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雄,因著叔伯哥哥在這薊州做知府,便也來到此地討生活。那時的薊州,官場之中關係錯綜複雜,要想謀得一份差事並非易事,好在楊雄自小練就了一身好武藝,憑借著哥哥的些許照拂以及自身過硬的本領,被任命為兩院押獄兼充市曹行刑劊子。
這份差事,雖說有些血腥,常要與死囚打交道,但在這世道下,好歹能讓楊雄有個安穩的營生,也算是在這薊州城裏紮下了根。
那是個尋常的日子,楊雄剛行刑歸來,身上還帶著些許行刑場上的肅穆之氣,可偏就被一夥潑皮給盯上了。
彼時的薊州城,治安本就因為各方勢力的牽扯而有些混亂,像張保這樣的軍漢,本就是個遊手好閑、愛惹是生非的主兒,他糾結了一幫同樣無賴的潑皮,在這城裏四處尋釁滋事,妄圖從他人身上撈些好處。
他們瞧見楊雄身上帶著花紅段匹,那可是行刑後所得的犒賞,貪婪的心思一下子就冒了出來。在當時,普通百姓生活拮據,這些財物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筆不小的財富,足夠他們逍遙快活好些時日了。
張保帶著人攔住楊雄的去路,臉上堆滿了不懷好意的笑,扯著嗓子喊道:“喲,楊雄啊,今日你這是得了好東西呀,怎麽著,也該分給哥兒幾個嚐嚐鮮吧,別那麽小氣嘛。”
他這一喊,周圍立馬圍聚了不少看熱鬧的百姓,大家都知道張保一夥不好惹,紛紛躲在一旁,小聲議論著,卻沒人敢上前勸阻。
楊雄一聽,頓時火冒三丈,怒目圓睜地嗬斥道:“你們這群潑皮無賴,休得在此胡攪蠻纏,趕緊給我讓開,不然有你們好看的!”他本就剛從嚴肅的行刑場合迴來,身上還帶著那股子威嚴勁兒,此刻發怒,更是讓人有些畏懼。
可那些潑皮哪會聽他的,仗著人多勢眾,一哄而上,將楊雄圍在中間。他們又是扯衣服,又是拉胳膊的,楊雄空有一身武藝,卻被他們纏得施展不開,一時間竟有些狼狽,隻能邊掙紮邊怒喝著:“你們這幫不知死活的東西,敢這般對我,等我掙脫了,定要你們好看!”
就在這混亂之時,人群裏突然衝出一個身影,正是石秀。石秀本就是個熱心腸,最看不慣這種以多欺少的事兒,而且他來自外鄉,獨自一人在薊州打拚,靠著販賣些牛羊牲口維持生計,平日裏就聽聞了張保一夥的惡行,心中早有不滿。見楊雄被欺負,二話不說就衝了上去。
他先是一腳踹開了扯著楊雄胳膊的一個潑皮,那潑皮被踹得“哎喲”一聲,直接摔倒在地,半天爬不起來。
緊接著揮拳朝著另一個潑皮臉上砸去,這一拳又狠又準,那潑皮被打得“嗷”的一聲,捂著臉就往後退,鼻血瞬間流了出來,濺得到處都是。
張保見狀,惱羞成怒,揮舞著拳頭就朝石秀撲來,嘴裏還罵罵咧咧的:“哪來的野小子,敢壞我們的好事,看我今天不教訓你!”
石秀卻不慌不忙,側身一閃,輕鬆躲過張保的攻擊,然後順勢抓住張保的手腕,用力一扭,張保疼得“哎喲”直叫,那胳膊仿佛都要被擰斷了。
石秀緊接著又是一腳,直接把張保踹倒在地,摔了個狗啃泥,灰頭土臉的,半天爬不起來。
石秀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對著還躺在地上的張保嘲諷道:“就你們這點能耐,也敢出來欺負人,以後可長點記性吧!”
其他潑皮一看這架勢,嚇得紛紛四散而逃,邊跑還邊喊著:“快跑啊,這小子太厲害了!”原本圍聚的百姓見潑皮被打跑了,都紛紛拍手叫好,誇讚石秀的英勇。
楊雄見狀,心中大喜,對石秀那是好感頓生啊。他趕忙整理了一下衣衫,上前拱手施禮,感激地說道:“多謝兄弟出手相助啊,今日若不是你,我還真要吃大虧了。不知兄弟高姓大名,家住何處呀?”
石秀爽朗地一笑,迴道:“哈哈,兄台客氣了,我叫石秀,不過是個外鄉人,在這薊州城裏做點小買賣糊口,見不得這些潑皮無賴欺負人,兄長高義,我石秀佩服,今日有幸結識,也是緣分呐。兄台怎麽稱唿呀?”
楊雄笑著迴應道:“原來兄弟就是石秀啊,久仰久仰,我叫楊雄,在這薊州做兩院押獄兼充市曹行刑劊子,今日多虧兄弟你仗義相助,不然我這麵子可就丟大咯,不知兄弟這會兒可有空閑,咱們找個地方喝上幾杯,我也好好好感謝感謝你呀。”
石秀欣然答應:“楊兄客氣了,正好我這會兒也沒啥事兒,那就叨擾楊兄了。”
於是,二人便找了個酒館,坐下來邊喝酒邊聊天,越聊越是投機,發現彼此都是性情中人,很是意氣相投。
楊雄便熱情地說道:“石秀兄弟好身手,又這般豪爽仗義,我楊雄佩服不已。我看咱們意氣相投,不如結為異姓兄弟,往後也好相互照應,兄弟意下如何?”
石秀一聽,眼中滿是驚喜,當即站起身來,舉起酒杯道:“楊兄這話正合我意啊,能與楊兄結拜為兄弟,那是我石秀的榮幸,我石秀定當與楊兄同甘共苦,生死與共!”
楊雄也站起身來,激動地說道:“好兄弟,那咱們今日就撮土為香,對著天地拜上幾拜,結為兄弟!”
說罷,二人來到酒館外的空地上,撮土為香,鄭重地對著天地拜了幾拜,相互道了聲“哥哥”“弟弟”,結為了兄弟。
楊雄更是熱情,直接把石秀帶迴了家中居住,從此二人情誼日益深厚,每日裏一起喝酒聊天,談論些江湖趣事,或是交流些武藝心得,好不快活。
楊雄家中有個妻子,名叫潘巧雲,生得那是頗有幾分姿色,彎彎的柳葉眉,水汪汪的大眼睛,笑起來還有兩個淺淺的酒窩,任誰見了都得多看幾眼。
可這潘巧雲啊,心性卻有些輕浮,耐不住寂寞。在那個封建禮教森嚴的時代,女子本應遵循三從四德,守著丈夫過日子,可潘巧雲卻因前夫早逝,改嫁楊雄後,總覺得這日子過得不夠有意思,心中常有著別樣的心思。
她在家中和使女迎兒暗中謀劃著,那時的薊州城周邊寺廟眾多,和尚們時常會到城中大戶人家做法事,一來二去,潘巧雲就勾搭上了一個和尚裴如海。
那裴如海在薊州城外的報恩寺裏當和尚,這報恩寺雖說不大,卻也有些年頭了,寺裏的和尚們平日裏除了念經誦佛,也會與城中百姓有些往來。
裴如海長得白白淨淨的,嘴皮子又利索,很會哄女人開心,他常借著來楊家做法事的由頭,與潘巧雲眉來眼去,暗送秋波,一來二去的,兩人就勾搭上了,還買通了頭陀胡道,讓他幫忙在外麵望風、傳遞消息,把這等醜事做得那叫一個隱秘,旁人一時還真察覺不出什麽來。
要知道,在北宋年間,禮教對於男女之事極為嚴苛,和尚與婦人私通,那可是傷風敗俗的大罪,一旦被發現,不僅當事人要遭受嚴懲,甚至連家族都會蒙羞。
可潘巧雲與裴如海卻被欲望衝昏了頭腦,全然不顧這些後果。
石秀為人本就機敏聰慧,平日裏又細心,沒多久便覺得嫂嫂潘巧雲的行為有些異樣。
有一迴,他瞧見那裴如海又來楊家,神色舉止間透著股不尋常,心中便起了疑。而且那幾日,潘巧雲總是刻意避開楊雄,找借口支開家中其他人,行為甚是可疑。
石秀暗自思忖著,小聲嘀咕道:“這嫂嫂的行徑怎麽如此奇怪,那和尚也來得太勤了些,莫不是有什麽貓膩?我可得多留意著點。”
後來經過一番暗中觀察,石秀發現裴如海和潘巧雲常常趁著楊雄不在家時,偷偷摸摸地傳遞些小物件,或是通過眼神交流,越發確定這兩人之間定有私情。
一日,石秀找了個機會,悄悄對楊雄說:“哥哥,我瞧嫂嫂行為有些不檢點啊,那裴如海常來家中,我總覺得他們之間怕是有什麽見不得人的事兒,哥哥你可得多留意著點呀。”
楊雄一聽,先是一愣,眉頭微皺,心裏想著自己的妻子怎麽會做出這種事呢,嘴上便說道:“石秀兄弟,莫要胡亂猜疑呀,你嫂嫂向來規矩,怕是你多心了吧。再說了,那裴如海來家中不過是做法事,哪能有什麽事兒呀,你可別亂說,壞了嫂嫂的名聲。”
石秀一聽,著急地說道:“哥哥,我石秀絕不是那種胡亂嚼舌根的人啊,我是真真切切看到些不對勁的地方,你還是仔細查查為好,萬一真有什麽事,咱可不能被蒙在鼓裏呀。”
楊雄卻擺了擺手,有些不耐煩地迴道:“好了好了,兄弟,我知道你是為我好,可這事就到此為止吧,莫要再提了,我信得過你嫂嫂。”
楊雄迴到家中,竟將石秀的話原原本本地告知了潘巧雲。
潘巧雲一聽,心中大驚,可臉上卻立馬裝出一副委屈至極的模樣,眼淚汪汪地哭訴道:“夫君呀,石秀兄弟這是汙蔑我呀,我自從嫁給你,一顆心都撲在你身上,他怎能這般編排我呢,定是他心懷不軌,見不得咱們夫妻和睦呀。你可得為我做主啊,嗚嗚……”
楊雄趕忙安慰道:“娘子莫哭,莫哭,我信你便是了,那石秀兄弟可能真是多心了,你也別往心裏去,我去說說他,讓他往後別再提這事了。”
沒過多久,楊雄竟聽信了潘巧雲的話,把石秀給趕出了家門,還板著臉對石秀說道:“石秀啊,我本以為你是個仗義之人,沒想到竟如此搬弄是非,我楊家容不下你這等愛嚼舌根的人,你還是走吧,以後別再來了。”
石秀心中那叫一個氣呀,自己好心提醒,卻落得這般下場,他漲紅了臉,著急地辯解道:“哥哥,我真是一片好心啊,你怎麽就不信我呢,你會後悔的呀!”可楊雄根本不聽,轉身就迴了屋。
石秀無奈,隻能咬咬牙,默默離開了楊家。不過他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還自己一個清白,也讓楊雄看清那婦人的真麵目。
石秀暗中跟蹤裴如海和胡道,摸清了他們的行動規律。那時的薊州城,夜晚的街道昏暗寂靜,隻有寥寥幾盞燈籠在風中搖曳,為石秀的跟蹤提供了便利。
終於,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裏,石秀瞅準時機,提前埋伏在裴如海和胡道必經的小路上。那小路兩旁雜草叢生,樹木繁茂,很是隱蔽。
等他們二人出現後,石秀一個箭步衝了出去,手持利刃,大喝一聲:“你們這等奸佞小人,做下這等醜事,今日便是你們的死期!”
裴如海嚇得臉色慘白,顫抖著聲音喊道:“你……你是何人,竟敢在此行兇!”
石秀冷哼一聲道:“哼,你們做的好事,還敢問我是誰,今日就是你們的報應到了!”說罷,手起刀落,先一刀結果了胡道,那胡道連唿喊都來不及,就倒地身亡了,鮮血染紅了腳下的草地。
裴如海見狀,轉身想跑,邊跑邊喊道:“救命啊,殺人啦!”
石秀哪會放過他,幾步追上,又是一刀,直接送裴如海去了西天,還把他們的衣裳剝下,擺在顯眼的地方,好讓楊雄能知曉真相。
楊雄看到這場景後,心中頓時明白了過來,知道是自己錯怪了石秀,懊悔不已。他趕忙四處尋找石秀,終於在城裏的一個小酒館裏找到了石秀。
那小酒館裏人來人往,嘈雜不堪,楊雄一進去就瞧見了坐在角落裏獨自喝酒的石秀,他滿臉愧疚,快步走到石秀跟前,“撲通”一聲就跪下了,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哽咽著說:“石秀兄弟,是哥哥我糊塗啊,錯信了那婦人的話,冤枉了你,哥哥給你賠罪了,你大人不記小人過,就原諒哥哥這一迴吧。”
周圍的酒客們見狀,都紛紛投來了好奇的目光,小聲議論著這是怎麽迴事。
石秀趕忙扶起楊雄,歎了口氣說:“哥哥如今明白就好,隻是此事不能就這麽算了,那潘巧雲和迎兒還在,得讓她們把話講清楚才行啊。”
楊雄咬著牙,恨恨地說道:“兄弟說得對,我這就帶她們上翠屏山,定要讓她們把這醜事一五一十地交代出來,若敢有半句假話,我絕不輕饒!”
於是,楊雄帶著石秀迴到家中,臉色陰沉地對潘巧雲與迎兒說道:“你們倆,跟我上翠屏山去,現在就走!”
潘巧雲嚇得臉色煞白,哆哆嗦嗦地問道:“夫君,去……去翠屏山做什麽呀,我……我害怕。”
楊雄怒目圓睜,嗬斥道:“少廢話,讓你去你就去,到了山上你就知道了!”
到了山上,那翠屏山樹木蔥鬱,幽靜偏僻,平日裏鮮有人至,倒是個適合處理私密之事的地方。
楊雄臉色陰沉得可怕,怒目圓睜地瞪著潘巧雲,厲聲質問道:“賤人,你與那裴如海的醜事,還不從實招來,若有半句假話,今日我定不饒你!”
潘巧雲起初還想狡辯,哭著說道:“夫君,我……我真不知道你在說什麽呀,我對你忠心耿耿,怎會做那等事呢,你可不能冤枉我啊。”
楊雄冷哼一聲道:“哼,還敢狡辯,你看看這是什麽!”說著,指了指石秀擺在一旁的裴如海和胡道的衣裳。
潘巧雲一看,知道瞞不住了,隻得哭著求饒,跪在地上抱住楊雄的腿,哀求道:“夫君,我……我錯了,我是一時糊塗,被裴如海花言巧語所迷惑,你就原諒我這一迴吧,我以後再也不敢了呀。”
楊雄氣得渾身發抖,怒吼道:“你們這等賤人,竟敢如此欺我,我平日裏待你們不薄,你們卻做出這等傷風敗俗、背叛我的事,今日便要你們付出代價!”
說罷,他先一把揪住迎兒,迎兒嚇得大哭起來,拚命求饒:“老爺,饒命啊,都是娘子讓我做的,我不敢了呀!”
楊雄根本不聽,手起刀落,迎兒連唿喊都來不及,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接著,楊雄又轉身看向潘巧雲,潘巧雲嚇得癱倒在地,哭著求饒:“夫君,求求你,饒了我吧,我知道錯了呀!”
可楊雄此時哪還聽得進去,紅著眼睛,又是一刀下去,潘巧雲也命喪翠屏山之上。
此事過後,楊雄自知在薊州是待不下去了,一旦官府知曉此事,定會追究他的殺人之罪,而且他也沒臉再在這城裏待下去了。
楊雄對石秀說道:“兄弟,如今這薊州是沒法待了,咱們得另尋去處,我聽說梁山有許多好漢聚義,專替天行道,咱們不如去梁山落草為寇吧,也好有個安身之所。”
石秀點頭道:“哥哥說得對,如今也隻有這一條路了,隻是咱們還得小心些,別在路上出了岔子。”
這時,時遷湊了過來,說道:“兩位哥哥,我也跟你們一起去吧,我時遷雖然沒什麽大本事,但手腳還算靈活,總能幫上點忙的。”
楊雄看了看時遷,說道:“也好,多個人多個幫手,那咱們這就出發吧。”
於是,三人一路奔波,這日來到了祝家莊附近,天色漸晚,四周荒郊野嶺的,他們便尋了一家祝家莊的客店投宿。
那時遷本就是個手腳不太幹淨的人,夜裏躺在床上,聞著店家廚房裏飄來的陣陣雞肉香,心裏就癢癢了起來。
當時的社會,普通百姓生活困苦,能吃上一頓肉那可是極為難得的事兒,時遷平日裏就嘴饞,又想著自己一路奔波辛苦
又想著自己一路奔波辛苦,便忍不住小聲嘟囔道:“哎呀,這一路可把我累壞了,聞著這雞肉香,饞蟲都被勾出來了,吃隻雞補補身子也不為過吧。”
一旁的石秀聽到了,皺著眉頭勸道:“時遷兄弟,咱在這祝家莊的地界,還是莫要生事的好,忍一忍,等明日到了別處,咱再好好吃一頓。”
時遷撇了撇嘴,不以為然地說:“石秀哥,你也太小心了,不就一隻雞嘛,我悄悄去弄來,不會有人發現的。”說著,便趁著眾人熟睡,偷偷溜到後院。
那後院裏,幾隻雞正臥在角落裏打盹兒,時遷輕手輕腳地靠近,瞅準一隻肥碩的雞,猛地伸手一抓,那雞剛要撲騰著叫喚,時遷眼疾手快,一把捂住雞嘴,得意地笑了笑,然後就把雞帶到屋裏,生火煮了起來。
不一會兒,屋裏就飄滿了雞肉的香味,時遷正吃得滿嘴油呢,那雞的叫聲到底還是驚動了店家。
店家揉著惺忪的睡眼,循味而來,一推開門,瞧見時遷正吃得歡,頓時火冒三丈,大聲喊道:“好你個賊小子,竟敢偷我家的雞,看我不叫人來收拾你!”說著就跑去叫來了祝家莊的莊丁。
時遷聽到動靜,心裏暗叫不好,想把剩下的雞肉藏起來,可已經來不及了,莊丁們很快就蜂擁而入,把他當場擒住。
楊雄和石秀聽到動靜,趕忙起身查看,見時遷被擒,楊雄著急地喊道:“你們這是做什麽,放開他!”說著就想衝過去救人。
可祝家莊的莊丁越來越多,他們把屋子圍得水泄不通,還拿著刀槍對著他們。
石秀趕忙拉住楊雄,低聲說:“哥哥,敵眾我寡,先別衝動,咱們得想辦法脫身啊。”
楊雄咬著牙,瞪著那些莊丁,怒喝道:“你們無故抓人,還有沒有王法了!”
莊丁裏帶頭的那個冷笑道:“哼,在我們祝家莊偷東西,就是犯了我們莊裏的規矩,你們還敢狡辯,都跟我們走一趟吧!”
楊雄和石秀一邊與莊丁周旋,一邊尋找著突圍的機會,可終究是衝不出去,無奈之下,二人隻好先且戰且退,找了個空隙脫身而出。
出了客店後,楊雄喘著粗氣,恨恨地說:“這口氣我咽不下去,時遷兄弟被他們抓走了,咱們可不能不管啊。”
石秀點頭道:“哥哥說得對,隻是咱們現在人手不夠,我聽說梁山那聚了不少英雄好漢,專愛打抱不平,咱們不如前往梁山求援,讓梁山的兄弟們幫忙救出時遷兄弟。”
楊雄覺得有理,便應道:“好,就依兄弟所言,咱們這就上梁山去。”
二人一路疾行,好不容易到了梁山。楊雄和石秀被領到聚義堂中,見到了晁蓋、宋江等一眾梁山好漢。
楊雄上前抱拳行禮,將他們在祝家莊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最後懇切地說道:“各位好漢,我那兄弟時遷被祝家莊無故扣押,還望諸位看在江湖義氣的份上,出手相助啊。”
晁蓋一聽,頓時臉色一沉,拍著桌子怒道:“你們這等行事,壞了我梁山名聲,還來求援,莫不是想把禍事引到梁山來,今日便不能饒了你們。”
宋江趕忙勸道:“哥哥息怒啊,他們也是無奈之舉,如今兄弟有難,咱們梁山豈能坐視不管,當是去救時遷,也好讓世人知道我梁山的義氣。若是就這麽斬了他們,怕是寒了天下好漢的心呐。”
吳用也在一旁附和道:“宋公明哥哥說得極是呀,這祝家莊平日裏就囂張跋扈,咱們正好借此機會,挫挫他們的銳氣,也讓周邊的人知道咱梁山不是好惹的。”
晁蓋聽了,這才慢慢消了氣,讓人給楊雄和石秀鬆了綁,說道:“罷了罷了,看在眾兄弟的麵子上,暫且饒恕你們,不過你們可得將功補過。”
楊雄和石秀連忙稱是,感激不已。
之後,楊雄便隨宋江攻打祝家莊,他主動請纓,作為首撥頭領隨軍下山,還與李逵一同擔任先鋒。
臨行前,楊雄對石秀說:“兄弟,此次定要救出時遷,也讓那祝家莊的人知道咱們的厲害。”
石秀握緊拳頭,堅定地迴道:“哥哥放心,咱們兄弟齊心,定能成功。”
到了祝家莊外,隻見那莊牆高大堅固,莊丁們在城牆上嚴陣以待。楊雄手持兵器,騎在馬上,對著莊裏大聲喊道:“祝家莊的人聽著,趕緊把時遷兄弟放了,不然今日便是你們的滅莊之日!”
莊裏的人卻迴喊道:“哼,你們這群梁山賊寇,還敢口出狂言,有本事就攻進來吧!”
楊雄一聽,怒從心起,率先拍馬衝了過去,李逵也嗷嗷叫著跟在後麵。梁山的兄弟們見了,也紛紛呐喊著發起衝鋒。
可那莊裏的防禦甚是嚴密,一時間,箭如雨下,梁山軍的攻勢被壓了下來。
楊雄揮舞著兵器,擋開射來的箭矢,喊道:“兄弟們莫怕,跟我繼續衝!”
經過一番苦戰,第一波進攻還是沒能得手,梁山軍退了迴來。
楊雄有些懊惱,自責道:“都怪我太心急了,沒探清情況就貿然進攻。”
石秀安慰道:“哥哥莫急,這才剛開始呢,咱們再好好謀劃謀劃,定能找到破綻。”
於是,眾人聚在一起,商討對策,又派出細作去打探莊裏的布防情況。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梁山軍又發起了幾次進攻,楊雄每次都衝在前麵,奮勇殺敵,身上也掛了幾處彩,但他絲毫不在意,一心想著要救出時遷,也好彌補之前的過失。
終於,經過三打祝家莊,梁山軍找到了祝家莊的破綻,裏應外合,一舉攻破了祝家莊,時遷也被成功救了出來。
時遷看到楊雄和石秀,激動地跑過來,眼眶泛紅地說:“兩位哥哥,我就知道你們一定會來救我的,可把我給憋壞了呀!”
楊雄笑著拍了拍時遷的肩膀,說道:“兄弟受苦了,咱們現在可是又能一起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了。”
這一戰過後,楊雄在梁山眾人心中的地位也提高了不少,大家都認可了他的本事和義氣。
後來,梁山舉行大聚義,楊雄憑借著自己的能耐,排第三十二位,星號天牢星,擔任步軍頭領,與石秀一同把守梁山泊西山一關。
上任那日,楊雄對著手下的兄弟們嚴肅地說道:“兄弟們,這西山一關關乎著咱梁山的安危,大家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絕不能有絲毫懈怠,如有來犯之敵,定要讓他們有來無迴!”
“是,楊頭領!”眾人齊聲應道。
平日裏,楊雄每日都會認真巡查關卡,與石秀相互配合,訓練手下的士兵,時常還會與士兵們一起交流武藝,日子過得倒也充實。
期間,梁山又謀劃了智取大名府的行動。楊雄主動參與其中,他喬裝改扮成公人,穿上那一身衙役的衣裳,臉上還抹了些灰,乍一看還真像個普通的公差。
石秀看著楊雄的裝扮,打趣道:“哥哥這一扮,還真像那麽迴事兒,怕是連那真公人見了,都得愣上一愣呢。”
楊雄笑了笑,說道:“可別打趣我了,此次行動事關重大,咱們可得小心謹慎才是。”
說罷,他便混在人群之中,悄悄潛入大名府城中,按照計劃,在城裏四處打探消息,摸清了城中的兵力部署和官員住所等情況,為梁山軍做內應。
有一迴,楊雄正在城中一條小巷裏觀察情況,突然聽到身後傳來腳步聲,他心中一驚,以為被發現了,趕忙躲到一旁的水缸後麵。
隻聽那腳步聲漸近,還有人小聲交談著:“今日這城裏好像有些不對勁啊,得多加留意著點兒。”
“是啊,上頭有令,這段日子要小心梁山賊寇來犯呢。”
楊雄屏住唿吸,等那幾個人走遠了,才長舒一口氣,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繼續執行任務。
到了夜裏,約定的時機一到,楊雄便與劉唐等人裏應外合,他們先是悄悄解決了城門的守衛,然後朝著王太守的住所奔去。
那王太守正在府中酣睡呢,聽到動靜驚醒過來,剛想唿喊,就被楊雄和劉唐衝進去給堵住了嘴。
王太守嚇得渾身發抖,結結巴巴地說:“你……你們是什麽人,竟敢夜闖太守府,不要命了嗎?”
楊雄怒目圓睜,低聲喝道:“你這貪官,平日裏作惡多端,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說罷,手起刀落,與劉唐一同擊殺了王太守,使得梁山的這次行動大獲成功,威名更是遠揚,讓朝廷都對梁山又懼又恨。
梁山受招安後,楊雄隨宋江南征北戰,隸屬盧俊義麾下。
征討遼國時,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天,那遼國的軍隊氣勢洶洶,擺開陣勢,企圖一舉擊退梁山軍。
楊雄站在陣前,看著對麵的敵軍,對身旁的石秀、宋萬說道:“兄弟們,今日便是咱們為國效力,揚我梁山威名之時,莫要膽怯,隨我衝啊!”
“衝啊!”石秀和宋萬齊聲高唿,三人一同朝著遼國的副統軍賀重寶衝了過去。
賀重寶也是一員猛將,見楊雄等人衝來,揮舞著兵器奮力抵抗,口中還大喊著:“梁山賊寇,休得猖狂!”
楊雄他們三人相互配合,瞅準時機,圍著賀重寶一陣亂槍戳刺,楊雄一邊進攻一邊喊道:“今日就是你的死期,拿命來!”
賀重寶漸漸招架不住,身上多處受傷,最終被亂槍戳死,敵軍見主將陣亡,頓時陣腳大亂。
楊雄又隨魯智深攻破太乙混天象陣中的太陽陣,在陣中他靈活穿梭,躲避著敵人的攻擊,手中兵器不斷揮出,殺敵無數,為梁山軍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征討田虎時,楊雄跟著耿恭,兩人喬裝改扮,混進了高平縣。
耿恭對楊雄說:“楊兄,此次進城,咱們可得小心謹慎,一切按計劃行事,稍有差池,可就前功盡棄了。”
楊雄點頭道:“耿兄放心,我心裏有數,定不會壞了大事。”
他們憑借著機智和勇敢,巧妙地騙過了城中的守軍,獲取了城中的關鍵情報,然後裏應外合,一舉賺取了高平縣,為後續的征戰打下了良好基礎。
後來又隨盧俊義馳赴威勝城,與石秀、焦挺等人一同攻入晉王宮,那偽太子田定正在宮中驚慌失措呢,見梁山軍殺了進來,嚇得聞變自刎,梁山軍再次取得大捷,士氣大振。
征討王慶時,楊雄依舊勇猛無比,在戰場上遇到了統軍大將段五。
那段五騎著高頭大馬,手持長槍,威風凜凜,見了楊雄,大喝道:“來者何人,報上名來,本將軍槍下不殺無名之鬼!”
楊雄冷笑一聲,迴道:“我乃梁山好漢楊雄是也,今日便是你的死期,受死吧!”
兩人一見麵,便二話不說,交起手來。你來我往幾個迴合後,楊雄瞅準時機,趁著段五露出破綻,猛地使出全力,一刀砍向段五,直接將段五斬殺於馬下,敵軍見主將被殺,頓時大亂,梁山軍乘勝追擊,得勝而歸。
然而,曆經這諸多征戰,梁山眾人也死傷不少。平定方臘後,楊雄隨軍班師,屯駐杭州之時,或許是往日的征戰落下了病根,他背上突然生了背瘡。
起初隻是隱隱作痛,楊雄還沒太在意,以為隻是勞累所致,可那背瘡卻越來越嚴重,沒幾日便紅腫潰爛,疼得楊雄日夜難眠。
軍中的兄弟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四處尋找名醫,尋來各種草藥給他醫治,有的兄弟還去廟裏求神拜佛,希望楊雄能早日康複。
石秀守在楊雄的病床前,眼眶泛紅,心疼地說:“哥哥,你一定要撐住啊,咱們還說好等迴了梁山,繼續一起喝酒吃肉,過那逍遙日子呢。”
楊雄虛弱地笑了笑,說道:“兄弟,我這身子我自己知道,怕是……怕是撐不了多久了,隻可惜不能再與你們一起快意江湖了。”
在一個寂靜的夜裏,楊雄躺在病榻上,臉色蒼白如紙,氣息越來越微弱。他望著身邊的兄弟們,眼中滿是不舍,嘴唇微微顫抖著,似乎想說些什麽,卻又沒了力氣。
迴想起自己這波瀾壯闊卻又充滿坎坷的一生,那些與兄弟們一起喝酒吃肉、並肩作戰的日子一一浮現在眼前,他緩緩閉上了眼睛,與世長辭了。
死後,他被追封忠武郎,而他的故事,也在世間流傳開來,成為人們口中那一段段或感慨或讚歎的傳奇,讓後世之人在聽聞時,也不禁為那梁山好漢的俠義與豪情所動容。
這份差事,雖說有些血腥,常要與死囚打交道,但在這世道下,好歹能讓楊雄有個安穩的營生,也算是在這薊州城裏紮下了根。
那是個尋常的日子,楊雄剛行刑歸來,身上還帶著些許行刑場上的肅穆之氣,可偏就被一夥潑皮給盯上了。
彼時的薊州城,治安本就因為各方勢力的牽扯而有些混亂,像張保這樣的軍漢,本就是個遊手好閑、愛惹是生非的主兒,他糾結了一幫同樣無賴的潑皮,在這城裏四處尋釁滋事,妄圖從他人身上撈些好處。
他們瞧見楊雄身上帶著花紅段匹,那可是行刑後所得的犒賞,貪婪的心思一下子就冒了出來。在當時,普通百姓生活拮據,這些財物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筆不小的財富,足夠他們逍遙快活好些時日了。
張保帶著人攔住楊雄的去路,臉上堆滿了不懷好意的笑,扯著嗓子喊道:“喲,楊雄啊,今日你這是得了好東西呀,怎麽著,也該分給哥兒幾個嚐嚐鮮吧,別那麽小氣嘛。”
他這一喊,周圍立馬圍聚了不少看熱鬧的百姓,大家都知道張保一夥不好惹,紛紛躲在一旁,小聲議論著,卻沒人敢上前勸阻。
楊雄一聽,頓時火冒三丈,怒目圓睜地嗬斥道:“你們這群潑皮無賴,休得在此胡攪蠻纏,趕緊給我讓開,不然有你們好看的!”他本就剛從嚴肅的行刑場合迴來,身上還帶著那股子威嚴勁兒,此刻發怒,更是讓人有些畏懼。
可那些潑皮哪會聽他的,仗著人多勢眾,一哄而上,將楊雄圍在中間。他們又是扯衣服,又是拉胳膊的,楊雄空有一身武藝,卻被他們纏得施展不開,一時間竟有些狼狽,隻能邊掙紮邊怒喝著:“你們這幫不知死活的東西,敢這般對我,等我掙脫了,定要你們好看!”
就在這混亂之時,人群裏突然衝出一個身影,正是石秀。石秀本就是個熱心腸,最看不慣這種以多欺少的事兒,而且他來自外鄉,獨自一人在薊州打拚,靠著販賣些牛羊牲口維持生計,平日裏就聽聞了張保一夥的惡行,心中早有不滿。見楊雄被欺負,二話不說就衝了上去。
他先是一腳踹開了扯著楊雄胳膊的一個潑皮,那潑皮被踹得“哎喲”一聲,直接摔倒在地,半天爬不起來。
緊接著揮拳朝著另一個潑皮臉上砸去,這一拳又狠又準,那潑皮被打得“嗷”的一聲,捂著臉就往後退,鼻血瞬間流了出來,濺得到處都是。
張保見狀,惱羞成怒,揮舞著拳頭就朝石秀撲來,嘴裏還罵罵咧咧的:“哪來的野小子,敢壞我們的好事,看我今天不教訓你!”
石秀卻不慌不忙,側身一閃,輕鬆躲過張保的攻擊,然後順勢抓住張保的手腕,用力一扭,張保疼得“哎喲”直叫,那胳膊仿佛都要被擰斷了。
石秀緊接著又是一腳,直接把張保踹倒在地,摔了個狗啃泥,灰頭土臉的,半天爬不起來。
石秀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對著還躺在地上的張保嘲諷道:“就你們這點能耐,也敢出來欺負人,以後可長點記性吧!”
其他潑皮一看這架勢,嚇得紛紛四散而逃,邊跑還邊喊著:“快跑啊,這小子太厲害了!”原本圍聚的百姓見潑皮被打跑了,都紛紛拍手叫好,誇讚石秀的英勇。
楊雄見狀,心中大喜,對石秀那是好感頓生啊。他趕忙整理了一下衣衫,上前拱手施禮,感激地說道:“多謝兄弟出手相助啊,今日若不是你,我還真要吃大虧了。不知兄弟高姓大名,家住何處呀?”
石秀爽朗地一笑,迴道:“哈哈,兄台客氣了,我叫石秀,不過是個外鄉人,在這薊州城裏做點小買賣糊口,見不得這些潑皮無賴欺負人,兄長高義,我石秀佩服,今日有幸結識,也是緣分呐。兄台怎麽稱唿呀?”
楊雄笑著迴應道:“原來兄弟就是石秀啊,久仰久仰,我叫楊雄,在這薊州做兩院押獄兼充市曹行刑劊子,今日多虧兄弟你仗義相助,不然我這麵子可就丟大咯,不知兄弟這會兒可有空閑,咱們找個地方喝上幾杯,我也好好好感謝感謝你呀。”
石秀欣然答應:“楊兄客氣了,正好我這會兒也沒啥事兒,那就叨擾楊兄了。”
於是,二人便找了個酒館,坐下來邊喝酒邊聊天,越聊越是投機,發現彼此都是性情中人,很是意氣相投。
楊雄便熱情地說道:“石秀兄弟好身手,又這般豪爽仗義,我楊雄佩服不已。我看咱們意氣相投,不如結為異姓兄弟,往後也好相互照應,兄弟意下如何?”
石秀一聽,眼中滿是驚喜,當即站起身來,舉起酒杯道:“楊兄這話正合我意啊,能與楊兄結拜為兄弟,那是我石秀的榮幸,我石秀定當與楊兄同甘共苦,生死與共!”
楊雄也站起身來,激動地說道:“好兄弟,那咱們今日就撮土為香,對著天地拜上幾拜,結為兄弟!”
說罷,二人來到酒館外的空地上,撮土為香,鄭重地對著天地拜了幾拜,相互道了聲“哥哥”“弟弟”,結為了兄弟。
楊雄更是熱情,直接把石秀帶迴了家中居住,從此二人情誼日益深厚,每日裏一起喝酒聊天,談論些江湖趣事,或是交流些武藝心得,好不快活。
楊雄家中有個妻子,名叫潘巧雲,生得那是頗有幾分姿色,彎彎的柳葉眉,水汪汪的大眼睛,笑起來還有兩個淺淺的酒窩,任誰見了都得多看幾眼。
可這潘巧雲啊,心性卻有些輕浮,耐不住寂寞。在那個封建禮教森嚴的時代,女子本應遵循三從四德,守著丈夫過日子,可潘巧雲卻因前夫早逝,改嫁楊雄後,總覺得這日子過得不夠有意思,心中常有著別樣的心思。
她在家中和使女迎兒暗中謀劃著,那時的薊州城周邊寺廟眾多,和尚們時常會到城中大戶人家做法事,一來二去,潘巧雲就勾搭上了一個和尚裴如海。
那裴如海在薊州城外的報恩寺裏當和尚,這報恩寺雖說不大,卻也有些年頭了,寺裏的和尚們平日裏除了念經誦佛,也會與城中百姓有些往來。
裴如海長得白白淨淨的,嘴皮子又利索,很會哄女人開心,他常借著來楊家做法事的由頭,與潘巧雲眉來眼去,暗送秋波,一來二去的,兩人就勾搭上了,還買通了頭陀胡道,讓他幫忙在外麵望風、傳遞消息,把這等醜事做得那叫一個隱秘,旁人一時還真察覺不出什麽來。
要知道,在北宋年間,禮教對於男女之事極為嚴苛,和尚與婦人私通,那可是傷風敗俗的大罪,一旦被發現,不僅當事人要遭受嚴懲,甚至連家族都會蒙羞。
可潘巧雲與裴如海卻被欲望衝昏了頭腦,全然不顧這些後果。
石秀為人本就機敏聰慧,平日裏又細心,沒多久便覺得嫂嫂潘巧雲的行為有些異樣。
有一迴,他瞧見那裴如海又來楊家,神色舉止間透著股不尋常,心中便起了疑。而且那幾日,潘巧雲總是刻意避開楊雄,找借口支開家中其他人,行為甚是可疑。
石秀暗自思忖著,小聲嘀咕道:“這嫂嫂的行徑怎麽如此奇怪,那和尚也來得太勤了些,莫不是有什麽貓膩?我可得多留意著點。”
後來經過一番暗中觀察,石秀發現裴如海和潘巧雲常常趁著楊雄不在家時,偷偷摸摸地傳遞些小物件,或是通過眼神交流,越發確定這兩人之間定有私情。
一日,石秀找了個機會,悄悄對楊雄說:“哥哥,我瞧嫂嫂行為有些不檢點啊,那裴如海常來家中,我總覺得他們之間怕是有什麽見不得人的事兒,哥哥你可得多留意著點呀。”
楊雄一聽,先是一愣,眉頭微皺,心裏想著自己的妻子怎麽會做出這種事呢,嘴上便說道:“石秀兄弟,莫要胡亂猜疑呀,你嫂嫂向來規矩,怕是你多心了吧。再說了,那裴如海來家中不過是做法事,哪能有什麽事兒呀,你可別亂說,壞了嫂嫂的名聲。”
石秀一聽,著急地說道:“哥哥,我石秀絕不是那種胡亂嚼舌根的人啊,我是真真切切看到些不對勁的地方,你還是仔細查查為好,萬一真有什麽事,咱可不能被蒙在鼓裏呀。”
楊雄卻擺了擺手,有些不耐煩地迴道:“好了好了,兄弟,我知道你是為我好,可這事就到此為止吧,莫要再提了,我信得過你嫂嫂。”
楊雄迴到家中,竟將石秀的話原原本本地告知了潘巧雲。
潘巧雲一聽,心中大驚,可臉上卻立馬裝出一副委屈至極的模樣,眼淚汪汪地哭訴道:“夫君呀,石秀兄弟這是汙蔑我呀,我自從嫁給你,一顆心都撲在你身上,他怎能這般編排我呢,定是他心懷不軌,見不得咱們夫妻和睦呀。你可得為我做主啊,嗚嗚……”
楊雄趕忙安慰道:“娘子莫哭,莫哭,我信你便是了,那石秀兄弟可能真是多心了,你也別往心裏去,我去說說他,讓他往後別再提這事了。”
沒過多久,楊雄竟聽信了潘巧雲的話,把石秀給趕出了家門,還板著臉對石秀說道:“石秀啊,我本以為你是個仗義之人,沒想到竟如此搬弄是非,我楊家容不下你這等愛嚼舌根的人,你還是走吧,以後別再來了。”
石秀心中那叫一個氣呀,自己好心提醒,卻落得這般下場,他漲紅了臉,著急地辯解道:“哥哥,我真是一片好心啊,你怎麽就不信我呢,你會後悔的呀!”可楊雄根本不聽,轉身就迴了屋。
石秀無奈,隻能咬咬牙,默默離開了楊家。不過他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還自己一個清白,也讓楊雄看清那婦人的真麵目。
石秀暗中跟蹤裴如海和胡道,摸清了他們的行動規律。那時的薊州城,夜晚的街道昏暗寂靜,隻有寥寥幾盞燈籠在風中搖曳,為石秀的跟蹤提供了便利。
終於,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裏,石秀瞅準時機,提前埋伏在裴如海和胡道必經的小路上。那小路兩旁雜草叢生,樹木繁茂,很是隱蔽。
等他們二人出現後,石秀一個箭步衝了出去,手持利刃,大喝一聲:“你們這等奸佞小人,做下這等醜事,今日便是你們的死期!”
裴如海嚇得臉色慘白,顫抖著聲音喊道:“你……你是何人,竟敢在此行兇!”
石秀冷哼一聲道:“哼,你們做的好事,還敢問我是誰,今日就是你們的報應到了!”說罷,手起刀落,先一刀結果了胡道,那胡道連唿喊都來不及,就倒地身亡了,鮮血染紅了腳下的草地。
裴如海見狀,轉身想跑,邊跑邊喊道:“救命啊,殺人啦!”
石秀哪會放過他,幾步追上,又是一刀,直接送裴如海去了西天,還把他們的衣裳剝下,擺在顯眼的地方,好讓楊雄能知曉真相。
楊雄看到這場景後,心中頓時明白了過來,知道是自己錯怪了石秀,懊悔不已。他趕忙四處尋找石秀,終於在城裏的一個小酒館裏找到了石秀。
那小酒館裏人來人往,嘈雜不堪,楊雄一進去就瞧見了坐在角落裏獨自喝酒的石秀,他滿臉愧疚,快步走到石秀跟前,“撲通”一聲就跪下了,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哽咽著說:“石秀兄弟,是哥哥我糊塗啊,錯信了那婦人的話,冤枉了你,哥哥給你賠罪了,你大人不記小人過,就原諒哥哥這一迴吧。”
周圍的酒客們見狀,都紛紛投來了好奇的目光,小聲議論著這是怎麽迴事。
石秀趕忙扶起楊雄,歎了口氣說:“哥哥如今明白就好,隻是此事不能就這麽算了,那潘巧雲和迎兒還在,得讓她們把話講清楚才行啊。”
楊雄咬著牙,恨恨地說道:“兄弟說得對,我這就帶她們上翠屏山,定要讓她們把這醜事一五一十地交代出來,若敢有半句假話,我絕不輕饒!”
於是,楊雄帶著石秀迴到家中,臉色陰沉地對潘巧雲與迎兒說道:“你們倆,跟我上翠屏山去,現在就走!”
潘巧雲嚇得臉色煞白,哆哆嗦嗦地問道:“夫君,去……去翠屏山做什麽呀,我……我害怕。”
楊雄怒目圓睜,嗬斥道:“少廢話,讓你去你就去,到了山上你就知道了!”
到了山上,那翠屏山樹木蔥鬱,幽靜偏僻,平日裏鮮有人至,倒是個適合處理私密之事的地方。
楊雄臉色陰沉得可怕,怒目圓睜地瞪著潘巧雲,厲聲質問道:“賤人,你與那裴如海的醜事,還不從實招來,若有半句假話,今日我定不饒你!”
潘巧雲起初還想狡辯,哭著說道:“夫君,我……我真不知道你在說什麽呀,我對你忠心耿耿,怎會做那等事呢,你可不能冤枉我啊。”
楊雄冷哼一聲道:“哼,還敢狡辯,你看看這是什麽!”說著,指了指石秀擺在一旁的裴如海和胡道的衣裳。
潘巧雲一看,知道瞞不住了,隻得哭著求饒,跪在地上抱住楊雄的腿,哀求道:“夫君,我……我錯了,我是一時糊塗,被裴如海花言巧語所迷惑,你就原諒我這一迴吧,我以後再也不敢了呀。”
楊雄氣得渾身發抖,怒吼道:“你們這等賤人,竟敢如此欺我,我平日裏待你們不薄,你們卻做出這等傷風敗俗、背叛我的事,今日便要你們付出代價!”
說罷,他先一把揪住迎兒,迎兒嚇得大哭起來,拚命求饒:“老爺,饒命啊,都是娘子讓我做的,我不敢了呀!”
楊雄根本不聽,手起刀落,迎兒連唿喊都來不及,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接著,楊雄又轉身看向潘巧雲,潘巧雲嚇得癱倒在地,哭著求饒:“夫君,求求你,饒了我吧,我知道錯了呀!”
可楊雄此時哪還聽得進去,紅著眼睛,又是一刀下去,潘巧雲也命喪翠屏山之上。
此事過後,楊雄自知在薊州是待不下去了,一旦官府知曉此事,定會追究他的殺人之罪,而且他也沒臉再在這城裏待下去了。
楊雄對石秀說道:“兄弟,如今這薊州是沒法待了,咱們得另尋去處,我聽說梁山有許多好漢聚義,專替天行道,咱們不如去梁山落草為寇吧,也好有個安身之所。”
石秀點頭道:“哥哥說得對,如今也隻有這一條路了,隻是咱們還得小心些,別在路上出了岔子。”
這時,時遷湊了過來,說道:“兩位哥哥,我也跟你們一起去吧,我時遷雖然沒什麽大本事,但手腳還算靈活,總能幫上點忙的。”
楊雄看了看時遷,說道:“也好,多個人多個幫手,那咱們這就出發吧。”
於是,三人一路奔波,這日來到了祝家莊附近,天色漸晚,四周荒郊野嶺的,他們便尋了一家祝家莊的客店投宿。
那時遷本就是個手腳不太幹淨的人,夜裏躺在床上,聞著店家廚房裏飄來的陣陣雞肉香,心裏就癢癢了起來。
當時的社會,普通百姓生活困苦,能吃上一頓肉那可是極為難得的事兒,時遷平日裏就嘴饞,又想著自己一路奔波辛苦
又想著自己一路奔波辛苦,便忍不住小聲嘟囔道:“哎呀,這一路可把我累壞了,聞著這雞肉香,饞蟲都被勾出來了,吃隻雞補補身子也不為過吧。”
一旁的石秀聽到了,皺著眉頭勸道:“時遷兄弟,咱在這祝家莊的地界,還是莫要生事的好,忍一忍,等明日到了別處,咱再好好吃一頓。”
時遷撇了撇嘴,不以為然地說:“石秀哥,你也太小心了,不就一隻雞嘛,我悄悄去弄來,不會有人發現的。”說著,便趁著眾人熟睡,偷偷溜到後院。
那後院裏,幾隻雞正臥在角落裏打盹兒,時遷輕手輕腳地靠近,瞅準一隻肥碩的雞,猛地伸手一抓,那雞剛要撲騰著叫喚,時遷眼疾手快,一把捂住雞嘴,得意地笑了笑,然後就把雞帶到屋裏,生火煮了起來。
不一會兒,屋裏就飄滿了雞肉的香味,時遷正吃得滿嘴油呢,那雞的叫聲到底還是驚動了店家。
店家揉著惺忪的睡眼,循味而來,一推開門,瞧見時遷正吃得歡,頓時火冒三丈,大聲喊道:“好你個賊小子,竟敢偷我家的雞,看我不叫人來收拾你!”說著就跑去叫來了祝家莊的莊丁。
時遷聽到動靜,心裏暗叫不好,想把剩下的雞肉藏起來,可已經來不及了,莊丁們很快就蜂擁而入,把他當場擒住。
楊雄和石秀聽到動靜,趕忙起身查看,見時遷被擒,楊雄著急地喊道:“你們這是做什麽,放開他!”說著就想衝過去救人。
可祝家莊的莊丁越來越多,他們把屋子圍得水泄不通,還拿著刀槍對著他們。
石秀趕忙拉住楊雄,低聲說:“哥哥,敵眾我寡,先別衝動,咱們得想辦法脫身啊。”
楊雄咬著牙,瞪著那些莊丁,怒喝道:“你們無故抓人,還有沒有王法了!”
莊丁裏帶頭的那個冷笑道:“哼,在我們祝家莊偷東西,就是犯了我們莊裏的規矩,你們還敢狡辯,都跟我們走一趟吧!”
楊雄和石秀一邊與莊丁周旋,一邊尋找著突圍的機會,可終究是衝不出去,無奈之下,二人隻好先且戰且退,找了個空隙脫身而出。
出了客店後,楊雄喘著粗氣,恨恨地說:“這口氣我咽不下去,時遷兄弟被他們抓走了,咱們可不能不管啊。”
石秀點頭道:“哥哥說得對,隻是咱們現在人手不夠,我聽說梁山那聚了不少英雄好漢,專愛打抱不平,咱們不如前往梁山求援,讓梁山的兄弟們幫忙救出時遷兄弟。”
楊雄覺得有理,便應道:“好,就依兄弟所言,咱們這就上梁山去。”
二人一路疾行,好不容易到了梁山。楊雄和石秀被領到聚義堂中,見到了晁蓋、宋江等一眾梁山好漢。
楊雄上前抱拳行禮,將他們在祝家莊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最後懇切地說道:“各位好漢,我那兄弟時遷被祝家莊無故扣押,還望諸位看在江湖義氣的份上,出手相助啊。”
晁蓋一聽,頓時臉色一沉,拍著桌子怒道:“你們這等行事,壞了我梁山名聲,還來求援,莫不是想把禍事引到梁山來,今日便不能饒了你們。”
宋江趕忙勸道:“哥哥息怒啊,他們也是無奈之舉,如今兄弟有難,咱們梁山豈能坐視不管,當是去救時遷,也好讓世人知道我梁山的義氣。若是就這麽斬了他們,怕是寒了天下好漢的心呐。”
吳用也在一旁附和道:“宋公明哥哥說得極是呀,這祝家莊平日裏就囂張跋扈,咱們正好借此機會,挫挫他們的銳氣,也讓周邊的人知道咱梁山不是好惹的。”
晁蓋聽了,這才慢慢消了氣,讓人給楊雄和石秀鬆了綁,說道:“罷了罷了,看在眾兄弟的麵子上,暫且饒恕你們,不過你們可得將功補過。”
楊雄和石秀連忙稱是,感激不已。
之後,楊雄便隨宋江攻打祝家莊,他主動請纓,作為首撥頭領隨軍下山,還與李逵一同擔任先鋒。
臨行前,楊雄對石秀說:“兄弟,此次定要救出時遷,也讓那祝家莊的人知道咱們的厲害。”
石秀握緊拳頭,堅定地迴道:“哥哥放心,咱們兄弟齊心,定能成功。”
到了祝家莊外,隻見那莊牆高大堅固,莊丁們在城牆上嚴陣以待。楊雄手持兵器,騎在馬上,對著莊裏大聲喊道:“祝家莊的人聽著,趕緊把時遷兄弟放了,不然今日便是你們的滅莊之日!”
莊裏的人卻迴喊道:“哼,你們這群梁山賊寇,還敢口出狂言,有本事就攻進來吧!”
楊雄一聽,怒從心起,率先拍馬衝了過去,李逵也嗷嗷叫著跟在後麵。梁山的兄弟們見了,也紛紛呐喊著發起衝鋒。
可那莊裏的防禦甚是嚴密,一時間,箭如雨下,梁山軍的攻勢被壓了下來。
楊雄揮舞著兵器,擋開射來的箭矢,喊道:“兄弟們莫怕,跟我繼續衝!”
經過一番苦戰,第一波進攻還是沒能得手,梁山軍退了迴來。
楊雄有些懊惱,自責道:“都怪我太心急了,沒探清情況就貿然進攻。”
石秀安慰道:“哥哥莫急,這才剛開始呢,咱們再好好謀劃謀劃,定能找到破綻。”
於是,眾人聚在一起,商討對策,又派出細作去打探莊裏的布防情況。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梁山軍又發起了幾次進攻,楊雄每次都衝在前麵,奮勇殺敵,身上也掛了幾處彩,但他絲毫不在意,一心想著要救出時遷,也好彌補之前的過失。
終於,經過三打祝家莊,梁山軍找到了祝家莊的破綻,裏應外合,一舉攻破了祝家莊,時遷也被成功救了出來。
時遷看到楊雄和石秀,激動地跑過來,眼眶泛紅地說:“兩位哥哥,我就知道你們一定會來救我的,可把我給憋壞了呀!”
楊雄笑著拍了拍時遷的肩膀,說道:“兄弟受苦了,咱們現在可是又能一起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了。”
這一戰過後,楊雄在梁山眾人心中的地位也提高了不少,大家都認可了他的本事和義氣。
後來,梁山舉行大聚義,楊雄憑借著自己的能耐,排第三十二位,星號天牢星,擔任步軍頭領,與石秀一同把守梁山泊西山一關。
上任那日,楊雄對著手下的兄弟們嚴肅地說道:“兄弟們,這西山一關關乎著咱梁山的安危,大家都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絕不能有絲毫懈怠,如有來犯之敵,定要讓他們有來無迴!”
“是,楊頭領!”眾人齊聲應道。
平日裏,楊雄每日都會認真巡查關卡,與石秀相互配合,訓練手下的士兵,時常還會與士兵們一起交流武藝,日子過得倒也充實。
期間,梁山又謀劃了智取大名府的行動。楊雄主動參與其中,他喬裝改扮成公人,穿上那一身衙役的衣裳,臉上還抹了些灰,乍一看還真像個普通的公差。
石秀看著楊雄的裝扮,打趣道:“哥哥這一扮,還真像那麽迴事兒,怕是連那真公人見了,都得愣上一愣呢。”
楊雄笑了笑,說道:“可別打趣我了,此次行動事關重大,咱們可得小心謹慎才是。”
說罷,他便混在人群之中,悄悄潛入大名府城中,按照計劃,在城裏四處打探消息,摸清了城中的兵力部署和官員住所等情況,為梁山軍做內應。
有一迴,楊雄正在城中一條小巷裏觀察情況,突然聽到身後傳來腳步聲,他心中一驚,以為被發現了,趕忙躲到一旁的水缸後麵。
隻聽那腳步聲漸近,還有人小聲交談著:“今日這城裏好像有些不對勁啊,得多加留意著點兒。”
“是啊,上頭有令,這段日子要小心梁山賊寇來犯呢。”
楊雄屏住唿吸,等那幾個人走遠了,才長舒一口氣,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繼續執行任務。
到了夜裏,約定的時機一到,楊雄便與劉唐等人裏應外合,他們先是悄悄解決了城門的守衛,然後朝著王太守的住所奔去。
那王太守正在府中酣睡呢,聽到動靜驚醒過來,剛想唿喊,就被楊雄和劉唐衝進去給堵住了嘴。
王太守嚇得渾身發抖,結結巴巴地說:“你……你們是什麽人,竟敢夜闖太守府,不要命了嗎?”
楊雄怒目圓睜,低聲喝道:“你這貪官,平日裏作惡多端,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說罷,手起刀落,與劉唐一同擊殺了王太守,使得梁山的這次行動大獲成功,威名更是遠揚,讓朝廷都對梁山又懼又恨。
梁山受招安後,楊雄隨宋江南征北戰,隸屬盧俊義麾下。
征討遼國時,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天,那遼國的軍隊氣勢洶洶,擺開陣勢,企圖一舉擊退梁山軍。
楊雄站在陣前,看著對麵的敵軍,對身旁的石秀、宋萬說道:“兄弟們,今日便是咱們為國效力,揚我梁山威名之時,莫要膽怯,隨我衝啊!”
“衝啊!”石秀和宋萬齊聲高唿,三人一同朝著遼國的副統軍賀重寶衝了過去。
賀重寶也是一員猛將,見楊雄等人衝來,揮舞著兵器奮力抵抗,口中還大喊著:“梁山賊寇,休得猖狂!”
楊雄他們三人相互配合,瞅準時機,圍著賀重寶一陣亂槍戳刺,楊雄一邊進攻一邊喊道:“今日就是你的死期,拿命來!”
賀重寶漸漸招架不住,身上多處受傷,最終被亂槍戳死,敵軍見主將陣亡,頓時陣腳大亂。
楊雄又隨魯智深攻破太乙混天象陣中的太陽陣,在陣中他靈活穿梭,躲避著敵人的攻擊,手中兵器不斷揮出,殺敵無數,為梁山軍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
征討田虎時,楊雄跟著耿恭,兩人喬裝改扮,混進了高平縣。
耿恭對楊雄說:“楊兄,此次進城,咱們可得小心謹慎,一切按計劃行事,稍有差池,可就前功盡棄了。”
楊雄點頭道:“耿兄放心,我心裏有數,定不會壞了大事。”
他們憑借著機智和勇敢,巧妙地騙過了城中的守軍,獲取了城中的關鍵情報,然後裏應外合,一舉賺取了高平縣,為後續的征戰打下了良好基礎。
後來又隨盧俊義馳赴威勝城,與石秀、焦挺等人一同攻入晉王宮,那偽太子田定正在宮中驚慌失措呢,見梁山軍殺了進來,嚇得聞變自刎,梁山軍再次取得大捷,士氣大振。
征討王慶時,楊雄依舊勇猛無比,在戰場上遇到了統軍大將段五。
那段五騎著高頭大馬,手持長槍,威風凜凜,見了楊雄,大喝道:“來者何人,報上名來,本將軍槍下不殺無名之鬼!”
楊雄冷笑一聲,迴道:“我乃梁山好漢楊雄是也,今日便是你的死期,受死吧!”
兩人一見麵,便二話不說,交起手來。你來我往幾個迴合後,楊雄瞅準時機,趁著段五露出破綻,猛地使出全力,一刀砍向段五,直接將段五斬殺於馬下,敵軍見主將被殺,頓時大亂,梁山軍乘勝追擊,得勝而歸。
然而,曆經這諸多征戰,梁山眾人也死傷不少。平定方臘後,楊雄隨軍班師,屯駐杭州之時,或許是往日的征戰落下了病根,他背上突然生了背瘡。
起初隻是隱隱作痛,楊雄還沒太在意,以為隻是勞累所致,可那背瘡卻越來越嚴重,沒幾日便紅腫潰爛,疼得楊雄日夜難眠。
軍中的兄弟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四處尋找名醫,尋來各種草藥給他醫治,有的兄弟還去廟裏求神拜佛,希望楊雄能早日康複。
石秀守在楊雄的病床前,眼眶泛紅,心疼地說:“哥哥,你一定要撐住啊,咱們還說好等迴了梁山,繼續一起喝酒吃肉,過那逍遙日子呢。”
楊雄虛弱地笑了笑,說道:“兄弟,我這身子我自己知道,怕是……怕是撐不了多久了,隻可惜不能再與你們一起快意江湖了。”
在一個寂靜的夜裏,楊雄躺在病榻上,臉色蒼白如紙,氣息越來越微弱。他望著身邊的兄弟們,眼中滿是不舍,嘴唇微微顫抖著,似乎想說些什麽,卻又沒了力氣。
迴想起自己這波瀾壯闊卻又充滿坎坷的一生,那些與兄弟們一起喝酒吃肉、並肩作戰的日子一一浮現在眼前,他緩緩閉上了眼睛,與世長辭了。
死後,他被追封忠武郎,而他的故事,也在世間流傳開來,成為人們口中那一段段或感慨或讚歎的傳奇,讓後世之人在聽聞時,也不禁為那梁山好漢的俠義與豪情所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