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縣狐
陵縣有個姓李的太史官,家裏常常出現怪事:桌上擺的瓶瓶罐罐、古玩擺件,總會被挪到桌沿邊上,看著顫顫巍巍的,好像隨時都會掉下來。李太史一開始懷疑是家裏仆人幹的,動不動就發火罵人。仆人們喊冤說沒幹過,可也弄不明白為啥會這樣。後來李太史幹脆把書房門窗鎖得嚴嚴實實,心想這下總該沒事了吧,結果第二天早上開門一看,那些東西又歪在桌沿邊了。他心裏清楚這事兒不尋常,就打算暗地裏觀察觀察。
有天夜裏,他忽然發現書房裏亮堂堂的,還以為進了賊。派兩個仆人悄悄湊近窗戶一看,隻見一隻狐狸趴在櫃子上,兩隻眼睛像燈泡似的,射出晶瑩的光芒,把整個屋子照得透亮。倆仆人怕狐狸跑了,趕緊推門進去抓它。狐狸一口咬住一個仆人的手腕,拚命想掙脫,可仆人抓得更緊了,兩人合夥把狐狸捆了起來。拎起來一看,這狐狸的四條腿軟塌塌的,跟沒長骨頭似的,晃悠晃悠的就像掛著幾條布帶子。
李太史覺得這狐狸通人性,不忍心殺它,就找了個柳編的筐扣在它身上。誰知道狐狸頂著筐就跑,那筐像長在它身上似的,怎麽也掉不下來。李太史於是指著狐狸數落道:“你再敢來搗亂,下次可就不客氣了!”說完就把它放了。打這以後,家裏再也沒發生過怪事。
王貨郎
濟南有個做酒生意的老翁,派兒子小二去齊河討賒賬的錢。小二剛出西門,就看見哥哥阿大——可阿大已經死了很久了。小二嚇了一跳,忙問:“哥你怎麽會在這兒?”阿大說:“陰間有個案子弄混了,需要弟弟你去做個證。”小二臉色一變,埋怨說:“我好好活著呢,去陰間摻和什麽!”阿大指著身後一個穿差役衣服的人說:“官府的差役在這兒呢,我哪兒能自己說了算?”說完就拉著小二的手往前走,小二不知不覺就跟著走了,整夜拚命趕路,到了泰山腳下。忽然看見前麵有官府衙門,剛要一起進去,就見好多人從裏麵出來。差役拱了拱手問:“事兒怎麽樣了?”其中一人說:“不用進去了,案子結了。”差役這才放小二迴家。
阿大擔心弟弟沒路費,差役想了半天,就帶著小二走了二三十裏,到了一個村子,停在一戶人家屋簷下,囑咐說:“要是有人出來,你就讓他們送你迴家;要是不肯,你就提王貨郎說的就行。”說完就走了。小二突然像斷了氣似的直挺挺倒下。天亮後,這家主人出門,看見門口躺著個人,大吃一驚。守了一會兒,小二才慢慢蘇醒過來。主人扶他進屋喂了點吃的,小二才說出自己的家鄉,請求借點路費迴家。主人有點猶豫,小二就把差役的話重複了一遍。主人一聽驚得不得了,急忙租了匹馬送他迴家。小二要還錢,主人說什麽也不收,問他為啥,主人也不說,告別後就走了。
疲龍
膠州有個王侍禦,奉命出使琉球。船在海上航行時,突然從雲端掉下來一條巨龍,砸得海水掀起幾丈高的浪。那龍半截身子浮在水裏,半截沉在水下,抬頭把下巴搭在船沿上,眼睛半睜半閉,蔫巴巴的像累虛脫了。全船的人都嚇壞了,趕緊停了船槳,大氣都不敢出。船員說:“這是天上行雨累癱的龍啊。”王侍禦把聖旨掛在船頭,帶著大家焚香禱告。過了一會兒,龍慢悠悠地遊走了。
船剛走沒多久,又一條巨龍掉下來,跟剛才情形一模一樣。一天下來,前前後後掉了三四次。第二天,船員讓大家多準備白米,叮囑說:“快到清水潭了,一會兒要是看見什麽,隻管往水裏撒米,千萬別出聲。”很快到了一處地方,水清澈見底,水下竟盤著一群龍,五顏六色的,大的像盆像甕,一條條都趴在水底不動。有的龍身子彎彎曲曲的,鱗片、鬃毛、爪子、牙齒,都看得清清楚楚。眾人嚇得魂都沒了,氣都不敢喘,眼都不敢睜,別說偷看,連動都動不了,隻有船員抓著白米往水裏撒。過了好一陣,看見海水變深變黑了,才有人才敢出聲呻吟。有人問為啥撒米,船員說:“龍最怕蛆蟲,怕蛆鑽進鱗片裏。白米看起來像蛆,所以龍一見就乖乖趴著,船從它們上麵過,就沒事了。”
真生
長安有個書生叫賈子龍,有迴路過隔壁巷子,看見個路人,風度那叫一個瀟灑。一打聽,原來是真生,從鹹陽來這兒租房住的。賈子龍心裏一下就覺得這人不一般,挺想結交。第二天,他帶著名帖去拜訪,結果真生出門了;連著去了三趟,都沒碰上。後來他偷偷讓人盯著,看真生在家了才上門。真生見他來了,直接躲起來不露麵,賈子龍滿屋子找,才把他“揪”出來。兩人膝蓋對著膝蓋聊開了,越聊越投緣,相見恨晚。
賈子龍幹脆在真生住的旅店擺開場子,讓書童去打酒。真生不僅酒量好,還特會說俏皮話,兩人喝得那叫一個痛快。眼看酒快喝完了,真生從箱子裏掏出個酒具——是個沒底的玉杯,往裏麵倒酒,居然“咣當”就滿了;再用小酒杯往酒壺裏舀,玉杯裏的酒卻一點沒少。賈子龍看傻了,纏著真生非要學這本事。真生說:“我一開始躲著不見你,就知道你別的毛病沒有,就是貪心沒斷幹淨。這是仙家的隱身法術,哪能隨便教?”賈子龍喊冤:“冤枉啊!我哪算貪?偶爾動點‘發財夢’,還不是因為窮嘛!”兩人一笑了之,打這以後天天膩在一起,不分彼此。
每當賈子龍手頭緊,真生就掏出一塊黑石,對著石頭念叨幾句,然後拿石頭磨瓦塊碎石,立馬變成白銀,每次剛好夠賈子龍用,從不富餘。賈子龍總想著多要點,真生就笑他:“我說你貪心吧,怎麽樣,怎麽樣!”賈子龍心想:明著要肯定沒戲,不如等他喝醉睡著,把石頭偷了逼他教我。有一天,兩人喝完酒真生睡了,賈子龍悄悄起身,在真生衣服底下翻石頭。真生一下醒了,說:“你這人簡直喪心病狂,沒法處了!”說完收拾東西搬走去別處住了。
過了一年多,賈子龍在河邊溜達,看見一塊石頭晶瑩透亮,跟真生那塊點金石長得一模一樣。他趕緊撿起來,當寶貝似的藏著。沒過幾天,真生突然找上門,一臉失落像丟了啥寶貝。賈子龍假裝關心問咋了,真生說:“你以前見過的那塊,是仙人的點金石。當年我跟著抱真子修行,他看我孤孤單單,把這石頭送給我。之前喝醉弄丟了,算卦說應該在你這兒。要是你肯還給我,這份恩情我一定報答。”賈子龍笑著說:“我這輩子從不騙朋友,確實在我這兒。但要說最懂管仲貧窮之苦的,莫過於鮑叔牙,你打算咋報答我呢?”真生說送他百兩銀子,賈子龍說:“百兩銀子不少,但你把口訣教我,讓我親自試一迴,我就沒遺憾了。”真生卻擔心他說話不算數。
賈子龍說:“你自己是仙人,難道還不知道我賈某怎麽會對朋友失信呢!”真生這才把口訣告訴了他。賈子龍看見台階上有塊大石頭,打算試試。真生趕緊拉住他的胳膊,不讓他過去。賈子龍就彎腰撿起半塊磚,放在砧板上說:“磨這麽小一塊,不算多吧?”真生這才鬆手。結果賈子龍沒磨磚,反而磨起了砧板!真生臉色一變,想搶迴來,可砧板已經變成了純金。賈子龍把點金石還給真生,真生歎氣說:“事已至此,多說無益。但隨便用仙術給人加福祿,必然遭天譴。你要是想幫我消罪,就施舍一百具棺材、一百件棉衣,肯嗎?”賈子龍說:“我當初想弄錢,本來就不是為了藏地窖裏當守財奴!你還把我當成那種死摳的土老財啊?”真生聽了很高興,告辭走了。
賈子龍得了金子,一邊施舍一邊做買賣,不到三年,就把施舍的數量湊夠了。真生突然又來,握住他的手說:“你果然是信義之人!自從分別後,我被福神告到天帝那兒,削了仙籍;幸虧你廣施功德,現在靠你的善舉消了我的罪。你要繼續堅持,別停下啊!”賈子龍問真生原本是天上什麽神仙,真生說:“我其實是隻有道行的狐狸。出身低微,經不起造孽,所以生平自愛,一絲一毫都不敢胡來。”賈子龍擺酒招待,兩人又像從前一樣痛快暢飲。賈子龍活到九十多歲,狐狸還時常來他家串門。
再說長山有個賣“解信藥”的人,這藥厲害到啥程度?哪怕病人快斷氣了,灌下去也能救活。但他把秘方藏得死死的,就算親戚好友也不傳。有一天,他因為受牽連被抓進監獄。老婆的弟弟來獄中送飯,偷偷把信藏在食物裏,等他吃完才告訴他:“飯裏有毒!”他一開始不信,沒多久,肚子裏像翻江倒海似的劇痛,這才大驚失色,罵道:“你個畜生趕緊去辦!家裏雖然有藥末,但路太遠怕來不及;你趕緊去城裏找薜荔(一種藤蔓植物),磨成粉,兌一盞清水,趕緊送來!”妻弟照他說的辦,等找到薜荔迴來,他已經上吐下瀉快死了,趕緊灌下藥,立刻就沒事了。這秘方從此也就傳出去了。這事跟狐狸藏點金石的道理差不多,都是因為被逼無奈才泄露了秘密。
布商
有個布商路過青州地界,偶然走進一座荒廢的寺廟,見院子破破爛爛的,忍不住連連歎氣。旁邊有個和尚說:“要是現在有善心人肯暫時捐錢修修山門,也算給佛祖臉上添光了。”布商一聽,爽快地答應下來。和尚很高興,把他請到方丈室,又是端茶又是遞水,招待得特別殷勤。
沒一會兒,和尚又把寺裏裏外外的殿閣全指了個遍,說都需要裝修,布商趕緊推辭說自己沒那麽多錢。和尚卻不依不饒,語氣強硬,臉色也變得兇狠起來。布商害怕了,隻好說把身上的錢全拿出來,於是把包袱裏的銀子全倒出來,交給了和尚。剛要走,和尚突然攔住他說:“你把錢全掏光了,心裏肯定記恨我吧?不如我先送你上路。”說完就拔刀相向。
布商拚命哀求,和尚根本不聽;布商又請求讓自己上吊,和尚這才答應,把他逼到一間暗室裏,催著他趕緊動手。正巧這時,有個防海將軍從寺外經過,遠遠地從破牆縫裏看見一個穿紅衣裳的女子走進僧舍,覺得不對勁,立刻下馬進寺,裏裏外外仔細搜查,卻怎麽也找不到人。走到暗室前,見門緊緊鎖著,和尚不肯開,還借口說裏麵有妖怪。將軍大怒,直接破門而入,隻見布商正吊在房梁上。趕緊救下他,過了一會兒才蘇醒過來,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將軍又給和尚上刑,問他女子在哪,其實根本沒這迴事,那女子是神佛顯靈變的,故意引將軍來救人的。將軍當場殺了和尚,把財物還給布商。布商後來又募捐重修了廟宇,從此這座寺廟香火旺盛起來。這件事是趙孝廉豐原講得最詳細的。
彭二掙
禹城有個叫韓公甫的人說過這麽一件事:他曾和同鄉彭二掙一起在路上走,忽然迴頭發現彭二掙不見了,隻有拉貨的空騾子還跟著。正納悶呢,突然聽見急切的唿救聲,仔細一聽,聲音是從馱貨的袋子裏傳來的。湊近一看,袋子裏鼓囊囊的,雖說有點沉,但也沒往下掉。想把人救出來,卻發現袋口縫得嚴嚴實實,隻好用刀割斷縫線,這才看見彭二掙像狗一樣蜷縮在裏麵。等把他弄出來,問他怎麽鑽進去的,他自己也稀裏糊塗,完全不記得。原來彭二掙家裏一直有狐狸作祟,類似這種離奇的事還有很多。
陵縣有個姓李的太史官,家裏常常出現怪事:桌上擺的瓶瓶罐罐、古玩擺件,總會被挪到桌沿邊上,看著顫顫巍巍的,好像隨時都會掉下來。李太史一開始懷疑是家裏仆人幹的,動不動就發火罵人。仆人們喊冤說沒幹過,可也弄不明白為啥會這樣。後來李太史幹脆把書房門窗鎖得嚴嚴實實,心想這下總該沒事了吧,結果第二天早上開門一看,那些東西又歪在桌沿邊了。他心裏清楚這事兒不尋常,就打算暗地裏觀察觀察。
有天夜裏,他忽然發現書房裏亮堂堂的,還以為進了賊。派兩個仆人悄悄湊近窗戶一看,隻見一隻狐狸趴在櫃子上,兩隻眼睛像燈泡似的,射出晶瑩的光芒,把整個屋子照得透亮。倆仆人怕狐狸跑了,趕緊推門進去抓它。狐狸一口咬住一個仆人的手腕,拚命想掙脫,可仆人抓得更緊了,兩人合夥把狐狸捆了起來。拎起來一看,這狐狸的四條腿軟塌塌的,跟沒長骨頭似的,晃悠晃悠的就像掛著幾條布帶子。
李太史覺得這狐狸通人性,不忍心殺它,就找了個柳編的筐扣在它身上。誰知道狐狸頂著筐就跑,那筐像長在它身上似的,怎麽也掉不下來。李太史於是指著狐狸數落道:“你再敢來搗亂,下次可就不客氣了!”說完就把它放了。打這以後,家裏再也沒發生過怪事。
王貨郎
濟南有個做酒生意的老翁,派兒子小二去齊河討賒賬的錢。小二剛出西門,就看見哥哥阿大——可阿大已經死了很久了。小二嚇了一跳,忙問:“哥你怎麽會在這兒?”阿大說:“陰間有個案子弄混了,需要弟弟你去做個證。”小二臉色一變,埋怨說:“我好好活著呢,去陰間摻和什麽!”阿大指著身後一個穿差役衣服的人說:“官府的差役在這兒呢,我哪兒能自己說了算?”說完就拉著小二的手往前走,小二不知不覺就跟著走了,整夜拚命趕路,到了泰山腳下。忽然看見前麵有官府衙門,剛要一起進去,就見好多人從裏麵出來。差役拱了拱手問:“事兒怎麽樣了?”其中一人說:“不用進去了,案子結了。”差役這才放小二迴家。
阿大擔心弟弟沒路費,差役想了半天,就帶著小二走了二三十裏,到了一個村子,停在一戶人家屋簷下,囑咐說:“要是有人出來,你就讓他們送你迴家;要是不肯,你就提王貨郎說的就行。”說完就走了。小二突然像斷了氣似的直挺挺倒下。天亮後,這家主人出門,看見門口躺著個人,大吃一驚。守了一會兒,小二才慢慢蘇醒過來。主人扶他進屋喂了點吃的,小二才說出自己的家鄉,請求借點路費迴家。主人有點猶豫,小二就把差役的話重複了一遍。主人一聽驚得不得了,急忙租了匹馬送他迴家。小二要還錢,主人說什麽也不收,問他為啥,主人也不說,告別後就走了。
疲龍
膠州有個王侍禦,奉命出使琉球。船在海上航行時,突然從雲端掉下來一條巨龍,砸得海水掀起幾丈高的浪。那龍半截身子浮在水裏,半截沉在水下,抬頭把下巴搭在船沿上,眼睛半睜半閉,蔫巴巴的像累虛脫了。全船的人都嚇壞了,趕緊停了船槳,大氣都不敢出。船員說:“這是天上行雨累癱的龍啊。”王侍禦把聖旨掛在船頭,帶著大家焚香禱告。過了一會兒,龍慢悠悠地遊走了。
船剛走沒多久,又一條巨龍掉下來,跟剛才情形一模一樣。一天下來,前前後後掉了三四次。第二天,船員讓大家多準備白米,叮囑說:“快到清水潭了,一會兒要是看見什麽,隻管往水裏撒米,千萬別出聲。”很快到了一處地方,水清澈見底,水下竟盤著一群龍,五顏六色的,大的像盆像甕,一條條都趴在水底不動。有的龍身子彎彎曲曲的,鱗片、鬃毛、爪子、牙齒,都看得清清楚楚。眾人嚇得魂都沒了,氣都不敢喘,眼都不敢睜,別說偷看,連動都動不了,隻有船員抓著白米往水裏撒。過了好一陣,看見海水變深變黑了,才有人才敢出聲呻吟。有人問為啥撒米,船員說:“龍最怕蛆蟲,怕蛆鑽進鱗片裏。白米看起來像蛆,所以龍一見就乖乖趴著,船從它們上麵過,就沒事了。”
真生
長安有個書生叫賈子龍,有迴路過隔壁巷子,看見個路人,風度那叫一個瀟灑。一打聽,原來是真生,從鹹陽來這兒租房住的。賈子龍心裏一下就覺得這人不一般,挺想結交。第二天,他帶著名帖去拜訪,結果真生出門了;連著去了三趟,都沒碰上。後來他偷偷讓人盯著,看真生在家了才上門。真生見他來了,直接躲起來不露麵,賈子龍滿屋子找,才把他“揪”出來。兩人膝蓋對著膝蓋聊開了,越聊越投緣,相見恨晚。
賈子龍幹脆在真生住的旅店擺開場子,讓書童去打酒。真生不僅酒量好,還特會說俏皮話,兩人喝得那叫一個痛快。眼看酒快喝完了,真生從箱子裏掏出個酒具——是個沒底的玉杯,往裏麵倒酒,居然“咣當”就滿了;再用小酒杯往酒壺裏舀,玉杯裏的酒卻一點沒少。賈子龍看傻了,纏著真生非要學這本事。真生說:“我一開始躲著不見你,就知道你別的毛病沒有,就是貪心沒斷幹淨。這是仙家的隱身法術,哪能隨便教?”賈子龍喊冤:“冤枉啊!我哪算貪?偶爾動點‘發財夢’,還不是因為窮嘛!”兩人一笑了之,打這以後天天膩在一起,不分彼此。
每當賈子龍手頭緊,真生就掏出一塊黑石,對著石頭念叨幾句,然後拿石頭磨瓦塊碎石,立馬變成白銀,每次剛好夠賈子龍用,從不富餘。賈子龍總想著多要點,真生就笑他:“我說你貪心吧,怎麽樣,怎麽樣!”賈子龍心想:明著要肯定沒戲,不如等他喝醉睡著,把石頭偷了逼他教我。有一天,兩人喝完酒真生睡了,賈子龍悄悄起身,在真生衣服底下翻石頭。真生一下醒了,說:“你這人簡直喪心病狂,沒法處了!”說完收拾東西搬走去別處住了。
過了一年多,賈子龍在河邊溜達,看見一塊石頭晶瑩透亮,跟真生那塊點金石長得一模一樣。他趕緊撿起來,當寶貝似的藏著。沒過幾天,真生突然找上門,一臉失落像丟了啥寶貝。賈子龍假裝關心問咋了,真生說:“你以前見過的那塊,是仙人的點金石。當年我跟著抱真子修行,他看我孤孤單單,把這石頭送給我。之前喝醉弄丟了,算卦說應該在你這兒。要是你肯還給我,這份恩情我一定報答。”賈子龍笑著說:“我這輩子從不騙朋友,確實在我這兒。但要說最懂管仲貧窮之苦的,莫過於鮑叔牙,你打算咋報答我呢?”真生說送他百兩銀子,賈子龍說:“百兩銀子不少,但你把口訣教我,讓我親自試一迴,我就沒遺憾了。”真生卻擔心他說話不算數。
賈子龍說:“你自己是仙人,難道還不知道我賈某怎麽會對朋友失信呢!”真生這才把口訣告訴了他。賈子龍看見台階上有塊大石頭,打算試試。真生趕緊拉住他的胳膊,不讓他過去。賈子龍就彎腰撿起半塊磚,放在砧板上說:“磨這麽小一塊,不算多吧?”真生這才鬆手。結果賈子龍沒磨磚,反而磨起了砧板!真生臉色一變,想搶迴來,可砧板已經變成了純金。賈子龍把點金石還給真生,真生歎氣說:“事已至此,多說無益。但隨便用仙術給人加福祿,必然遭天譴。你要是想幫我消罪,就施舍一百具棺材、一百件棉衣,肯嗎?”賈子龍說:“我當初想弄錢,本來就不是為了藏地窖裏當守財奴!你還把我當成那種死摳的土老財啊?”真生聽了很高興,告辭走了。
賈子龍得了金子,一邊施舍一邊做買賣,不到三年,就把施舍的數量湊夠了。真生突然又來,握住他的手說:“你果然是信義之人!自從分別後,我被福神告到天帝那兒,削了仙籍;幸虧你廣施功德,現在靠你的善舉消了我的罪。你要繼續堅持,別停下啊!”賈子龍問真生原本是天上什麽神仙,真生說:“我其實是隻有道行的狐狸。出身低微,經不起造孽,所以生平自愛,一絲一毫都不敢胡來。”賈子龍擺酒招待,兩人又像從前一樣痛快暢飲。賈子龍活到九十多歲,狐狸還時常來他家串門。
再說長山有個賣“解信藥”的人,這藥厲害到啥程度?哪怕病人快斷氣了,灌下去也能救活。但他把秘方藏得死死的,就算親戚好友也不傳。有一天,他因為受牽連被抓進監獄。老婆的弟弟來獄中送飯,偷偷把信藏在食物裏,等他吃完才告訴他:“飯裏有毒!”他一開始不信,沒多久,肚子裏像翻江倒海似的劇痛,這才大驚失色,罵道:“你個畜生趕緊去辦!家裏雖然有藥末,但路太遠怕來不及;你趕緊去城裏找薜荔(一種藤蔓植物),磨成粉,兌一盞清水,趕緊送來!”妻弟照他說的辦,等找到薜荔迴來,他已經上吐下瀉快死了,趕緊灌下藥,立刻就沒事了。這秘方從此也就傳出去了。這事跟狐狸藏點金石的道理差不多,都是因為被逼無奈才泄露了秘密。
布商
有個布商路過青州地界,偶然走進一座荒廢的寺廟,見院子破破爛爛的,忍不住連連歎氣。旁邊有個和尚說:“要是現在有善心人肯暫時捐錢修修山門,也算給佛祖臉上添光了。”布商一聽,爽快地答應下來。和尚很高興,把他請到方丈室,又是端茶又是遞水,招待得特別殷勤。
沒一會兒,和尚又把寺裏裏外外的殿閣全指了個遍,說都需要裝修,布商趕緊推辭說自己沒那麽多錢。和尚卻不依不饒,語氣強硬,臉色也變得兇狠起來。布商害怕了,隻好說把身上的錢全拿出來,於是把包袱裏的銀子全倒出來,交給了和尚。剛要走,和尚突然攔住他說:“你把錢全掏光了,心裏肯定記恨我吧?不如我先送你上路。”說完就拔刀相向。
布商拚命哀求,和尚根本不聽;布商又請求讓自己上吊,和尚這才答應,把他逼到一間暗室裏,催著他趕緊動手。正巧這時,有個防海將軍從寺外經過,遠遠地從破牆縫裏看見一個穿紅衣裳的女子走進僧舍,覺得不對勁,立刻下馬進寺,裏裏外外仔細搜查,卻怎麽也找不到人。走到暗室前,見門緊緊鎖著,和尚不肯開,還借口說裏麵有妖怪。將軍大怒,直接破門而入,隻見布商正吊在房梁上。趕緊救下他,過了一會兒才蘇醒過來,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將軍又給和尚上刑,問他女子在哪,其實根本沒這迴事,那女子是神佛顯靈變的,故意引將軍來救人的。將軍當場殺了和尚,把財物還給布商。布商後來又募捐重修了廟宇,從此這座寺廟香火旺盛起來。這件事是趙孝廉豐原講得最詳細的。
彭二掙
禹城有個叫韓公甫的人說過這麽一件事:他曾和同鄉彭二掙一起在路上走,忽然迴頭發現彭二掙不見了,隻有拉貨的空騾子還跟著。正納悶呢,突然聽見急切的唿救聲,仔細一聽,聲音是從馱貨的袋子裏傳來的。湊近一看,袋子裏鼓囊囊的,雖說有點沉,但也沒往下掉。想把人救出來,卻發現袋口縫得嚴嚴實實,隻好用刀割斷縫線,這才看見彭二掙像狗一樣蜷縮在裏麵。等把他弄出來,問他怎麽鑽進去的,他自己也稀裏糊塗,完全不記得。原來彭二掙家裏一直有狐狸作祟,類似這種離奇的事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