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部是金鱗的核心,事部也不可輕視。


    戰部是金鱗存在的關鍵,事部則是金鱗穩定發展的關鍵。


    事部部長由副首領戴千柔兼任。


    事部副部長林琳、樊冬兒、許曉菱和段惜兒。


    下轄諸多機構。


    巡查司,司主段惜兒,負責捕魚、治安、維穩、巡邏、緝捕、秩序等等相關任務,行政範圍為統治區,但當下主要是在寶島思歸城。


    因為山中城和林中城在王成的規劃中屬於前線城市,定位是軍事戰鬥城。


    後勤司,司主林琳,負責喪屍晶體、各類食物、能源資源、衣物飾品、兵器書籍等等的管控。


    可以說生活資料的各個方麵都在其掌控之下。


    宣講司,宣講隊升格為司,與戰鬥團等同。司主樊冬兒,負責教育、宣傳、契靈、籍冊登記等等事務。


    其中教育板塊並入宣講司,教育管理由戴父戴賢宏負責,也就是說戴賢宏成為了她女兒的手下的手下。


    他隻負責管理,不負責具體教學,有多年商業管理的經驗,調整一番,可以一用。


    主要是末日知識教育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思想,故而在宣講隊之下,又搭配一個會管理的人。


    其中契靈需要登記,由小青(蛇)負責,任務也很簡單,就是確定契靈的靈獸對象是否自願,有無脅迫、誘騙等情況,同時告誡靈獸一些相關注意事項。


    民務司,司主許曉菱,負責商業運轉、資料收購、征稅、積分兌換、招工等等事務,涉及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麵麵。


    值得一提的是,金鱗正式成員與職業參與戰鬥的強化者免稅。


    主要是晶體不夠,許多人卡在強品下等或普通人無法強化,隻能在後方出賣勞動力或肉體,換取一口口糧,但既然受到了保護,交稅是必須的。


    戰鬥人員最低要求是達到強品下等(吸收千枚一階晶體以上),個別優秀者可以放寬條件。


    算一算,思歸城一萬人口,如果每個人都要達到強品中等,需要2000萬枚一階晶體,這個數量過於龐大,寶島承載不了。


    轉運司,司主謝楓,也是船長,主要負責外貿、運輸、押送等等事務,一切運輸船隻聽從其安排。


    科學院,院長馮廣元,隻需要進行科學研究、探究末日真相、發展科學技術即可。


    建造廠,廠長任傑,負責原料分離加工、船隻建造、零件加工、機械鑄造、建築等等任務。


    成品生產廠,廠長齊木宇,負責兵器、符咒、不朽磚、罐頭、戰鬥服等等物品的生產。


    齊木宇做了任傑很久的副手,從電器維修慢慢地成長到機械維修,領域拓寬了一倍不止,也是一個能在技術上挑大梁的人物。


    農養園區,區長袁華,負責野菜培育、農業種植、水產養殖、植樹造林等等任務。


    他跟隨父母及陳悅一直待在農養隊,年輕又有經驗,還有體力,會動腦筋,加上父母作為曾經的農養隊顧問,他理所當然的升任了區長。


    經過一番梳理,整個思歸城內麵貌一新。


    每個人都心中有底,人就是這樣,隻要知道自己該做什麽,就不會覺得慌亂。


    這些人事都是由戴千柔為主任命的,王成隻是做了參謀,一切以戴千柔為主。


    再怎麽說都是戴千柔直接負責的板塊,戴千柔更了解這些人的能力,而且也主要是戴千柔與他們配合,故而王成沒有去爭奪事部的人事權。


    其實思歸城在王成和戴千柔的管理下,已經初步具備脈絡。


    這一次細分調整,使得所有事情都有了條理,更加分明。


    多部門管理一件事情,或無人管理的情況大大減少。


    同樣的,也大大減輕了戴千柔的工作,也讓她更加得心應手。


    其中出島、嘉禾嶼、沙洲島、北黃島是為中轉站,夠不上城的資格。


    出任其管理的稱之為站長,兼任寨長,負責資源轉運協調工作,站點保衛工作,歸屬於事部管轄。


    出島站長魏淘,嘉禾嶼站長康大壯,沙洲島站長董天行,北黃島站長夏輝。


    後兩者都是金鱗的正式成員。


    ......


    律部,這個部遭受非議最多,特別是上任的部長李怡雪,許多人心中頗有微詞。


    但王成力排眾議,使得她在明麵上的地位淩駕於許多老人之上,連陸陽洲、魯呈文等都隻是副部長。


    甚至看起來地位幾乎與王成和戴千柔並列。


    可實際上呢,陸陽洲這個戰部副部長、山中城城主、第二戰鬥團團長可謂實權在握。


    魯呈文和王逸道長雖然不領兵,但做為王成的副手,實際上掌握的是所有戰隊,更是未來的一城之主。


    反觀李怡雪,雖說一個人執掌一部,但實際上她的所有律文條款都需要報給戴千柔和王成審核,最後通過核心成員大會才能真正實施。


    現在也隻是進行整理,以過去條款為基礎,進行修正、刪改,再一點點嚐試,實踐反饋之後再修改,這是一項長期任務。


    律部沒有副部長,為了不給李怡雪掣肘,所以王成給了最大的權限。


    下轄四個機構。


    律法收諫研發反饋中心,主要任務是律文創建、收集反饋、更新完善等。


    民述所,負責民事矛盾接待、調解、判決等任務。


    自查局,負責監察內部、防腐防貪、批評糾正等任務。


    獄所,關押罪犯、創造勞動價值,更是末日實驗材料來源地之一,鬥生場的耗材源地。


    故而獄所修建在琉球嶼,與鬥生場相鄰。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職位的人事任命全由李怡雪提名,王成和戴千柔考察審批。


    這一切是王成故意為之。


    王成之所以如此做,一是他認為這些人當中,隻有李怡雪有意願且有能力完成律部組織搭建。


    第二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得罪人的工作,隻有李怡雪這種性格才敢真正地做事,而且她還是後來者,與之前成員並無交情。


    三是因為王成希望李怡雪做個絕對的“孤臣”,換句話說,是王成一手孤立的李怡雪。


    猶記得李怡雪曾問王成:“不怕反噬自己嗎?”


    隻要李怡雪成為了絕對的“孤臣”,王成就不怕她會反噬自己。


    怎麽說呢?


    王成從敬佩李怡雪,變成了權術與防備。


    其背後的邏輯,在於王成的屁股已經不在原來的位置了。


    當然,這並不衝突。


    不同的時間段做不同的事,王成心裏很清楚,他需要這些動作來保證穩定。


    隻有組織穩定,才能更好地在末日生存下去,甚至終結末日,迎來新生的秩序世界。


    故而,他不得不做些防備,不僅僅是針對李怡雪。


    ......


    最後則是王成與戴千柔的直屬機構,不在三部之中。


    外交隊,隊長秦冰,負責對外談判,人員不固定,根據實際情況由王成或戴千柔組建,


    親衛隊,隊長鄭妙真,負責護衛、傳達、跑腿、秘書等相關工作。


    匿影隊,隊長孫畯,負責諜戰、情報、暗殺、保護等相關工作。


    特密隊,無隊長,隊員柳仙鶴、陸雨瑤、何秀等,一支由特殊能力的異能者組成的保密隊伍。


    而王成對不熟悉的人進行任免時的依據,便來自於宣講隊、匿影、自察局的綜合反饋。


    如此一來,整個組織架構便徹底搭建完成。


    這一切都是為了戰鬥服務,故而一個高效的戰爭機器便誕生了。


    為何說這是帝製,因為王成掌握最直接的人事任免權,不論職位高低,王成一言而決。


    若遇重大事情,王成又不自專,而是召開會議,就如同朝會一樣。


    但召開會議的權力又掌握在王成手裏。


    這便形成了皇權至上,王成獨尊的局麵,如果王成有了兒子,再世襲下去,便是完整的帝製。


    末日,也不能要求太多。


    總之,後部的穩定,決定了前方的戰事。


    數千年無窮正反例子在前,王成不敢忽視。


    ......


    ps:事部組織結構圖奉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日:走腎也走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刑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刑蒼並收藏末日:走腎也走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