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製造業持續升級的背景下,對高級技工的渴求愈發強烈,但現實情況卻是,我們麵臨著數百萬甚至千萬級別的高級技工缺口。


    這種供需矛盾的根源何在?我們又該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這一迫在眉睫的“技工荒”問題?


    我國製造業勞動力隊伍龐大,但結構性用工荒問題日益顯著。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製造業就業人數位居行業第二,占比高達18.1%。


    然而,《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顯示,2020年中國十大重點製造領域的技能人才缺口已超1900萬,預計到2025年將逼近3000萬,缺口比例達48%。


    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上,富士康科技集團創始人郭台銘指出,大學教育與工廠實操之間存在較大鴻溝,許多大學生對基層流水線工作缺乏興趣。


    據官方數據顯示,盡管技能人才總量達680萬,高技能人才卻僅有100餘萬,尤其在現代製造業等關鍵領域,高端技能人才尤為匱乏。


    與之對應的是,建築業、傳統製造業等眾多企業麵臨中高級技術工人短缺,而低技能勞動力卻過剩。


    這些數據進一步印證了我國高級技工的巨大缺口,結構性用工荒問題愈發嚴峻。


    在產能過剩、農村勞動力轉移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就業壓力巨大,人力資源結構與市場需求不匹配、就業人員能力與崗位要求不適應的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


    與此同時,企業發展同樣受到“技工荒”的嚴重製約,以黑龍冰刀製造有限公司為例,該企業複產後麵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技工短缺,這限製了產品向高端市場的發展。


    而同樣麵臨技工荒的,還有杭州某製造業公司,據該企業負責人表示,如今即便提供優厚薪資,也難以吸引技術工人,而對技能要求不高的後勤崗位卻求職者眾多。


    那麽,究竟是什麽導致了這一現象呢?


    2022年,在我國“最缺工”的100個職業中,生產製造類崗位占據了絕大多數,高達64個席位,而高級技工的缺口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兩千萬之巨。


    專家預測,到2025年,中國製造業的人才缺口可能進一步擴大至三千萬人,特別是對於高級技工的需求,顯得尤為迫切。


    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錯綜複雜,在社會觀念方麵,長期以來,技校的認可度相對較低,許多人更傾向於追求公務員、企事業單位和辦公室白領等職位。


    此外,技校教育體係的不完善,也進一步加劇了技工短缺的問題,相反的,德國和日本等國家的職業技術教育體係成熟完善,技術人才不僅享有良好的社會地位,還擁有優厚的薪酬待遇。


    在德國,技工的年薪通常在28.2萬至47.1萬人民幣之間,而在中國,技工的年薪大多集中在5至10萬元人民幣之間,差距顯而易見。


    另外在國內,35歲往往被視為職業生涯的轉折點,許多技術人員在此年齡段尋求轉崗管理的機會,否則可能麵臨職業發展的瓶頸。


    相比之下,在德國和日本,技術人才的職業生涯往往更為長久,技術與經驗得以傳承,成為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審視全球工業發展的曆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每一個工業強國的崛起都離不開一支強大的技師和技工隊伍。


    在日本,產業工人隊伍中高級技工的比例為40%,德國則高達50%,而我國這一比例僅為5%左右,全國高級技工缺口近千萬人。


    因此,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培養更多的“大國工匠”,已成為我們當前的緊迫任務。


    工業強國的崛起背後總有一支技藝精湛、規模龐大的技師和技工團隊支撐,而要有效應對技工短缺的挑戰,我們必須從以下多個維度著手,以期早日突破“技工缺失”的困境。


    1、轉變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觀念:


    社會對技工教育的成見需要被打破,技術工人應獲得更高的社會認可度,必須構建起一套完善的體係,覆蓋從教育到就業、從薪酬到權利保護的全方位支持。


    2、頂層設計現代職業教育體係:


    通過頂層設計,建立一個與市場需求相匹配的現代職業教育體係,確保職業教育學生既有廣闊的職業前景,又有穩定的社會保障。


    3、重視“新藍領”和複合型人才培育:


    智能製造、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應用,要求我們拓展“新藍領”的技能範疇,為數字化、智能化人才鋪設順暢的職業發展道路。


    4、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優化人才培養模式:


    目前校企合作往往流於形式,缺乏深度合作,導致教育資源與產業需求脫節,學校需要根據市場需求調整教育方向,實現教育內容與產業升級的同步。


    5、暢通製造業人才成長路徑:


    當前“工科理科化”趨勢限製了製造業人才的發展,我們需要打破單一評價體係,推廣“實驗+理論”的教育模式,鼓勵校企共育,通過實踐學習縮小學生與企業間的距離。


    6、深化技能人才的培養和激勵機製:


    提高技術工人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增強其職業榮譽感和自豪感,激發其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總而言之,解決技工荒問題,需要的不僅是職業教育體係的完善和技工社會地位的提升,更需要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培養適應現代製造業需求的高級技術工人的強大合力。


    2020-12-19 08:23 人民日報 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2億人 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


    2021-05-17 16:55 小康雜誌社 中國技工現狀調查!突破製造業痛點,跨越“技工荒”怪圈


    《光明日報》( 2023年03月27日07版) 不斷強化製造強國的人才支撐


    2024-02-03 21:31 新黃河 本科生“迴爐”上技校背後:畢業後月薪過萬,技師班仍難招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賺錢技巧一千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老板的笑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老板的笑話並收藏賺錢技巧一千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