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風雲變幻,世道猶如一盤散沙,百姓苦不堪言。揭陽嶺,這座橫亙在交通要衝的山嶺,宛如一頭蟄伏的巨獸,各類勢力在此盤根錯節。催命判官李立,便在這揭陽嶺的咽喉之處,經營著一家看似平常的酒店,實則是他謀財害命的“修羅場”。
李立,身形魁梧壯碩,虎背熊腰,濃眉下一雙大眼,平日裏透著狠厲與狡黠。他自幼命運多舛,雙親早亡,在街頭巷尾的摸爬滾打中討生活,為了生存,不僅練就了一身過人的武藝,也養成了心狠手辣的行事風格。
在揭陽嶺落腳後,眼見往來商旅絡繹不絕,他便打起了開黑店謀財的主意。
酒店之中,表麵上酒肉飄香,夥計們滿臉堆笑,熱情招待八方來客,可暗地裏卻暗藏玄機。但凡有客人進店,李立便如餓狼盯上獵物般,暗中仔細觀察。若瞧著客人像是攜帶著財物,便會不動聲色地指使夥計,在酒菜中悄然摻入蒙汗藥。待客人毫無防備地昏迷過去,他便與手下一擁而上,將客人的財物洗劫一空。若是遇到反抗或是察覺到事情不對勁的客人,他更是心狠手辣,直接殺人滅口,將屍體拋入荒野。久而久之,“催命判官”的名號在江湖上不脛而走,令人聞風喪膽。
這一日,烈日高懸,熾熱的陽光烘烤著大地,官道上揚起陣陣塵土。宋江被刺配江州,一路風塵仆仆,途經揭陽嶺。他頭戴枷鎖,身形疲憊,又饑又渴,瞧見路邊的酒店,仿佛看到了救星,趕忙拖著沉重的步伐走進店中。
李立看到宋江,心中暗自思忖,雖見他身著囚犯服飾,但舉手投足間卻透著一股不凡的氣質,猜測此人定非尋常之輩,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便如往常一般,準備對宋江下手。
宋江進店後,徑直癱坐在桌旁,有氣無力地喊道:“店家,快拿些酒菜來!”
李立臉上堆滿虛假的笑容,迴應道:“客官稍等,好酒好菜馬上就來!”
不多時,酒菜上桌,宋江早已饑腸轆轆,也顧不上許多,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沒過多久,蒙汗藥藥性發作,宋江隻覺一陣天旋地轉,腦袋一沉,“砰”的一聲,重重地摔倒在地,手中的碗筷也散落一旁。
李立見狀,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冷笑,搓了搓手,剛要起身去搜宋江的身,突然,店門被猛地撞開,伴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人大喊道:“李立,你好大的膽子!”李立抬眼一看,竟是李俊。
李俊平日裏行船江湖,對宋江的俠義之名如雷貫耳。他得知宋江途徑揭陽嶺,擔心李立這黑店會對宋江不利,心急如焚,一路快馬加鞭趕來。
李俊怒目圓睜,瞪著李立,大聲嗬斥道:“這可是聞名江湖的宋押司,你竟敢對他下手,你就不怕遭報應嗎?”
李立心中一慌,但多年的江湖經驗讓他強裝鎮定,辯解道:“我哪知是宋押司,看他那囚犯打扮,隻當是普通犯人罷了。”
李俊心急如焚,趕忙說道:“少廢話,趕緊拿解藥來!”
李立不敢耽擱,趕忙取來解藥,李俊一把奪過,小心翼翼地喂給宋江吃下。
過了許久,宋江緩緩睜開雙眼,眼神中透著一絲迷茫。李俊趕忙湊上前,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告知。
宋江微微皺眉,看向李立,長歎一聲,說道:“兄弟,你一身好武藝,為何要行這等傷天害理的勾當?人生在世,應當走正道,如此方能心安理得。”
李立心中一陣羞愧,“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懊悔地說道:“宋哥哥,我李立有眼不識泰山,差點鑄成大錯,還望哥哥恕罪。”
宋江上前扶起李立,語重心長地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兄弟日後切莫再做這等謀財害命之事。”
李立低頭沉思片刻,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期待,說道:“宋哥哥,您看我這揭陽嶺,兄弟們也都是為了討生活,實在是無奈之舉。您不如留下,咱們一起幹一番大事,也好讓兄弟們有個光明的前程。”
宋江搖頭拒絕,神色堅定地說:“兄弟,我宋江雖蒙冤受屈,被刺配江州,但心中始終存著忠義二字,此去江州,我自有打算。兄弟,你也當尋個真正的光明前程,莫要再在這歧途上越走越遠。”
李立無奈,隻能眼睜睜看著宋江離去,心中卻對宋江的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時光匆匆流轉,宋江在江州因題反詩被判斬首的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江湖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李立聽聞此消息,心急如焚,想起宋江當日對自己的教誨,心中滿是愧疚與感激之情。他毅然決定與李俊、張橫、穆弘等九人一起,前去搭救宋江。
眾人齊聚一堂,商議營救之計。李立握緊拳頭,眼神堅定地說:“宋江哥哥對我有教誨之恩,此番我等定要將他救出來,哪怕拚了這條命!”
李俊點頭讚同:“沒錯,宋哥哥是難得的忠義之士,我們絕不能眼睜睜看著他遇害。”眾人一番商議後,便駕著快船,日夜兼程趕赴江州。
一路上,江風唿嘯,吹得船帆獵獵作響。李立站在船頭,緊握著鋼刀,望著前方,眼神中透露出無比的堅定,心中暗暗發誓:“宋哥哥,我李立就算是死,也定會將你救出!”
到達江州後,夜幕已經籠罩了整座城市。他們趁著夜色,如鬼魅般悄然潛入城中。劫牢當日,江州城戒備森嚴,城門緊閉,城牆上巡邏的士兵來迴走動,火光映照在他們的鎧甲上,閃爍著冰冷的光芒。李立等人小心翼翼地摸進法場附近,找了個隱蔽的地方藏好,等待著最佳時機。
午時三刻,烈日高懸,法場上氣氛緊張到了極點。劊子手手持大刀,正要行刑。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李立大喝一聲:“動手!”眾人如猛虎下山般,呐喊著衝向法場。
李立揮舞著鋼刀,一馬當先,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他的鋼刀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每一刀都帶著淩厲的氣勢,砍向敵人。一邊砍殺,他一邊怒吼道:“誰敢動宋哥哥!”一時間,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法場瞬間陷入一片混亂。
在眾人的奮力拚殺下,終於成功救出宋江。他們一路殺出重圍,朝著江邊奔去。來到江邊白龍廟時,已有其他好漢在此等候。二十九位好漢齊聚一堂,個個身上帶著戰鬥的血跡,但眼神中卻充滿了勝利的喜悅。大家歃血為盟,共舉義旗,隨後大鬧無為軍。經此一役,李立對宋江的忠義更加欽佩,毫不猶豫地隨宋江入夥梁山。
上梁山後,李立奉命前往山南路開設作眼酒店。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決心徹底改過自新,為梁山盡心盡力。他用心經營酒店,將其打造成梁山的重要情報站和聯絡點。每當有好漢路過,他都會熱情地迎上去,笑著說道:“兄弟,一路辛苦了,快進來歇歇腳,吃點酒菜。”然後與好漢們促膝長談,詳細詢問江湖之事,傳達梁山的俠義理念,接引他們上山。
有一次,一位年輕的好漢路過酒店,對梁山心存疑慮,態度有些冷淡。李立看出了他的心思,笑著說道:“兄弟,我知道你可能對梁山有些顧慮。不瞞你說,我以前也是個渾人,在這江湖上幹了不少壞事,是宋哥哥的一番話點醒了我,讓我明白人生還有正道可走。梁山的兄弟們,都是為了替天行道,為了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在這裏,大家都是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你若加入,定能成就一番事業。”
年輕好漢聽了李立的話,心中的疑慮漸漸消散,說道:“聽你這麽說,我倒是有些心動了。隻是,我還擔心自己適應不了梁山的生活。”
李立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兄弟,放心吧!梁山兄弟們都很仗義,大家互幫互助,你去了就知道了。”在李立的勸說下,這位好漢最終決定上梁山。
同時,李立憑借自己多年在江湖上摸爬滾打的經驗,練就了敏銳的觀察力。他時刻留意著往來行人的一言一行,從他們的交談中收集各路情報。
有一迴,幾個客商在酒店裏喝酒聊天,李立在一旁佯裝忙碌,耳朵卻仔細聽著他們的對話。隻聽一個客商低聲說道:“聽說附近的官兵最近要調動,好像是要對什麽地方采取行動。”
李立心中一動,不動聲色地靠近,又聽了幾句,確定了情報的重要性。待客商離開後,他立刻將消息傳遞給梁山。梁山得知後,提前做好了應對準備,避免了一場危機。
梁山排座次時,李立位列第九十六位,星號地奴星。之後,他與王定六一同經營北山酒店,繼續為梁山的情報工作默默耕耘。
梁山受招安後,李立隨宋江南征北戰。在征討遼國時,李立所在的隊伍遭遇遼軍埋伏。遼軍的鐵騎如潮水般洶湧而來,馬蹄聲震得大地都在顫抖,喊殺聲震天。
李立毫不畏懼,他手持鋼刀,大聲喊道:“兄弟們,莫要驚慌,聽我指揮!咱們利用這地形,和他們周旋!”他協助將領迅速組織防禦,帶領兄弟們巧妙地利用地形優勢,與遼軍展開周旋。
在激烈的戰鬥中,他身先士卒,大喊著:“殺啊!”衝入敵陣,鋼刀揮舞,砍殺數名遼軍。
有個兄弟有些膽怯,喊道:“李立哥,敵人太多了,怎麽辦?”
李立一邊砍殺,一邊迴應道:“別怕,咱們團結一心,一定能突出重圍!跟緊我!”最終,他們成功突出重圍,還殲滅了不少遼軍。
在征討河北田虎時,李立跟隨隊伍攻打一座城池。他主動請纓,對將領說道:“將軍,我熟悉一些攻城的技巧,讓我帶領一隊人馬從城後偷襲吧,說不定能打開城門,為大軍進城立下頭功。”
將領點頭同意:“好,李立,此去務必小心,我等在正麵佯攻,吸引敵軍注意力,你見機行事。”
李立帶領一隊人馬,趁著夜色,悄悄攀上城垣。他第一個翻上城牆,與守城的敵軍展開近身搏鬥。他一邊戰鬥,一邊喊道:“兄弟們,加油!我們馬上就能打開城門了!”在他的帶領下,兄弟們勇猛作戰,成功打開城門,大軍如潮水般湧入,為攻克城池立下大功。
征討淮西王慶時,李立參與了一場水戰。他站在船頭,望著敵軍的戰船,眼神堅定,對身邊的兄弟們說道:“兄弟們,水戰咱們也不怕,等靠近敵船,大家聽我號令,一起衝上去,殺他們個片甲不留!”戰鬥打響後,他帶領手下的兄弟們駕駛快船,如利箭般衝向敵船。他飛身躍上敵船,與敵人展開激烈拚殺。
戰鬥中,一個兄弟不慎摔倒,眼看敵人的刀就要砍下來,李立眼疾手快,衝過去擋開敵人的攻擊,喊道:“兄弟,小心!大家都穩住,咱們一定能贏!”盡管戰鬥異常激烈,但李立始終奮勇向前,為梁山的勝利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然而,在征討方臘的獨鬆關一役中,戰鬥異常慘烈。李立隨孫新、顧大嫂由小路摸上獨鬆關。一路上,他們小心翼翼,避開敵人的巡邏。
到達關上後,李立發現敵軍正在休息,糧草堆積在一旁。他心中一動,對孫新和顧大嫂使了個眼色,低聲說道:“咱們把糧草燒了,敵軍必定大亂,到時候再趁機殺敵。”
孫新點頭道:“好主意,就這麽辦!”李立拿出火折子,悄悄靠近糧草,點燃了糧草。瞬間,大火熊熊燃燒,照亮了夜空。賊軍大亂,四處逃竄。李立趁機與湯隆一起,奮勇殺敵,他們如猛虎下山,衝向守將蔣印。
李立大喊道:“蔣印,看你今日往哪跑!”蔣印慌亂之中,被李立和湯隆合力擒住,為梁山立下大功。
可惜,在隨後的清溪之戰中,李立為了掩護戰友撤退,獨自斷後。方臘軍如潮水般湧來,將他團團圍住。
李立毫無懼色,揮舞著鋼刀,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他身上多處受傷,鮮血染紅了衣衫,但他依然頑強抵抗。
有個方臘軍士兵嘲笑道:“你就一個人,還想擋住我們,簡直是癡心妄想!”
李立怒目而視,罵道:“狗賊,我就算死,也要拉你們墊背!”最終,因傷勢過重,李立倒在了血泊之中。
戰友們拚死將他救下,抬迴營帳。宋江匆忙趕來,握住李立的手,眼中含淚,悲痛地說道:“兄弟,你為梁山出生入死,是真正的好漢!”
李立微微一笑,氣息微弱地說:“哥哥,我李立能走上正道,得享忠義之名,死而無憾……哥哥,兄弟們還等著您帶領大家走向勝利,我……我先走一步了……”言罷,緩緩閉上了雙眼。
李立,身形魁梧壯碩,虎背熊腰,濃眉下一雙大眼,平日裏透著狠厲與狡黠。他自幼命運多舛,雙親早亡,在街頭巷尾的摸爬滾打中討生活,為了生存,不僅練就了一身過人的武藝,也養成了心狠手辣的行事風格。
在揭陽嶺落腳後,眼見往來商旅絡繹不絕,他便打起了開黑店謀財的主意。
酒店之中,表麵上酒肉飄香,夥計們滿臉堆笑,熱情招待八方來客,可暗地裏卻暗藏玄機。但凡有客人進店,李立便如餓狼盯上獵物般,暗中仔細觀察。若瞧著客人像是攜帶著財物,便會不動聲色地指使夥計,在酒菜中悄然摻入蒙汗藥。待客人毫無防備地昏迷過去,他便與手下一擁而上,將客人的財物洗劫一空。若是遇到反抗或是察覺到事情不對勁的客人,他更是心狠手辣,直接殺人滅口,將屍體拋入荒野。久而久之,“催命判官”的名號在江湖上不脛而走,令人聞風喪膽。
這一日,烈日高懸,熾熱的陽光烘烤著大地,官道上揚起陣陣塵土。宋江被刺配江州,一路風塵仆仆,途經揭陽嶺。他頭戴枷鎖,身形疲憊,又饑又渴,瞧見路邊的酒店,仿佛看到了救星,趕忙拖著沉重的步伐走進店中。
李立看到宋江,心中暗自思忖,雖見他身著囚犯服飾,但舉手投足間卻透著一股不凡的氣質,猜測此人定非尋常之輩,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便如往常一般,準備對宋江下手。
宋江進店後,徑直癱坐在桌旁,有氣無力地喊道:“店家,快拿些酒菜來!”
李立臉上堆滿虛假的笑容,迴應道:“客官稍等,好酒好菜馬上就來!”
不多時,酒菜上桌,宋江早已饑腸轆轆,也顧不上許多,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沒過多久,蒙汗藥藥性發作,宋江隻覺一陣天旋地轉,腦袋一沉,“砰”的一聲,重重地摔倒在地,手中的碗筷也散落一旁。
李立見狀,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冷笑,搓了搓手,剛要起身去搜宋江的身,突然,店門被猛地撞開,伴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人大喊道:“李立,你好大的膽子!”李立抬眼一看,竟是李俊。
李俊平日裏行船江湖,對宋江的俠義之名如雷貫耳。他得知宋江途徑揭陽嶺,擔心李立這黑店會對宋江不利,心急如焚,一路快馬加鞭趕來。
李俊怒目圓睜,瞪著李立,大聲嗬斥道:“這可是聞名江湖的宋押司,你竟敢對他下手,你就不怕遭報應嗎?”
李立心中一慌,但多年的江湖經驗讓他強裝鎮定,辯解道:“我哪知是宋押司,看他那囚犯打扮,隻當是普通犯人罷了。”
李俊心急如焚,趕忙說道:“少廢話,趕緊拿解藥來!”
李立不敢耽擱,趕忙取來解藥,李俊一把奪過,小心翼翼地喂給宋江吃下。
過了許久,宋江緩緩睜開雙眼,眼神中透著一絲迷茫。李俊趕忙湊上前,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告知。
宋江微微皺眉,看向李立,長歎一聲,說道:“兄弟,你一身好武藝,為何要行這等傷天害理的勾當?人生在世,應當走正道,如此方能心安理得。”
李立心中一陣羞愧,“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懊悔地說道:“宋哥哥,我李立有眼不識泰山,差點鑄成大錯,還望哥哥恕罪。”
宋江上前扶起李立,語重心長地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兄弟日後切莫再做這等謀財害命之事。”
李立低頭沉思片刻,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期待,說道:“宋哥哥,您看我這揭陽嶺,兄弟們也都是為了討生活,實在是無奈之舉。您不如留下,咱們一起幹一番大事,也好讓兄弟們有個光明的前程。”
宋江搖頭拒絕,神色堅定地說:“兄弟,我宋江雖蒙冤受屈,被刺配江州,但心中始終存著忠義二字,此去江州,我自有打算。兄弟,你也當尋個真正的光明前程,莫要再在這歧途上越走越遠。”
李立無奈,隻能眼睜睜看著宋江離去,心中卻對宋江的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時光匆匆流轉,宋江在江州因題反詩被判斬首的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江湖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李立聽聞此消息,心急如焚,想起宋江當日對自己的教誨,心中滿是愧疚與感激之情。他毅然決定與李俊、張橫、穆弘等九人一起,前去搭救宋江。
眾人齊聚一堂,商議營救之計。李立握緊拳頭,眼神堅定地說:“宋江哥哥對我有教誨之恩,此番我等定要將他救出來,哪怕拚了這條命!”
李俊點頭讚同:“沒錯,宋哥哥是難得的忠義之士,我們絕不能眼睜睜看著他遇害。”眾人一番商議後,便駕著快船,日夜兼程趕赴江州。
一路上,江風唿嘯,吹得船帆獵獵作響。李立站在船頭,緊握著鋼刀,望著前方,眼神中透露出無比的堅定,心中暗暗發誓:“宋哥哥,我李立就算是死,也定會將你救出!”
到達江州後,夜幕已經籠罩了整座城市。他們趁著夜色,如鬼魅般悄然潛入城中。劫牢當日,江州城戒備森嚴,城門緊閉,城牆上巡邏的士兵來迴走動,火光映照在他們的鎧甲上,閃爍著冰冷的光芒。李立等人小心翼翼地摸進法場附近,找了個隱蔽的地方藏好,等待著最佳時機。
午時三刻,烈日高懸,法場上氣氛緊張到了極點。劊子手手持大刀,正要行刑。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李立大喝一聲:“動手!”眾人如猛虎下山般,呐喊著衝向法場。
李立揮舞著鋼刀,一馬當先,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他的鋼刀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每一刀都帶著淩厲的氣勢,砍向敵人。一邊砍殺,他一邊怒吼道:“誰敢動宋哥哥!”一時間,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法場瞬間陷入一片混亂。
在眾人的奮力拚殺下,終於成功救出宋江。他們一路殺出重圍,朝著江邊奔去。來到江邊白龍廟時,已有其他好漢在此等候。二十九位好漢齊聚一堂,個個身上帶著戰鬥的血跡,但眼神中卻充滿了勝利的喜悅。大家歃血為盟,共舉義旗,隨後大鬧無為軍。經此一役,李立對宋江的忠義更加欽佩,毫不猶豫地隨宋江入夥梁山。
上梁山後,李立奉命前往山南路開設作眼酒店。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決心徹底改過自新,為梁山盡心盡力。他用心經營酒店,將其打造成梁山的重要情報站和聯絡點。每當有好漢路過,他都會熱情地迎上去,笑著說道:“兄弟,一路辛苦了,快進來歇歇腳,吃點酒菜。”然後與好漢們促膝長談,詳細詢問江湖之事,傳達梁山的俠義理念,接引他們上山。
有一次,一位年輕的好漢路過酒店,對梁山心存疑慮,態度有些冷淡。李立看出了他的心思,笑著說道:“兄弟,我知道你可能對梁山有些顧慮。不瞞你說,我以前也是個渾人,在這江湖上幹了不少壞事,是宋哥哥的一番話點醒了我,讓我明白人生還有正道可走。梁山的兄弟們,都是為了替天行道,為了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在這裏,大家都是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你若加入,定能成就一番事業。”
年輕好漢聽了李立的話,心中的疑慮漸漸消散,說道:“聽你這麽說,我倒是有些心動了。隻是,我還擔心自己適應不了梁山的生活。”
李立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兄弟,放心吧!梁山兄弟們都很仗義,大家互幫互助,你去了就知道了。”在李立的勸說下,這位好漢最終決定上梁山。
同時,李立憑借自己多年在江湖上摸爬滾打的經驗,練就了敏銳的觀察力。他時刻留意著往來行人的一言一行,從他們的交談中收集各路情報。
有一迴,幾個客商在酒店裏喝酒聊天,李立在一旁佯裝忙碌,耳朵卻仔細聽著他們的對話。隻聽一個客商低聲說道:“聽說附近的官兵最近要調動,好像是要對什麽地方采取行動。”
李立心中一動,不動聲色地靠近,又聽了幾句,確定了情報的重要性。待客商離開後,他立刻將消息傳遞給梁山。梁山得知後,提前做好了應對準備,避免了一場危機。
梁山排座次時,李立位列第九十六位,星號地奴星。之後,他與王定六一同經營北山酒店,繼續為梁山的情報工作默默耕耘。
梁山受招安後,李立隨宋江南征北戰。在征討遼國時,李立所在的隊伍遭遇遼軍埋伏。遼軍的鐵騎如潮水般洶湧而來,馬蹄聲震得大地都在顫抖,喊殺聲震天。
李立毫不畏懼,他手持鋼刀,大聲喊道:“兄弟們,莫要驚慌,聽我指揮!咱們利用這地形,和他們周旋!”他協助將領迅速組織防禦,帶領兄弟們巧妙地利用地形優勢,與遼軍展開周旋。
在激烈的戰鬥中,他身先士卒,大喊著:“殺啊!”衝入敵陣,鋼刀揮舞,砍殺數名遼軍。
有個兄弟有些膽怯,喊道:“李立哥,敵人太多了,怎麽辦?”
李立一邊砍殺,一邊迴應道:“別怕,咱們團結一心,一定能突出重圍!跟緊我!”最終,他們成功突出重圍,還殲滅了不少遼軍。
在征討河北田虎時,李立跟隨隊伍攻打一座城池。他主動請纓,對將領說道:“將軍,我熟悉一些攻城的技巧,讓我帶領一隊人馬從城後偷襲吧,說不定能打開城門,為大軍進城立下頭功。”
將領點頭同意:“好,李立,此去務必小心,我等在正麵佯攻,吸引敵軍注意力,你見機行事。”
李立帶領一隊人馬,趁著夜色,悄悄攀上城垣。他第一個翻上城牆,與守城的敵軍展開近身搏鬥。他一邊戰鬥,一邊喊道:“兄弟們,加油!我們馬上就能打開城門了!”在他的帶領下,兄弟們勇猛作戰,成功打開城門,大軍如潮水般湧入,為攻克城池立下大功。
征討淮西王慶時,李立參與了一場水戰。他站在船頭,望著敵軍的戰船,眼神堅定,對身邊的兄弟們說道:“兄弟們,水戰咱們也不怕,等靠近敵船,大家聽我號令,一起衝上去,殺他們個片甲不留!”戰鬥打響後,他帶領手下的兄弟們駕駛快船,如利箭般衝向敵船。他飛身躍上敵船,與敵人展開激烈拚殺。
戰鬥中,一個兄弟不慎摔倒,眼看敵人的刀就要砍下來,李立眼疾手快,衝過去擋開敵人的攻擊,喊道:“兄弟,小心!大家都穩住,咱們一定能贏!”盡管戰鬥異常激烈,但李立始終奮勇向前,為梁山的勝利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然而,在征討方臘的獨鬆關一役中,戰鬥異常慘烈。李立隨孫新、顧大嫂由小路摸上獨鬆關。一路上,他們小心翼翼,避開敵人的巡邏。
到達關上後,李立發現敵軍正在休息,糧草堆積在一旁。他心中一動,對孫新和顧大嫂使了個眼色,低聲說道:“咱們把糧草燒了,敵軍必定大亂,到時候再趁機殺敵。”
孫新點頭道:“好主意,就這麽辦!”李立拿出火折子,悄悄靠近糧草,點燃了糧草。瞬間,大火熊熊燃燒,照亮了夜空。賊軍大亂,四處逃竄。李立趁機與湯隆一起,奮勇殺敵,他們如猛虎下山,衝向守將蔣印。
李立大喊道:“蔣印,看你今日往哪跑!”蔣印慌亂之中,被李立和湯隆合力擒住,為梁山立下大功。
可惜,在隨後的清溪之戰中,李立為了掩護戰友撤退,獨自斷後。方臘軍如潮水般湧來,將他團團圍住。
李立毫無懼色,揮舞著鋼刀,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他身上多處受傷,鮮血染紅了衣衫,但他依然頑強抵抗。
有個方臘軍士兵嘲笑道:“你就一個人,還想擋住我們,簡直是癡心妄想!”
李立怒目而視,罵道:“狗賊,我就算死,也要拉你們墊背!”最終,因傷勢過重,李立倒在了血泊之中。
戰友們拚死將他救下,抬迴營帳。宋江匆忙趕來,握住李立的手,眼中含淚,悲痛地說道:“兄弟,你為梁山出生入死,是真正的好漢!”
李立微微一笑,氣息微弱地說:“哥哥,我李立能走上正道,得享忠義之名,死而無憾……哥哥,兄弟們還等著您帶領大家走向勝利,我……我先走一步了……”言罷,緩緩閉上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