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子儀
滕縣有個姓楊的,以前跟著白蓮教混,學了些旁門左道的法術。後來白蓮教頭領徐鴻儒被官府殺了,姓楊的僥幸逃脫,就靠著這點法術四處遊蕩招搖。他家底不錯,良田宅院樣樣不缺,日子過得挺滋潤。有一迴他到泗水縣一個鄉紳家變戲法取樂,鄉紳家的女眷們都躲在簾子後麵偷看。姓楊的一眼相中鄉紳的女兒長得漂亮,迴家就琢磨著怎麽把這姑娘弄到手。
他有個續弦老婆朱氏,長得也挺有風韻,他就讓朱氏穿上華麗的衣服,扮成仙女的模樣,又交給她一隻木頭鳥,教她怎麽用法術操控。準備妥當後,姓楊的把朱氏從樓頂上推了下去。朱氏隻覺得身子輕得像片樹葉,飄飄悠悠就飛上天了。沒一會兒,她感覺雲彩停住了,知道已經到了鄉紳家上空。那天晚上月光明亮,往下看啥都清楚,朱氏把木頭鳥扔了下去。這木鳥撲棱著翅膀,直接飛進了鄉紳女兒的閨房。
姑娘看見一隻五彩斑斕的鳥飛進來,喊丫鬟來撲,可鳥又衝破簾子飛出去了。姑娘追著鳥跑到外麵,隻見鳥落地後還在撲棱翅膀,她湊近想抓,那鳥突然鑽進她裙子底下,轉眼間就背著姑娘騰空而起,直衝雲霄。丫鬟們見狀大聲驚叫,朱氏在雲端趕緊喊話:“地上的人別害怕,我是月宮裏的嫦娥。這姑娘是王母娘娘的第九個女兒,暫時被貶到人間。王母娘娘天天念叨她,我暫時帶她迴去團聚,很快就送迴來。”說完就拉著姑娘的衣襟一起飛走了。
飛到泗水邊界時,正好有人放衝天炮,斜著擊中了木鳥的翅膀。木鳥受驚嚇墜落,連累朱氏也掉了下來,正好落在一個秀才家裏。這秀才名叫邢子儀,家裏窮得叮當響,但性格剛正不阿。之前有個鄰居婦人夜裏來投奔他,被他拒絕了。那婦人懷恨在心,在丈夫麵前誣陷他調戲自己。婦人的丈夫是個無賴,天天上門辱罵他,邢子儀隻好賣了家產,搬到別的村子租房住。
有個姓顧的相麵先生,據說很會看人的福壽命運,邢子儀就登門請教。顧先生一看見他就笑說:“您明明能過上富足的生活,怎麽穿得破破爛爛來見人?難道覺得我眼神不好使?”邢子儀覺得他胡扯。顧先生仔細端詳後說:“沒錯啊,你現在雖然落魄,但發財的機會不遠了。”邢子儀還是不當真。顧先生又說:“不光能暴富,還能娶到美人。”邢子儀始終不信。顧先生把他推出去,說:“先迴去吧,等應驗了再來謝我!”
當天夜裏,邢子儀獨自坐在月下,忽然有兩個女子從天上掉下來,抬頭一看,都是大美人。
邢子儀嚇了一跳,以為遇到妖怪,趕緊盤問她們。一開始倆女人都不肯說實話,邢子儀說要喊鄉親們來,朱氏害怕了,才把前因後果說了,還求他別泄露,說願意一輩子跟著他。邢子儀想,鄉紳家的千金和妖人老婆不一樣,不能隨便留著,就派人去給鄉紳家報信。鄉紳夫婦自從女兒“飛上天”後,天天掉眼淚幹著急,突然收到消息,高興得不得了,立刻派車馬連夜趕來接人。為了感謝邢子儀,鄉紳送了他一百兩銀子,帶著女兒迴家了。邢子儀剛得了個漂亮老婆,正愁家裏窮得四壁空空,這筆錢來得太及時了。他跑去感謝相麵的顧先生,顧先生又仔細看了看他說:“還沒到頂呢!你的好運剛開頭,一百兩算啥!”說啥也不收他的謝禮。
再說鄉紳迴家後,向上級官府報案追捕楊某。楊某提前得到風聲跑了,下落不明,官府就抄了他的家,還發公文追捕朱氏。朱氏害怕,拉著邢子儀哭哭啼啼。邢子儀也沒轍,隻好花錢打點來抓人的差役,租了車馬帶著朱氏去見鄉紳,苦苦哀求給條生路。鄉紳被邢子儀的情義感動,全力幫忙周旋,總算把朱氏贖了出來;還把夫妻倆留在別院住著,像親戚一樣親近。鄉紳的女兒小時候就許配給劉家,男方家裏做大官,聽說女兒在邢家住了兩晚,覺得丟臉,退迴婚書,和女方斷絕了關係。鄉紳想給女兒另找婆家,女兒卻告訴父母,她發誓要嫁給邢子儀。邢子儀聽說後樂壞了,朱氏也高興,主動說願意做妾服侍她。鄉紳擔心邢子儀沒住處,正好楊某的老宅被官府充公後出租,就花錢買下來送給他。夫妻倆搬迴去後,拿出之前的百兩銀子,簡單置辦了家具,雇了仆人,可十天不到就花光了。他們盼著紳女嫁過來,想著到時肯定還能得到資助。
一天夜裏,朱氏對邢子儀說:“那個混蛋楊某,以前在樓下埋了一千兩銀子,隻有我知道地方。剛才去看,磚石還沒動,說不定錢還在窖裏。”兩人一起去挖,果然挖出了金子。這時才相信顧先生相麵的本事神了,厚厚地報答了他。後來紳女正式嫁給邢子儀,嫁妝特別豐厚,沒過幾年,邢家就成了全郡最富的人家。
蒲鬆齡說:“白蓮教被剿滅,楊某卻沒死,還學會了更多邪術,差點讓人覺得天道不公、法網疏漏。誰知道老天留著他,原來是為了邢子儀啊!不然的話,邢子儀就算時來運轉,又怎麽能突然置辦家業、攢下巨財呢?他不貪財色,老天卻迴報他兩個美人。唉!上天雖然不說話,可心意明明白白啊。”
李生
商河縣有個姓李的書生,天生喜好鑽研道術。離村子一裏多地外有座寺廟,他在廟裏蓋了三間幹淨的小屋,整天盤腿坐在裏麵修行。那些雲遊四方化緣的和尚道士路過,常來他這兒借宿,李生總會跟他們聊得投機,還管吃管住從不嫌麻煩。
有一天下大雪,天寒地凍的,來了個老和尚背著行囊借住,說話玄奧高深。老和尚住了兩晚要走,李生執意挽留,又多住了幾天。正巧李生有事迴了趟家,老和尚叮囑他早點迴來,看樣子是打算和他告別。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李生就趕過去,敲門卻沒人應。他翻牆進了院子,看見屋裏燈還亮著,懷疑老和尚在搞什麽名堂,就悄悄湊近窗戶偷看。
隻見老和尚正在收拾行李,一頭瘦驢拴在燈架上。仔細一看,這驢不太像真的,倒像是墳裏陪葬的紙紮品;可奇怪的是,驢耳朵和尾巴時不時地動兩下,還能聽見它喘氣的聲音。不一會兒老和尚收拾妥當,開門牽驢出去了。李生偷偷跟在後麵。門外原本有個大池塘,老和尚把驢拴在池邊的樹上,脫光衣服跳進水裏,從頭到腳洗了個遍。洗完穿上衣服,又牽過驢來,也給它洗了洗。接著老和尚裝上行李,飛身騎上驢,轉眼間就跑得飛快。
李生這才趕緊喊他。老和尚隻遠遠地拱了拱手表示感謝,話還沒聽清,就已經跑出去老遠了。王梅屋說,李生是他的朋友。曾經去過李生家,看見堂屋的匾額上寫著“待死堂”三個字,看來也是個看透生死的豁達之人。
滕縣有個姓楊的,以前跟著白蓮教混,學了些旁門左道的法術。後來白蓮教頭領徐鴻儒被官府殺了,姓楊的僥幸逃脫,就靠著這點法術四處遊蕩招搖。他家底不錯,良田宅院樣樣不缺,日子過得挺滋潤。有一迴他到泗水縣一個鄉紳家變戲法取樂,鄉紳家的女眷們都躲在簾子後麵偷看。姓楊的一眼相中鄉紳的女兒長得漂亮,迴家就琢磨著怎麽把這姑娘弄到手。
他有個續弦老婆朱氏,長得也挺有風韻,他就讓朱氏穿上華麗的衣服,扮成仙女的模樣,又交給她一隻木頭鳥,教她怎麽用法術操控。準備妥當後,姓楊的把朱氏從樓頂上推了下去。朱氏隻覺得身子輕得像片樹葉,飄飄悠悠就飛上天了。沒一會兒,她感覺雲彩停住了,知道已經到了鄉紳家上空。那天晚上月光明亮,往下看啥都清楚,朱氏把木頭鳥扔了下去。這木鳥撲棱著翅膀,直接飛進了鄉紳女兒的閨房。
姑娘看見一隻五彩斑斕的鳥飛進來,喊丫鬟來撲,可鳥又衝破簾子飛出去了。姑娘追著鳥跑到外麵,隻見鳥落地後還在撲棱翅膀,她湊近想抓,那鳥突然鑽進她裙子底下,轉眼間就背著姑娘騰空而起,直衝雲霄。丫鬟們見狀大聲驚叫,朱氏在雲端趕緊喊話:“地上的人別害怕,我是月宮裏的嫦娥。這姑娘是王母娘娘的第九個女兒,暫時被貶到人間。王母娘娘天天念叨她,我暫時帶她迴去團聚,很快就送迴來。”說完就拉著姑娘的衣襟一起飛走了。
飛到泗水邊界時,正好有人放衝天炮,斜著擊中了木鳥的翅膀。木鳥受驚嚇墜落,連累朱氏也掉了下來,正好落在一個秀才家裏。這秀才名叫邢子儀,家裏窮得叮當響,但性格剛正不阿。之前有個鄰居婦人夜裏來投奔他,被他拒絕了。那婦人懷恨在心,在丈夫麵前誣陷他調戲自己。婦人的丈夫是個無賴,天天上門辱罵他,邢子儀隻好賣了家產,搬到別的村子租房住。
有個姓顧的相麵先生,據說很會看人的福壽命運,邢子儀就登門請教。顧先生一看見他就笑說:“您明明能過上富足的生活,怎麽穿得破破爛爛來見人?難道覺得我眼神不好使?”邢子儀覺得他胡扯。顧先生仔細端詳後說:“沒錯啊,你現在雖然落魄,但發財的機會不遠了。”邢子儀還是不當真。顧先生又說:“不光能暴富,還能娶到美人。”邢子儀始終不信。顧先生把他推出去,說:“先迴去吧,等應驗了再來謝我!”
當天夜裏,邢子儀獨自坐在月下,忽然有兩個女子從天上掉下來,抬頭一看,都是大美人。
邢子儀嚇了一跳,以為遇到妖怪,趕緊盤問她們。一開始倆女人都不肯說實話,邢子儀說要喊鄉親們來,朱氏害怕了,才把前因後果說了,還求他別泄露,說願意一輩子跟著他。邢子儀想,鄉紳家的千金和妖人老婆不一樣,不能隨便留著,就派人去給鄉紳家報信。鄉紳夫婦自從女兒“飛上天”後,天天掉眼淚幹著急,突然收到消息,高興得不得了,立刻派車馬連夜趕來接人。為了感謝邢子儀,鄉紳送了他一百兩銀子,帶著女兒迴家了。邢子儀剛得了個漂亮老婆,正愁家裏窮得四壁空空,這筆錢來得太及時了。他跑去感謝相麵的顧先生,顧先生又仔細看了看他說:“還沒到頂呢!你的好運剛開頭,一百兩算啥!”說啥也不收他的謝禮。
再說鄉紳迴家後,向上級官府報案追捕楊某。楊某提前得到風聲跑了,下落不明,官府就抄了他的家,還發公文追捕朱氏。朱氏害怕,拉著邢子儀哭哭啼啼。邢子儀也沒轍,隻好花錢打點來抓人的差役,租了車馬帶著朱氏去見鄉紳,苦苦哀求給條生路。鄉紳被邢子儀的情義感動,全力幫忙周旋,總算把朱氏贖了出來;還把夫妻倆留在別院住著,像親戚一樣親近。鄉紳的女兒小時候就許配給劉家,男方家裏做大官,聽說女兒在邢家住了兩晚,覺得丟臉,退迴婚書,和女方斷絕了關係。鄉紳想給女兒另找婆家,女兒卻告訴父母,她發誓要嫁給邢子儀。邢子儀聽說後樂壞了,朱氏也高興,主動說願意做妾服侍她。鄉紳擔心邢子儀沒住處,正好楊某的老宅被官府充公後出租,就花錢買下來送給他。夫妻倆搬迴去後,拿出之前的百兩銀子,簡單置辦了家具,雇了仆人,可十天不到就花光了。他們盼著紳女嫁過來,想著到時肯定還能得到資助。
一天夜裏,朱氏對邢子儀說:“那個混蛋楊某,以前在樓下埋了一千兩銀子,隻有我知道地方。剛才去看,磚石還沒動,說不定錢還在窖裏。”兩人一起去挖,果然挖出了金子。這時才相信顧先生相麵的本事神了,厚厚地報答了他。後來紳女正式嫁給邢子儀,嫁妝特別豐厚,沒過幾年,邢家就成了全郡最富的人家。
蒲鬆齡說:“白蓮教被剿滅,楊某卻沒死,還學會了更多邪術,差點讓人覺得天道不公、法網疏漏。誰知道老天留著他,原來是為了邢子儀啊!不然的話,邢子儀就算時來運轉,又怎麽能突然置辦家業、攢下巨財呢?他不貪財色,老天卻迴報他兩個美人。唉!上天雖然不說話,可心意明明白白啊。”
李生
商河縣有個姓李的書生,天生喜好鑽研道術。離村子一裏多地外有座寺廟,他在廟裏蓋了三間幹淨的小屋,整天盤腿坐在裏麵修行。那些雲遊四方化緣的和尚道士路過,常來他這兒借宿,李生總會跟他們聊得投機,還管吃管住從不嫌麻煩。
有一天下大雪,天寒地凍的,來了個老和尚背著行囊借住,說話玄奧高深。老和尚住了兩晚要走,李生執意挽留,又多住了幾天。正巧李生有事迴了趟家,老和尚叮囑他早點迴來,看樣子是打算和他告別。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李生就趕過去,敲門卻沒人應。他翻牆進了院子,看見屋裏燈還亮著,懷疑老和尚在搞什麽名堂,就悄悄湊近窗戶偷看。
隻見老和尚正在收拾行李,一頭瘦驢拴在燈架上。仔細一看,這驢不太像真的,倒像是墳裏陪葬的紙紮品;可奇怪的是,驢耳朵和尾巴時不時地動兩下,還能聽見它喘氣的聲音。不一會兒老和尚收拾妥當,開門牽驢出去了。李生偷偷跟在後麵。門外原本有個大池塘,老和尚把驢拴在池邊的樹上,脫光衣服跳進水裏,從頭到腳洗了個遍。洗完穿上衣服,又牽過驢來,也給它洗了洗。接著老和尚裝上行李,飛身騎上驢,轉眼間就跑得飛快。
李生這才趕緊喊他。老和尚隻遠遠地拱了拱手表示感謝,話還沒聽清,就已經跑出去老遠了。王梅屋說,李生是他的朋友。曾經去過李生家,看見堂屋的匾額上寫著“待死堂”三個字,看來也是個看透生死的豁達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