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耿氏家族曾名噪一時,其府邸庭院樓閣,高大宏偉,一派繁榮景象。然而,歲月無情,家族興衰更迭,往昔的輝煌漸成過眼雲煙,那座龐大的宅院也逐漸褪去了光彩。多數樓宇無人照料,荒涼之態盡顯,庭院雜草叢生,一片破敗之景。


    正因如此,這座宅邸開始籠罩在一片神秘與詭異之中。夜深人靜之時,堂屋之門會忽然自行開合,發出刺耳的吱嘎聲,令人不寒而栗。家中成員常因此驚醒,驚慌失措地唿喊,打破了夜的寧靜。耿家主對此深感憂慮,最終決定舉家遷移至郊區別墅,隻留下一名老者看守舊宅。自他們搬離後,這座老宅更加顯得荒涼而孤寂,每一寸空間都彌漫著廢棄的氣息。而附近的居民有時會在深夜聽到從老宅中傳來隱約的笑聲和悠揚的樂聲,仿佛那裏正在舉行盛大的宴會,但當他們走近時,卻隻能麵對一片死一般的寂靜和陰森。


    耿家有一位侄子,名叫去病,他性格豪放,不受塵世束縛,內心充滿了對世間奇聞異事的好奇與渴望。在聽聞老宅中的那些詭異傳聞後,他的內心被極大的興趣所點燃,便咐咐那位守護的老翁,一旦有任何異常動靜,都要立刻前來向他報告。


    終於,在一個寂靜而略帶寒意的夜晚,老翁瞥見了老宅樓上閃爍的燈光,光影交疊,忽明忽暗。他未敢稍作停留,急忙跑去向耿去病匯報。聽聞此事的去病興奮不已,毅然決定深入老宅探個究竟。老翁見狀急忙出言勸阻,提醒他其中潛藏的危險,恐有不測風雲。然而去病決心已定,心誌堅定,早已熟記老宅的每處角落。他不顧老翁的苦苦勸說,撥開濃密的蒿草,依循記憶中的路徑,悄無聲息地潛入了這座被歲月遺忘的老宅。


    他小心翼翼地邁上樓梯,原以為將目睹許多恐怖奇異的景象,卻出乎意料地發現,樓上與平常人家竟無太大差別。懷著滿腔的困惑,他緩緩移步穿過樓間的過道,此時,一陣細微卻清晰的人語聲鑽進了他的耳朵。去病心神一動,輕手輕腳地靠近聲源,接著選擇一個隱蔽的角落,偷眼窺視。屋內兩支巨大的蠟燭熊熊燃燒,光芒耀眼,使整個房間亮如白晝。一位頭戴儒冠的老者麵向南方而坐,神態莊重;一位老婦人麵對他,兩人均顯得四十餘歲。東側坐著一位大約二十歲的英俊少年,氣宇軒昂;右側則是一位正值花樣年華的女子,剛剛及笄,美貌非凡,宛如天女。他們麵前的桌子上擺滿了各式美酒佳肴,此刻正歡聚一堂,笑聲不斷。


    瞧見這一幕,去病再也無法壓抑內心的好奇與激動,他猛然推開門扉,臉上掛著戲謔的笑意,放聲唿喊:“有一位不請自來的客人到啦!”他這突如其來的闖入,讓屋內眾人驚駭萬分,歡聲笑語戛然而止,他們驚慌不已地起身,四處奔逃尋找藏身之處。唯獨那位老者反應敏捷,迅速迎上前來,怒目圓睜地斥責道:“你究竟是誰?竟敢擅自闖入他人之內室!”去病卻泰然自若,毫不在意地答道:“這明明乃是我家的宅邸,反倒是你們,在此大吃大喝,卻不邀請主人,是不是太過小氣了?”老者聞聽此言,仔細地將他審視一番,然後緩緩地說道:“你並非這家的主人。”去病昂首挺胸,滿臉自豪地說道:“我乃耿去病,乃是這家主人的侄子!”老者一聽,臉色瞬間舒緩了許多,趕忙向他深深行禮,致以敬意:“原來是耿公子,久仰久仰!”說罷,便滿心歡喜地邀請去病入座,又吩咐家人盡快更換佳肴,好好款待他。去病見老者竟如此熱情,連忙擺手示意。


    老者見耿去病這般豪爽不羈,心中也生起幾分歡喜,當下便親自為他斟酒,以盡地主之誼。去病端起酒杯,輕抿一口,而後朗聲道:“你我兩家既為通家之好,又何必讓在座的客人躲躲藏藏?倒不如都請出來,一同暢飲,豈不痛快!”老者微微頷首,覺得他所言極是,於是高聲唿喚:“孝兒!”


    不多時,一位風華正茂的少年自外步入室內。但見他身材挺拔,步態輕盈,一襲青衫隨風輕揚,愈發顯得氣宇軒昂。老者眼中滿是慈祥,向來人道:“此乃我兒孝兒。”孝兒向耿去病深深一揖,隨即泰然自若地落座。眾人環坐一桌,開始閑話家常。去病與孝兒言談甚歡,話題涉獵從天文地理至詩詞歌賦,再至世人津津樂道的奇聞趣事,兩人交談甚歡,言辭間流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智慧。在對話之間,去病也逐漸得知,這位老者自稱姓胡,其言談舉止間流溢出的儒雅與卓爾不群讓人印象深刻。


    去病向來性情豪邁,此刻更是激情澎湃,話語連珠,而孝兒的風度翩翩,應對得體,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兩人情投意合,談話越來越投機,宛如多年未見的老友重逢,不由自主地對彼此產生了深厚的欽佩和欣賞。去病二十一歲,相較孝兒年長兩歲,自然而然地擔任起了兄長的角色,孝兒也愉快地接受了這一稱唿。


    此刻,老者似乎突然想起了什麽,眼中閃過一絲期盼,問道:“聽聞公子的祖上曾編纂《塗山外傳》,不知公子對此是否知曉?”去病略感意外,隨即笑容滿麵:“自然知曉。”看到老者臉上的激動之情,去病緩緩道來:“實不相瞞,我乃塗山氏的後裔。自唐朝以後,家族的譜係尚能銘記在心,但五代以上的曆史便無從尋覓。今日能與公子相遇,懇請公子賜教,講述塗山氏的輝煌往昔。”


    去病聽了,胸中湧起一股自豪之感,隨即清了清嗓子,開始娓娓道來塗山女輔佐大禹治水的偉大事跡。他口才出眾,故事講得栩栩如生,不僅完整地複述了那份古老的傳說,更巧妙地運用了許多華麗的辭藻來潤色,使得整個故事聽起來生動有趣,仿佛一幅絢爛多彩的曆史畫卷緩緩展現在眾人眼前。老者聽得如癡如醉,不時點頭稱讚,時而拍手大笑,顯然被去病的精彩講述深深吸引。待去病講完,老者極為喜悅,對孝兒說道:“今日真是太幸運了,能聽到如此精彩的故事,實在是人生一大樂事。耿公子絕非等閑之輩,你快去請你阿母和青鳳一並前來聆聽,也讓他們知曉我們塗山氏祖先的卓越功績。”


    孝兒得令,起身步入幃帳之內。轉瞬之間,一位老婦人與一位女郎攜手並肩,緩步而出。去病的目光即刻被這位女郎深深吸引,隻見她身姿輕盈如同弱柳扶風,仿佛隨時都會隨風起舞,身上卻散發出一種天然的嬌柔與嫵媚。她的眼眸如同秋水般清澈,光芒閃爍之間,透露出智慧的光輝,精致的麵龐,潔白如雪的肌膚,以及輕輕抿著的紅唇,這一切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夢幻般的美麗畫麵,仿佛她並非塵世中人,而是從仙境降臨的美麗仙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狐妖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周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周哥並收藏聊齋狐妖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