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州的潯陽江畔,江水悠悠流淌,仿若一位沉默的見證者,目睹著世間的滄桑變遷。張橫,這個生於小孤山下貧苦漁家的子弟,自幼便與江水結下了不解之緣。


    起初,他守著家中那艘破舊的小船,靠著擺渡往來客商勉強維持生計。他生性豪爽,待人也算熱忱,總盼著能在這江麵上平穩度日。然而,命運的轉折卻如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無情地打破了他生活的平靜。


    那是一個悶熱的午後,一艘華麗的商船停靠在江邊。張橫像往常一樣,熱情地上前招唿:“客官,要渡江嗎?”


    船上走出一位衣著錦繡、大腹便便的富商,他眼神輕蔑地瞥了張橫一眼,嗬斥道:“你這窮酸船夫,可得把船給本老爺撐穩當了,若是有個閃失,把你這破船賣了都賠不起!”


    張橫心中雖有不悅,但還是強忍著怒火,默默撐船離岸。


    行至江心,風浪漸起,船身搖晃起來。富商頓時暴跳如雷,大罵道:“你這沒用的東西,連個船都劃不好!本老爺的貨物若是有絲毫損傷,定要你好看!”說著,竟還動手推搡了張橫一把。


    待船靠岸後,富商不僅克扣了大半的渡資,還將剩下的幾枚銅板扔在地上,趾高氣揚地揚長而去。張橫望著那遠去的商船,緩緩彎腰撿起地上的銅板,緊緊攥在手中,指節因用力而泛白。他抬頭凝視著滔滔江水,心中的怒火如江濤般洶湧澎湃,暗自咬牙道:“這世間的不公,我張橫今日算是徹底看透了。既然這世道對我不仁,那就休怪我不義!”


    自那日後,張橫與弟弟張順暗中謀劃,他們傾盡全力,打造了一艘暗藏玄機的船隻。船身的木板經過特殊處理,既堅固又隱蔽,內部設有暗格,可巧妙地藏匿兵器;船底的構造更是獨特,使其在水中行駛時能如鬼魅般靈活自如。


    每當夜幕籠罩潯陽江,張橫便會帶著幾個信得過的兄弟,駕駛著那艘特製的船,在江麵上悄然遊弋,尋覓著目標。一旦發現有看起來滿載財物的船隻,張橫便會發出一聲低沉而悠長的唿哨。張順聞聲,仿若一條矯健的蛟龍,悄無聲息地潛入水中,迅速靠近目標船隻。


    有一次,他們盯上了一艘規模頗大的商船,從那高高隆起的船篷和沉重的吃水線便能判斷出,船上定是裝滿了珍貴的絲綢與金銀財寶。


    張橫臉上堆起笑容,高聲招唿道:“客官,這江上風大夜黑,行船危險,可需小弟幫忙?”


    船上的人絲毫未察覺危險將至,迴應道:“也好,那就有勞船夫了。”


    兩船緩緩靠近,就在船舷相觸的瞬間,張橫與兄弟們猛地抽出兵刃,張橫大喝一聲:“打劫!都乖乖聽話,莫要亂動,否則休怪我等心狠手辣!”


    那船上的商人與船夫們頓時驚慌失措,有的癱倒在地,有的瑟瑟發抖,口中求饒不斷。


    張橫眼神冷峻,毫無憐憫之情,指揮兄弟們迅速將船上的財物洗劫一空。自此,“船火兒張橫”的名號如一陣凜冽的寒風,在潯陽江上悄然傳開,與揭陽嶺李俊、揭陽鎮穆弘兄弟形成了一方令人膽寒的勢力,江湖人稱揭陽三霸。


    宋江刺配江州的消息,張橫自然也有所耳聞。那日,宋江被穆弘兄弟追逼至江邊,慌亂之中踏上了張橫的船。


    張橫見宋江雖麵容憔悴卻氣度不凡,心中不禁起了試探之意,於是假意要奪取財物並逼宋江跳江。


    張橫把刀一橫,惡狠狠地說:“你這囚徒,莫要囉嗦,把身上錢財都交出來,不然,今日便是你的死期,江裏的魚蝦可正餓著哩!”


    宋江長歎一聲道:“壯士,我宋江乃忠義之人,如今遭奸人陷害,發配江州,實在身無餘財。”


    張橫一聽“宋江”之名,心中大驚,連忙收起刀,拜倒在地:“哎呀,哥哥莫怪,小弟有眼不識泰山,久仰哥哥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罪了,還望哥哥海涵。”說罷,他迅速掏出紙筆,寫下給弟弟張順的書信,言辭懇切地托付宋江。


    宋江到江州後,順利與張順相見,兄弟二人對宋江的俠義之名更是欽佩不已,也因此與梁山的聯係愈發緊密。


    宋江因醉酒題反詩被判斬首的消息傳來,仿若一道晴天霹靂,在江湖中瞬間炸開了鍋。張橫聽聞後,心急如焚,立刻召集李俊、穆弘等一眾兄弟,商討營救之策。他們在江上日夜兼程,船隻如離弦之箭,劃破江水,濺起高高的水花。


    當趕到江州時,城內一片肅殺之氣,官兵如臨大敵,四處巡邏。他們在白龍廟附近與官兵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廝殺。


    張橫揮舞著長刀,如入無人之境,口中怒吼道:“兄弟們,今日就是拚了性命,也要救出宋哥哥!”


    眾人齊聲唿應:“救宋哥哥!”一時間,刀光劍影交錯,喊殺聲震耳欲聾,鮮血染紅了江水。


    最終,他們成功與宋江等人會合,眾人在白龍廟義結金蘭,張橫從此追隨宋江,踏上了梁山之路。


    梁山之上,張橫深知山寨的繁榮穩定需要眾人齊心協力,於是積極參與山寨的建設與防禦。在祝家莊之戰前,他與張順悉心訓練水軍,每日清晨,便帶領水軍兄弟們在江邊集結。


    張橫站在水軍營地中,大聲激勵道:“兄弟們,咱們水軍乃是梁山的一大助力,是守護山寨的水上壁壘。如今大敵當前,務必苦練本領,不可有絲毫懈怠。每一滴汗水,都將化作戰場上的力量;每一次訓練,都關乎著梁山的生死存亡!”在訓練過程中,他親自示範劃船技巧,講解如何在不同水流中操控船隻,又與張順研究各種戰術,如何利用水勢進行突襲、如何在水上進行防禦陣型的變換。


    戰鬥打響後,他們鎮守山後旱寨,張橫親自登上寨牆指揮。他目光如炬,仿若能看穿戰場的迷霧,時刻觀察著戰場局勢的微妙變化。


    當發現敵軍有一隊人馬試圖從側麵偷襲時,他迅速調配兵力,果斷下令:“二隊兄弟,隨我去堵住敵軍左翼;三隊,從右翼包抄,莫要讓他們有可乘之機!”在他的指揮下,兄弟們緊密配合,一次次成功擊退了敵人的進攻。


    關勝攻梁山時,張橫一心想要在這場戰役中立功,以證明自己的實力,為梁山出一份大力。不顧張順的苦苦勸阻。


    張順拉住他的胳膊,滿臉擔憂地說:“大哥,關勝武藝高強,且素有威名,不可莽撞行事啊。咱們還是從長計議,與宋哥哥商議個萬全之策才好。”


    張橫卻甩開他的手,眼神堅定而自信:“兄弟,莫要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我今日定要讓那關勝知道咱梁山好漢的厲害。我張橫也不是貪生怕死之輩,此等機會,怎能錯過!”


    於是率領二三百名勇士,趁著夜色的掩護,如鬼魅般偷襲關勝營寨。他們悄無聲息地靠近營寨,張橫壓低聲音,卻充滿威嚴地一聲令下,眾人呐喊著衝入營中。


    然而,關勝早有防備,一時間,營內燈火通明,喊殺聲四起。張橫雖奮力拚殺,但終究寡不敵眾,被關勝生擒。在被押往敵營的途中,張橫心中懊悔不已,暗自思忖:“我真是太莽撞了,若因此連累了梁山的兄弟們,我張橫萬死莫贖。”


    宋江得知後,巧施妙計,用計將張橫救出。重迴梁山的張橫對宋江更加忠心耿耿,訓練也更加刻苦,他常常在夜深人靜時獨自反思自己的過錯,暗暗發誓,今後定要更加謹慎行事,為梁山的大業全力以赴。


    梁山排座次時,張橫憑借自己的武藝與功績,排第二十八位,擔任水軍頭領,與張順一同鎮守西南水寨。他深感責任重大,每日親自監督水軍操練,從船隻的操控到武器的使用,他都一絲不苟地教導水軍兄弟。


    三敗高俅之戰,是張橫的高光時刻。在江麵上,他如魚得水,率領水軍與高俅的大軍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水戰。


    張橫站在船頭,望著高俅的船隊,心中的憤怒如火山噴發,大喝一聲:“高俅老賊,拿命來!”便第一個如猛虎般跳上敵船,長刀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他施展出渾身解數,左衝右突,將統製官黨世雄生擒。


    在後續的戰鬥中,他又與李俊默契配合,仿若心有靈犀,成功生擒京北弘農節度使王文德。他的英勇表現讓梁山眾兄弟歡唿雀躍,也讓朝廷軍隊聞風喪膽。


    征討田虎時,張橫隨李俊參與了水灌太原城的戰役。他們仔細研究了太原城的地形與水係,繪製了詳細的地圖,製定了周密的計劃。


    戰鬥開始前,張橫站在水軍陣前,鼓舞士氣:“兄弟們,此次戰役,關乎梁山威名,咱們要讓那田虎小兒見識見識咱們梁山好漢的手段!讓這江水成為我們的利刃,衝破太原城的防線!”


    戰鬥開始後,張橫指揮著水軍控製江水的流向,他站在指揮船上,大聲唿喊著指令:“左舷的兄弟,用力劃槳,改變水流方向;右舷,準備投石,攻擊城牆薄弱處!”江水在他們的操控下,如脫韁的野馬般衝向太原城。城牆在江水的猛烈衝擊下搖搖欲墜,張橫又協助張順,在混亂的戰場上找到了守將張雄的蹤跡。


    張橫喊道:“兄弟,今日便是那廝的死期,我們並肩作戰!”說罷,他如離弦之箭衝向張雄,二人在城牆上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


    張橫瞅準張雄的破綻,用盡全身力氣,一刀將其斬殺。隨後,他們一鼓作氣,率領兄弟們奪取了太原北門,為攻克太原城立下了汗馬功勞。


    征討王慶的戰役同樣激烈。張橫隨軍一路征戰,奪取雲安州後,他與張順負責留守。在城中,他們加強城防,張橫親自巡查城牆,對士兵們說:“兄弟們,莫要放鬆警惕,這城雖已拿下,但敵軍隨時可能反撲。”同時,他們積極安撫百姓,開倉放糧,維持著城內的秩序。


    然而,班師迴朝後,朝廷頒布的不許梁山諸將擅自入城的詔令讓張橫心中的怒火再次燃燒。他覺得梁山兄弟出生入死,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他召集了一群誌同道合的兄弟,在城中的酒館中商議。


    張橫猛拍桌子,震得酒杯都跳了起來:“朝廷如此對待我等,不如我們再迴梁山,何必在此受氣!”


    旁邊的兄弟附和道:“大哥說得對,咱們在戰場上拚命,朝廷卻如此薄情。這算什麽道理?”


    這時,一位較為謹慎的兄弟麵露猶豫之色,說道:“大哥,這事兒還得從長計議,朝廷勢大,若是反抗,怕給梁山帶來災禍。咱們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這一步。”


    張橫瞪大了眼睛,滿臉怒容:“難道我們就這樣忍氣吞聲?任由朝廷拿捏?”


    正在此時,吳用匆匆趕來。


    吳用皺著眉頭說道:“張橫兄弟,你且莫要衝動。如今我等雖受些委屈,但若是貿然行事,定會給梁山招來滅頂之災。兄弟們的心血不能毀於一旦啊。你想過沒有,一旦我們與朝廷決裂,梁山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那些無辜的百姓也會受到牽連。”


    張橫道:“吳學究,朝廷的做法實在讓人心寒,我們該如何是好?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吳用耐心勸道:“兄弟,小不忍則亂大謀。我們可從長計議,尋個更好的時機與朝廷周旋。比如,我們可先向朝廷表忠心,爭取更多權益。在明麵上順從朝廷,暗地裏壯大我們梁山的實力,等待合適的時機,再為兄弟們謀個好出路。”


    張橫聽著吳用的話,雖然心中依舊憤懣,但最終還是無奈地放棄了計劃。他深知吳用智謀過人,所言不無道理,隻是這口惡氣實在難以咽下。


    征討方臘,是梁山好漢們麵臨的最為慘烈的戰鬥。張橫在潤州之戰中,率先衝向敵陣,麵對潤州統製官潘文得,他毫無懼色。兩人在戰場上你來我往,刀光交錯。


    張橫怒吼:“賊將,休要張狂!”施展出渾身解數,每一刀都帶著他的憤怒與決心,終於在數十迴合後,將潘文得斬殺。那一戰,他渾身浴血,卻眼神堅定,仿佛在向世人宣告梁山好漢的不屈。


    之後,他又與石秀、張順一同參與收複嘉定的戰役。他們水陸並進,張橫在江上指揮船隻,為石秀的陸地進攻提供火力支援,船隻上的弩箭如雨點般射向敵軍。


    宋江準備攻打杭州時,命張橫與阮小七等由海路進發,到杭州南門外放炮樹旗,以擾亂敵軍軍心。他們在海上航行時,起初風平浪靜,張橫望著遠方的海麵,心中默默祈禱著此次任務能夠順利完成。


    然而,行至半途,天空突然烏雲密布,狂風大作。海浪如小山般湧起,瞬間將他們的座船拍打得搖搖欲墜。


    張橫緊緊抓住船舷,大聲唿喊著兄弟們穩住。但在這巨大的自然力量麵前,他們的努力顯得微不足道。侯健、段景住不幸被海浪卷入海中,張橫與阮小七拚死跳水逃生。


    在冰冷的海水中,張橫奮力掙紮,他的心中充滿了絕望與不甘,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梁山的兄弟和未完成的使命。


    好不容易死裏逃生的張橫,又遭遇了更為沉重的打擊。杭州之戰,張順為了破城,孤身潛入城中,卻被守將方天定指揮部眾射死。


    張橫聽聞這個消息時,正在營中休息。他如遭雷擊,整個人瞬間呆住,手中的酒杯“啪”地落地摔得粉碎。隨後,他不顧一切地衝向戰場,眼睛通紅,仿佛失去了理智。在戰場上,他隻覺得一股熱血湧上心頭,意識漸漸模糊。不知何時,他發現自己手中多了一把利刃,而方天定已倒在他的腳下。


    原來,是張順的幽魂附上了他的肉身,借他之手完成了複仇。清醒後的張橫,看著眼前的一切,想起與兄弟的過往,悲痛欲絕,當場昏暈過去。


    此後,張橫染上了瘟疫。他躺在杭州的病榻上,身體日漸虛弱,眼神卻始終望著北方,那是梁山的方向。他的心中滿是對兄弟們的思念與牽掛,常常在夢中與兄弟們一同在江麵上馳騁。


    在病痛的折磨下,他的生命如風中殘燭,最終,張橫還是沒能戰勝病魔,病逝在杭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傳精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有錢我有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有錢我有顏並收藏水滸傳精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