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母得知後,笑得合不攏嘴,臉上的皺紋都透著喜悅,仿佛年輕了好幾歲。“我家這是走大運嘍!”她逢人就念叨,那眉飛色舞的模樣,就像中了頭彩一般。為了給兒子湊齊娶親的錢,她四處奔波,逢人便開口借錢,那急切的樣子,就差沒把整個村子翻個底朝天。
“他嬸子,你看我家張生好不容易有了這門親事,你就借我點銀子吧,等我家日子好過了,一定立馬還你。”張母拉著鄰居的手,滿臉堆笑地說道。
“行吧,張嬸,看在你這麽誠心的份上,我就借你點。”鄰居無奈地搖搖頭,從兜裏掏出幾吊錢遞給她。
“太謝謝你了,他嬸子,你可真是大好人呐!”張母千恩萬謝,小心翼翼地把錢揣進懷裏,仿佛那是世上最珍貴的寶貝。
經過一番折騰,總算是湊齊了若幹銀子。張母把錢藏在一個隱秘的地方,每天都要去看上好幾眼,心裏像揣了隻小兔子,蹦躂個不停。她滿心期待著,盼望著兒子的喜事快點到來。
與此同時,王進士家也是一片忙碌景象。原來,王進士被任命為曲沃縣令,即將赴任。阿喜瞅準了這個時機,興高采烈地跑到母親麵前,撒嬌道:“媽,你看青梅都已經長大成人啦,咱們馬上就要去上任了,不如把她送迴去吧。”
夫人一直覺得青梅太過聰慧,心裏總擔心她會帶壞自己的寶貝女兒。可又怕女兒不同意,一直猶豫不決。聽到女兒這麽說,夫人眼睛頓時亮了起來,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還是我家阿喜想得周到,我早就想把她嫁出去了,這下可好了。”
過了兩天,一個傭婦慢悠悠地走進了王進士家的大門。她清了清嗓子,傳達著張氏的意願。王進士聽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打趣道:“她呀,本來就隻配和婢女湊一塊兒,之前我都糊塗了,怎麽那麽荒唐呢!不過,把她賣給富戶當小妾,她這身價啊,應該比以前高一倍嘍。”
阿喜一聽,急忙擺手說道:“這可不行啊,青梅都侍候我這麽久了,把她賣為妾,我這心裏啊,實在是不忍心呐。”
王進士看著女兒一臉認真的模樣,隻好無奈地搖搖頭,說道:“好吧好吧,既然你這麽說,我就轉告張氏,依舊用原來的銀子立下契約,把青梅嫁給張生吧。”
就這樣,青梅歡歡喜喜地進了張家門。她就像一隻勤勞的小蜜蜂,每天早早起床,把家裏收拾得井井有條。對公婆更是孝順得沒話說,事事都順著他們的心意。
“娘,您嚐嚐我做的飯菜,合不合口味?”青梅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飯菜,恭恭敬敬地送到張母麵前。
“好吃好吃,我家青梅做的飯就是香。”張母吃得津津有味,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青梅不僅孝順,幹起活來也特別勤快。哪怕每天隻能吃糠咽菜,她也從不抱怨一聲苦。她還心靈手巧,靠著刺繡賺錢補貼家用。她繡出來的東西精美絕倫,栩栩如生,就像活的一樣。拿到集市上一賣,瞬間就被搶購一空。那些商人就像瘋了似的,常常早早地守在門口等著購買,就怕來晚了搶不到。
“姑娘,你這刺繡可真是太漂亮了,再給我來幾幅吧。”一個商人滿臉堆笑地說道。
“不好意思啊,今天已經賣完了,您明天再來吧。”青梅笑著迴答道。
靠著這些錢,青梅勉強維持著家裏的生計。她還經常勸張生:“你別因為家裏的那些瑣事耽誤了讀書,所有的家務事啊,都由我一個人承擔就行啦。”
就在這個時候,王進士接到任命,要去晉地赴任。青梅心裏惦記著阿喜,特意去和她告別。阿喜見到她,忍不住哭了起來,抽抽搭搭地說:“你看你現在啊,有了這麽好的歸宿,我本來就比不上你啦。”
青梅趕忙安慰道:“這哪是我一個人的福氣啊,當初要不是你幫忙,我怎麽敢有今天呢?我怎麽敢忘了你的恩情呢?但如果說我比不上婢女啊,這恐怕會縮短婢女的壽命喲。”說著說著,兩個人都哭得稀裏嘩啦,互相依依不舍地告別。
王進士到了晉地後,麻煩事兒就像潮水一樣湧來。半年後,夫人突然病逝。那一口棺材停放在寺廟裏,冷冷清清的。又過了兩年,王進士居然因為行賄被免職了,還被罰了一大筆錢。這可把他愁壞了,家裏的錢很快就花得一幹二淨,漸漸地變得貧困潦倒,連基本的生活都維持不了。那些跟班的一看情況不妙,都作鳥獸散,跑得無影無蹤。
偏偏這個時候,疫病大流行。王進士也不幸染上了病,沒幾天就去世了。這下,家裏就隻剩下阿喜和一個老婦人。可沒多久,老婦人也撐不住了,一命嗚唿。阿喜徹底成了孤家寡人,整天一個人孤孤單單的,無依無靠。
有個鄰居老婦人看她可憐,便好心地勸她嫁人:“姑娘啊,你看你現在這孤苦伶仃的樣子,還是找個人嫁了吧,也好有個依靠。”
阿喜有氣無力地說:“能為我安葬雙親的人,我就嫁給他。”
老婦人同情感歎道:“哎呀,可憐的孩子,我送給你一鬥米,先讓家裏的日子好過點。”說完,老婦人就轉身離開了。
沒想到,半個月後,老婦人又來了。她歎了口氣,無奈地說:“我為你盡力了,姑娘,但這事兒真的太難辦了。窮人窮得叮當響,根本沒辦法為你安葬父母;富人又嫌你是沒落人家的後代,嫌棄著呢,這可怎麽辦喲!還有一個辦法,不過我怕你不會答應。”
阿喜急切地問:“是什麽辦法?你快說吧!”
老婦人說:“這兒有個李郎,他想找個側室。這李郎要是看到你的容貌啊,肯定願意不惜重金厚葬你的父母。”
阿喜一聽,氣得大哭道:“我是官宦之後啊,我怎麽能當小妾呢,你這不是折我的壽嘛!”
老婦人沒辦法,隻好無奈地離開了。
從那以後,阿喜每天都隻吃一頓飯,靠著那點可憐的力氣,苟延殘喘地活著。她心裏就盼著有個人能來救救她,把她從這水深火熱的困境中解救出來。
又過了半年,阿喜更是撐不下去了。有一天,老婦人又來了。阿喜哭著對她說:“我現在這般困苦,好幾次都想著幹脆自殺算了。可我還在這裏硬挺著,就是因為還有兩具棺材在那啊。我自己都快死在溝壑裏了,到時候誰來收殮我的父母呢?所以啊,我想,不如按照你說的去做。”
於是老婦人隻好帶著李郎來了。李郎偷偷瞄了阿喜一眼,頓時眼睛都直了,心裏那叫一個高興。他馬上麻溜地拿出錢,風風火火地迴去,把阿喜父母的兩個棺材都好好地安葬了。
之後,他就把阿喜接走了,讓她去拜見正妻。這正妻啊,本來就兇悍得像頭母老虎,那嫉妒心更是一天比一天強。李郎起初根本不敢提小妾的事,就哄騙說買了一個婢女。
正妻見到阿喜後,頓時暴跳如雷,抄起一根棍子就把她往外趕,一邊趕還一邊破口大罵:“哪來的野丫頭,別想踏進我家的門!”
阿喜嚇得花容失色,頭發淩亂,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不停地往下掉。她就像一隻迷失方向的羔羊,被困境死死困住,毫無進退之路。
就在這時,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尼姑拄著拐杖悠悠路過。她瞧見阿喜這副淒慘模樣,心生憐憫,便和顏悅色地邀請阿喜:“小娘子,我看你這孤苦伶仃的樣子,願不願與我一同住在這庵中?這庵裏雖說清苦,卻也能庇你一身安穩。”
阿喜一聽,仿若抓住了救命稻草,眼中滿是無盡的希望。她當下就滿心歡喜地跟著老尼姑去了。
來到庵中,阿喜虔誠地拜倒在地,苦苦哀求老尼姑:“師父,求您可憐可憐我,為我剃了這一頭煩惱絲,讓我得以遁入空門,解脫塵世之苦。”
老尼姑輕輕搖了搖頭,緩緩說道:“我看娘子你啊,就不是那能長久待在風塵中的人。這庵裏頭,隻有粗茶淡飯,勉強能將就這日子,你且先在這住下觀望觀望。時機到了,你自然就知道該何去何從了。”
可沒過些時日,這市井裏的一群無賴就像聞到了血腥味的蒼蠅,看到阿喜那嬌豔絕倫的容貌,天天在庵門外敲門調戲。阿喜躲在門後,嚇得渾身發抖,眼淚止不住地流。老尼姑看著心疼,卻又無力阻攔。
“他嬸子,你看我家張生好不容易有了這門親事,你就借我點銀子吧,等我家日子好過了,一定立馬還你。”張母拉著鄰居的手,滿臉堆笑地說道。
“行吧,張嬸,看在你這麽誠心的份上,我就借你點。”鄰居無奈地搖搖頭,從兜裏掏出幾吊錢遞給她。
“太謝謝你了,他嬸子,你可真是大好人呐!”張母千恩萬謝,小心翼翼地把錢揣進懷裏,仿佛那是世上最珍貴的寶貝。
經過一番折騰,總算是湊齊了若幹銀子。張母把錢藏在一個隱秘的地方,每天都要去看上好幾眼,心裏像揣了隻小兔子,蹦躂個不停。她滿心期待著,盼望著兒子的喜事快點到來。
與此同時,王進士家也是一片忙碌景象。原來,王進士被任命為曲沃縣令,即將赴任。阿喜瞅準了這個時機,興高采烈地跑到母親麵前,撒嬌道:“媽,你看青梅都已經長大成人啦,咱們馬上就要去上任了,不如把她送迴去吧。”
夫人一直覺得青梅太過聰慧,心裏總擔心她會帶壞自己的寶貝女兒。可又怕女兒不同意,一直猶豫不決。聽到女兒這麽說,夫人眼睛頓時亮了起來,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還是我家阿喜想得周到,我早就想把她嫁出去了,這下可好了。”
過了兩天,一個傭婦慢悠悠地走進了王進士家的大門。她清了清嗓子,傳達著張氏的意願。王進士聽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打趣道:“她呀,本來就隻配和婢女湊一塊兒,之前我都糊塗了,怎麽那麽荒唐呢!不過,把她賣給富戶當小妾,她這身價啊,應該比以前高一倍嘍。”
阿喜一聽,急忙擺手說道:“這可不行啊,青梅都侍候我這麽久了,把她賣為妾,我這心裏啊,實在是不忍心呐。”
王進士看著女兒一臉認真的模樣,隻好無奈地搖搖頭,說道:“好吧好吧,既然你這麽說,我就轉告張氏,依舊用原來的銀子立下契約,把青梅嫁給張生吧。”
就這樣,青梅歡歡喜喜地進了張家門。她就像一隻勤勞的小蜜蜂,每天早早起床,把家裏收拾得井井有條。對公婆更是孝順得沒話說,事事都順著他們的心意。
“娘,您嚐嚐我做的飯菜,合不合口味?”青梅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飯菜,恭恭敬敬地送到張母麵前。
“好吃好吃,我家青梅做的飯就是香。”張母吃得津津有味,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青梅不僅孝順,幹起活來也特別勤快。哪怕每天隻能吃糠咽菜,她也從不抱怨一聲苦。她還心靈手巧,靠著刺繡賺錢補貼家用。她繡出來的東西精美絕倫,栩栩如生,就像活的一樣。拿到集市上一賣,瞬間就被搶購一空。那些商人就像瘋了似的,常常早早地守在門口等著購買,就怕來晚了搶不到。
“姑娘,你這刺繡可真是太漂亮了,再給我來幾幅吧。”一個商人滿臉堆笑地說道。
“不好意思啊,今天已經賣完了,您明天再來吧。”青梅笑著迴答道。
靠著這些錢,青梅勉強維持著家裏的生計。她還經常勸張生:“你別因為家裏的那些瑣事耽誤了讀書,所有的家務事啊,都由我一個人承擔就行啦。”
就在這個時候,王進士接到任命,要去晉地赴任。青梅心裏惦記著阿喜,特意去和她告別。阿喜見到她,忍不住哭了起來,抽抽搭搭地說:“你看你現在啊,有了這麽好的歸宿,我本來就比不上你啦。”
青梅趕忙安慰道:“這哪是我一個人的福氣啊,當初要不是你幫忙,我怎麽敢有今天呢?我怎麽敢忘了你的恩情呢?但如果說我比不上婢女啊,這恐怕會縮短婢女的壽命喲。”說著說著,兩個人都哭得稀裏嘩啦,互相依依不舍地告別。
王進士到了晉地後,麻煩事兒就像潮水一樣湧來。半年後,夫人突然病逝。那一口棺材停放在寺廟裏,冷冷清清的。又過了兩年,王進士居然因為行賄被免職了,還被罰了一大筆錢。這可把他愁壞了,家裏的錢很快就花得一幹二淨,漸漸地變得貧困潦倒,連基本的生活都維持不了。那些跟班的一看情況不妙,都作鳥獸散,跑得無影無蹤。
偏偏這個時候,疫病大流行。王進士也不幸染上了病,沒幾天就去世了。這下,家裏就隻剩下阿喜和一個老婦人。可沒多久,老婦人也撐不住了,一命嗚唿。阿喜徹底成了孤家寡人,整天一個人孤孤單單的,無依無靠。
有個鄰居老婦人看她可憐,便好心地勸她嫁人:“姑娘啊,你看你現在這孤苦伶仃的樣子,還是找個人嫁了吧,也好有個依靠。”
阿喜有氣無力地說:“能為我安葬雙親的人,我就嫁給他。”
老婦人同情感歎道:“哎呀,可憐的孩子,我送給你一鬥米,先讓家裏的日子好過點。”說完,老婦人就轉身離開了。
沒想到,半個月後,老婦人又來了。她歎了口氣,無奈地說:“我為你盡力了,姑娘,但這事兒真的太難辦了。窮人窮得叮當響,根本沒辦法為你安葬父母;富人又嫌你是沒落人家的後代,嫌棄著呢,這可怎麽辦喲!還有一個辦法,不過我怕你不會答應。”
阿喜急切地問:“是什麽辦法?你快說吧!”
老婦人說:“這兒有個李郎,他想找個側室。這李郎要是看到你的容貌啊,肯定願意不惜重金厚葬你的父母。”
阿喜一聽,氣得大哭道:“我是官宦之後啊,我怎麽能當小妾呢,你這不是折我的壽嘛!”
老婦人沒辦法,隻好無奈地離開了。
從那以後,阿喜每天都隻吃一頓飯,靠著那點可憐的力氣,苟延殘喘地活著。她心裏就盼著有個人能來救救她,把她從這水深火熱的困境中解救出來。
又過了半年,阿喜更是撐不下去了。有一天,老婦人又來了。阿喜哭著對她說:“我現在這般困苦,好幾次都想著幹脆自殺算了。可我還在這裏硬挺著,就是因為還有兩具棺材在那啊。我自己都快死在溝壑裏了,到時候誰來收殮我的父母呢?所以啊,我想,不如按照你說的去做。”
於是老婦人隻好帶著李郎來了。李郎偷偷瞄了阿喜一眼,頓時眼睛都直了,心裏那叫一個高興。他馬上麻溜地拿出錢,風風火火地迴去,把阿喜父母的兩個棺材都好好地安葬了。
之後,他就把阿喜接走了,讓她去拜見正妻。這正妻啊,本來就兇悍得像頭母老虎,那嫉妒心更是一天比一天強。李郎起初根本不敢提小妾的事,就哄騙說買了一個婢女。
正妻見到阿喜後,頓時暴跳如雷,抄起一根棍子就把她往外趕,一邊趕還一邊破口大罵:“哪來的野丫頭,別想踏進我家的門!”
阿喜嚇得花容失色,頭發淩亂,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不停地往下掉。她就像一隻迷失方向的羔羊,被困境死死困住,毫無進退之路。
就在這時,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尼姑拄著拐杖悠悠路過。她瞧見阿喜這副淒慘模樣,心生憐憫,便和顏悅色地邀請阿喜:“小娘子,我看你這孤苦伶仃的樣子,願不願與我一同住在這庵中?這庵裏雖說清苦,卻也能庇你一身安穩。”
阿喜一聽,仿若抓住了救命稻草,眼中滿是無盡的希望。她當下就滿心歡喜地跟著老尼姑去了。
來到庵中,阿喜虔誠地拜倒在地,苦苦哀求老尼姑:“師父,求您可憐可憐我,為我剃了這一頭煩惱絲,讓我得以遁入空門,解脫塵世之苦。”
老尼姑輕輕搖了搖頭,緩緩說道:“我看娘子你啊,就不是那能長久待在風塵中的人。這庵裏頭,隻有粗茶淡飯,勉強能將就這日子,你且先在這住下觀望觀望。時機到了,你自然就知道該何去何從了。”
可沒過些時日,這市井裏的一群無賴就像聞到了血腥味的蒼蠅,看到阿喜那嬌豔絕倫的容貌,天天在庵門外敲門調戲。阿喜躲在門後,嚇得渾身發抖,眼淚止不住地流。老尼姑看著心疼,卻又無力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