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第 24 章
你們父子別太離譜(科舉) 作者:請吃一碗草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穩了。
顧常林心中冒出來一個念頭。
他心說兒子這可不一定是年紀的問題,他又不是沒有小時候,村裏哪個男孩五歲能那麽迅猛沉穩的抓住處於攻擊狀態的毒蛇。
反正他是做不到的。
不過他倒也沒追著非要說服朱巧娘相信自己的判斷,而是換了一個方式,“這段時間小羊沒有動靜,可能是我猜測的那些全都錯了,也可能是杜柔那屋裏的蛇真是他放的,他覺得已經嚇唬過杜柔了,就已經是報仇過了,所以不準備做什麽了。”
“畢竟你也說了他敢徒手抓毒蛇,平時小羊那麽黏著你,看到你被人欺負,他往杜柔房間裏扔了一條蛇也不是沒可能的事。”
朱巧娘聞言也覺得有道理,小羊這孩子一直以來都太懂事孝順了,“你的意思是?”
“我是想著,”顧常林說道:“不管那些事他做沒做,小羊確實有那個能力,他年紀還小,可能還不知道做這些會帶來什麽樣的後果,我們在平時就可以隨時教教他,也讓他知道爹娘不喜歡這樣,如果真的做了這種事,爹娘也會跟著提心吊膽。”
簡而言之,用感情去約束顧熠的行為。
在預知夢中,顧熠最在乎的就是家人,顧常林自己也能在相處中感受到,哪怕是他這個沒怎麽在家的爹,在顧熠心中都有不輕的位置。
所以想要真正牽製住顧熠,用感情是再合適不過了,尤其是朱巧娘的感情。
朱巧娘也明白顧常林的打算了,她點頭答應下來,“好,之後我會注意的。”
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一些生活的道理講訴給自己的孩子,都很不錯,更何況顧常林的擔心不是沒可能,小羊就算是做出那種事情也很合理。
清楚朱巧娘在兒子心中的重量,隻要朱巧娘答應,顧常林就能放心很多了。
而且,別的不說,在預知夢中顧熠能平安長大,變成那般,就說明人家就算是在這些年做了什麽事,也都沒被人發現。
不得不說,顧常林這招很準,本身顧熠就因著爹娘暫時的懷疑不敢隨意動作,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又慢慢的感受到了娘親的處事原則,這下就更遲疑了。
朱巧娘心細,她雖然準備用感情和世俗的道理去讓兒子走正道,但她並沒有大咧咧的就針對顧熠的情況說事,這樣太明顯了,不管兒子是不是會小小年紀就做出那般可怕的事,但從兒子和她相處時的乖巧、聽話和依賴,都證明了對方不會願意把自己的那部分暴露在爹娘麵前。
所以盡管不確定兒子的情況,她依舊使用了柔和的方法。
她所講的話都是日常遇到事了隨口就說幾句,她估摸著兒子在讀書上這麽厲害,應該也能聽懂她想表達的那些意思。
與之相比,顧常林基本不會在這上麵和顧熠說太多,說實話,顧常林自己的觀點其實並不如妻子的端正有原則,也不如對方堅定,真要是讓他來講的話,很可能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把兒子帶入歧途了。
為了不幫倒忙,顧常林識相的把精力更多的集中在教孩子們讀書上麵。
…
時間一點點過去,這段時間以來,一直沒有聽說杜柔發生其他意外之類的事情,顧常林心情也跟著平靜下來,甚至還很是暢快。
這不僅說明他的方法是對的,還說明了顧熠確實對爹娘看得很重。
想到自己未來能用感情就牽製住這樣一個人物,心裏感覺確實不一般。
而杜柔那邊,也沒什麽動靜了,現在村裏人恨不得在他們出場的時候,就瞪大眼睛看看附近有沒有另外一個人的身影,顧常林和杜柔也不好見麵多說話,頂多對麵看一眼就行了,這一點令顧常林很是滿意。
兩個月過去,這天,顧熠剛起來,就聽到自己娘在問,“翠翠,小羊,你們要到城裏去嗎?”
顧熠好奇的問:“娘要去城裏?”自他穿越以來,顧家人去城裏的次數屈指可數。
“去城裏幹什麽?”他問道。
朱巧娘道:“家裏帕子荷包這些也攢了一些了,娘準備拿到城裏去賣掉,你和姐姐要一起去嗎?”
朱巧娘和顧翠都是會刺繡的人,這也是三房一個穩定的收入,當然,賣了銀錢之後,基本都是要交到公中的。
畢竟顧常林還在讀書,算起來他們三房花公中的銀子最多,這種明麵上的收入,都會交到公中去。
朱巧娘和顧翠也沒因著銀子落不到自己手裏,就敷衍了事,不好好幹,每隔一段時間就能攢一些出去賣。
顧熠想了想,自己也確實好久沒去城裏了,便點點頭,“好,我要去。”
顧翠見弟弟答應了,便也道自己也想去。
“行。”朱巧娘道:“那吃了飯你們換身幹淨的衣服,到時候一起去。”
朱巧娘隔段時間就要去賣繡品,以及補充繡線等的事,在顧家都是人盡皆知的事,因而朱巧娘問話的時候也沒避著其他人,剛起床的毛蛋聞言立時嚷嚷著:“我也要去,我也要去,二伯娘,我也想去。”
還沒等朱巧娘迴話,大房楊氏的聲音就大聲的響起,“去去去,去什麽去,你前幾天不是才去過了?昨天小羊抽查你前麵的字,你就不會寫了,今天還不趕緊把前麵的都補迴來!”
這倒不是楊氏不想自個兒子和朱巧娘他們接觸,自從顧熠開始教毛蛋認字開始,顧家的氣氛就變得更加融洽了。
原本楊氏和朱巧娘還有些家長裏短的矛盾,現在也基本沒有了,楊氏也不想給朱巧娘多找麻煩。
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一旦去了城裏,那厚臉皮肯定吵著要買這買那的,前幾天剛買過,現在可不能再用了。
毛蛋又嚷嚷著反駁了幾句,全都被楊氏給強勢鎮壓了下去。
吃過飯,顧熠就和娘親姐姐一並出發了,一路走到了城裏,先是去常去的鋪子裏把繡品賣出去,又買了一些新的繡線等等。
買完了,三人出了鋪子,朱巧娘問道:“翠翠,小羊,你們有什麽想吃的嗎?娘給你們買。”
街道上,各種叫賣聲不斷,顧熠盯著被一個粗布麻衣的小販扛著的糖葫蘆,“娘,我想吃那個。”
朱巧娘又看向女兒,“翠翠呢?”
顧翠也很少吃糖葫蘆,城裏的每一樣小吃,對於村裏的孩子來說,都是美味,“我也吃糖葫蘆吧。”
“好。”朱巧娘牽著兩個孩子,“那咱們就去買糖葫蘆。”
顧熠和顧翠選好了糖葫蘆,朱巧娘掏出銅錢付錢,顧熠舉著糖葫蘆也沒先吃,等朱巧娘付好了銀錢之後,他才舉著糖葫蘆喂給朱巧娘,“娘吃一個。”
在家有時候在山上找了什麽好吃的,顧熠也經常會喂給朱巧娘,朱巧娘都已經習慣了。
她低下頭咬了一顆,嘴角含笑。
突然,顧翠聲音明顯提高了一些,她雀躍的拉了拉朱巧娘的袖子,“娘,看,那是不是爹爹!”
朱巧娘和顧熠望過去,就見顧常林站在一棟酒樓跟前,他身邊,還站著幾個穿著或富或貴的人物。
顧常林心中冒出來一個念頭。
他心說兒子這可不一定是年紀的問題,他又不是沒有小時候,村裏哪個男孩五歲能那麽迅猛沉穩的抓住處於攻擊狀態的毒蛇。
反正他是做不到的。
不過他倒也沒追著非要說服朱巧娘相信自己的判斷,而是換了一個方式,“這段時間小羊沒有動靜,可能是我猜測的那些全都錯了,也可能是杜柔那屋裏的蛇真是他放的,他覺得已經嚇唬過杜柔了,就已經是報仇過了,所以不準備做什麽了。”
“畢竟你也說了他敢徒手抓毒蛇,平時小羊那麽黏著你,看到你被人欺負,他往杜柔房間裏扔了一條蛇也不是沒可能的事。”
朱巧娘聞言也覺得有道理,小羊這孩子一直以來都太懂事孝順了,“你的意思是?”
“我是想著,”顧常林說道:“不管那些事他做沒做,小羊確實有那個能力,他年紀還小,可能還不知道做這些會帶來什麽樣的後果,我們在平時就可以隨時教教他,也讓他知道爹娘不喜歡這樣,如果真的做了這種事,爹娘也會跟著提心吊膽。”
簡而言之,用感情去約束顧熠的行為。
在預知夢中,顧熠最在乎的就是家人,顧常林自己也能在相處中感受到,哪怕是他這個沒怎麽在家的爹,在顧熠心中都有不輕的位置。
所以想要真正牽製住顧熠,用感情是再合適不過了,尤其是朱巧娘的感情。
朱巧娘也明白顧常林的打算了,她點頭答應下來,“好,之後我會注意的。”
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一些生活的道理講訴給自己的孩子,都很不錯,更何況顧常林的擔心不是沒可能,小羊就算是做出那種事情也很合理。
清楚朱巧娘在兒子心中的重量,隻要朱巧娘答應,顧常林就能放心很多了。
而且,別的不說,在預知夢中顧熠能平安長大,變成那般,就說明人家就算是在這些年做了什麽事,也都沒被人發現。
不得不說,顧常林這招很準,本身顧熠就因著爹娘暫時的懷疑不敢隨意動作,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又慢慢的感受到了娘親的處事原則,這下就更遲疑了。
朱巧娘心細,她雖然準備用感情和世俗的道理去讓兒子走正道,但她並沒有大咧咧的就針對顧熠的情況說事,這樣太明顯了,不管兒子是不是會小小年紀就做出那般可怕的事,但從兒子和她相處時的乖巧、聽話和依賴,都證明了對方不會願意把自己的那部分暴露在爹娘麵前。
所以盡管不確定兒子的情況,她依舊使用了柔和的方法。
她所講的話都是日常遇到事了隨口就說幾句,她估摸著兒子在讀書上這麽厲害,應該也能聽懂她想表達的那些意思。
與之相比,顧常林基本不會在這上麵和顧熠說太多,說實話,顧常林自己的觀點其實並不如妻子的端正有原則,也不如對方堅定,真要是讓他來講的話,很可能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把兒子帶入歧途了。
為了不幫倒忙,顧常林識相的把精力更多的集中在教孩子們讀書上麵。
…
時間一點點過去,這段時間以來,一直沒有聽說杜柔發生其他意外之類的事情,顧常林心情也跟著平靜下來,甚至還很是暢快。
這不僅說明他的方法是對的,還說明了顧熠確實對爹娘看得很重。
想到自己未來能用感情就牽製住這樣一個人物,心裏感覺確實不一般。
而杜柔那邊,也沒什麽動靜了,現在村裏人恨不得在他們出場的時候,就瞪大眼睛看看附近有沒有另外一個人的身影,顧常林和杜柔也不好見麵多說話,頂多對麵看一眼就行了,這一點令顧常林很是滿意。
兩個月過去,這天,顧熠剛起來,就聽到自己娘在問,“翠翠,小羊,你們要到城裏去嗎?”
顧熠好奇的問:“娘要去城裏?”自他穿越以來,顧家人去城裏的次數屈指可數。
“去城裏幹什麽?”他問道。
朱巧娘道:“家裏帕子荷包這些也攢了一些了,娘準備拿到城裏去賣掉,你和姐姐要一起去嗎?”
朱巧娘和顧翠都是會刺繡的人,這也是三房一個穩定的收入,當然,賣了銀錢之後,基本都是要交到公中的。
畢竟顧常林還在讀書,算起來他們三房花公中的銀子最多,這種明麵上的收入,都會交到公中去。
朱巧娘和顧翠也沒因著銀子落不到自己手裏,就敷衍了事,不好好幹,每隔一段時間就能攢一些出去賣。
顧熠想了想,自己也確實好久沒去城裏了,便點點頭,“好,我要去。”
顧翠見弟弟答應了,便也道自己也想去。
“行。”朱巧娘道:“那吃了飯你們換身幹淨的衣服,到時候一起去。”
朱巧娘隔段時間就要去賣繡品,以及補充繡線等的事,在顧家都是人盡皆知的事,因而朱巧娘問話的時候也沒避著其他人,剛起床的毛蛋聞言立時嚷嚷著:“我也要去,我也要去,二伯娘,我也想去。”
還沒等朱巧娘迴話,大房楊氏的聲音就大聲的響起,“去去去,去什麽去,你前幾天不是才去過了?昨天小羊抽查你前麵的字,你就不會寫了,今天還不趕緊把前麵的都補迴來!”
這倒不是楊氏不想自個兒子和朱巧娘他們接觸,自從顧熠開始教毛蛋認字開始,顧家的氣氛就變得更加融洽了。
原本楊氏和朱巧娘還有些家長裏短的矛盾,現在也基本沒有了,楊氏也不想給朱巧娘多找麻煩。
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一旦去了城裏,那厚臉皮肯定吵著要買這買那的,前幾天剛買過,現在可不能再用了。
毛蛋又嚷嚷著反駁了幾句,全都被楊氏給強勢鎮壓了下去。
吃過飯,顧熠就和娘親姐姐一並出發了,一路走到了城裏,先是去常去的鋪子裏把繡品賣出去,又買了一些新的繡線等等。
買完了,三人出了鋪子,朱巧娘問道:“翠翠,小羊,你們有什麽想吃的嗎?娘給你們買。”
街道上,各種叫賣聲不斷,顧熠盯著被一個粗布麻衣的小販扛著的糖葫蘆,“娘,我想吃那個。”
朱巧娘又看向女兒,“翠翠呢?”
顧翠也很少吃糖葫蘆,城裏的每一樣小吃,對於村裏的孩子來說,都是美味,“我也吃糖葫蘆吧。”
“好。”朱巧娘牽著兩個孩子,“那咱們就去買糖葫蘆。”
顧熠和顧翠選好了糖葫蘆,朱巧娘掏出銅錢付錢,顧熠舉著糖葫蘆也沒先吃,等朱巧娘付好了銀錢之後,他才舉著糖葫蘆喂給朱巧娘,“娘吃一個。”
在家有時候在山上找了什麽好吃的,顧熠也經常會喂給朱巧娘,朱巧娘都已經習慣了。
她低下頭咬了一顆,嘴角含笑。
突然,顧翠聲音明顯提高了一些,她雀躍的拉了拉朱巧娘的袖子,“娘,看,那是不是爹爹!”
朱巧娘和顧熠望過去,就見顧常林站在一棟酒樓跟前,他身邊,還站著幾個穿著或富或貴的人物。