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徽宗趙佶沉迷於書畫藝術,對朝政疏於打理,致使蔡京、高俅等奸臣當道。蔡京為滿足徽宗對奇花異石的癖好,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宣揚“豐亨豫大”之說,使得奢靡之風彌漫,無數財富被耗費在艮嶽等宮殿園林的建造上。
高俅憑借球技受寵,卻將軍事要職視為兒戲,導致軍隊腐敗,戰鬥力低下。在這樣的統治下,民間百姓生活困苦,苛捐雜稅繁重,土地兼並現象嚴重,大量農民失去土地,淪為流民。江湖之中,亦是門派林立,勢力交錯縱橫,善惡難辨,既有行俠仗義之輩,也有稱霸一方的惡霸。
穆春出生於江州揭陽鎮的富貴之家,自幼在兄長穆弘的庇護下,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也養成了驕縱跋扈的性格。兄弟二人在揭陽鎮權勢滔天,隻手遮天。他們定下了一條極為霸道的規矩:凡是外鄉人想要在揭陽鎮謀生,必須先到穆家莊拜謁,獻上豐厚的禮品,否則不得在鎮上立足。這條規矩讓揭陽鎮的百姓敢怒不敢言,就連官府的都頭也對他們唯命是從。
宋江因罪刺配江州,途經揭陽鎮。鎮中有一位賣藝人薛永,武藝高強,卻因未遵循穆家的規矩前去拜謁,雖表演精彩絕倫,卻無人敢賞錢。
宋江見此情形,俠義之心頓起,不顧眾人的驚恐暗示,毅然拿出五兩銀子打賞薛永。
這一舉動恰好被路過的穆春撞見,穆春頓時怒目圓睜,臉漲得通紅,仿佛受到了極大的侮辱。他怒吼道:“你是何處來的囚徒,竟敢壞我揭陽鎮的規矩!”說著便揮拳衝向宋江。
宋江身旁的公人想要阻攔,卻被穆春的手下死死拖住。薛永見狀,挺身而出,輕鬆擋下穆春的攻擊,順勢一推,穆春踉蹌後退幾步,狼狽地摔倒在地。周圍的百姓見狀,心中暗自叫好,卻不敢發出一絲聲響。
穆春爬起身來,又羞又惱,惡狠狠地瞪了宋江和薛永一眼,撂下狠話:“你們給我等著!”便帶著手下灰溜溜地走了。
穆春迴到莊上,心中的怨恨難以平息,他立即吩咐手下:“去,傳令全鎮,不許任何人收留宋江,若有違抗,定不輕饒!”
一時間,揭陽鎮被一片陰雲籠罩,百姓們人人自危,紛紛緊閉家門,生怕惹上麻煩。
宋江不知大禍將至,依舊在鎮上行走,卻發現處處碰壁,無人敢收留他。無奈之下,他誤打誤撞來到了穆家莊。
穆太公見宋江儀表不凡,心生憐憫,便將其收留。穆春得知此事後,又驚又怒,匆匆趕迴家中。
“爹,你怎能收留這宋江?他可是公然與我們作對之人!”穆春衝著穆太公喊道。
穆太公皺了皺眉,說道:“春兒,我觀這宋江非尋常之人,或許其中有誤會,且先將他留下,問清緣由再做打算。”
穆春雖不情願,但父命難違,隻得暫時作罷。隨後,他率人抓走薛永,將其囚禁在莊內,咬牙切齒地說道:“明日,便將你這不知死活的東西沉江!”
然而,命運弄人。在與宋江的交談中,穆春得知他便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及時雨宋江。穆春心中一驚,那滿腔的怨恨瞬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敬畏與巴結。他趕忙命人放出薛永,與兄長穆弘一起將宋江請迴穆家莊。
穆春滿臉堆笑,恭敬地對宋江說:“宋公明哥哥,小弟有眼不識泰山,多有冒犯,還望哥哥恕罪。”
宋江坦然笑道:“穆兄弟不必掛懷,不知者不罪。”
於是,穆春兄弟熱情款待宋江,並放出薛永。
後來,宋江在江州因題反詩被判斬刑。消息傳來,穆春心急如焚,與兄長穆弘毫不猶豫地與李俊、張橫等九人駕船趕赴江州劫牢營救。
那一日,江水滔滔,他們的船隻如離弦之箭,破浪前行。在白龍廟,他們與宋江等人相遇。
穆春見到宋江,急切地說:“哥哥,我們來救你了,可讓我們擔心壞了!”
宋江感激道:“諸位兄弟情義,宋江銘記於心。”
一行二十九人進白龍廟聚會。之後,穆春兄弟提供攻城所需物資及駕船人手,助宋江等人攻破無為軍。隨後,穆春兄弟收拾家財,帶著父親家小入夥梁山。
在梁山之上,穆春深知自己武藝並非頂尖,但他誌在有所作為。宋江第一次安排將佐職司時,穆春與朱富一同管收山寨錢糧。
祝家莊之戰後,又與李雲一同監造屋宇寨柵。當時,物資匱乏,人力有限,且常有敵軍奸細暗中破壞。穆春親自率領護衛,日夜巡邏,防範未然。他與工匠們同甘共苦,深入山林選材。
在山林中,工匠對穆春說:“穆爺,這木材難尋,且道路崎嶇,運輸不易啊。”
穆春鼓勵道:“師傅莫急,咱們多些人手,分批搬運,總能解決。”
他精心規劃寨柵布局,力求堅固實用。
梁山大聚義時,穆春排第八十位,擔任步軍將校,在九宮八卦陣中擔任中軍羽翼,隨穆弘管領一千五百馬步軍,負責護持中軍。戰場上,箭矢如雨,喊殺震天,穆春毫不畏懼,堅守崗位。
穆春對身邊士兵喊道:“兄弟們,穩住,不可慌亂,護好中軍!”
梁山受招安後,穆春隨宋江南征北戰。征討遼國時,大宋北疆戰事吃緊,遼國騎兵兇悍無比,所到之處,燒殺搶掠。
穆春隨梁山軍深入北疆,在冰天雪地中與遼軍激戰。他見遼軍騎兵衝鋒,陣法多變,便與兄弟們商議,以步製騎之策。
穆春對林衝等將領說:“林教頭,遼軍騎兵厲害,我等不如挖掘壕溝,設置陷阱,再用長槍陣抵禦,如何?”
林衝點頭道:“此計可行,穆兄弟有勇有謀。”
他們挖掘壕溝,設置陷阱,用長槍陣抵禦騎兵衝擊,再以弓弩手射殺敵軍。穆春身先士卒,在一次戰鬥中,他所在小隊被遼軍包圍。
穆春高唿:“兄弟們,莫怕,今日便是戰死,也要多拉幾個遼賊墊背!”
他揮舞雙刀,奮勇殺敵,直至援軍到來。
征討河北田虎時,田虎據守山川險要,其黨羽多有妖術異能之士。穆春隨大軍深入山林,常遇敵軍設伏。有一次,他們誤入毒霧陣中,不少兄弟中毒昏迷。
穆春臨危不亂,大聲喊道:“兄弟們,用濕布捂住口鼻,快隨我撤退!”
他指揮眾人撤退,並尋來解藥,救了兄弟們性命。而後,他又與擅長破解妖術的公孫勝等人合作,探尋敵軍巢穴,為剿滅田虎勢力立下功勞。
征討淮西王慶時,王慶軍在城池堅守,且有重型投石機等攻城器械。穆春參與攻城戰,他與兄弟們冒著敵軍的箭雨,推著攻城車前進。敵軍投石機不斷拋出巨石,砸毀多輛攻城車,傷亡慘重。
穆春見狀,決然道:“兄弟們,組成敢死隊,跟我從側翼攀爬城牆,吸引敵軍火力,為大軍攻城創造機會!”
雖多次受傷,卻始終堅持戰鬥,直至城池被攻破。
然而,在征討江南方臘的過程中,穆春遭遇了沉重的打擊。他的兄長穆弘在途中患病,且病情日益加重。穆春心急如焚,卻又無能為力。他隻能守在兄長身邊,眼睜睜看著兄長的身體逐漸衰弱。
當大軍攻破杭州後,穆春被留下照顧患病的穆弘、張橫等人。他日夜守候在病床前,眼中滿是疲憊與憂慮。他為兄長煎藥喂水,輕聲安慰。
穆春對穆弘說:“哥哥,你定會好起來的,咱們還要一起迴揭陽鎮呢。”
但命運無情,穆弘最終還是沒能熬過病痛的折磨,撒手人寰。穆春悲痛欲絕,他覺得自己在這世上唯一的親人也離他而去,那曾經的雄心壯誌仿佛也隨之消散。
江南平定後,穆春歸隊。他望著那滿目瘡痍的江南大地,心中五味雜陳。朝廷論功行賞,封他為武奕郎。但此時的穆春,已對功名利祿毫無興趣。他婉拒了朝廷的官職,毅然決然地返迴揭陽鎮。
迴到揭陽鎮的穆春,已不再是當年那個橫行霸道的惡霸。他用自己在梁山積攢的財富,救濟貧苦百姓,修繕鎮上的學堂與廟宇。他時常坐在鎮口的老樹下,望著來來往往的行人,迴憶起自己的一生。他深知,自己的經曆如一部傳奇,有過罪惡,有過榮耀,有過歡笑,也有過淚水。但這一切,都已成為過去。如今,他隻願在這故鄉的土地上,度過餘生,用自己的行動,彌補曾經的過錯,讓揭陽鎮的百姓過上安寧的生活。
鎮上有位老者,見穆春變化如此之大,感慨道:“穆小爺,真沒想到你如今竟成了咱揭陽鎮的大恩人。”
穆春謙遜地迴應:“老伯伯,昔日我年少輕狂,多有得罪,如今不過是略盡心意,贖我往日之罪。”
又有年輕後生好奇地問:“穆爺,您在梁山肯定見過許多大英雄,能給我們講講嗎?”
穆春微微一笑,陷入迴憶:“那梁山之上,個個都是好漢。像魯智深魯大師,力大無窮,性急卻心地善良;還有武鬆武二郎,景陽岡打虎,威震四方……他們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呐。”
穆春的生活趨於平靜,他在鎮上的威望卻與日俱增,百姓們都敬重他的轉變與善舉,揭陽鎮也漸漸恢複了往昔的生機與繁榮,仿佛在亂世之中尋得了一片安寧的港灣,而穆春的傳奇故事,也在百姓們的口口相傳中,成為了一段不朽的佳話。
隨著時間推移,北宋的局勢愈發危急。金兵屢屢南下侵擾,徽宗禪位給欽宗後,靖康之恥爆發,徽欽二宗被擄北上。梁山眾人雖已散去,但穆春聽聞此消息,亦感痛心疾首,對國家命運充滿憂慮。他在揭陽鎮組織民團,訓練鄉民,雖深知難以抵擋金兵鐵騎,但仍希望能為保衛家鄉出一份力。
他召集鎮上青壯,言辭懇切地說道:“各位鄉親,如今金兵肆虐,國家蒙難,我等雖處江湖之遠,亦不可忘憂國之事。咱們揭陽鎮是咱們的家園,不能讓外敵輕易踐踏。”
有鄉民擔憂地問:“穆爺,咱們能行嗎?金兵那般兇狠。”
穆春目光堅定,握緊拳頭:“行與不行,都得一試。咱們有勇氣,有熱血,隻要團結,總能讓金兵知道咱揭陽鎮不是好惹的!”
在訓練時,穆春親自示範,對鄉民們喊道:“握緊手中的武器,腳步站穩,不要慌亂。”
盡管外麵的世界依舊動蕩不安,但揭陽鎮在穆春的守護下,猶如亂世中的一盞明燈,頑強地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此時,穆春望著訓練中的鄉民,思緒飄迴到梁山時期。那時,梁山好漢們與朝廷對抗,雖占山為王,卻也是出於對世道不公的反抗。
而如今,金兵入侵,國破家亡,已不是江湖紛爭那般簡單。他深知,自己和鄉民們麵對的是更為強大和兇殘的敵人,但他亦明白,若不抗爭,揭陽鎮將生靈塗炭。
在民團訓練間隙,一位曾在汴京做過生意的鄉民對穆春說:“穆爺,我曾聽聞金兵在汴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還擄走了皇帝和眾多大臣,這世道怕是要變天了。”
穆春皺緊眉頭,沉重地說:“我等雖為草民,但也不能坐視不管。想當年,梁山好漢們麵對朝廷大軍都未曾退縮,如今麵對金兵,我們亦要有此等勇氣。”
又有鄉民擔憂道:“可是,穆爺,我們的武器如此簡陋,如何與金兵的鐵騎長刀抗衡?”
穆春沉思片刻,道:“我們可利用揭陽鎮的地形,設置障礙,多備些弓箭、石塊,雖不能正麵硬拚,但也可出其不意。再者,我們要加強自身的訓練,提高武藝和配合能力。”
隨著訓練的深入,穆春發現一些鄉民因家中事務分心,訓練有所懈怠。他一一走訪這些鄉民家庭,幫忙解決困難。
有一戶人家因缺少勞動力,莊稼無人耕種,穆春便安排人手幫忙。他對那家主人說:“兄弟,你安心讓家人參訓,這些農活我來安排,保衛揭陽鎮是大家的事,我們要齊心協力。”
在穆春的努力下,鄉民們的訓練熱情重新高漲。然而,消息傳來,周邊一些城鎮已被金兵攻陷,難民紛紛湧來揭陽鎮。
穆春麵臨著新的難題,既要安置難民,又要保證民團的訓練和揭陽鎮的防禦。他組織鎮上的百姓,騰出房屋,分發糧食,為難民提供住所和食物。同時,他挑選一些年輕力壯的難民,加入民團,擴充力量。
穆春對新加入的難民說:“兄弟們,如今我們同處困境,金兵是我們共同的敵人。加入民團,保衛揭陽鎮,也是為了給我們自己和家人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盡管困難重重,但揭陽鎮在穆春的帶領下,頑強地堅守著。民團的訓練從未間斷,防禦工事也在不斷加固。穆春時常站在鎮口,望著遠方,心中默默祈禱,希望這亂世能夠早日結束,揭陽鎮能夠躲過這場劫難。
一日,鎮外突然出現一群金兵的探馬。放哨的鄉民跑來向穆春報告:“穆爺,不好了,鎮外發現金兵的探馬,看樣子是在窺探咱們的虛實。”
穆春神色凝重,問道:“有多少人?”
鄉民迴道:“大概有十幾騎,個個都兇神惡煞的。”
穆春沉思片刻,對身邊的幾個民團骨幹說:“先不要輕舉妄動,我們去看看情況。如果他們隻是試探,我們不要暴露實力,但也不能讓他們覺得我們好欺負。”
眾人來到鎮口,穆春站在高處,大聲向金兵探馬喊道:“你們這些金兵,來我揭陽鎮何事?這裏不是你們撒野的地方!”
金兵探馬中為首的一人冷笑一聲:“你們這小小揭陽鎮,遲早是我大金的囊中之物。識相的,趕緊投降,還能保住性命。”
穆春怒喝道:“休想!我揭陽鎮百姓寧死不屈,你們若是敢來侵犯,定叫你們有來無迴!”
金兵探馬們聽後,哈哈大笑,隨後掉轉馬頭離去。看著金兵遠去的背影,一位民團骨幹擔憂地說:“穆爺,他們不會善罷甘休的,肯定會有大軍來犯。”
穆春點點頭:“我知道,但我們不能怕。從現在起,加強鎮口的守衛,增加巡邏次數,大家都要提高警惕。”
迴到鎮裏,穆春又召集眾人商議對策。一位老者說道:“穆爺,我聽聞金兵在其他地方都是先圍城,斷了城中糧草水源,然後再攻城。我們得提前做好準備啊。”
穆春說道:“老伯所言極是。我們要儲備足夠的糧食和水,還要想辦法保護好鎮上的水源。另外,把鎮裏的老弱婦孺安排到安全的地方。”
一位年輕的鄉民問道:“穆爺,那我們的糧食儲備還夠嗎?”
穆春迴答:“目前還夠一些時日,但我們要盡量節省。我會想辦法再籌集一些糧食,實在不行,就去周邊的山裏尋找可食用的東西。”
在緊張的籌備中,金兵的大軍終於逼近揭陽鎮。穆春站在城牆上,望著遠處如潮水般湧來的金兵,心中雖有一絲緊張,但更多的是堅定。
他對身邊的鄉民們喊道:“兄弟們,金兵來了,今日就是我們保衛家園的時刻。大家不要害怕,按照我們之前的計劃,堅守陣地!”
鄉民們齊聲高唿:“保衛揭陽鎮,與金兵血戰到底!”
金兵如烏雲蔽日般壓境,喊殺聲震得揭陽鎮瑟瑟發抖。穆春指揮若定,命弓箭手先放箭,一時間箭雨如蝗,金兵陣前倒下一片,但他們很快重整隊形,繼續推進。
“穩住!不要慌亂,等他們靠近陷阱!”穆春大聲吼道。金兵漸近,踏入陷阱區,頓時人仰馬翻,慘叫聲不絕於耳。穆春趁機率領民團勇士,揮舞兵器殺出鎮去,與金兵短兵相接。
戰鬥中,穆春身先士卒,雙刀舞得虎虎生風,口中高唿:“殺賊!”他專挑金兵將領攻擊,那勇猛之態讓金兵膽寒。
一金兵將領揮舞長刀劈來,穆春側身一閃,反手一刀刺進其肋下,喊道:“這就是侵略我家園的下場!”
然而,金兵人數眾多,民團漸漸陷入苦戰。穆春見一鄉民被金兵圍攻,迅速衝過去,擋開敵人兵器,拉著那鄉民說:“兄弟,別怕,有我在!”
此時,一金兵從背後偷襲,穆春不及轉身,隻聽“叮”的一聲,一民團兄弟用長槍替他擋下這一擊,喊道:“穆爺,我們並肩作戰!”
戰場上硝煙彌漫,鮮血染紅了大地。穆春望著疲憊且傷亡漸多的民團,心中焦急。他深知如此下去難以持久,突然心生一計。他命一部分民團在正麵繼續抵抗,自己則帶領一隊精壯,悄悄繞到金兵側翼。
“兄弟們,衝啊,打亂他們的陣腳!”穆春一聲令下,如猛虎般衝入敵陣。金兵側翼遭襲,頓時陣腳大亂。正麵民團見機,士氣大振,奮勇殺出。
但金兵很快反應過來,重新組織包圍。穆春等人被圍在核心,形勢危急。穆春鼓舞眾人:“今日就算死,也要死得壯烈,絕不讓金兵小瞧!”
就在此時,遠方突然傳來陣陣喊殺聲,一支隊伍如神兵天降。原來是附近幾鎮聽聞揭陽鎮被圍,自發組織起來前來救援。穆春見狀,喜出望外,喊道:“援軍到了,兄弟們,殺出去!”
內外夾擊之下,金兵終於潰敗。穆春望著遠去的金兵,長舒一口氣,對眾鄉民說:“我們贏了,是大家的團結和勇氣保住了揭陽鎮!”
經此一役,揭陽鎮的百姓對穆春更加敬重與愛戴。穆春繼續帶領大家修繕鎮牆,儲備物資,加強防禦。他常說:“金兵雖退,但危機未除,我們要時刻準備著。”
歲月流轉,穆春始終堅守在揭陽鎮。他的故事在百姓間代代相傳,成為揭陽鎮永遠的傳奇,激勵著後人在麵對困難時,要勇敢無畏,守護家園。
高俅憑借球技受寵,卻將軍事要職視為兒戲,導致軍隊腐敗,戰鬥力低下。在這樣的統治下,民間百姓生活困苦,苛捐雜稅繁重,土地兼並現象嚴重,大量農民失去土地,淪為流民。江湖之中,亦是門派林立,勢力交錯縱橫,善惡難辨,既有行俠仗義之輩,也有稱霸一方的惡霸。
穆春出生於江州揭陽鎮的富貴之家,自幼在兄長穆弘的庇護下,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也養成了驕縱跋扈的性格。兄弟二人在揭陽鎮權勢滔天,隻手遮天。他們定下了一條極為霸道的規矩:凡是外鄉人想要在揭陽鎮謀生,必須先到穆家莊拜謁,獻上豐厚的禮品,否則不得在鎮上立足。這條規矩讓揭陽鎮的百姓敢怒不敢言,就連官府的都頭也對他們唯命是從。
宋江因罪刺配江州,途經揭陽鎮。鎮中有一位賣藝人薛永,武藝高強,卻因未遵循穆家的規矩前去拜謁,雖表演精彩絕倫,卻無人敢賞錢。
宋江見此情形,俠義之心頓起,不顧眾人的驚恐暗示,毅然拿出五兩銀子打賞薛永。
這一舉動恰好被路過的穆春撞見,穆春頓時怒目圓睜,臉漲得通紅,仿佛受到了極大的侮辱。他怒吼道:“你是何處來的囚徒,竟敢壞我揭陽鎮的規矩!”說著便揮拳衝向宋江。
宋江身旁的公人想要阻攔,卻被穆春的手下死死拖住。薛永見狀,挺身而出,輕鬆擋下穆春的攻擊,順勢一推,穆春踉蹌後退幾步,狼狽地摔倒在地。周圍的百姓見狀,心中暗自叫好,卻不敢發出一絲聲響。
穆春爬起身來,又羞又惱,惡狠狠地瞪了宋江和薛永一眼,撂下狠話:“你們給我等著!”便帶著手下灰溜溜地走了。
穆春迴到莊上,心中的怨恨難以平息,他立即吩咐手下:“去,傳令全鎮,不許任何人收留宋江,若有違抗,定不輕饒!”
一時間,揭陽鎮被一片陰雲籠罩,百姓們人人自危,紛紛緊閉家門,生怕惹上麻煩。
宋江不知大禍將至,依舊在鎮上行走,卻發現處處碰壁,無人敢收留他。無奈之下,他誤打誤撞來到了穆家莊。
穆太公見宋江儀表不凡,心生憐憫,便將其收留。穆春得知此事後,又驚又怒,匆匆趕迴家中。
“爹,你怎能收留這宋江?他可是公然與我們作對之人!”穆春衝著穆太公喊道。
穆太公皺了皺眉,說道:“春兒,我觀這宋江非尋常之人,或許其中有誤會,且先將他留下,問清緣由再做打算。”
穆春雖不情願,但父命難違,隻得暫時作罷。隨後,他率人抓走薛永,將其囚禁在莊內,咬牙切齒地說道:“明日,便將你這不知死活的東西沉江!”
然而,命運弄人。在與宋江的交談中,穆春得知他便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及時雨宋江。穆春心中一驚,那滿腔的怨恨瞬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敬畏與巴結。他趕忙命人放出薛永,與兄長穆弘一起將宋江請迴穆家莊。
穆春滿臉堆笑,恭敬地對宋江說:“宋公明哥哥,小弟有眼不識泰山,多有冒犯,還望哥哥恕罪。”
宋江坦然笑道:“穆兄弟不必掛懷,不知者不罪。”
於是,穆春兄弟熱情款待宋江,並放出薛永。
後來,宋江在江州因題反詩被判斬刑。消息傳來,穆春心急如焚,與兄長穆弘毫不猶豫地與李俊、張橫等九人駕船趕赴江州劫牢營救。
那一日,江水滔滔,他們的船隻如離弦之箭,破浪前行。在白龍廟,他們與宋江等人相遇。
穆春見到宋江,急切地說:“哥哥,我們來救你了,可讓我們擔心壞了!”
宋江感激道:“諸位兄弟情義,宋江銘記於心。”
一行二十九人進白龍廟聚會。之後,穆春兄弟提供攻城所需物資及駕船人手,助宋江等人攻破無為軍。隨後,穆春兄弟收拾家財,帶著父親家小入夥梁山。
在梁山之上,穆春深知自己武藝並非頂尖,但他誌在有所作為。宋江第一次安排將佐職司時,穆春與朱富一同管收山寨錢糧。
祝家莊之戰後,又與李雲一同監造屋宇寨柵。當時,物資匱乏,人力有限,且常有敵軍奸細暗中破壞。穆春親自率領護衛,日夜巡邏,防範未然。他與工匠們同甘共苦,深入山林選材。
在山林中,工匠對穆春說:“穆爺,這木材難尋,且道路崎嶇,運輸不易啊。”
穆春鼓勵道:“師傅莫急,咱們多些人手,分批搬運,總能解決。”
他精心規劃寨柵布局,力求堅固實用。
梁山大聚義時,穆春排第八十位,擔任步軍將校,在九宮八卦陣中擔任中軍羽翼,隨穆弘管領一千五百馬步軍,負責護持中軍。戰場上,箭矢如雨,喊殺震天,穆春毫不畏懼,堅守崗位。
穆春對身邊士兵喊道:“兄弟們,穩住,不可慌亂,護好中軍!”
梁山受招安後,穆春隨宋江南征北戰。征討遼國時,大宋北疆戰事吃緊,遼國騎兵兇悍無比,所到之處,燒殺搶掠。
穆春隨梁山軍深入北疆,在冰天雪地中與遼軍激戰。他見遼軍騎兵衝鋒,陣法多變,便與兄弟們商議,以步製騎之策。
穆春對林衝等將領說:“林教頭,遼軍騎兵厲害,我等不如挖掘壕溝,設置陷阱,再用長槍陣抵禦,如何?”
林衝點頭道:“此計可行,穆兄弟有勇有謀。”
他們挖掘壕溝,設置陷阱,用長槍陣抵禦騎兵衝擊,再以弓弩手射殺敵軍。穆春身先士卒,在一次戰鬥中,他所在小隊被遼軍包圍。
穆春高唿:“兄弟們,莫怕,今日便是戰死,也要多拉幾個遼賊墊背!”
他揮舞雙刀,奮勇殺敵,直至援軍到來。
征討河北田虎時,田虎據守山川險要,其黨羽多有妖術異能之士。穆春隨大軍深入山林,常遇敵軍設伏。有一次,他們誤入毒霧陣中,不少兄弟中毒昏迷。
穆春臨危不亂,大聲喊道:“兄弟們,用濕布捂住口鼻,快隨我撤退!”
他指揮眾人撤退,並尋來解藥,救了兄弟們性命。而後,他又與擅長破解妖術的公孫勝等人合作,探尋敵軍巢穴,為剿滅田虎勢力立下功勞。
征討淮西王慶時,王慶軍在城池堅守,且有重型投石機等攻城器械。穆春參與攻城戰,他與兄弟們冒著敵軍的箭雨,推著攻城車前進。敵軍投石機不斷拋出巨石,砸毀多輛攻城車,傷亡慘重。
穆春見狀,決然道:“兄弟們,組成敢死隊,跟我從側翼攀爬城牆,吸引敵軍火力,為大軍攻城創造機會!”
雖多次受傷,卻始終堅持戰鬥,直至城池被攻破。
然而,在征討江南方臘的過程中,穆春遭遇了沉重的打擊。他的兄長穆弘在途中患病,且病情日益加重。穆春心急如焚,卻又無能為力。他隻能守在兄長身邊,眼睜睜看著兄長的身體逐漸衰弱。
當大軍攻破杭州後,穆春被留下照顧患病的穆弘、張橫等人。他日夜守候在病床前,眼中滿是疲憊與憂慮。他為兄長煎藥喂水,輕聲安慰。
穆春對穆弘說:“哥哥,你定會好起來的,咱們還要一起迴揭陽鎮呢。”
但命運無情,穆弘最終還是沒能熬過病痛的折磨,撒手人寰。穆春悲痛欲絕,他覺得自己在這世上唯一的親人也離他而去,那曾經的雄心壯誌仿佛也隨之消散。
江南平定後,穆春歸隊。他望著那滿目瘡痍的江南大地,心中五味雜陳。朝廷論功行賞,封他為武奕郎。但此時的穆春,已對功名利祿毫無興趣。他婉拒了朝廷的官職,毅然決然地返迴揭陽鎮。
迴到揭陽鎮的穆春,已不再是當年那個橫行霸道的惡霸。他用自己在梁山積攢的財富,救濟貧苦百姓,修繕鎮上的學堂與廟宇。他時常坐在鎮口的老樹下,望著來來往往的行人,迴憶起自己的一生。他深知,自己的經曆如一部傳奇,有過罪惡,有過榮耀,有過歡笑,也有過淚水。但這一切,都已成為過去。如今,他隻願在這故鄉的土地上,度過餘生,用自己的行動,彌補曾經的過錯,讓揭陽鎮的百姓過上安寧的生活。
鎮上有位老者,見穆春變化如此之大,感慨道:“穆小爺,真沒想到你如今竟成了咱揭陽鎮的大恩人。”
穆春謙遜地迴應:“老伯伯,昔日我年少輕狂,多有得罪,如今不過是略盡心意,贖我往日之罪。”
又有年輕後生好奇地問:“穆爺,您在梁山肯定見過許多大英雄,能給我們講講嗎?”
穆春微微一笑,陷入迴憶:“那梁山之上,個個都是好漢。像魯智深魯大師,力大無窮,性急卻心地善良;還有武鬆武二郎,景陽岡打虎,威震四方……他們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呐。”
穆春的生活趨於平靜,他在鎮上的威望卻與日俱增,百姓們都敬重他的轉變與善舉,揭陽鎮也漸漸恢複了往昔的生機與繁榮,仿佛在亂世之中尋得了一片安寧的港灣,而穆春的傳奇故事,也在百姓們的口口相傳中,成為了一段不朽的佳話。
隨著時間推移,北宋的局勢愈發危急。金兵屢屢南下侵擾,徽宗禪位給欽宗後,靖康之恥爆發,徽欽二宗被擄北上。梁山眾人雖已散去,但穆春聽聞此消息,亦感痛心疾首,對國家命運充滿憂慮。他在揭陽鎮組織民團,訓練鄉民,雖深知難以抵擋金兵鐵騎,但仍希望能為保衛家鄉出一份力。
他召集鎮上青壯,言辭懇切地說道:“各位鄉親,如今金兵肆虐,國家蒙難,我等雖處江湖之遠,亦不可忘憂國之事。咱們揭陽鎮是咱們的家園,不能讓外敵輕易踐踏。”
有鄉民擔憂地問:“穆爺,咱們能行嗎?金兵那般兇狠。”
穆春目光堅定,握緊拳頭:“行與不行,都得一試。咱們有勇氣,有熱血,隻要團結,總能讓金兵知道咱揭陽鎮不是好惹的!”
在訓練時,穆春親自示範,對鄉民們喊道:“握緊手中的武器,腳步站穩,不要慌亂。”
盡管外麵的世界依舊動蕩不安,但揭陽鎮在穆春的守護下,猶如亂世中的一盞明燈,頑強地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此時,穆春望著訓練中的鄉民,思緒飄迴到梁山時期。那時,梁山好漢們與朝廷對抗,雖占山為王,卻也是出於對世道不公的反抗。
而如今,金兵入侵,國破家亡,已不是江湖紛爭那般簡單。他深知,自己和鄉民們麵對的是更為強大和兇殘的敵人,但他亦明白,若不抗爭,揭陽鎮將生靈塗炭。
在民團訓練間隙,一位曾在汴京做過生意的鄉民對穆春說:“穆爺,我曾聽聞金兵在汴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還擄走了皇帝和眾多大臣,這世道怕是要變天了。”
穆春皺緊眉頭,沉重地說:“我等雖為草民,但也不能坐視不管。想當年,梁山好漢們麵對朝廷大軍都未曾退縮,如今麵對金兵,我們亦要有此等勇氣。”
又有鄉民擔憂道:“可是,穆爺,我們的武器如此簡陋,如何與金兵的鐵騎長刀抗衡?”
穆春沉思片刻,道:“我們可利用揭陽鎮的地形,設置障礙,多備些弓箭、石塊,雖不能正麵硬拚,但也可出其不意。再者,我們要加強自身的訓練,提高武藝和配合能力。”
隨著訓練的深入,穆春發現一些鄉民因家中事務分心,訓練有所懈怠。他一一走訪這些鄉民家庭,幫忙解決困難。
有一戶人家因缺少勞動力,莊稼無人耕種,穆春便安排人手幫忙。他對那家主人說:“兄弟,你安心讓家人參訓,這些農活我來安排,保衛揭陽鎮是大家的事,我們要齊心協力。”
在穆春的努力下,鄉民們的訓練熱情重新高漲。然而,消息傳來,周邊一些城鎮已被金兵攻陷,難民紛紛湧來揭陽鎮。
穆春麵臨著新的難題,既要安置難民,又要保證民團的訓練和揭陽鎮的防禦。他組織鎮上的百姓,騰出房屋,分發糧食,為難民提供住所和食物。同時,他挑選一些年輕力壯的難民,加入民團,擴充力量。
穆春對新加入的難民說:“兄弟們,如今我們同處困境,金兵是我們共同的敵人。加入民團,保衛揭陽鎮,也是為了給我們自己和家人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盡管困難重重,但揭陽鎮在穆春的帶領下,頑強地堅守著。民團的訓練從未間斷,防禦工事也在不斷加固。穆春時常站在鎮口,望著遠方,心中默默祈禱,希望這亂世能夠早日結束,揭陽鎮能夠躲過這場劫難。
一日,鎮外突然出現一群金兵的探馬。放哨的鄉民跑來向穆春報告:“穆爺,不好了,鎮外發現金兵的探馬,看樣子是在窺探咱們的虛實。”
穆春神色凝重,問道:“有多少人?”
鄉民迴道:“大概有十幾騎,個個都兇神惡煞的。”
穆春沉思片刻,對身邊的幾個民團骨幹說:“先不要輕舉妄動,我們去看看情況。如果他們隻是試探,我們不要暴露實力,但也不能讓他們覺得我們好欺負。”
眾人來到鎮口,穆春站在高處,大聲向金兵探馬喊道:“你們這些金兵,來我揭陽鎮何事?這裏不是你們撒野的地方!”
金兵探馬中為首的一人冷笑一聲:“你們這小小揭陽鎮,遲早是我大金的囊中之物。識相的,趕緊投降,還能保住性命。”
穆春怒喝道:“休想!我揭陽鎮百姓寧死不屈,你們若是敢來侵犯,定叫你們有來無迴!”
金兵探馬們聽後,哈哈大笑,隨後掉轉馬頭離去。看著金兵遠去的背影,一位民團骨幹擔憂地說:“穆爺,他們不會善罷甘休的,肯定會有大軍來犯。”
穆春點點頭:“我知道,但我們不能怕。從現在起,加強鎮口的守衛,增加巡邏次數,大家都要提高警惕。”
迴到鎮裏,穆春又召集眾人商議對策。一位老者說道:“穆爺,我聽聞金兵在其他地方都是先圍城,斷了城中糧草水源,然後再攻城。我們得提前做好準備啊。”
穆春說道:“老伯所言極是。我們要儲備足夠的糧食和水,還要想辦法保護好鎮上的水源。另外,把鎮裏的老弱婦孺安排到安全的地方。”
一位年輕的鄉民問道:“穆爺,那我們的糧食儲備還夠嗎?”
穆春迴答:“目前還夠一些時日,但我們要盡量節省。我會想辦法再籌集一些糧食,實在不行,就去周邊的山裏尋找可食用的東西。”
在緊張的籌備中,金兵的大軍終於逼近揭陽鎮。穆春站在城牆上,望著遠處如潮水般湧來的金兵,心中雖有一絲緊張,但更多的是堅定。
他對身邊的鄉民們喊道:“兄弟們,金兵來了,今日就是我們保衛家園的時刻。大家不要害怕,按照我們之前的計劃,堅守陣地!”
鄉民們齊聲高唿:“保衛揭陽鎮,與金兵血戰到底!”
金兵如烏雲蔽日般壓境,喊殺聲震得揭陽鎮瑟瑟發抖。穆春指揮若定,命弓箭手先放箭,一時間箭雨如蝗,金兵陣前倒下一片,但他們很快重整隊形,繼續推進。
“穩住!不要慌亂,等他們靠近陷阱!”穆春大聲吼道。金兵漸近,踏入陷阱區,頓時人仰馬翻,慘叫聲不絕於耳。穆春趁機率領民團勇士,揮舞兵器殺出鎮去,與金兵短兵相接。
戰鬥中,穆春身先士卒,雙刀舞得虎虎生風,口中高唿:“殺賊!”他專挑金兵將領攻擊,那勇猛之態讓金兵膽寒。
一金兵將領揮舞長刀劈來,穆春側身一閃,反手一刀刺進其肋下,喊道:“這就是侵略我家園的下場!”
然而,金兵人數眾多,民團漸漸陷入苦戰。穆春見一鄉民被金兵圍攻,迅速衝過去,擋開敵人兵器,拉著那鄉民說:“兄弟,別怕,有我在!”
此時,一金兵從背後偷襲,穆春不及轉身,隻聽“叮”的一聲,一民團兄弟用長槍替他擋下這一擊,喊道:“穆爺,我們並肩作戰!”
戰場上硝煙彌漫,鮮血染紅了大地。穆春望著疲憊且傷亡漸多的民團,心中焦急。他深知如此下去難以持久,突然心生一計。他命一部分民團在正麵繼續抵抗,自己則帶領一隊精壯,悄悄繞到金兵側翼。
“兄弟們,衝啊,打亂他們的陣腳!”穆春一聲令下,如猛虎般衝入敵陣。金兵側翼遭襲,頓時陣腳大亂。正麵民團見機,士氣大振,奮勇殺出。
但金兵很快反應過來,重新組織包圍。穆春等人被圍在核心,形勢危急。穆春鼓舞眾人:“今日就算死,也要死得壯烈,絕不讓金兵小瞧!”
就在此時,遠方突然傳來陣陣喊殺聲,一支隊伍如神兵天降。原來是附近幾鎮聽聞揭陽鎮被圍,自發組織起來前來救援。穆春見狀,喜出望外,喊道:“援軍到了,兄弟們,殺出去!”
內外夾擊之下,金兵終於潰敗。穆春望著遠去的金兵,長舒一口氣,對眾鄉民說:“我們贏了,是大家的團結和勇氣保住了揭陽鎮!”
經此一役,揭陽鎮的百姓對穆春更加敬重與愛戴。穆春繼續帶領大家修繕鎮牆,儲備物資,加強防禦。他常說:“金兵雖退,但危機未除,我們要時刻準備著。”
歲月流轉,穆春始終堅守在揭陽鎮。他的故事在百姓間代代相傳,成為揭陽鎮永遠的傳奇,激勵著後人在麵對困難時,要勇敢無畏,守護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