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慶,這位大名府牢城營的行刑差役,因其獨特的喜好——無論何時都在鬢邊插著一枝鮮花,而被人稱作“一枝花”。他與兄長蔡福一同在這牢獄的風雲中討生活,憑借著行刑的手藝和為人處世的精明,在大名府也算有了些名聲。


    一日,盧俊義被奸人陷害,以莫須有的“私通梁山”罪名,被押入大名府大獄。蔡慶與蔡福負責收押盧俊義,當蔡慶見到這位威震河北的豪傑,雖身陷囹圄,卻依舊氣宇軒昂,眼神中透著不屈與堅毅,心中不禁泛起一絲同情與疑惑:如此英雄人物,怎會落得這般田地?想必其中必有冤情。


    沒過多久,盧俊義那心懷叵測的管家李固,為了謀奪盧俊義的萬貫家財,悄悄找上了蔡慶與蔡福。


    李固一臉諂媚,小心翼翼地從懷中掏出50兩黃金,低聲說道:“二位節級,隻要能讓盧俊義死在獄中,這50兩黃金便是二位的,日後我李固飛黃騰達,定不會忘了二位的好處。”


    蔡慶眉頭緊皺,心中暗自思忖:這李固出手如此吝嗇,盧俊義的性命豈會隻值這區區50兩黃金?再者,看盧俊義的樣子,實在不像是該遭此厄運之人。


    他瞥了一眼蔡福,轉頭對李固說道:“李管家,你這可就不夠意思了。盧俊義可不是一般人,這事兒難度不小,50兩?太少了,至少500兩,否則,咱們沒得談。”


    李固臉色瞬間變得難看起來,卻又不好發作,隻得強顏歡笑道:“二位節級,容我迴去籌措籌措,改日再來拜訪。”


    李固走後,蔡慶對蔡福說道:“哥哥,這李固行事鬼鬼祟祟,我瞧著盧俊義像是被冤枉的,咱們可不能輕易答應他。萬一這事兒辦砸了,咱們可就吃不了兜著走。”


    蔡福點頭稱是:“弟弟說得對,這事兒得謹慎。咱們再看看情況。不過,若真能從這事兒裏撈上一筆,倒也不錯。隻是,得拿捏好分寸。”


    蔡慶思索片刻道:“哥哥,我覺得這事兒背後恐怕沒那麽簡單。李固如此急切,說不定還有其他隱情。咱們既要保住自己,又得想辦法多撈點好處。隻是,梁山那邊咱們也得小心應對,萬一他們插手,咱們可別站錯了隊。”


    蔡福皺眉道:“嗯,梁山的勢力確實不容小覷。但李固這邊也不能完全得罪,咱們得兩邊周旋著。”


    又過了幾日,柴進喬裝打扮,帶著1000兩黃金,尋到了蔡氏兄弟。柴進目光堅定,開門見山地說道:“二位,盧員外乃忠義之士,江湖上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如今他遭奸人陷害,梁山上下義憤填膺,定要救他脫離苦海。這1000兩黃金,隻求二位在獄中保他周全。若盧員外有個閃失,梁山兄弟絕不會善罷甘休。”


    蔡慶對柴進說道:“柴大官人放心,我兄弟二人定會全力保護盧員外。隻是這事兒幹係重大,還需從長計議,切不可走漏半點風聲。您也知道,在這大名府,耳目眾多,稍有不慎,就會壞了大事。而且李固那家夥也盯著呢,咱們得小心行事。”


    柴進滿意地點點頭:“有二位這句話,我便放心了。但還望二位多多費心,盡早想出萬全之策。盧員外一日在獄中,我梁山上下一日難安。”


    蔡慶趕忙說道:“柴大官人放心,我們兄弟在這大名府也算有些手段,定會保證盧員外的安全。隻是,這事兒還得您那邊也多做準備,萬一事情有變,咱們也好有個應對之策。您看梁山這邊營救計劃大概何時實施?我們也好做些配合。”


    柴進道:“這個自然,梁山這邊已經在籌劃營救之事,隻等合適的時機。具體時間暫未確定,但一旦有消息,我會第一時間通知二位。二位在獄中還需多多留意盧員外的情況,確保他不被李固等人暗害。”


    此後,蔡慶與蔡福在獄中對盧俊義悉心照料。蔡慶親自挑選好酒好菜,命獄卒給盧俊義送去,還時常叮囑獄卒:“盧員外身份特殊,你們都給我小心伺候著,要是有半點差池,我扒了你們的皮!”


    然而,並非所有獄卒都聽話。有一次,一個貪心的獄卒趁蔡慶不在,偷偷克扣了盧俊義的飯菜。蔡慶得知後,怒不可遏,將那獄卒抓來,狠狠打了一頓板子,警告道:“再敢對盧員外不敬,這就是下場!你也不打聽打聽,盧員外背後是誰在保著。要是盧員外少了一根汗毛,我要你好看!”


    那獄卒被打得哭爹喊娘,連連求饒:“蔡節級,小的再也不敢了,求您饒了小的吧。小的家裏還有老有小,全靠小的這份差事糊口啊。”


    蔡慶啐了一口:“滾吧,下次再犯,絕不輕饒!你若再敢耍什麽花樣,我把你扔到大牢最底層,讓你永不見天日!”


    同時,蔡慶還暗中為盧俊義傳遞消息,他趁著夜深人靜,避開其他獄卒,悄悄來到盧俊義的牢房,低聲說道:“盧員外,柴大官人已來見過我兄弟二人,定會設法救你出去。你且安心等待,切不可露出破綻。如今這大獄之中,也並非絕對安全,您自己也要小心。李固那家夥一直想置您於死地,您千萬要警惕。”


    盧俊義感激地看著蔡慶:“蔡節級,大恩不言謝,若我能逃過此劫,定當報答二位的救命之恩。隻是,我實在想不明白,那李固為何要如此陷害我。我待他不薄,他為何要恩將仇報?”


    蔡慶歎道:“人心叵測,那李固貪圖您的家財,才想出這等毒計。不過,您放心,有梁山和我兄弟二人在,他的陰謀定然不能得逞。梁山好漢們義薄雲天,絕不會坐視您蒙冤受苦。”


    盧俊義握緊拳頭:“若我能出去,定要讓李固這小人付出代價。”


    蔡慶勸道:“盧員外,您暫且忍耐,等出了這大獄,再找他算賬不遲。當下最重要的是保全自己。”


    日子一天天過去,宋江率領梁山大軍兵臨大名府城下。大名府城高牆厚,易守難攻,梁山軍連續攻打數日,卻進展緩慢。


    蔡慶與蔡福得知消息後,決定在城內暗中相助梁山。他們先是用重金買通了部分守城士兵,從他們口中套取了城內的防禦部署和巡邏安排。


    蔡慶對一個被買通的守城士兵說道:“你且把城內的情況詳細說來,若有半句假話,我讓你死無葬身之地。這可不是嚇唬你,大名府裏裏外外都在我掌控之中,你若敢耍滑頭,我立馬就能知道。”


    那士兵戰戰兢兢地說道:“蔡節級,小的不敢隱瞞。城牆上每隔十裏便有一處烽火台,每到夜間,巡邏的隊伍半個時辰一輪換。東門的守衛相對薄弱,因為那邊靠近水源,大家都覺得不易被攻擊。但西門那邊有個暗道,是當年修建城牆時留下的,隻有少數幾個老兵知道,平常都派人守著,一般人進不去。”


    蔡慶點點頭:“很好,你若能繼續配合,少不了你的好處。你再說說,這暗道的守衛情況如何?換崗時間是怎樣的?”


    士兵趕忙說道:“暗道平常有五個士兵看守,每兩個時辰換一次崗。換崗的時候會有一小段時間防備鬆懈。”


    蔡慶思索片刻道:“嗯,你提供的消息很有用。你繼續留意城內動靜,有什麽新情況及時告訴我。”


    然後,蔡慶與蔡福趁著夜色,偷偷潛入城門附近,設法破壞了城門的機關。同時,他們還在城內散布謠言,擾亂軍心。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蔡慶瞅準時機,偷偷打開城門一角,放下繩索,接應梁山好漢入城。梁山軍如潮水般湧入,大名府最終被攻破。


    城破之後,蔡慶與蔡福深知自己已與梁山結下了不解之緣,且在大名府,他們與梁山勾結的事情一旦敗露,必將性命不保。於是,兄弟二人毅然決定歸順梁山。


    上了梁山後,蔡慶憑借自己多年行刑的經驗和嫻熟的手藝,成為行刑部副頭領,專司行刑。在梁山,蔡慶始終秉持公正嚴明的態度履行職責。


    有一迴,幾個梁山嘍囉在山下打劫時,貪圖錢財,違背了梁山劫富濟貧的規矩,搶奪了普通百姓的財物。宋江得知後,決定嚴懲這幾個嘍囉,以正梁山軍紀。


    蔡慶負責執行刑罰,他一臉嚴肅地對犯錯的嘍囉說道:“梁山以替天行道為宗旨,咱們兄弟都得遵守規矩。你們壞了規矩,就該受罰,莫要怪我。今日若不懲處你們,日後梁山的名聲何在?咱們梁山好漢行得正坐得直,怎能做出這等欺壓百姓的事?”


    其中一個嘍囉哭喪著臉說道:“蔡頭領,我們知道錯了,隻是一時鬼迷心竅,求您饒了我們這一次吧。我們家裏都有老小,全靠我們在梁山討生活。”


    蔡慶喝道:“饒了你們?那以後大家都學你們,梁山還如何立足?梁山的名聲要是毀在你們手裏,我們這些兄弟還怎麽在江湖上行走?來人,行刑!”


    這時,另一個嘍囉求情道:“蔡頭領,您就再給我們一次機會吧。我們願意將搶來的財物都還迴去,並且以後一定遵守梁山的規矩,絕不再犯。”


    蔡慶沉思片刻,道:“行,既然你們有悔改之意,那就將財物如數歸還百姓,並且在梁山眾人麵前立下軍令狀,若再犯,定不輕饒。此次便暫且饒過你們,但若再有下次,絕不姑息!”


    眾嘍囉趕忙磕頭謝恩:“多謝蔡頭領,我們一定痛改前非。”此事過後,梁山眾人對蔡慶的公正和執法如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他也愈發敬重。


    不久,梁山大聚義,一百零八將齊聚一堂,排定座次。蔡慶憑借自己在梁山的表現和貢獻,排在第九十五位,上應地損星。


    梁山受招安後,蔡慶隨大軍踏上了征討方臘的征程。清溪縣一役,方臘軍憑借複雜的地形和堅固的防禦工事,負隅頑抗,梁山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創。“霹靂火”秦明等多位梁山好漢不幸陣亡,蔡慶聽聞此消息,悲憤交加,雙眼通紅,怒喝道:“方臘賊子,我定要為兄弟們報仇!”


    在戰場上,蔡慶如猛虎下山般奮勇殺敵。他手持利刃,左衝右突,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倒下。然而,方臘軍人數眾多,且拚死抵抗,蔡慶在戰鬥中多處負傷,但他依舊咬牙堅持,毫不退縮。他心中隻有一個信念:為死去的兄弟們報仇雪恨。


    身旁的一個梁山兄弟勸道:“蔡頭領,你受傷了,先退下吧,這裏交給我們。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們怎麽向兄弟們交代?”


    蔡慶吼道:“我不退!兄弟們都在拚命,我怎能臨陣脫逃?今日就算死,也要多殺幾個賊子,為秦明兄弟他們報仇!我這條命是兄弟們給的,今日就用它來多換幾個賊人的命!”


    這時,又有一個兄弟說道:“蔡頭領,您冷靜點。咱們得從長計議,您要是倒下了,對咱們的士氣影響可不小。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蔡慶深吸一口氣,道:“好,兄弟們,那我先退下包紮傷口。但等我傷好,定要再次殺上戰場,為兄弟們討迴公道!”


    戰鬥結束後,方臘的心腹大將、步軍都太尉、驃騎大將軍杜微被俘。宋江為了祭奠在這場戰役中陣亡的梁山好漢,命蔡慶將杜微割腹剜心。


    蔡慶領命,他麵沉如水,眼中透著無盡的仇恨。他緩緩走到杜微麵前,冷冷地說道:“你這惡賊,今日便是你的死期,拿命來祭奠我梁山兄弟!你可知,因為你,我多少兄弟命喪黃泉。他們都是英雄好漢,卻被你這等奸賊害死。”


    杜微卻還嘴硬道:“要殺要剮隨你,我杜微死也不會皺一下眉頭。這是戰場,各為其主,有什麽好說的。”


    蔡慶怒極反笑:“好,我成全你!你以為死就能一了百了?你犯下的罪孽,今日我要你血債血償!”說罷,手起刀落,為犧牲的兄弟們報了仇。


    征討方臘歸來,雖然蔡慶幸運地活了下來,但他親眼目睹了太多的生死離別,對官場的爭鬥和江湖的廝殺也心生厭倦。朝廷論功行賞,封他為武奕郎都統領,然而,蔡慶卻婉拒了朝廷的封賞。


    蔡慶對前來宣旨的官員說道:“大人,多謝朝廷美意。隻是蔡慶曆經諸多生死,如今隻想過些平淡的日子。這官職,蔡慶實在無福消受。官場的爭鬥太過複雜,我不想再卷入其中。”


    那官員勸道:“蔡將軍,這可是難得的殊榮,多少人夢寐以求。您還需三思啊。您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如今正是享受榮華富貴的時候。”


    蔡慶搖搖頭:“大人不必再勸,蔡慶心意已決。我在江湖和官場中摸爬滾打多年,見過太多的爾虞我詐,如今隻希望能迴歸田園,過幾天安穩的日子。還望大人能體諒。”


    官員無奈地歎了口氣:“既然蔡將軍心意已決,那我也不再強求。隻是可惜了您這一身本領。”


    蔡慶解甲歸田,迴到了家鄉。他隱姓埋名,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定居下來。雖然如今過上了平淡的生活,但他心中的那份忠義,從未改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傳精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有錢我有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有錢我有顏並收藏水滸傳精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