千柔的想法並且說道。
“開放部分體裁的書籍,諸如,文學曆史等,支持科學院撰寫新書。”
因為王成過去求實,末日求生的壓力巨大,為了不讓幸存者的精神逃避現實世界,便下令禁止非專業性書籍傳播。
放鬆精神也僅是金鱗正式成員和戰鬥人員的事情,許多幸存者卻從不曾放鬆過。
情緒一直積攢,總有會垮掉的時候。
現在為了中和掉這些負麵情緒,也該開放一部分限製了。
......
王成身為首領,原本須得以身作則,然而王成自己就有多個女人,還個個都是絕美之姿,在這方麵如何服眾?
哪怕王成的威望如今已無以複加,但也不曉得有多少人心中羨慕嫉妒,恨不能取而代之。
故而他們尋找多名女性“平替”,王成也無法禁止,他沒有立場這樣去做,隻能靠自覺,也就是放任。
他自己帶頭都做不到,又如何強壓別人隻能一夫一妻?
這無疑又加劇了性資源的不平等。
所以這裏也可以參考過去,真以為社會中存在的大量男性光棍的問題,是因為男性比女性多了數百上千萬的人口導致的嗎?
非也,性資源向上集中而已。
上得眾而敝履者,下冀求也!
這一點在末日表現得更加直白。
......
雖說治下的幸存者總數不多,可麻雀雖小,也該五髒俱全。
寶島又是相對安全又有空間之地,可以預見,以後人數會越來越多。
故而此時改製,正是其時!消除隱患,緩解矛盾也是應有之意。
然而金鱗缺少的是人口或者說女性人口嗎?
並不是,還缺少“錢”!
廣義的錢泛指一切具備價值之物,狹義的錢單指流通貨幣。
而金鱗缺錢,卻是都缺。
在金鱗,錢一般指的是積分和喪屍晶體。
換句話說,積分是金鱗推出的信用貨幣,晶體是具備實用性和消耗性的天然貨幣。
於是在不少人在保證口糧的情況下,節衣縮食地兌換晶體。
從事實上使得積分變成了“晶體本位”的流通貨幣。
而晶體的短缺,便禁錮了金鱗的發展。
見微知著如下:
在思歸城東南有個普通人,名叫黃鞏,齊魯人士,以前是個街邊精神小夥,災難陸續降臨,他艱難躲過了末日,僥幸活得一命,而後又被轉移至寶島。
也曾彷徨慌張,但來了寶島之後,做些工便能用積分獲得一日口糧,勉強仍可度日,但好過之前啃樹皮,又無喪屍威脅,故而心滿意足。
他也想過變得強大,一打聽,一顆一階晶體竟然需要100積分。
要知道,他做過最高積分的工,便是修築城牆、港口搬運等來自於金鱗招募的工,一工也就8個積分。
那些來自民間的雇傭,倒是會輕鬆一些,時間略短,但卻根本不給積分,隻給食物。
而兌換一天的食物需5個積分。
其實如果願意節省的話,也可以將這部分支出降到4積分。
以恩格爾係數來看,生活質量顯然很低。
如此,每天積累4積分的話,要積累20枚一階晶體的積分數量,需要500天。
當然,一天不止一個工,願意卷的話,一天可做2~3份工,民間獲取食物,金鱗招募的工賺取積分。
但顯然,就目前的體量而言,所有的工都是時工,不可能天天如此。
故而中規中矩地卷,除去兌換食物的部分,平均一天可以積累10積分,但仍需要200天才能賺足20枚一階晶體。
並且晶體的兌換價位還在持續走高。
於是,黃鞏這麽一盤算,心中就泄了氣。
哪怕他成為強品下等強化者,對於後續1980枚一階晶體和2000枚二階晶體,直唿亞曆山大。
隻得低聲嘀咕:“嗬,這個世界早該毀滅了。”
就如同王成過去處於社會底層,麵對持續攀升的房價物價時,也發出過類似抱怨。
於是黃鞏便心安理得的兩天一份工,隻管五髒,不顧其它,能活就活,不能活就死。
在末日見慣了死亡,也麻木了,更無感。
如果僅僅是黃鞏一人如此,還不得如何。
但如果有數百人,甚至上千人都是如此,那就會大大阻礙金鱗的發展,人已經夠少了。
何況這隻是冰山一角,還有許多對末日感到失望的,即便成為了強化者,也是得過且過,大有人在,反正說不定哪天思歸城就被喪屍攻破了。
就其本質而言,都是對上升通道的絕望、對資源分配的不公和對未來的悲觀而引發的躺平。
這是王成不願意看到的,他更希望看到一個朝氣蓬勃、充滿幹勁的思歸城。
強製勞動是個好辦法,但與統治有礙,也會大大打擊幸存者的積極性。
事實上,金鱗已經度過了強製勞動這個階段。
比如最初思歸城的建設,特別是城牆的修建,就靠強製勞動。
效果確實不錯,後遺症也很大,麻木會使得他們失去活力和創造力,也會反抗。
不要以為在末日,所有的華夏人就會甘願當牛做馬,任由奴役,以換取活命。
事實上,還真有人是不怕死的,隻不過是暫時先活著看看而已。
特別是有些經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仍有心氣。
他們的確反抗不了王成的統治,但王成也不願意大肆鎮壓,以致勞動力減少。
關押無用,浪費食物還形成不了生產,隻會使反抗的聲音變大,甚至算變相的休息了。
殺戮有用,但殺戮造成的勞動力減少是永久的、一次性的,王成非常心疼。
說白了,人口太少,王成投鼠忌器,故而王成選擇增加資源。
山中城便承擔了這樣的使命,他們在深市獲得的晶體,會源源不斷地運送至思歸城。
同時,通過對外貿易,賺取大量晶體,也是方法之一。
但好歹積分客觀上也具備“糧本位”的地位,糧食也是交易方式之一,故而倒不至於因此影響統治基礎。
......
統治一片區域永遠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次感歎!
王成、戴千柔等留在思歸城的部長和副部長們都有些焦頭爛額。
“我們隻管一萬多人,就有這麽多麻煩事,真不知道過去他們治理十數億人是怎麽做到的。”
這是戴千柔揉著太陽穴說出的話。
林琳和段惜兒在一旁不住地點頭,認同無比。
“從無到有本就是極為困難的事,這個時候千頭萬緒,慢慢地形成成熟的體製就好了。”
“首領,是否要對民間的思想加以引導?”
這是樊冬兒的提問。
“怎麽了?”
王成疑惑問道,眾部長副部長都看過來。
“宣講司和學校雖說也在發揮作用,但人數一多,效果就弱,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接受夜間教育,而且過去宣講隊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成員和戰鬥人員身上。”
“民間便被忽視了,過去人數不過千餘,宣講效果還不錯,但隨著不同地區的人口大量湧入,民間便陸陸續續地出現了許多謬誤思想。”
“比如有人宣揚首領是天生先知,應該完全聽從金鱗的任何指令,這算是有積極的一麵。”
“但也有人說人類其實是宇宙的癌細胞,宇宙吃了特效藥,這是要來消滅人類的。”
“或者覺得變成喪屍才是進化,它們沒有語言,就如同三體人一樣,意識交流。在人類眼中它們很惡心醜陋,也許在它們眼中,人類同樣惡心醜陋,故而應該擁抱變化,積極喪屍化。”
“各種論調不一而足,大多都是消極的,負麵的。甚至有煽動強搶女性和資源來及時行樂的。”
“總之,是潛在的不安定因素。”
隨著樊冬兒的話語落下,王成變得嚴肅起來。
這些他都從未聽到過。
顯然,他已經脫離了地氣,他與地氣之間被動地會過濾掉許多東西,導致他看到的、了解到的世界失去部分真實情況。
真不敢想象,那些十幾億人口的大國領導人,聽到耳朵裏的、看到眼睛裏的都是些什麽東西。
“組織娛樂活動,宣揚科學價值觀,就用戲曲的方式普及已證實的常識,扭轉頹廢負麵的情緒。”
戴千柔想了想說道。
王成目前也無好辦法,同意戴千柔的想法並且說道。
“開放部分體裁的書籍,諸如,文學曆史等,支持科學院撰寫新書。”
因為王成過去求實,末日求生的壓力巨大,為了不讓幸存者的精神逃避現實世界,便下令禁止非專業性書籍傳播。
放鬆精神也僅是金鱗正式成員和戰鬥人員的事情,許多幸存者卻從不曾放鬆過。
情緒一直積攢,總有會垮掉的時候。
現在為了中和掉這些負麵情緒,也該開放一部分限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